方格精選

【令人怦然心動的斷捨離人生整理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1 分鐘
幾年前到日本居遊,入住到一間位於下北澤的公寓小套房,開始了為期半年的東京設計生活。

作為到東京在地生活的一個住民,與身為一個觀光客的角色是有很大不同的,首先出租套房裡不會有隨叫隨到的親切服務,更不會有整理清掃房間的客房服務,室內原有的家具陳設就很受限,因為無法滿足生活上的所有需求而需自行添購。無論是從衛浴到廚房,從洗衣到清潔等生活大小瑣事都得自行一一張羅打理,尤其是垃圾。好好的對待物品,就等於好好的對待工作與生活。
好好的對待物品,就等於好好對待工作與生活。在好的空間裡,做事效率也高,甚至可以激發更多的創作靈感

好好的對待物品,就等於好好對待工作與生活。在好的空間裡,做事效率也高,甚至可以激發更多的創作靈感

|清理垃圾很苦手
住在台北,對於垃圾的處理與分類,有一定的認知與概念,但關於面對細到無法招架的東京的垃圾分類方式,不管是三個月還是半年,我仍都無法詳記起來。就像電影《食神》所講的:「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食神」,但即使有心,卻不見得可以成為一位叱吒社區裡的垃圾達人。

那是永遠忘不了的。當時我新入住公寓的時候,房內桌上就冷冷地躺著一本垃圾處理手冊,這本恐怖手冊上詳細記了各種垃圾的處理方式。比方說,寶特瓶的瓶蓋跟瓶身要分開丟放,瓶身的塑膠包裝要撕掉以塑膠類垃圾處理;又或是鋁箔包的吸管跟鋁箔紙盒也要拆開丟棄,但丟之前記得要壓扁。至於牛奶盒在喝完裡面的牛奶之後,它就搖身變成找麻煩的惡魔,因為牛奶盒的盒身載明了分類前要清洗乾淨,再沿著上頭印刷的虛線剪開,並得曬乾後才可以回收。至於玻璃碎片包起來的時候,則得用簽字筆寫下「小心玻璃」字樣。此外,瓶子與罐子要分開回收,關於紙類,就要更小心呵護了。報紙傳單等書類,要規規矩矩以A4的規格呈現,並用線繩把紙類整齊綁好,為此,每個人家裡通常都有一捆線捲(沒有者可以去便利店購買)。至於超過30公分的垃圾,就稱之為「粗大垃圾」,不能丟!要打電話請專人來回收,部分還需給付清潔費。為避免外國居民不懂日語,還以圖文並茂法刊載介紹。

知道何為「資源垃圾」、「可燃」與「不可燃」、搞清楚何者該分類或何者毋需分類後,接著得知道每種垃圾的回收日期,金木水火土月日曜日(日文上的星期幾),日日不同,時間則因區域也有所不同,即便是當天回,也仍有細項區分;此外,晚上請別拿出垃圾來丟棄,會被貓狗抓爛,早上也別太晚拿出來,因為已經回收時間結束了,置放路邊,有礙觀瞻,還會造成別人的困擾。

錯過收垃圾時間,更也別以為沒人看到就偷偷拿出來丟了便罷,被猶如糾察隊般的鄰居婆婆媽媽看見,可是會在垃圾上面寫字教訓申誡一番。講到這裡,任誰都開始懷念家鄉風景了吧!

我曾經不知道狗屎是垃圾(可燃?)還是資源(再利用?)而苦惱不已,曬衣服時還心裡邊滴咕著邊曬著牛奶盒,最後還是決定往後都喝玻璃瓶鮮乳。因而光是垃圾的處理問題,就令我在滯日期間十分「苦手」(困擾),所以只好從源頭下手,想辦法從減少垃圾的產生開始,來降低處理垃圾時所面對的種種挫折與時間上的耗費。


|人與物的生存戰
生活空間小,除了要勤於處理垃圾,避免被其佔據外,另一方面,關於空間的「收納整理」也同項重要。我相信很多人也總被其困擾不已,這也使得日文雜誌與日文書籍上,總看到許多整理達人不厭其煩地教導人們如何做好居家收納整理的知識信息,可說是收納整理,在日本永遠是一門顯學。

