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光的民進黨「線民」:「東廠」為何連自己人都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近期的台灣,滿是選戰的煙硝瀰漫。
國民黨一方,連番敗績重創了黨主席朱立倫聲望,包括趙少康在內的各方勢力悄然布局,為2024年總統大選厲兵秣馬;民進黨則已拉開2022年九合一選舉序幕,包括屏東、台南等地陷入激烈角力,多位綠營政要為爭取黨內提名,殺得刀刀見骨、血流成河,其中又以台南戰況最為駭人,上演了近乎電影情節的諜戰風雲。
1月19日,台媒《鏡週刊》獨家報道,稱現任台南市長黃偉哲曾被國民黨情治系統吸收,於就讀台灣大學時期擔任線民,向教官與調查員回報學運社團動態。消息一出,引發了輿論震撼,畢竟民進黨人向來以「反國民黨獨裁鬥士」自居,如今竟與「威權線民」有所沾染,不只讓其苦心營造的「純潔光環」一夕蒙塵,也讓所謂「轉型正義」淪為荒謬笑話。
對此指控,黃偉哲自然嚴詞反擊,不僅引用「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最新聲明,抨擊《鏡週刊》報道「皆非事實」,更力陳過往參與學運遭父親罰跪、聲援520農民運動遭警察暴打的往事,竭力自證清白。而對於報道內相關證據引述,黃偉哲解釋「當年沒有印象的閒聊,竟然被情治單位加油添醋,變成他們領取功獎酬勞的報告」,其再三保證「情治單位和教官會想方設法接近異議分子,但是無論他們採取任何威脅利誘的手段,我從來沒有出賣過同志」、「我沒有做過線民,也不曾配合威權特務的作為」。
歷數過往加上促轉會作保,黃偉哲的形象總算在1日過後止跌回升,這場風波並未如綠營凌遲國民黨般曠日持久,但也正因如此,背後脈絡才更顯汙濁穢亂。
東廠為何洩密又否認
首先,「線民」疑雲暴露促轉會派系的「各司其職」,部分成員配合黨內相關人士的政治攻擊需要,洩露本屬「密件」的檔案文書,供其操作媒體與網路輿論風向;部分成員則扮演「止血」角色,於事後出面否認週刊報道,以免促轉會的「東廠」本質過度曝光。
《鏡週刊》報道雖直至1月19日才正式見報,但黃偉哲的「線民傳說」早在2021年末便於網上四處流竄,「證據」便是一張促轉會的線民清單,其中有位代號「A143」的農推系學生,被認為是黃偉哲的當年身分。然而彼時恰逢四大公投舉行,黃偉哲雖被陰影籠罩,卻終因台南的「四個不同意」票數充足、「南票北送」戰功顯赫,而能挺過這波輿論砲火,並為2022年的台南市長連任積累不少能量。
見此發展,相關勢力顯然心有不甘,終在一月過後捲土重來,且力道有過之而無不及。前次不過憑一張滿是代號的「線民名單」繪聲繪影,此次則大動干戈,動員《鏡週刊》於多篇系列報道內,詳述所謂「黃偉哲遭約談過程」,不僅促轉會副主委葉虹靈的約談者身分曝光,就連「黃偉哲臉色一沉」等細節都躍然紙上,彷彿記者本人亦同在現場。
而報道雖於1月19日出刊,台灣政界與媒體圈卻早在18日當晚便得知消息,「明日《鏡週刊》封面要做黃偉哲線民案」,策畫者顯然有意喚來滿城風雨,不少人特地在隔日早起購買紙本,甚至有政論節目提前一晚接洽黃偉哲,詢問是否要在1月19日上節目澄清,只因黃偉哲最終不置可否故才作罷。
平心而論,此份報道雖標題驚悚,卻通篇缺乏直接證據,內文多是「1名看過監控檔案的人士透露」、「知情人士告訴本刊」等模能兩可之語,藏鏡人應也自知說服力脆弱,故才屢屢訴諸媒體與網路輿論,意圖以「量變帶動質變」,型塑「眾口鑠金」的風聲鶴唳,否則早就私下與黃偉哲接洽,迫其放棄台南市長連任。
簡言之,不論黃偉哲是否曾為線民,相關勢力顯然並未掌握「致命暗器」,無法一刀斃命,只好躲於暗處反覆偷襲;但也正因如此,爆料的真正殺傷力並不受發起方控制,而是取決於促轉會如何表態,以及黃偉哲救場的公關能力。而就後續發展觀之,黃偉哲雖有皮肉傷,卻未損及筋骨臟腑,此事除了再次證明促轉會的東廠本質外,似乎未收其他成效。
「提名即當選」的台南市
回顧過往,在民進黨恣意濫權下,台灣的「轉型正義」始終與政治鬥爭相掛勾。
早在黃偉哲前,便有所謂「張天欽東廠事件」與「黃國書線民事件」,前者是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在2018年9月一次內部會議中,下令狙擊國民黨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並大言不慚「我們本來是南廠,現在變西廠,後來升格變東廠」;後者則是2021年10月,台中市民進黨籍立委黃國書在風聲四起下,承認曾擔任國民黨「線民」,最終被迫「三退」:退出新潮流派系、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以及不再角逐下屆立委,背後原因同樣事涉民進黨內部鬥爭。
