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星旗永不落(5):多洛雷斯的呼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社會階級

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社會階級森嚴,由上而下大致上可分成四個等級(Casta)。半島人(Peninsulares)位於金字塔頂端,他們來自西班牙本土而得名,壟斷絕大多數的高階官職,並擁有大量產業與特許權,但他們的家業都留在歐洲,在殖民地撈足油水後往往高升回到西班牙宮廷,與本地的連結十分薄弱。克里奧略人(Criollos)為本地出生的白人後裔,地位次於半島人,多半擔任基層的官員、教士或軍官,構成殖民地的中產階級;他們稱半島人為「加丘平人」(Gachupín),意為「穿戴馬刺的」,引申為跋扈的紈褲子弟,對其長期把持權力、剝削地方積怨已深。
西班牙殖民地的各種社會階級。
第三個階級為麥士蒂索人(Mestizos),為白人移民與美洲原住民的混血後裔,他們的數量多於半島人和克里奧略人,通常居住在城鎮之中,但僅擁有基本的權利,在社會上晉升十分困難,並受到前兩個階級的歧視。位於社會底層的則是數量龐大的原住民(Indios)和黑人(Negros),他們在農場與礦山中勞動,或是散居在偏遠的鄉村部落之中,生活條件極為艱困。
除了四個主要階級外,依據白人(通常是克里奧略人)、混血兒、原住民、黑人之間混血的比例,還可以細分成十六個階級,比如黑白混血的穆拉托人(Mulattos)、原住民與黑人混血的桑博人(Zambos),整體而言可以用膚色的深淺來判斷一個人的社會地位高低。

醞釀革命

早在1799年,墨西哥便發生一起未遂的起事,一位屬於克里奧爾階級的窮困官吏佩德羅.德.拉.波爾蒂亞(Pedro de la Portilla)便糾集了一群同樣出身的親友,企圖推翻半島人的政權,進一步推動殖民地的獨立。波爾蒂亞等人資源有限,大多數人都以開山刀(Machete)作為武器,使得這場起事被稱為「開山刀陰謀」(Conspiracy of the Machete)。然而風聲提前暴露,起事胎死腹中,但總督為了避免激起眾怒,便輕縱了參與者,只將波爾蒂亞等人關進監獄,沒有做出進一步的處置;波爾蒂亞本人最終還是活著看到了西班牙殖民政府的垮台。
新西班牙總督伊圖里加雷,雖然是半島人卻重用克里奧略人,因此招致其他半島人的嫉視。除了與克里奧略人合作外,他也有和美國野心家威金森准將來往的傳聞。
西班牙政府在18世紀下半試圖加強對殖民地的控制,藉以重振西班牙日漸衰退的經濟與威望,使得半島人的權力大為擴張,克里奧略人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產業轉瞬間落入半島人之手,殖民地社會內部的壓力急遽升高。1808年7月,得知拿破崙入侵西班牙,推翻斐迪南七世後,新西班牙殖民地的克里奧略人開始蠢蠢欲動,他們和有野心的總督伊圖里加雷(José de Iturrigaray, 1742 – 1815)合謀,企圖在墨西哥宣告獨立。
維內加斯將軍,曾在半島戰爭中力抗法軍而得名,因而被派來新西班牙鎮壓叛亂。
這起陰謀沒過多久便被其他半島人偵知,老將軍加里貝(Pedro de Garibay, 1729 – 1815)與大主教利薩納(Francisco Javier de Lizana y Beaumont, 1750 – 1815)發動政變推翻伊圖里加雷,宣稱新西班牙繼續忠於斐迪南國王,實際上保持著自治。由於老將軍與大主教年事已高,西班牙本土派出維內加斯將軍(Francisco Javier Venegas, 1754 – 1838)於1810年前來接任,這位行事雷厲風行的將軍立刻引起克里奧略人的警戒。9月16日,維內加斯在墨西哥城就任僅僅兩天,一位神父登高一呼,墨西哥獨立戰爭隨即爆發。
