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屋頂走向地窖,讀《開膛手傑克刀下的五個女人》

2022/01/23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屋頂是個呈現給眾人的空間,明亮、寬闊、清明、直觀,是理性及思考的代表,地窖則是家屋的黑暗地區,帶有晦暗、隱蔽的空間代表著非理性的部分。
這個概念出自於是法國哲學家 加斯東.巴謝拉( Gaston Bachelard,也有人寫作巴舍拉,不太確定正式的翻譯名稱)的《空間詩學》,其實我並沒有實際閱讀過,第一次知道這個概念是參加了由輔仁大學景觀系舉辦的「2021自然、社會與設計學術論壇」,當時顏亮一教授分享塭仔圳反迫遷運動,在討論過程中談及社會運動呈現出的是一個「屋頂」式的理性現象,可以從一連串的運動推論事件背後的成因與訴求,而與談的魯顯貴副教授談到,不論這場社會運動的成敗,對於一個地區來說更該被在意的應該是被埋藏在「地窖」中的非理性,那些常民的生活才是支持一個場所應該被「保留」的原因,所以比起論述這場反迫遷運動的過程(理性的屋頂),當時的社會發展與當地的生活型態才是值得被現場討論的元素。
我想,讀歷史、做基地分析也是相同的概念。
這本《開膛手傑克刀下的五個女人》是我2021年最後完讀的一本書,閱讀一開始發現他不是以小說形式呈現,就想著年度閱讀量已達標(而且還破表了)應該可以放鬆一下,放到今年再看,沒想到這本書流暢精彩的讓人不小心就飆完。

「黃金時代」是屋頂式的呈現,常民的描述則是埋藏於地窖的真實生活

第一次知道「開膛手傑克」是來自動畫電影〈名偵探柯南:貝克街的亡靈〉(不過看完書後突然覺得困惑,為什麼是貝克街?),當時對於開膛手傑克的印象很深刻,但它實際上殺了誰、為什麼討論度這麼高卻沒有什麼概念。
我也一直覺得「只知道開膛手傑克」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而書中作者提到,當時的社會氛圍塑造出「開膛手傑克專殺娼妓」的印象,一直以來也被後人流傳,但逐步探究這些被害人的身份與生活後,會知道死者大部分並非娼妓,只是當時的媒體及主流社會將這些被害人貼上既定的標籤,概而呈現社會底層人民的「墮落」形象,或許是為中產階級為主流的維多莉亞時代生活,劃分更明顯的階級意識,歌詠當時「努力向上」的中產階級,忽視那些因為社會不平等產生而反覆貧困的現象。
所有報導相關新聞的編輯或記者,都不認為深入挖掘這些被害者的生平是一件有必要或有價值的事。歸根究底,沒有人真正在乎她們是誰,以及她們是如何來到白教堂區的。
維多莉亞時代是英國工業革命與大英帝國的黃金巔峰時期,我們可以輕易的從歷史課本中讀到當時意氣風發的大英帝國,卻看不見那些存在於「地窖」中的常民生活(我必須承認這句話純屬我的想像,我學生時期根本沒有好好讀歷史)。這本書沒有對開膛手傑克的人格描述,甚至只有書名提到這號人物,只有死於他刀下的那些被歷史遺忘的五位被害人故事。
這五位被害人來自不同家庭,定有一出生就被貧窮所困的人,卻也有人曾過著中產階級的生活,甚至可能有受害者來自社會頂層,亦有人自外國來到英國,這些人最後都到了當時充滿貧窮、墮落、黑暗的倫敦東區白教堂一帶,為什麼呢?藉由推測並還原這些人的生活軌跡,搭配上作者對當時背景的說明,可以咀嚼出這個時代的社會氛圍。

不是爛俗的劇本,而是真實的人生

如果用大綱式的描述這五位女性的故事,大概長以下這樣 (其實我覺得這段是書中摘錄,可以跳過):
波麗
為照顧成為鰥夫的鐵匠爸爸,自9歲肩負起照顧一家的角色。和在印刷廠工作的丈夫結婚,並住進皮博迪社會實驗住宅,過著一段乾淨且舒適的生活。
後來丈夫外遇隔壁的寡婦,波麗便離開了。當時要離婚有技術與財源上的困難,但當時的社會女性很難一個人生活,波麗只能帶婚另找一個可以依靠的男性,每週取得丈夫少少支付的生活費,過著打零工、住救濟院或廉價寄宿屋的生活。

