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藍色時期》: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你有多大的覺悟去坦白的面對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這份感動是誰的?為什麼大家看到電視上轉播的球隊勝利要這樣大喊大叫,不要為了別人的努力喝酒阿,又不是你努力來的,因為這是不屬於自己的感動!」

在成長的路上不曉得你是否有過很羨慕某個藝人、偶像或網紅,當看著他們的努力完成他們想要做的事,或者很坦率地做出我們心中想做卻沒有執行到的夢想時,會有一種由內發自的感動,然而當夜幕降臨,獨自一個人的時候卻又會有種空虛與孤獨感,總覺得有種沒有好好活著的感覺。

我一直覺得在華人社會中,成為一個自己嚮往的樣子是件非常需要勇氣的事,因為在華人社會裡,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父母為了孩子犧牲自己,孩子用自己的生命榮耀父母,雖說這樣的愛不見得是健康的,但是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至少是安全的,而這樣的舒適感卻往往不現實,甚至無法讓孩子看清自己的模樣,久了自然也忘了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而《藍色時期》正是一部描寫一位高中生如何從一個認份書生轉變到喜愛繪畫,甚至是以東京藝術大學為目標,而在學習創作繪畫的路上他又會遇到那些困難呢?

-------------------------以下有雷,還懇請讀者斟酌觀賞----------------------

raw-image

喜歡的東西作為興趣就好,有必要如此拼命嗎?

男主角八虎本來是一個看似不良小壞壞但其實非常努力讀書的學生,然而在一次看見美術社學姊的畫作之後,深深地被其作品吸引,後來在美術課堂上,因畫下自己感動的風景之後被美術社成員龍二跟佐伯老師稱讚後,大大深受感動,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與他人盡然可以產生那麼深刻的連結,而不是流於課程學習,或考試考好被父母師長讚美。

我對這段其實非常有感,我覺得在傳統教育底下出來的孩子,常常受限於教育的框架,但身為輔導老師的我很清楚關於升學這場遊戲規則,打從一開始就不是平等的,儘管教育改革已經越來越多元,但關於升學這一塊孩子終究脫離不了國英數社自的學習,然而考試雖然有學習方法,但不得不說對某些孩子來說確實就是不擅長。

儘管如此,擅長的學生也不見得好過,他有可能被分數困住進而無法做出真正適合自己的選擇,可能要符合家人或社會大眾的期待,彷彿成為一個醫師或律師才對得起父母的養育。

因此當八虎鼓起勇氣詢問佐伯老師:「連溫飽都不一定可以保障的話,去美術大學的好處究竟是什麼?」

接著佐伯老師就說,去美術大學除了可以接觸大量的資料與畫材,同時自己的作品也更有機會被人看見,但是也不是非得要美術大學才有機會畫畫,但是

那些把喜歡的事情當作是興趣就好,我認為是大人的想法

因為佐伯老師認為一個人本來就會為了自己喜歡的事物而努力,因此把自己人生最重要的籌碼放在喜歡的事情上,這應該是很正常的事吧!

我對這一段對話非常有感,尤其在輔導工作上,我看到許多孩子或家長會因為擔心無法符合升學或大學教授的期待而感到焦慮,但有時候我們卻忘了或許眼前我們有機會獲得某些殊榮或標籤,然而回到長大的課題,我們中就迴避了自己到底想要成為一個怎樣的大人以及到底我們想要做的是什麼?

也因此才會看到許多孩子升上大學後面對自己沒有興趣的科系卻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家長們彷彿看到孩子有了好大學之後,也認為他們理應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甚至是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麼,但是家長們卻忘了

一昧的學習學校的課本裡的知識,只會變成一個無聊的大人
raw-image

創作的過程不存在失敗,你想要透過作品說些什麼?