高舉聖母像的伊達爾戈神父,被後人譽為「墨西哥獨立之父」。西班牙畫家法布雷斯(Antonio Fabrés)繪於1905年。
米格爾.伊達爾戈(Miguel Hidalgo y Costilla, 1753 – 1811)是西班牙移民的第四代,雖然接受了完整的傳統神學教育並在神學院執教,但伊達爾戈也是位啟蒙主義者,經常與他的上司針鋒相對,也使他被貶到北方小鎮多洛雷斯(Dolores)擔任主教。
伊達爾戈並未就此放棄,仍然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密切來往,關注墨西哥城的政局變化;他的同伴包含克雷塔羅市(Querétaro)市長米格爾.多明格斯(Miguel Domínguez, 1756 – 1830)、市長夫人荷塞法(Josefa Ortiz de Domínguez, 1768 – 1829)與上尉伊格納西奧.阿連德(Ignacio Allende, 1769 – 1811)等人,他們的支持者遍布北方的各個城鎮。按照多明格斯的構想,他們將於1810年12月起義,推舉聲望最高的伊達爾戈作為領袖,推翻墨西哥城的殖民政府,這項計畫稱作「克雷塔羅密謀」(The Conspiracy of Querétaro)
克雷塔羅市長米格爾.多明格斯(左)、市長夫人荷塞法(中)、阿連德上尉(右)。荷塞法也是每年墨西哥總統朗誦〈多洛雷斯的呼聲〉時,必定名列其中的唯一一位女性。
由於事態發展難以預料,多明格斯臨時決定將起義時間提前兩個月,但他的集團內卻出現了告密者,軍隊於9月13日突襲了幾個據點,隨後將矛頭對準多明格斯。15日,多明格斯將妻子鎖在家中,自己涉險出去警告其他的夥伴並拖延時間,但機智的荷塞法趁隙翻牆而出,請住在隔壁的一位同伴立刻出城,將消息送到伊達爾戈手中。

多洛雷斯的呼聲

16日早晨,伊達爾戈在周日的彌撒中發表了一場慷慨激昂的演說,公開呼籲居民們起而抵抗殖民政府,台下的數百位民眾登時一致響應,附近農場的工人、軍營的士兵甚至監獄的囚犯都加入了伊達爾戈的隊伍。這場演說被稱為「多洛雷斯的呼聲」(El Grito de Dolores),其詳細內容已不得而知,流傳下來的版本各有不同[1],但這起事件毫無疑問的象徵著墨西哥獨立戰爭的開端。
伊達爾戈獲得群眾的熱烈支持,他的隊伍從數百人迅速成長到幾千人,向南緩緩朝著墨西哥城進發。伊達爾戈本人總是高舉著一幅瓜達露白聖母像,他的支持者們也以此為象徵,為這場進軍增添不少宗教狂熱的氣息。儘管沿途守軍幾乎望風而降,但伊達爾戈的隊伍本質上仍是一群烏合之眾,他們缺乏像樣的武器,也沒有明確的組織,唯一的目標就是要打進墨西哥城,推翻殖民政府,消滅所有半島人。
副指揮官阿連德十分擔憂這支龐大但毫無紀律的隊伍,他們的幾場勝仗都是憑藉宗教狂熱與數量優勢取勝,每到一處便大舉洗劫當地的半島人產業,屠殺所有的反抗者,就連伊達爾戈也無法阻止群眾的失序行為,使得一些克里奧略人對此轉為觀望,不再給予他們支援。
10月30日,伊達爾戈的追隨者已經高達八萬至十萬之眾,並且在托盧卡(Toluca)山谷打敗了前來鎮壓的政府軍,墨西哥城門戶洞開。然而,伊達爾戈卻做出了一項令人費解的決定,他下令群眾掉頭,往西邊的瓜達拉哈拉前進。此舉嚴重影響了士氣,途中不斷有人脫隊,當伊達爾戈進入瓜達拉哈拉時,跟在他身邊的支持者已剩不到一半。