畢竟日本和歐美國家大不同,並非人人家中都有個大型車庫、倉庫或是地下室,總有用之不盡的空間來堆放雜物,因此必須時時都得提高警覺,以免被這些生活物品不知不覺地增加而威脅到生存空間。特別對於生活空間狹小、居住在都市的日本人來說,收納整理當然很重要,如何讓家中能「一無長物」,用品且能整齊排列,不至於「須到用時方恨找」,在在都考驗著我們的生活智慧。於是,在觀看日本的家具、櫥櫃、各式各樣的整理盒或是小道具時,總會看到許多體察人性的貼心設計,其目的就是要用設計來解決惱人的整理與收納問題。

專家意見,改變我不少生活習慣與觀念,也觸發了我很多關於整理收納的另類想像。

專家意見,改變我不少生活習慣與觀念,也觸發了我很多關於整理收納的另類想像。

|不懂整理,「設計」只是一知半解
對我來說,設計的核心價値就是在於解決問題。
日本有許許多多的生活用品店舖,甚至是所謂的「百圓商店」或「千圓商店」,這些商店所販售的產品應有盡有,共通的特色就是便宜,用一百日圓可以買到時鐘、買到臉盆,花一千日圓還能買到一張桌或一張椅,也因為便宜、方便,有時候我們不太計較品質,就算壞了,丟了也絲毫不感心疼。

但這些廉價又便利的商品,就長遠來看,是否就真的解決了你的問題了呢?為什麼我們的生活空間就無法像設計雜誌上的漂亮居家,又簡單又乾淨,抑或那些照片也只是遙不可及的幻象呢?

由於對收納整理與用設計解決問題的興趣,我看了多本相關的書籍,其一本是日本「雜物管理咨詢師」山下英子所寫的《斷捨離》,號稱改變30萬人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術;一本則是聲稱日本銷量破百萬冊、由近藤麻理惠撰寫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此外,而我事隔多日還追讀山下英子的另一本《斷捨離 打造能量屋篇》。雖然書籍的標題,恐有浮誇之嫌,但這幾本書卻是近年來少見地用觀念、用理由來說服人們有關「整理」一事的書籍。也因三本皆為日文翻譯書,也讓我得以從中窺看到關於日本居家收納的觀念,正逐步或顛覆性的改變中。它不再要你一味地買更多的櫃子或是盒子來將生活用品把它們整齊地堆放,堆放到甚至找不到的窘境以得到暫時的整齊,而是改以「一勞永逸」的正面積極態度,引導出人與物的關係,正視自身的需要,從根本性地理解、釐清來解決事情,而得以早日遠離雜物的束縛,也從中得到精神上的救贖。

就像好像設計一般,設計師用作品講述的不是「因為要讓它看起來很美、很酷!所以我這樣設計」的淺碟設計,而是「因為要解決〇〇問題,所以我抉擇這樣的作法(設計)」。有道理的設計,其中更多了反思的本質,使得「斷捨離」或「怦然心動」不只是空間的收納整理術,而是人生整理術,要從釜底抽薪解決讓人「不需要、不舒服、不愉快」的物品關係與感覺意識。而新的整理術,不僅解決表象問題,更是灌輸新的人與物的價值觀念。

我常常在日本的設計或是藝術裡,看到許多“留白”的空間,畫面或是文字,因為有形無形的留白空間,而多了喘息與想像的美感。

我常常在日本的設計或是藝術裡,看到許多“留白”的空間,畫面或是文字,因為有形無形的留白空間,而多了喘息與想像的美感。

|如何斷、捨、離?又如何怦然心動?
什麼是「斷捨離」?光是這三字就引人好奇。「斷」是所謂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是捨棄多餘的廢物,「離」則是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其精神都從這三要義延伸展開。

我看《斷》書最大的重點在這整理的三字訣,並對於每個人的狀況程度而可以有不同的因應之道。尤其是對於一直是世界前三大經濟體、已開發國家、生活也富裕慣了的日本人來說,物資從來就是不虞匱乏的狀況。明白地說,只要有錢,在日本幾乎沒有買不到的東西。於是不知不覺裡,生活裡就堆放了很多用不上或是不再用的物品或是他人致贈的禮品,讓雜物管理咨詢師的作者山下英子便大聲疾呼要將用不到的物品儘可能的捨棄,留下有用的、對生活有幫助的,除此之外的物品,則應該義無反顧的將之丟棄。