後來八虎開始進入補習班,在大量的應試繪畫技巧的教導下,他漸漸掌握住繪畫技巧的提升,然而隨之而來的挑戰是沒有參照物的假想題,例如請你畫出最珍貴的東西又或者是最美麗的風景。在過程中,八虎發現自己沒有參照物的情況下就很難畫出好的作品而且也感受到最近提筆時都有一種很難說的沉重,後來在佐伯老師的建議下,八虎決定嘗試F100的大型畫作。

並且跟八虎說:

「藝術沒有失敗一說,雖然『考不考得上』或『賣不賣得出去』確實是一種標準,然而這世上卻也存在著許多標準,請你先放下失敗一詞,告訴我你到底想要用繪畫來傳達什麼,美術可是跟文字有別於一同的語言喔!」

我想起青少年時期是一個徬徨又愛比較的年紀,在輔導現場中看著孩子們帶著各式各樣的問題前來晤談室,有不愛讀書卻又渴望有好學校的孩子;有知道自己的興趣卻不知未來在何方的孩子;有渴望人際卻不知如何與人建立關係的孩子。我想到很多時候孩子們(包括大人也是)的痛苦其實是來自不願意放棄「世俗的框架」,因為不是每一個孩子當呈現出自己的樣態時,都有機會成為主流般的耀眼,然而在青少年時期我們總是渴望受到注目與愛戴,彷彿可以成為這世界的中心,然而事實卻是每一個孩子都存在不同的特質,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動漫中的男主角的。

我的督導曾經跟我說過

打從一開始某些角色出現在某個故事的情節,就注定會被人喜歡與討厭,而人們的痛苦往往也只是得不到那些想要的虛榮與愛戴!

然而當青少年時期的孩子為了自己的堅持的"幻想",可能會忘了現實生活中的環境與自身能力的限制,進而走上一條看似追求許多殊榮,實則完全不適合自己的道路,然而當孩子們逐漸走上看似耀眼的康莊大道時,卻發現這條路上的強者比比皆是,進而又開始自我懷疑,然而要他們華麗轉身去追求原本的喜愛,對他們說這會比登天還難,比竟這些殊榮是他們花了多少努力才換來的。

因此我們才看到許多人好不容易擠進了大公司,擁有了一份還不錯的薪水,卻始終找不到人生的意義,彷彿一切都卡住了。

對我來說,我覺得人生就像是一部創作的作品,這世上確實存在著許多不同的標準,然而最重要的還是當拿掉這些標籤後,我們到底想要透過我們的人生去表達什麼?

raw-image

當我們懂得為自己的需求自作主張,才有機會享受與接納自己

在距離考試只剩下一周時,補習班的大葉老師點出八虎目前最欠缺的能力,那就是「自作主張」的能力,換個說法也就是所謂「享受的能力」。

但這裡的享受或自作主張並不是要我們無視這個社會規範,而是在這個社會的規範下,我們盡可能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呈現我們想要的樣子,甚至是創造出屬於我們自己的世界。

我想小時候的我們都有過很會享受的感覺,那時候我們無憂無慮,生活中充滿著朋友與遊戲,然而隨著年齡的長大,我們漸漸感受到這世上許多的規範與價值觀,進而忘了最初享受的感覺,或者更精確地來說應該是一種要是『呈現出自己喜歡的模樣,卻不被身邊的人祝福的話』,那該怎麼辦?

我想我們終究是害怕被討厭,然而

我們到底是在意他人的眼光,還是他人眼中的自己

如果是後者的話,到頭來我們還是沒有找到與這個社會連結的方式,但這個過程並不容易,而且也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畢竟唯有經歷那些深刻的體驗,我們的身體才有機會真正記住到底哪些是我們喜歡的模樣,而我們也才有機會在這樣的過程中累積真正的自信。

raw-image

結語-因為懂得接納自己,才有機會創造出更美好的自己

我很喜歡動漫中的八虎跟龍二去海邊畫自身裸畫的那一段,八虎透過看見自身的裸體體悟到:

「凝視自身的裸體,展現自我的裸體是對自我存在的肯定,肯定自己不僅是漂亮的,也是醜陋的,然而這很難,因為人一輩子總是花著大量的時間去思考該用什麼衣服來掩蓋真正的自己。」