政府軍獲得了寶貴的喘息機會後,維內加斯隨即展開反擊,先在瓜納華托(Guanajuato)打敗了阿連德,進一步削弱起義者的力量。1811年1月17日,政府軍在卡爾德隆橋(Calderón Bridge)大獲全勝,伊達爾戈的部眾徹底潰散,他將殘餘的支持者交給阿連德指揮,突圍向北逃走;伊達爾戈在北方尚有一些支持者,他也派了使者前往美國遊說,希望能在北方重起爐灶,並爭取美國的外援。

野火燎原

此時,墨西哥獨立戰爭的火焰已蔓延到德克薩斯,1811年1月21日,退役民兵軍官胡安.德.拉斯卡薩斯(Juan Bautista de las Casas, ? – 1811)在聖安東尼奧起事,逮捕了西屬德克薩斯州州長曼努埃爾.德.薩爾塞多(Manuel María de Salcedo, 1776 – 1813)。然而,拉斯卡薩斯對保皇黨的鎮壓卻遭到居民抵制,反對派發動一場反政變,於3月2日便推翻了短命的拉斯卡薩斯政權,重新迎回薩爾塞多。
薩爾塞多也沒閒著,他在被囚期間說服了負責看守他的革命軍指揮官伊格納西奧.埃利松多(Ignacio Elizondo, 1766 – 1813)擔任內應,並透過埃利松多獲取了伊達爾戈一行人正在往北方逃竄的寶貴情報。3月21日,埃利松多邀請伊達爾戈、阿連德等革命軍領袖在蒙克洛瓦附近的巴讓井(Wells of Baján)會面,不知是計的革命軍領袖們就這麼一舉成擒。
1910年的一張明信片,描繪埃利松多在巴讓井誘捕伊達爾戈神父等人的情景。
伊達爾戈神父、阿連德以及拉斯卡薩斯等人先後遭到處決,墨西哥獨立戰爭的第一階段也隨著領袖殞命而落幕;但在墨西哥南方諸州,新一波的起事正如火如荼進行,北方的德克薩斯也遭遇了新的挑戰者,這場革命戰爭即將進入血腥而漫長的第二章。
(待續)

[1] 每年墨西哥獨立紀念日前夜(9月15日晚上11時),墨西哥總統都會在國家宮的陽台上敲響當年伊達爾戈神父使用過的鐘,同時對群眾朗誦〈多洛雷斯的呼聲〉,每年的內容偶有差異,但必定出現的部分為:「墨西哥人!為我們祖國的英雄高呼萬歲!伊達爾戈萬歲!莫雷洛斯(José María Morelos, 1765 – 1815)萬歲!荷塞法.奧爾蒂斯.德.多明格斯萬歲!阿連德萬歲!阿爾達馬(Juan Aldama, 1774 – 1811)與馬塔莫羅斯(Mariano Matamoros, 1770 – 1814)萬歲!國家獨立萬歲!墨西哥萬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57內容數
一些平時不太常被注意到的邊緣歷史。 當前連載主題: ◇孤星旗永不落-德克薩斯共和國簡史 ◇小國家的殖民野望 ◇未分類歷史雜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歷史邊緣人 的其他內容
為了應對美國人的到來,西班牙於1784年關閉了密西西比河的水路,並向美國抽取高額關稅,又加緊取締進入德克薩斯活動的美國走私商;美國移民只能在路易斯安那和佛羅里達落腳,不得進入德克薩斯,然而這項禁令根本阻止不了美國人的野心。
當阿瓜約於1722年卸任時,德克薩斯境內已經有包含首府阿戴斯在內的10座傳教站、4座堡壘及主要城鎮聖安東尼奧,另有殖民者數百人及駐軍250人,足足是他出發前的四倍。
傳教士們將這片土地稱為「新菲律賓」(Nuevas Filipinas),期望他們的事業能像西班牙在菲律賓的前例一樣成功。
在往後的一百餘年中,西班牙人逐步殖民墨西哥與加勒比海,但對荒蕪的德克薩斯地區仍然興趣缺缺,只有幾支探險隊前來考察,從未建立任何永久的殖民據點。在這段期間,西班牙人唯一留下的只有「德克薩斯」這個名字;而這個名字的來歷,又牽涉到另一個國家在此的行動。