《斷》書重理性,反之,《怦》書重情感。尤其在書籍裡抱持著很重要的精神就是,只要是沒有讓人「心動」感覺的物件就請「謝謝!再連絡!」。並且一旦熟諳這道理的話,整理就只是「一次到位」的動作,而非過了段時間就須再重頭反覆進行一次清理。作者的論點在於,只要待物的「態度」對了,往後便會一勞永逸了。只要想到往後不要再持續埋首於不斷讓人整理的行為,令我不禁馬上就成為了因斷捨離而怦然心動的忠實信眾。

|丟棄(捨)的行為,總是挑戰著我們的價值觀。
當我們從捨棄第一個物件開始,心裡會有些忐忑,特別是我們長久以來總將「節儉」當作是一項美德來看待,把物品囤積著,總有一天會用上。因此只要是考慮將「還能用」的東西丟棄,心中的罪惡感便油然而生了,儘管如此,對於本身從事設計工作的我來說,物品能不能讓我有心動的感覺,其實更加重要。設計除了要能解決問題,更要讓人怦然心動,所謂的五感設計,不就是要感動你的五種感官嗎?回到有關丟棄物品的討論中,對於看待物品是否該丟棄的主角,是應該回歸到自身,由「自己」來決定這個物品的去留,它帶給你什麼樣的感覺?要不要用到?什麼時候會用到?而非站在物體的本身,評斷它還能用不能。終究是能用的東西太多,但想用的東西,往往就只聚焦到其中數樣而已。也如同我們常聽到的:「想要的東西,很多;需要的東西,很少」,所以除了讓你無法斷捨對它的依賴,又能夠讓你心動不已,便是讓該物品留下的堅強理由。

若是一時心軟,抱持了「丟了好可惜」而非「這個適不適合我」的判斷角度,終究註定陷在自己設定的泥淖而無法自拔。於是家中總是輕易地被一些可以用但卻不需要的物件所填滿,不知不覺就是三年、五年,也將難以擁有簡單與清爽的生活空間。

這結果究竟是對物件的節儉,抑或是對空間的浪費呢?

我試著把家裡的地板、牆面或是桌面當作一張畫紙,想像自己從上面往下看的情景,思考哪些是無法歸類或是影響畫面美觀的物品

我試著把家裡的地板、牆面或是桌面當作一張畫紙,想像自己從上面往下看的情景,思考哪些是無法歸類或是影響畫面美觀的物品

|整理、收納大不同
《怦然心動》書中更點醒了一個重要的觀念:「越擅長收納的人,越容易堆東西。」因為把東西都收起來了,久了根本忘記有什麼,於是就會不斷地繼續購買、繼續堆積、繼續收納然後繼續整理。

之所以《斷捨離》要把「整理」和「收納」分開,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若不將不需要的東西篩選掉的話,就將是一直反覆性地整理一些不需要的東西,成為一個整理的奴隸,也將持續購入新的櫃子或是割讓出收納空間來擺放這些好幾年也派不上用場的東西,更形成無謂的時間與空間的浪費,讓原本自以為節儉的美德轉變成對空間的需索無度。我們所處的商業都會中,總是有許多商家都會藉由略施小惠地贈送些小禮,雜誌、書籍或是信用卡的贈品等等,來達成促銷的目的。我們也經常也因一時貪圖,竟就拿了不少之後再也沒機會(或不想)用到的廉價物品,於是永遠都是往自家倉庫裡堆放。當我們喜孜孜地用低價購入清倉品或是拿回贈品時,也就是變相地成為幫店家處理倉儲空間與費用的無辜羔羊。

捨不得丟是一種狀況,還有另一種捨不得的狀況是「捨不得用」。許多好東西因為捨不得用,有都被藏在櫃子裡面不見天日。從山下英子的觀點認為,有好東西捨不得用而把它收起來,還勉強自己去用比較差的,這樣的品味永遠都無法提升,也影響別人看待你的角度。明明有好的東西,卻容許自己去用次等的物品,對物品、對贈送禮物的人的心意,其實都是一種浪費與虧待。