此次黃偉哲線民事件,便與黃國書案例極其類似,只不過在證據嚴重缺乏下功敗垂成。但促轉會儘管否認報道內容,卻也未向《鏡週刊》提告,目的便是替發動攻擊的民進黨派系留下顏面。至於藏鏡人真實身分為何,各方自把矛頭指向潛在的綠營台南市長競爭者,包括隸屬正國會的陳亭妃、網路聲量極高的台南市立委王定宇,以及台南市立委林俊憲。
然細究各方動向,林俊憲才剛連任一屆立委,正需「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其也未對參選市長表達相關意願,策動狙擊的可能性較小;王定宇雖實力雄厚,卻在2021年3月遭《鏡週刊》拍到疑似與民進黨發言人顏若方同居,淪為各方調侃對象,短期內應無逐鹿府城意願。
綜上所述,陳亭妃成了各方心照不宣的攻擊發動者,甚至連王定宇遭人跟拍,也被認為是陳暗中策動。若先不論陳亭妃是否出手,單就選票結構觀之,綠營之所以紛紛爭搶台南市長提名,甚至不惜噬血鬥爭到如此境地,關鍵原因有二,一是此處乃綠營大票倉,可謂提名即當選,對於有意願更上層樓、至行政院歷練者而言,是極佳的政治跳板;二是國民黨在此幾乎不可能勝選,故綠營鬥爭再怎麼突破下限,也無法撼動民眾對民進黨的從一而終,即便「轉型正義」的「東廠」本色一覽無遺,選票也不會一夕之間綠地變藍天。
蔡英文雖通過公投大勝鞏固了權力,擁有直接徵召六都市長候選人的本錢,但在諸如台南、屏東等「衝突熱區」,其仍須按照當地政治生態,既不設立「現任優先」規則,也旁觀各方鬥爭結果,舉辦初選民調,此次台南便是這般局面。綠營高層心知肚明,陳黃雙方皆為黨內初選拼盡全力,雖說場面難看,但只要事態發展不至失控、損害全黨利益,便皆在可容許範圍內。
對奉行「適者生存」鬥爭血性的民進黨而言,能鬥贏同志,才足以向黨內眾人證明,自己有鬥贏國民黨與其他勢力的本錢,從而贏得提名桂冠。當國民黨正深陷黨內互打的低迷內捲時,民進黨已為2022年排兵布陣,邁向全面執政的深水區。

原文發表於2022/1/23《多維新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會員
179內容數
祁賓鴻在多維新聞的兩岸與國際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祁賓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繼2021年12月18日四大公投全滅後,國民黨於2022年1月9日再吞兩連敗:罷免林昶佐之役功敗垂成,台中二選區補選二度鎩羽。兩場戰役雖皆屬地方性質,卻已暴露國民黨積重難返的敗亡之象,從支持群眾萎縮,到黨內缺乏統一戰略,內憂外患紛至沓來,不絕如縷。 朱立倫「太子被廢」 有「阿哥」無「雍正」
9日當天下午,開票還不到1小時,兩場戰役敗象已現:林昶佐罷免案的同意票一路領先,卻因止步54,813票,未達58,756票門檻,功虧一簣;台中二選區補選,則由林靜儀持續小幅領先,並在後期逐步拉開差距,最終以88,752票的成績,輾壓顏寬恒的80,912票,奪下陳柏惟遭罷免的立委席次,顏家再度鎩羽。
2021年12月31日,原屬國民黨籍的台灣備役少將于北辰發布聲明,宣告退出國民黨,36年黨齡就此中斷。隨後其於訪談節目中表示,之所以決定退黨,是因國民黨已經「忘記反共」。 國民黨潰勢難阻 首先,于北辰所為,體現了國民黨在信仰與版圖的雙重崩潰下,眾人自尋出路的「食客」精神。
綜觀今日台灣政局,內有大黨專擅,酬庸遍地、治理失能;對外則一味逞兇鬥狠、不顧現實,台獨的《清明上河圖》再怎麼筆墨橫姿,也終究難以久持。歷史趨勢,才是真能雕琢萬物的鬼斧神工。
經歷多月擾攘,台灣四大公投終在12月18日當晚,以超出各方預料票數,畫下難堪句點。 回顧投票前夕的各方民調,大致可分為「三好一壞」、「兩好兩壞」、「一好三壞」,其中穩定勝出的便是「反萊豬進口」案,民調的同意比例高度領先不同意;敗象明顯的則是「重啟核四」,幾乎在選前幾周便被確認必輸無疑;其餘的「公投
12月18日,台灣舉行公投綁大選、反萊豬進口、重啟核四、珍愛藻礁四案公投。晚間8時10分左右,計票結果全數出爐,四案皆是「不同意票」高過「同意票」,且不同意票皆破400萬大關,民進黨迎來完勝風光,國民黨可謂落入全軍覆沒的慘敗局面。 若以此趨勢執行公投結果,台灣未來政策大致如下:核四繼續封存,政府將