後來又因為丈夫與新任伴侶想搬到其他地方住,以波麗搞婚外情的名義拒絕支付每週生活費,波麗的生活急轉直下,只能依靠著救濟院與救濟院的一項員工訓練計畫,她也因此在之後進入中產階級家當女傭,過上幾個月舒適的日子。
但之後波利因為不知名的原因偷了雇主家的東西,又再次過著露宿街頭的生活。再然後有一天,她就在街上睡覺時,被傑克殺惹。
安妮
媽媽與皇家騎兵順利結婚,而沒有不小心成為軍中的「半伎」。安妮也因為出生在軍中、依附著軍旅生活而有幸可以受教育。後來爸爸過世了,媽媽領了一筆錢後很有遠見的置了房產,開起了一段以包租生意賺取被動收入的財富自由生活。
後來安妮嫁給了一位積極上進的養馬員,丈夫從養馬、馬廄管理員、馬車伕一路生到家族專屬馬車夫這個技術高級主管,生活可比當時的中產階級。

安妮可說是應該一生順遂,過著與貧窮無緣、幸福美滿的生活。但不幸的是,安妮是個酒鬼。當時藥物管制與對成癮物品的認識未成熟,以至混了鴉片酊或古柯鹼的止痛藥酒得輕易被買到,加速使用者的成癮機率。在必須維持體面生活,卻無法控制酒癮的雙重壓力下,安妮選擇離家出走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
就在某一個露宿街頭的晚上,安妮被傑克殺惹。
伊莉莎白
來自瑞典的農家,17歲到城市當庸人,幫逐漸因生產力降低導致收入減少、勞動剩餘的家裡貼補家用。但因為這份工作伊莉莎白不但未婚懷孕、染上梅毒,還被警方登記為「從事性交易者」名冊上。就這樣未滿20歲的她開始了與污名、性病共存的一生。後來一位好心的雇主將她引薦到英國的富豪家工作,然後她變成了另一富翁的地下情人。
當時的社會認為,任何年齡層的男性和家裡的傭人──這個傭人可能熟知他的喜好,還會替他鋪床、洗衣服和放洗澡水──發展性關係是一種司空見慣之事。
再後來她嫁給一位木匠,開了間咖啡廳,後來咖啡廳倒了,生活更為困難。除了經濟因素,伊莉莎白因為性病不易懷孕,當時沒有生產的妻子似乎就是種罪,夫妻倆持續分分合合的生活。在與丈夫分開的期間她曾在猶太人聚集的租屋區當臨時打雜女傭,當時許多猶太人為逃離俄國、普魯士和烏克蘭的迫害來到英國,同樣為移民,在猶太社群間工作或許使他比較有安全感。某天晚上,她似乎打算與誰會面,然後就死在街上了。
凱特
爸爸是位錫匠,錫匠是高薪的技術工作,但因參與勞工抗爭,丟了工作使全家搬遷到倫敦。凱特是個聰明的孩子,所以在眾多子女中被選去受教育。不幸的是在她畢業前一年,她的爸爸過世,而她被送回鄉下親戚家,但當時在子女眾多的家庭不可能歡迎一位不具勞動力的孩童到來

凱特後來被一位遊手好閒的吟遊詩人吸引,開啟了四處漂泊、創作,卻有有一餐沒一餐的生活。她始終沒跟這位愛好自由的創作者結婚,但懷孕生子卻迫使她必須面對現實。她帶著孩子進出救濟院,令人寬慰的是社會對於孩子的教育重視,使得她在救濟院勞動換宿的過程中,孩子可以享受學校提供的舒適環境。這樣的一生也在某個付不出過夜費的晚上結束了。
瑪莉珍
這是受害者中唯一一位性工作者。背景是個謎,但從她身旁的人描述出他的日常談吐與生活模式,以及她最初從「高級」性工作場所開始,推論她可能來自中上階級的家庭。十九世紀末航運發展成熟,運輸貨物的成本低廉,人口販賣與性產業鍊也發展的相當縝密。瑪莉珍在某個紳士的甜言蜜語中答應了一同去法國,然而這是當時常見的擄人騙局,後面的發展會像極了〈即刻救援〉。
而瑪莉珍似乎也不是省油的燈,她不知道用了什麼方式逃離法國,並躲避那些仲介集團,但也因此無法回到中上階級的服務鏈中。