所以要藉著斷捨離去找回失去的空間和能量,找回那些能讓你感到怦然心動的能量。例如,常常有人會把穿舊了、破了的衣服作為家居服和睡衣來穿,這就完全違背了「家居服」與「睡衣」的意義,這類衣服的用意應該是讓人穿了覺得舒服,而並非意味著在家中就要接受比較差的穿著品質,就應該穿著隨便或是邋遢。捨棄的背後,正是為了找回正面的能量。

|不是能不能,而是要不要
當漸漸瞭解整理該從「捨」做起後,更必要建立「斷」的觀念。因為家中塞滿不需要的物品,就像是水庫裡堆積的淤泥一樣,佔據了有用的空間,於是當我們已經將水庫的淤泥清除乾淨之後,若是無法阻絕上游的泥沙繼續流入水庫的話,這清理的工作就將未曾停歇。所以,「斷絕不需要的東西」的斷念態度更顯重要。

該如何斷絕呢?要行「斷」的決定之前,應該要站在一個相對宏觀的時間軸上,小心翼翼而寧缺勿濫地限制每個要進駐你生活空間的物品,其標準是仍然和捨棄的標準相似:不是「這」「我有沒有」,而是「我」「需不需要」。關鍵在「我」,對於這個物品能否讓我的生活更美好,還是在一週、半月之後,成為需要去進行處理、收納、丟棄或致贈他人的物件,耗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想到這裡,不禁覺得當時選擇喝瓶裝牛奶而棄紙盒裝牛奶是有效率的作法,節省的時間,可以浪費在更多美好事物上,尤其是那些讓你怦然心動的事物。

我們不就是為了追求讓人「怦然心動」的人事物,為了生活裡洋溢著幸福感才一直努力的吧!《怦然心動》作者麻理惠講到的整理二部曲,一是「判斷物品是否要丟掉」,其重要的整理觀念是,整理時選擇的並非選擇「要丟掉的東西」,而是去選「要留下的東西」,選完後其餘全部捨棄,讓空間立馬清爽起來!不過人之所以難以丟掉東西,是因為總覺得「還能用」「還有用」「還有感覺」的小情小愛,所以即便是丟東西,也是要循序漸進:衣服,書籍,文件,小東西,紀念品等,所以就算丟東西都得要慢慢練習才會更加上手。如果在丟棄時不知道往後還會不會用到,可以依據物種設定期限,超過期限即使還有用處,但卻可能你已經忘記物品所在了…

二是要「決定每件物品的定位」。如果通過第一關所留下的物品卻面臨流離失所,沒有容身之處,慢慢地就會在不知不覺中佔滿生活或工作的區域,當意識到時便讓人不知所措,往後反而花了更多時間收納整理甚至丟棄。因此,更要管制這些失怙的物品流落異處,重點在於當這些物品累積超過一定程度就要集中管理,避免成為亂源之始。有時,我們常常因為一些小習慣或是覺得麻煩,因此就稍微姑息忽略,但其實這些養成斷捨離的習慣之後,生活或工做起來就會便利許多。

藉著斷捨離去找回失去的空間和能量,找回那些能讓你感到怦然心動的能量。

藉著斷捨離去找回失去的空間和能量,找回那些能讓你感到怦然心動的能量。

|改變習慣與觀念,整理更輕鬆
比方說選用收納盒不要用有蓋子的,而是要用抽屜式的,因為一想到要開蓋的麻煩,人性就會選擇放棄或拖延。又比方襪子整理時不要用綁的或是翻捲的,因為襪子平常被穿在人腳上已經夠緊繃了,平常讓它放鬆好好休息,可以延長物品壽命。還有收納物品時要以立起來的方式處理,讓往後會比較容易尋找,像是書立起來就比疊起來好找多了也較不佔空間。只要能有效率的處理庶務,就能擁有更多時間整理要事。