我看到這一段時,完全起雞皮疙瘩,我們打從出生到現在許多人總是教著我們該做什麼或該獲得什麼,但是很少人會教我們如何看待與接納真正的自己,或許就連許多自稱是大人的人們也未必能做到,然而真正的接納自己是願意承能那個『不夠好的自己』。

我自己我的督導曾經反問過我一句:

「你那麼聰明,怎麼會不知道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

我說這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因為當知道了,那麼在怎麼努力是不是也無法自己嚮往的模樣,我的督導說,你永遠也無法成為那個嚮往的樣子,因為那是不切實際的,你唯一能成為的是你自己,是一個用你自身喜歡的特質去創造出來的樣子!!

到頭來我們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最後只能做回自己,雖然可能有許多的美中不足,但是我們願不願意放慢腳步看看其實我們已經走了比想像中的還要遠,火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有機會成為一個自我滿意的樣子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帕嗑控的沙龍
32會員
25內容數
帕嗑控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昨天我看完了台南人劇團《水中之屋》,這部作品是由編劇許正平撰寫,導演呂柏伸與其主創團隊共同產出,先說結論,以後只要有曹瑜的作品,我一定到現場支持,不得不說曹瑜飾演的母親實在太打動人了,而這部舞台劇其實牽扯到的議題非常廣,從生態環境、社區營造、人文關懷、自我認同甚至到自我救贖,每個議題其實都值得非常深
Thumbnail
2025/04/28
昨天我看完了台南人劇團《水中之屋》,這部作品是由編劇許正平撰寫,導演呂柏伸與其主創團隊共同產出,先說結論,以後只要有曹瑜的作品,我一定到現場支持,不得不說曹瑜飾演的母親實在太打動人了,而這部舞台劇其實牽扯到的議題非常廣,從生態環境、社區營造、人文關懷、自我認同甚至到自我救贖,每個議題其實都值得非常深
Thumbnail
2025/04/24
離職的這段期間,我重新把數碼寶貝第一部到第六部動畫外加01和02的電影版給看完了,不得不說真的很爽,這大概是只有這段時間可以享受的奢華吧,前段時間其實一直處在一個悶悶的感覺,一種猶豫且不上不下的感覺,然而直到看完數碼寶貝01電影版最後的進化看完後,我彷彿找到那個封印已久的情緒。 (以下有雷)
Thumbnail
2025/04/24
離職的這段期間,我重新把數碼寶貝第一部到第六部動畫外加01和02的電影版給看完了,不得不說真的很爽,這大概是只有這段時間可以享受的奢華吧,前段時間其實一直處在一個悶悶的感覺,一種猶豫且不上不下的感覺,然而直到看完數碼寶貝01電影版最後的進化看完後,我彷彿找到那個封印已久的情緒。 (以下有雷)
Thumbnail
2025/04/22
故事講述一位罹患腦癌末期的「健康網紅」Belle。她聲稱拒絕化療,以「自然療法」與「神效蘋果醋」療癒,並奇蹟般康復。 Belle更是推出自己的食譜付費APP以及書籍獲取大量的名聲與金錢,直到某次的宴會上Belle因癲癇發作送往醫院,這才讓身邊的助理開始懷疑起Belle是真的患有腦癌嗎?
Thumbnail
2025/04/22