繼2021年12月18日四大公投全滅後,國民黨於2022年1月9日再吞兩連敗:罷免林昶佐之役功敗垂成,台中二選區補選二度鎩羽。兩場戰役雖皆屬地方性質,卻已暴露國民黨積重難返的敗亡之象,從支持群眾萎縮,到黨內缺乏統一戰略,內憂外患紛至沓來,不絕如縷。 朱立倫「太子被廢」 有「阿哥」無「雍正」
9日當天下午,開票還不到1小時,兩場戰役敗象已現:林昶佐罷免案的同意票一路領先,卻因止步54,813票,未達58,756票門檻,功虧一簣;台中二選區補選,則由林靜儀持續小幅領先,並在後期逐步拉開差距,最終以88,752票的成績,輾壓顏寬恒的80,912票,奪下陳柏惟遭罷免的立委席次,顏家再度鎩羽。
2021年12月31日,原屬國民黨籍的台灣備役少將于北辰發布聲明,宣告退出國民黨,36年黨齡就此中斷。隨後其於訪談節目中表示,之所以決定退黨,是因國民黨已經「忘記反共」。 國民黨潰勢難阻 首先,于北辰所為,體現了國民黨在信仰與版圖的雙重崩潰下,眾人自尋出路的「食客」精神。
綜觀今日台灣政局,內有大黨專擅,酬庸遍地、治理失能;對外則一味逞兇鬥狠、不顧現實,台獨的《清明上河圖》再怎麼筆墨橫姿,也終究難以久持。歷史趨勢,才是真能雕琢萬物的鬼斧神工。
經歷多月擾攘,台灣四大公投終在12月18日當晚,以超出各方預料票數,畫下難堪句點。 回顧投票前夕的各方民調,大致可分為「三好一壞」、「兩好兩壞」、「一好三壞」,其中穩定勝出的便是「反萊豬進口」案,民調的同意比例高度領先不同意;敗象明顯的則是「重啟核四」,幾乎在選前幾周便被確認必輸無疑;其餘的「公投
12月18日,台灣舉行公投綁大選、反萊豬進口、重啟核四、珍愛藻礁四案公投。晚間8時10分左右,計票結果全數出爐,四案皆是「不同意票」高過「同意票」,且不同意票皆破400萬大關,民進黨迎來完勝風光,國民黨可謂落入全軍覆沒的慘敗局面。 若以此趨勢執行公投結果,台灣未來政策大致如下:核四繼續封存,政府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議場發言時,指出立院外的主辦單位已經宣布人數超過8千人,國民黨立委們則刻意地發出訕笑試著激怒他,而原本在開直播的黃國昌,聽到周圍國民黨立委的笑聲立刻也陪著笑,同樣的笑容,也曾出現他得知柯文哲要他當法務部長時,也曾出現在傅崐萁友好地摸了摸他的頭後。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臺灣過去數十年來因民主政治逐漸呈現自由狀態,2024總統大選有16個政黨參選,兩岸議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決等議題引發民眾關注。日本歷史上的江戶和平模式與會津爭戮模式成為臺灣借鏡對象,強調時空背景相同,但立場不同的傷痛。張安樂強調臺灣不能再沈浸在幻想中,時間有限,應從日本歷史中吸取教訓。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黃國昌記者聯訪中指出,尊重時代力量發展,自身仍屬台灣民眾黨。強調改革優於職位,期盼被民進黨拖延近八年的改革法案快速通過。與國民黨尚無實質接觸,但期待共同推動優先法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在議場發言時,指出立院外的主辦單位已經宣布人數超過8千人,國民黨立委們則刻意地發出訕笑試著激怒他,而原本在開直播的黃國昌,聽到周圍國民黨立委的笑聲立刻也陪著笑,同樣的笑容,也曾出現他得知柯文哲要他當法務部長時,也曾出現在傅崐萁友好地摸了摸他的頭後。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臺灣過去數十年來因民主政治逐漸呈現自由狀態,2024總統大選有16個政黨參選,兩岸議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決等議題引發民眾關注。日本歷史上的江戶和平模式與會津爭戮模式成為臺灣借鏡對象,強調時空背景相同,但立場不同的傷痛。張安樂強調臺灣不能再沈浸在幻想中,時間有限,應從日本歷史中吸取教訓。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黃國昌記者聯訪中指出,尊重時代力量發展,自身仍屬台灣民眾黨。強調改革優於職位,期盼被民進黨拖延近八年的改革法案快速通過。與國民黨尚無實質接觸,但期待共同推動優先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