基本上居家空間的整理態度與工作的整理態度就我看來,還是有些差異。以「丟棄」來說,畢竟很多資料往往還會有很多用到的機會,只是自身的經驗不會告訴你而已。若是將機密資料一袋袋亂丟的話,難保老闆最後不會把無法讓他怦然心動的員工斷捨離掉。但是仍然有許多整理的方式,來減少資料佔據空間的問題,比方說,變成電子檔案、放上雲端、做好標籤方便日後搜尋,就是一個例子。

|平面設計的整理術
從專家的意見裡,也改變了我不少生活的習慣與觀念,也觸發我很多關於整理收納的另類想像。像是整理寫書資料與圖片,我可以善用數位的方式,將資料以數位的方式,以影像或是文字記載,並儲存與架構在永遠可以查找的網路雲端,因此無論身在何處,只要能連上互聯網,所需的資料就不怕沒帶在身邊隨時取用。此外,對於居家空間,也還有另類的整理思維。

我試著可以把家裡的地板、牆面或是桌面當作一張畫紙,想像自己從上面往下看的情景,接著發現有哪些東西不屬於這張畫紙的東西、垃圾,看看有那些東西無法歸類,或是影響畫面的美觀,便能引發你要如何收納這些物品的思考,甚至自問為何這些物件會出現在這裡,是否使用習慣上出了問題等等,慢慢地,你會好好為這些物件找到適合的擺放空間,或是它們破壞了的構圖而選擇將之丟棄,丟棄那些讓你不舒服、不愉快、不方便或是用不到的多餘物件,讓你更開心於生活在這樣清爽又舒服整齊的空間之中。

raw-image

|從物件到人生整理術
好好地對待物品,就等於好好地對待生活與工作。時時關心並檢視身邊的物件,察覺它們所產生的能量是好是壞?如果是壞的就儘快移除,讓自己的情緒遠離負面的能量而多些正向力量,尤其在好的空間裡,感覺自在內心平靜、心情愉快,態度是積極正面時,做事效率也高,甚至可以激發更多創作的靈感。

而設計教我的事情,就是學習用設計的思考方式去發掘問題、並用最適合的方式來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其不僅只是用在整理空間環境,與人的相處溝通也同樣如此。我們小時候就學過所謂「物以類聚」,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試著打造這樣的環境,過著這樣習慣的生活,甚至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就可以更明確地判斷自己「需要什麼」、「不要什麼」,享受生活的美好,讓你有更多做好事情的正面能量。我也試著從每次的搬家過程中,去發現、去捨棄不要的物件,也檢視自己留下了什麼,如何改進,是一種認識自己的過程與方式。

老子的道德經講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意即有關學習,要日益精進,廣學多聞;關於修道,則是要日漸除去不必要的部分,去蕪存菁而能明心見性。我也常常在日本的設計或是藝術裡,看到許多「留白」的空間,讓畫面或文字,因為有形無形的留白空間,而多了喘息與想像的美感。就好像京都龍安寺裡的枯山水庭園,一個方丈空間,有白石與白砂羅列,其總能散發著一股力量,能讓熙來攘往的觀光客,願意安靜地坐在廊緣並望著庭園,沈靜地思考著。而這些留白,正是我們常說的「減法美學」,不斷地去刪除不必要的元素,留下最精彩、最重要的部分,儘管剛開始不太容易,一旦養成習慣,就會覺得一天不去檢視彷彿少了什麼。並透過不間歇的削除身邊不必要的人與事與物,慢慢察覺到一種最好的狀態,與那些對你最重要的人、事、物更親密地交流,進而探尋到生命中的幸福真義。

在物件的收納與整理過程,就是一段與自己對話的方式,能夠發現其中的美好,就是發現一種更善待自己的方式。

關於閱讀的斷捨離:留下最重要的部分。閱讀不會消失,只是換了一種形式

raw-image

很多人都知道神保町有許多販售舊書的古書店,每個店家的特色都是將書堆得高高的、滿滿地,而且書店老闆們對於自家的書都非常瞭解,甚至查書查得比電腦還快;還有很多神保町書蟲們對於買什麼書該去哪一間買、買哪個版本等,也都瞭如指掌。我有一位東京的朋友就是這樣的狠角色,某次和他前去找書感覺就像挖寶一樣,運氣好的話還可以找到很多怪書、絕版書和低價書。