後來她嫁給了一位搬運工,期間二人分分合合,後面的故事就跟前幾位受害者一樣,只是她多了必須躲避那些四處找尋她,想要殺人滅口的集團,以及她是唯一一位死於床上的受害人。

她們雖然都死於開膛手傑克的刀下,卻都有不同的人生際遇。每個人的故事似乎都能獨立寫成一篇狗血大劇,歌詠那些被時代進步犧牲的勞工權利,但令人頭皮發麻的是,這些都是真實。我覺得作者很用心地收集她們的生前紀錄,推敲過往了生活軌跡,也藉由他們的人生,說明當時的社會狀態。
在故事中標粗體,是覺得有一些經歷引發我對當時的社會狀態產生一些興趣,像是當時建立在《濟貧法》之上的社會安全網以及一系配套設施,或是救濟院的運作方式、空間型態、分派制度等等;寄宿屋的位置與經營模式的關係,以及擁有者置產的原因;性工作場所的區域分佈(包含隱蔽在租賃市場中的交易場所、埋藏於公共空間裡的引介與接洽工作地區等等),與警方的關係,不同階級的經營模式等等。
除了將這本書當作歷史時代的研究讀物,也有許多亮點埋藏其中。

居住形式:寄宿屋與社會住宅的發芽

這五位女性來自不同的環境,在他們的人生中也經歷了幾次遷移,而造成居住環境改變的除了婚嫁與工作就是生養孩子。書中鉅細靡遺地說明了當時勞工階級的居住環境,收入僅能維持生活的勞工隨著孩子出生,生活環境會急速惡化,本來就不寬裕的居住空間更加難以提供個人隱私與起居功能。
評論家曾表達過他們很擔憂勞工階級的女性,時常因為家庭環境太過狹小,而在年齡還很小的時候經歷性化(sexualization)。他們的居住空間不足,家庭成員、親戚甚至訪客都必須共享臥室與床鋪,身體隱私與莊重對他們來說是太過奢華的概念。
這些貧窮的女性的人生後期,每日都在不同的寄宿屋、救濟院、附家具出租屋之間尋覓當晚的住宿場所,當然也有如安妮因丈夫是位體面的馬夫,而居住在莊園馬叫閣樓中的獨立住所;瑪莉珍住在倫敦西區的高級租屋,以便接待中上階級的紳士們。
而其中最引起我興趣的部分是,波麗因為丈夫工作的印刷廠,曾居住到一處富豪的餽贈中。這位富豪皮博迪無妻無子,生前希望用自己未來無人繼承的財富為社會帶來好的影響。在思考何為貧困人民的最迫切需求時,他想到的是改善居住環境:為倫敦勞工家庭建造數間低收入戶房屋。
皮博迪住宅,圖片來源:英文版維基百科
皮博迪住宅除了結構為堅固的磚造,內裝採用木地板與明亮的水泥白牆。建築外有花園綠地作為公共開放空間,每二戶單元會有一個共用的室內廁所與洗手台,一至四房戶型都擁有獨立的烹飪、進食功能的「中心房間」。在設備上除了設置先進的煤氣照明系統,整個建築群還申請了一套廢水系統專利用以改善居住的衛生環境,其中也包含獨立垂直的垃圾管道。從書中的描述看來,當時勞工階層的居住環境不但不具隱私,衛生條件不佳,也沒有「餐廳」、「起居室」、「儲藏室」的概念。
為了有效管理及實質的「改善」勞工階層的居住環境,皮博迪公寓有一套嚴格的篩選與管理住戶的機制。
皮博迪受託人希望這場社會實驗能獲得最好的結果,他們殫心竭慮地確保,只有「最值得此計畫的窮苦勞動者」才能住進這裡,這些勞動者必須具有一定的道德良知,還要有辦法支付每週的租金。篩選過程很嚴謹。
租戶必須負責保持社區衛生;他們必須在每天十點前把走廊、樓梯,和室內廁所都打掃一遍,每週六還要固定清洗。