為了應對美國人的到來,西班牙於1784年關閉了密西西比河的水路,並向美國抽取高額關稅,又加緊取締進入德克薩斯活動的美國走私商;美國移民只能在路易斯安那和佛羅里達落腳,不得進入德克薩斯,然而這項禁令根本阻止不了美國人的野心。
當阿瓜約於1722年卸任時,德克薩斯境內已經有包含首府阿戴斯在內的10座傳教站、4座堡壘及主要城鎮聖安東尼奧,另有殖民者數百人及駐軍250人,足足是他出發前的四倍。
傳教士們將這片土地稱為「新菲律賓」(Nuevas Filipinas),期望他們的事業能像西班牙在菲律賓的前例一樣成功。
在往後的一百餘年中,西班牙人逐步殖民墨西哥與加勒比海,但對荒蕪的德克薩斯地區仍然興趣缺缺,只有幾支探險隊前來考察,從未建立任何永久的殖民據點。在這段期間,西班牙人唯一留下的只有「德克薩斯」這個名字;而這個名字的來歷,又牽涉到另一個國家在此的行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穆斯林征服伊比利半島、擊敗西哥德王國時,多數的貴族領主選擇放下武器,有條件地接受伊斯蘭「安達盧斯」的統治。 因此,安達盧斯早期的歷史中,「原西哥德領主」,是一個很顯著的存在。 這批原哥德貴族(包含哥德人、羅馬人、羅馬化伊比利人),往後有的選擇以基督徒身分效力安達盧斯,有的則選擇皈依伊斯
Thumbnail
在西班牙帝國的美洲征服中,他們遇到了兩個規模宏大的大帝國:阿茲特克,與印加。 其中印加是真正的帝國,阿茲特克則像是由特諾奇提特蘭霸權領導的城邦聯盟。但無論如何,二者皆廣土眾民。 母國在大洋另一頭的西班牙帝國,自然得設法以極少的人數,來統治人數眾多的當地人。為此一些調整是必要的。而這些統治技術,若
Thumbnail
「消滅一個民族的第一步就是抹煞掉它的記憶,毀滅它的書籍、音樂、文化、歷史。然後找人重寫新書、製造新文化、創造新歷史。不久這個民族就會開始忘掉它的過去和現在,那麼外面的世界要把它遺忘就更快不過了。」《笑忘書》——米蘭.昆德拉 米蘭.昆德拉這段論述,講
Thumbnail
從六世紀開始,繼持續數百年的「日耳曼民族大遷徙」之後,斯拉夫人接踵而至,也開始不斷遷徙至中歐、南歐等地。其中一個目的地,就是拜占庭帝國的核心領土之一,巴爾幹半島。 這一股股大小規模的移民,時而和平移居,時而以劫掠的方式侵入,逐漸佔據了巴爾幹半島絕大多數的鄉村地區。最強大的勢力,斯拉夫化的保加利亞人
Thumbnail
大家可能知道,航行到美洲的大探險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西語:Cristóbal Colón)與西班牙王室不歡而散,死時債台高築。聽起來像是一個家族暴起暴落的故事,哥倫布之名該從此掃入歷史灰燼之中。 然而其實並沒有。 哥倫布死後,儘管不大甘願,西班牙王室依然承認其家族成員在美洲能繼承一些他的權利。
Thumbnail
卡努托的傳說,是阿根廷與巴西邊際原住民的故事。導演和主角,藉由和村民們重新拍攝這個故事,回看姆比亞—瓜拉尼原住民部落的現在位置。
Thumbnail
2017年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曾引起國際一陣喧嘩,至今仍陸續引起許多爭議與討論。不過這件事真的不稀奇,我前陣子才發現,原來我的鄰居阿伯、阿嬸們早就強先加泰隆尼亞人在30年前從馬德里、西班牙獨立出來,而且獨立時間長達7天!!!(不像加泰只有8秒唷!)這次要分享故事,剛好就是發生在我居住的小區...