過去剛開始看到最新的時尚雜誌電子版時感到十分驚訝,倒不是因為我不知道電子書是為何物,而是當我真正看到這些結合影音的電子出版後,便深覺數位出版的發展,正要大大地改變我們的閱讀習慣了!尤其是當美國電子書的銷售市場早已遠遠超過實體書,站在一個設計師的立場,原本以為實體書的手感是電子書所難以取代的,但,事實上需要手感的書籍類別儘管更具價值,但畢竟還是少數,就如財經書籍、健康養生、教科書、參考書等等都不需要使用到昂貴又具質感的紙張來印製,也毋需費心做別出心裁的裝訂工夫,相信很快,我們的閱讀型態就會無可抗拒的發生丕變,也希望醜書掰掰,都變成電子書不要浪費地球資源。

電子書有很多好處是實體書籍所望塵莫及的,站在設計師的立場來說,設計時不用避開跨頁的裝訂線,因為不會有跨頁的問題,也不用擔心裁切線,因為問題根本不存在。關乎字級大小的問題,因為可以動動手指畫面自然就放大無需在乎。顏色問題?它更能忠實地傳達從數位攝影、數位排版幾乎是原色呈現的效果,更毋須擔心紙張對於油墨的影響會不會變暗,更不用掛念印刷廠會不會印壞、紙張也根本不影響銷售成本,還少砍了好多樹木。

關於這些之前的想像,到如今我的閱讀習慣裡,每個月都可以從ipad上閱讀30本以上的電子雜誌,並跨越了國界無時差地搶在第一時間收到這些線上雜誌。對於電子雜誌的選擇,並非一味地追隨潮流,而是在於它解決了很多問題。從運送、拆封、封袋或是偶爾未準時送達等…特別是資料收集的部分,它也增加了收集、處理與保存資料的便利性,另外也省下了無以數計的書櫃空間與整理的時間,這正是斷捨離帶給我的思考。

所謂閱讀不會消失,只是會換了一種形式。對於汲取與收集資料的角度來看,是不是閱讀紙本或者是電子版其實都非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那些漂亮又不忍割捨的雜誌以電子的形式,解決了困擾我的空間問題,或少了收納的時間,讓我得以用更輕鬆的心情、更簡單的工具配備,移動自如地到更多地方與人們分享設計與生活。

我想著神保町那麼多堆疊的書籍,好像只要一枚平板就能放得下一條街的藏書內容,不用翻來覆去怕找不到或花時間,也不用未雨稠繆地擔心哪天地震了所帶來的可能災難。儘管這種舊書的味道不是那麼快速地容易被取代,但新一代的閱讀浪潮裡,絕對不會略過數位載體。

斷捨離告訴我們的,並不是數位與傳統的好壞,而是能觸發我們,在可能選擇的範圍內,可以更加瞻前顧後地擇一種最好的方式,最接近舒適的方式,它不只是空間上的清爽,還有隨之而來時間上面的餘裕。尤其對於都市人的工作與生活來說,空間和時間永遠是最寶貴的東西,也是重要的資產。隨著斷捨離的觀念,清爽乾淨的空間帶給我們身心上的愉悅,而時間上頭也讓我們有更多時間醉心於喜愛的事物,陪伴朋友與家人,甚至多讀幾本雜誌、書籍,花在那些可能改變我們一生的事情上。多了更多的時間與心情,或許可以想像搭一趟飛機到神保町去,不只是感受古書的味道,還可以在神保町裡的咖啡時光裡閱讀,感受一種精神從物品裡,獲得解放的那種快活。

(本文初版刊載於《No. 12 知日》雜誌)