故事講述一位罹患腦癌末期的「健康網紅」Belle。她聲稱拒絕化療,以「自然療法」與「神效蘋果醋」療癒,並奇蹟般康復。 Belle更是推出自己的食譜付費APP以及書籍獲取大量的名聲與金錢,直到某次的宴會上Belle因癲癇發作送往醫院,這才讓身邊的助理開始懷疑起Belle是真的患有腦癌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藍色時期 作者:山口飛翔 集數:13集(尚未完結) 藍色時期好看的程度應該不用我說明了 :) 但我還是想聊聊,顆!
Thumbnail
藍色時期 作者:山口飛翔 集數:13集(尚未完結) 藍色時期好看的程度應該不用我說明了 :) 但我還是想聊聊,顆!
Thumbnail
你還記得自己生命中有哪些重要的時刻嗎?那些時刻是什麼顏色的呢? 如果你剛好在興趣與麵包之間搖擺不定,或許你該看看這部作品《藍色時期》。
Thumbnail
你還記得自己生命中有哪些重要的時刻嗎?那些時刻是什麼顏色的呢? 如果你剛好在興趣與麵包之間搖擺不定,或許你該看看這部作品《藍色時期》。
Thumbnail
關於《藍色時期》 《藍色時期》正是借用畢卡索的這段歷程,來闡述一名八虎在藝術中追尋自我,覺醒、蛻變的過程。 喜歡一件事情好可怕? 透明的自己 不自信的自己 「喜歡的東西做為興趣就好了」我認為這是大人的想法,孩子沒辦法努力是因為沒有喜歡做的事,但就一般來說都會想將人生大部分時間,投入在喜歡的事吧?
Thumbnail
關於《藍色時期》 《藍色時期》正是借用畢卡索的這段歷程,來闡述一名八虎在藝術中追尋自我,覺醒、蛻變的過程。 喜歡一件事情好可怕? 透明的自己 不自信的自己 「喜歡的東西做為興趣就好了」我認為這是大人的想法,孩子沒辦法努力是因為沒有喜歡做的事,但就一般來說都會想將人生大部分時間,投入在喜歡的事吧?
Thumbnail
我一點也不後悔,雖然該反省的地方堆積如山。
Thumbnail
我一點也不後悔,雖然該反省的地方堆積如山。
Thumbnail
「當你想要,全宇宙都會來幫助你。選擇到底,揮筆逆轉人生。」 這是看完我心中一直迴盪的聲音。 主角矢口八虎作為平凡的高中生,一成不變的生活便是玩樂與考試,走在一般「正確」的道路上。直至有一天被一幅畫吸引,從此跌入繪畫的世界,踏上了曾沒想過的「逐夢」道路。
Thumbnail
「當你想要,全宇宙都會來幫助你。選擇到底,揮筆逆轉人生。」 這是看完我心中一直迴盪的聲音。 主角矢口八虎作為平凡的高中生,一成不變的生活便是玩樂與考試,走在一般「正確」的道路上。直至有一天被一幅畫吸引,從此跌入繪畫的世界,踏上了曾沒想過的「逐夢」道路。
Thumbnail
在成長的路上不曉得你是否有過很羨慕某個藝人、偶像或網紅,當看著他們的努力完成他們想要做的事,或者很坦率地做出我們心中想做卻沒有執行到的夢想時,會有一種由內發自的感動,然而當夜幕降臨,獨自一個人的時候卻又會有種空虛與孤獨感,總覺得有種沒有好好活著的感覺。
Thumbnail
在成長的路上不曉得你是否有過很羨慕某個藝人、偶像或網紅,當看著他們的努力完成他們想要做的事,或者很坦率地做出我們心中想做卻沒有執行到的夢想時,會有一種由內發自的感動,然而當夜幕降臨,獨自一個人的時候卻又會有種空虛與孤獨感,總覺得有種沒有好好活著的感覺。
Thumbnail
我沒想到這套乍看之下很普通的美術應考漫畫會這麼打動我。《藍色時期》不是天才挑戰不可能的故事,卻也不單純只是宣揚努力的價值。男主角矢口八虎從一介素人高中生決心挑戰日本最高美術殿堂,靠得不只是苦練,更有方法。
Thumbnail
我沒想到這套乍看之下很普通的美術應考漫畫會這麼打動我。《藍色時期》不是天才挑戰不可能的故事,卻也不單純只是宣揚努力的價值。男主角矢口八虎從一介素人高中生決心挑戰日本最高美術殿堂,靠得不只是苦練,更有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