恐怖組織 ETA 也戴恰北辣 西班牙內戰結束後,右派的弗朗戈將軍掌權,一人獨裁,高壓統治。巴斯克地區, 先前曾被逐漸左傾的共和國政府許諾的自治特權一概消失,激起巴斯克人民的獨 立聲浪。有一部分人採取激烈手段,用暴力來向西班牙中央政府施壓,施行恐怖 活動:暗殺政府官員、攻擊公共設施、造成無辜人民傷亡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墨西哥在1910年至1919年之间,国家内部发生的战争。这一段长期冲突也被称之为“墨西哥革命”,是一场复杂且多方面的战争。如果最终是波菲里奥·迪亚斯带领的联邦军最终获胜的话,北美的历史进程无疑必将随之改变。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当时实
Thumbnail
解了直布羅陀之圍,擊退格拉那達和摩洛哥穆斯林聯軍,象徵伊比利半島「再征服運動」的里程碑 - 薩拉都戰役。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當穆斯林征服伊比利半島、擊敗西哥德王國時,多數的貴族領主選擇放下武器,有條件地接受伊斯蘭「安達盧斯」的統治。 因此,安達盧斯早期的歷史中,「原西哥德領主」,是一個很顯著的存在。 這批原哥德貴族(包含哥德人、羅馬人、羅馬化伊比利人),往後有的選擇以基督徒身分效力安達盧斯,有的則選擇皈依伊斯
Thumbnail
在西班牙帝國的美洲征服中,他們遇到了兩個規模宏大的大帝國:阿茲特克,與印加。 其中印加是真正的帝國,阿茲特克則像是由特諾奇提特蘭霸權領導的城邦聯盟。但無論如何,二者皆廣土眾民。 母國在大洋另一頭的西班牙帝國,自然得設法以極少的人數,來統治人數眾多的當地人。為此一些調整是必要的。而這些統治技術,若
Thumbnail
「消滅一個民族的第一步就是抹煞掉它的記憶,毀滅它的書籍、音樂、文化、歷史。然後找人重寫新書、製造新文化、創造新歷史。不久這個民族就會開始忘掉它的過去和現在,那麼外面的世界要把它遺忘就更快不過了。」《笑忘書》——米蘭.昆德拉 米蘭.昆德拉這段論述,講
Thumbnail
從六世紀開始,繼持續數百年的「日耳曼民族大遷徙」之後,斯拉夫人接踵而至,也開始不斷遷徙至中歐、南歐等地。其中一個目的地,就是拜占庭帝國的核心領土之一,巴爾幹半島。 這一股股大小規模的移民,時而和平移居,時而以劫掠的方式侵入,逐漸佔據了巴爾幹半島絕大多數的鄉村地區。最強大的勢力,斯拉夫化的保加利亞人
Thumbnail
大家可能知道,航行到美洲的大探險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西語:Cristóbal Colón)與西班牙王室不歡而散,死時債台高築。聽起來像是一個家族暴起暴落的故事,哥倫布之名該從此掃入歷史灰燼之中。 然而其實並沒有。 哥倫布死後,儘管不大甘願,西班牙王室依然承認其家族成員在美洲能繼承一些他的權利。
Thumbnail
卡努托的傳說,是阿根廷與巴西邊際原住民的故事。導演和主角,藉由和村民們重新拍攝這個故事,回看姆比亞—瓜拉尼原住民部落的現在位置。
Thumbnail
2017年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曾引起國際一陣喧嘩,至今仍陸續引起許多爭議與討論。不過這件事真的不稀奇,我前陣子才發現,原來我的鄰居阿伯、阿嬸們早就強先加泰隆尼亞人在30年前從馬德里、西班牙獨立出來,而且獨立時間長達7天!!!(不像加泰只有8秒唷!)這次要分享故事,剛好就是發生在我居住的小區...
恐怖組織 ETA 也戴恰北辣 西班牙內戰結束後,右派的弗朗戈將軍掌權,一人獨裁,高壓統治。巴斯克地區, 先前曾被逐漸左傾的共和國政府許諾的自治特權一概消失,激起巴斯克人民的獨 立聲浪。有一部分人採取激烈手段,用暴力來向西班牙中央政府施壓,施行恐怖 活動:暗殺政府官員、攻擊公共設施、造成無辜人民傷亡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墨西哥在1910年至1919年之间,国家内部发生的战争。这一段长期冲突也被称之为“墨西哥革命”,是一场复杂且多方面的战争。如果最终是波菲里奥·迪亚斯带领的联邦军最终获胜的话,北美的历史进程无疑必将随之改变。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首先,当时实
Thumbnail
解了直布羅陀之圍,擊退格拉那達和摩洛哥穆斯林聯軍,象徵伊比利半島「再征服運動」的里程碑 - 薩拉都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