延伸聆聽 (遇見設計廣播節目)
PODCAS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快樂村長-avatar-img
2018/11/13
去年我也曾狠狠地斷捨離了一趟,可是,很快又潻置了新的物品。似乎又是時候大開殺戒了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avatar-img
發文者
2018/11/13
恭喜村長~~!
avatar-img
吳東龍的設計發現的沙龍
172會員
68內容數
2020-2021針對城市為《文化快遞》撰寫的觀察文章。
2022/02/13
今年是大貓年,收到一組招貓扭蛋,藉此來和大家分享很多人都喜歡的,俗稱「招財(福)貓」(招き貓)。一般來說,許多人對於招財貓的了解,或許可以從最簡單的、區分出舉右手的是招財納福、舉左手是招貴(客)人開始。 有關招財貓 今戸焼丸〆猫 九谷焼招き貓 古瀨戶型招き貓 三河系土人形の招き貓 常滑型招き貓
Thumbnail
2022/02/13
今年是大貓年,收到一組招貓扭蛋,藉此來和大家分享很多人都喜歡的,俗稱「招財(福)貓」(招き貓)。一般來說,許多人對於招財貓的了解,或許可以從最簡單的、區分出舉右手的是招財納福、舉左手是招貴(客)人開始。 有關招財貓 今戸焼丸〆猫 九谷焼招き貓 古瀨戶型招き貓 三河系土人形の招き貓 常滑型招き貓
Thumbnail
2022/01/26
書介裡指出:「格蘭特教授在書中透過令人信服的心理學研究成果,以及各種日常生活上的案例,以強而有力的論證說明『給予者最有力量』的道理,並告訴我們,未來將是『分享』和「合作』的時代,成功的鎖鑰在於『謙遜』和『柔軟』。」 似乎揭示了想要成為「人中之龍」或「上等人」,成為「給予者」是讀者的唯一選擇。
Thumbnail
2022/01/26
書介裡指出:「格蘭特教授在書中透過令人信服的心理學研究成果,以及各種日常生活上的案例,以強而有力的論證說明『給予者最有力量』的道理,並告訴我們,未來將是『分享』和「合作』的時代,成功的鎖鑰在於『謙遜』和『柔軟』。」 似乎揭示了想要成為「人中之龍」或「上等人」,成為「給予者」是讀者的唯一選擇。
Thumbnail
2022/01/18
你很難想像,可以在魚市場切分鮪魚的雙手, 也可以設計製作出讓人心動不已的服裝款式。 這本書裡,皆川先生還分享了很多獨特的經歷,每個階段都為現今自己建構出更加完整的人格,蓄積了面對事物與未來的能量。透過閱讀本書,給自己在新的一年裡,一個變得更好的機會。
Thumbnail
2022/01/18
你很難想像,可以在魚市場切分鮪魚的雙手, 也可以設計製作出讓人心動不已的服裝款式。 這本書裡,皆川先生還分享了很多獨特的經歷,每個階段都為現今自己建構出更加完整的人格,蓄積了面對事物與未來的能量。透過閱讀本書,給自己在新的一年裡,一個變得更好的機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前陣子拿到居家整聊室初階認證, 三月底剛結束中階課程, 預計五月要去考中階認證。 考認證前, 我還要完成被指定的作業, 整理朋友或自己的空間。 其實我會去上課, 是我不知道要怎麼丟掉昆玲的東西? 我每次將她的東西拿出來, 看到物品就會回憶湧現, 又把那些東西放回抽屜。 蠻多同學是家庭主婦, 或者想斜
Thumbnail
前陣子拿到居家整聊室初階認證, 三月底剛結束中階課程, 預計五月要去考中階認證。 考認證前, 我還要完成被指定的作業, 整理朋友或自己的空間。 其實我會去上課, 是我不知道要怎麼丟掉昆玲的東西? 我每次將她的東西拿出來, 看到物品就會回憶湧現, 又把那些東西放回抽屜。 蠻多同學是家庭主婦, 或者想斜
Thumbnail
《斷捨離的簡單生活作者:山下英子》 作者以[食衣睡住洗學走]分類,剖析自己生活中的斷捨離,讀起來很輕鬆易懂。 斷捨離追求的並非只是減少眼前的成本,而是綜觀全局,確認「事情是否順利流暢」。藉由使用紙巾,可以省下清洗抹布再晾乾的工夫與時間,以及破壞空間美感等各種徒勞之舉。 妥善清理收拾並非為了做給別人看
Thumbnail
《斷捨離的簡單生活作者:山下英子》 作者以[食衣睡住洗學走]分類,剖析自己生活中的斷捨離,讀起來很輕鬆易懂。 斷捨離追求的並非只是減少眼前的成本,而是綜觀全局,確認「事情是否順利流暢」。藉由使用紙巾,可以省下清洗抹布再晾乾的工夫與時間,以及破壞空間美感等各種徒勞之舉。 妥善清理收拾並非為了做給別人看