性產業與性專區:依附在性需求之上的空間發展

在書中提到另一個與空間有關,也令我很感興趣的部分是關於第五位受害者瑪莉珍的性工作背景描述,作者提到當時的性工作者依不同的客戶階級而有不同的工作方式與裝扮。
瑪莉珍最初的資料是在倫敦西區,目標客群是中上階級的紳士,前四位死者從打扮與生活型態可以很明確的判斷不是性工作者,因為在倫敦東區的貧困地區,性工作者通常會將自己打扮出「工作」的樣子,不論是刻意穿扮或不穿扮哪些配件,站在哪些特定的位置,都能讓客戶看得出自己正在「工作」;而東區又是另一種風景,東區的性工作者與一般的淑女無異,客人無法輕易的區分面前的女性是紳士家的閨女或是前來攬客的妓女,大部分的服務依賴老鴇的牽線,而工作的地點也埋藏在整齊的住宅之中。
書中對這項工作的分析與描述也很仔細,可以想像當時走在倫敦不同的區域所見的風景。而當時的歐洲正快速發展,人民可以輕易地往返不同國家,這也造成傳染病快速擴散,而為了抑制性病傳染,許多國家選擇限制性工作者的工作權原本可以類合法經營的性產業場所被勒令停業,交易的場所從特定建築物移向都市的街坊角落,我想這導致性產業快速地下化、組織黑暗化,也才會有像瑪莉珍後半生的遭遇。
去年底在左轉有書的哲學星期五聽到一場與性專區設立有關的講座,臺灣在2009年公布釋字第666號,描述《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0條「罰娼不罰嫖」的規定,違反《憲法》第15條保障的工作權。後來在2011年時修正並增訂第91-1條,可以合法在性專區內開設性產業或進行性交易。但其實空間計畫屬於地方自治的一部分,雖然曾有地方政府打算畫設性專區,卻至今尚未有真正設立。
這場講座是一個法律背景的學生社團主講,當中討論了很多背景資料與法律上的思辨,有空會再整理分享,但回到書中看瑪莉珍的際遇與作者補充的背景資料,大概可以理解為什麼會有應設立性專區的論述,以及當一切非法化後這些既有的現象不是減少而是(犯罪)轉移是什麼概念。當然當中也提到在倫敦西區的鴇母同時也是租屋房東,並藉此壟斷區域產業的交易,失去官方細緻化管理,反而導致外部成本擴散,從都市的角度來說究竟是好是壞還需要更多細節討論。

小結

本書很仔細地描繪了死者生前的生活樣貌,目的在呈現她們是特殊的「個體」,而非一個因具有特定特質,而應遭抹滅的「群體」,從作者細緻的描述中,我們可以很輕易的想像這幾位主角的生存的環境。
這本書是以較輕鬆的資料及故事集結而成,但藉由閱讀他人的故事,也能思考一段歷史上的社會現象,尤其這些主角都不是「標準的女主角」應有的樣子,卻也都代表了一個時代那些隱藏在地窖之中的生活型態。
近來覺得,研讀案例時,可以從建築圖面知道空間尺寸與配置,但要真正理解使用者如何在空間中活動,還是必須藉由理解當時代人民的生活模式,而這類型的研究書籍或是歷史紀實類的小說便是很好的閱讀物件。雖然寫完之後,其實很想吐槽自己這方法老派,應該要介紹看劇比較貼近現代人生活。

後記

等等,說好的上一篇填坑呢?不要阻止我⋯⋯我覺得這種仔細拆解單一個案,分析整體社會的著作真的很吸引人,很想馬上分享。雖然從動鍵盤到完稿還是拖了半個月。
中間刪了大概1/3的篇幅,覺得郎郎噹噹寫了5000字真的很囉唆,所以後來把五位主角的故事個簡要成幾句話。然後之前一直覺得分享這些書好像跟建築沒什麼關係,放上專欄好像很奇怪,所以多少還是硬扯了一些內容分享⋯⋯啊不是啦,我是真的覺得這些部分看了很有感,值得分享思考。
139會員
683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