Thumbnail
★只要放棄「一定得好好整理」的想法, 亂七八糟的房間就能變身為長久整潔的房間!
Thumbnail
★只要放棄「一定得好好整理」的想法, 亂七八糟的房間就能變身為長久整潔的房間!
Thumbnail
        一切都要從2019年說起,那年一月與家人去了一趟日本,實際體驗過日本社會的乾淨與秩序,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下榻一間位於東北鄉下曾經接待過兩任天皇的溫泉旅館,雖然歷史悠久,房間內也看得出家具使用許久所留下的時間痕跡,但客房整潔又乾淨,住起來非常舒適,才發現原來舊也沒什麼不好,只要好照顧
Thumbnail
        一切都要從2019年說起,那年一月與家人去了一趟日本,實際體驗過日本社會的乾淨與秩序,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下榻一間位於東北鄉下曾經接待過兩任天皇的溫泉旅館,雖然歷史悠久,房間內也看得出家具使用許久所留下的時間痕跡,但客房整潔又乾淨,住起來非常舒適,才發現原來舊也沒什麼不好,只要好照顧
Thumbnail
台日租房條件的不同,讓我在離家多年之後,真正打造出有歸屬感的「家」
Thumbnail
台日租房條件的不同,讓我在離家多年之後,真正打造出有歸屬感的「家」
Thumbnail
很多人已經整理家裡很多次了,也學習極簡生活有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然後發現自己好像已經無法再斷捨離了,已經到極限了! 這就讓我們想到以前的買房時期,那時候家裡一直都整理地整整齊齊的,那時候我們還在上班,也有一份跟別人講出來很不錯的工作,有一份穩定的薪水,還有一棟台北的房子,雖然房子不大,但是這應該就是
Thumbnail
很多人已經整理家裡很多次了,也學習極簡生活有了很長的一段時間,然後發現自己好像已經無法再斷捨離了,已經到極限了! 這就讓我們想到以前的買房時期,那時候家裡一直都整理地整整齊齊的,那時候我們還在上班,也有一份跟別人講出來很不錯的工作,有一份穩定的薪水,還有一棟台北的房子,雖然房子不大,但是這應該就是
Thumbnail
這兩天挺開心滿足的,因為剛完成了生BB前的其中一個目標:整理及執拾細房間!下圖一就是完成圖了!!(嘻嘻!!) 房間的地下是乾乾淨淨的!!!終於可以暢順地從房門走到另一邊的窗台(雖然窗台還擺放了一些雜物,嘻嘻)!!!很感動很滿足呀!!
Thumbnail
這兩天挺開心滿足的,因為剛完成了生BB前的其中一個目標:整理及執拾細房間!下圖一就是完成圖了!!(嘻嘻!!) 房間的地下是乾乾淨淨的!!!終於可以暢順地從房門走到另一邊的窗台(雖然窗台還擺放了一些雜物,嘻嘻)!!!很感動很滿足呀!!
Thumbnail
一直以來被各種以銷售為目的的廣告所包圍的我們, 想擁有的慾望在無形中也被愈養愈大, 但是我們有認真去思考自己內心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麼嗎?
Thumbnail
一直以來被各種以銷售為目的的廣告所包圍的我們, 想擁有的慾望在無形中也被愈養愈大, 但是我們有認真去思考自己內心想要的生活到底是什麼嗎?
Thumbnail
作為到東京在地生活的一個住民,與身為一個觀光客的角色是有很大不同的,首先出租套房裡不會有隨叫隨到的親切服務...
Thumbnail
作為到東京在地生活的一個住民,與身為一個觀光客的角色是有很大不同的,首先出租套房裡不會有隨叫隨到的親切服務...
Thumbnail
斷捨離 我很喜歡這3個字 喜歡原創3個字的這位日本人寫的書 她曾經說:"打掃環境也是在驅魔" 一定有人覺得很奇怪 驅魔和打掃有什麼關係? 有人曾經注意到 不論哪個宗教 他們的大殿 殿堂 廁所
Thumbnail
斷捨離 我很喜歡這3個字 喜歡原創3個字的這位日本人寫的書 她曾經說:"打掃環境也是在驅魔" 一定有人覺得很奇怪 驅魔和打掃有什麼關係? 有人曾經注意到 不論哪個宗教 他們的大殿 殿堂 廁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