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還記得很多年前一個旅行社廣告中,有這樣的一句口號:「未出發,先興奮」。回想起你上一次出發去旅行的時候,大概也會有這感覺對嗎?我們往往對即將展開的旅程充滿期待和幻想。我們想像目的地風和日麗。我們不想錯過任何一個想看的景點。

然而,天氣往往不似預期,世事變幻無常。就如人們常說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不知怎的,現實彷彿永遠無法如想像般美好。馬爾代夫沒了陽光只剩海灘;北極光羞怯的躲藏在雲層背後;食指大動偏偏遇上水土不服。這種落差感真的令人很不好受。時間久了,反覆的失望讓我們害怕夢想,以為停止渴望就能防止受傷;又或為了實現美好的想像而費盡力氣,疲於奔命,即使最終「到達目的地」,也無法感到滿足,因為你根本未曾在過程中好好享受旅途上的風光。

我說的既是旅行,也是人生。在過往一段很長的時間裡,我一直徘徊在希望與失望之間,彷如無間地獄。每當遇上想做的事情,我會不自覺地把未來幻想得很美好,並透過為其賦予意義驅動自己。就像這次去台灣,我會幻想自己很順利的可以拿到工作簽證,然後居留在台灣開展我想開展的事業,過我夢想過的生活。而當最終甚麼都沒有發生時,我不禁抱怨為甚麼「本來要發生的」卻還沒有發生,卻忽略了這一切全是我幻想出來的,根本沒有「本來要發生」的基礎可言(當然我在抱怨的那個當下是沒有這樣的覺察)。

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我們生活中發生,只要你帶著覺察就能看見。他幻想心儀的女孩也戀上自己,卻在發現對方不愛自己時責怪對方起來。他在工作上沒有遇上心目中理想的上司,於是認定對方欠了自己。他以為踏上身心靈的道路便能遇上豐盛,在碰上一個接一個的「難關」後開始感到動搖。天真的相信夢想一定會實現,無異於相信自己能穩中樂透;這大概只是頭腦的一場鬧劇。

請別誤會。我並不否定夢想。很多時候夢想能給予我們力量,去渡過艱難時間。沒有夢想,人類大概就不會有今天的文明。然而,若我們無法分辨夢想與真實,我們就無法清明的作出正確的決定;若我們認定心中所期許的必定會發生,這無疑親手將自己推進無盡的失落深淵。

正如近日很喜歡的一本書《一人公司》所說,很多創業家失敗的原因在於「想得太大而無法開始」或「過度投資在預測的未來,假設更多的支出最終必定能產生更多的利潤」;取而代之,作者建議「做你現在能達成的事,這通常要接受低於你本來理想願景的事。」白一點說,就是「Don't get ahead of yourself」。禪一點說,就是所謂的「活在當下」。

下一次當你心懷希望或失望的時候,你可以觀察一下剛才的自己,究竟是注視在眼前的事物上,還是已經放空到想像的空間去(對過去的回憶、對未來的幻想)?若是後者的話,你大概會有種從白日夢裡回過神來的感覺。在這當下,你可以選擇用五感去好好感受眼前的真實,去覺察自己是否喜歡這個當下的真實。你或許會發現剛才的幻想和苦惱其實並不存在。

下一次當你感受到喜悅/興奮/滿足/平和/甜密/成功/驚喜的瞬間,請好好觀察自己在那個當下正在做甚麼。好好感受一下吃一口沙嗲牛肉麵的喜悅;跟喜歡的人手拖手散步的甜蜜;在城市亂逛的驚喜。這些全是你在每一個當下的真實。透過每一次的觀察,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不自覺地已經活在當下了,只是或許自己沒有察覺而已。

每一次的實驗,都是一個與自己加深了解的機會。你也許會因此而發現不同面向的自己。

你也曾在生命中有這樣的同感嗎?

你會想分享一下你的經驗與看法嗎?


現居台灣的香港人,擁有十多年工作經驗的資深經理人,也是官方認證的HUMAN DESIGN【活出您自己課程】引導師[LYDG]。

提供職場引導服務和開辦人類圖工作坊和課程。閒時喜歡到處旅遊,探索世界。

▌服務與課程: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

▌FB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iveOutTheUnexpected

▌IG 專頁https://www.instagram.com/live.out.the.unexpected

▌Podcast: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podcast

▌遊記:https://www.kevincareercoaching.com/travel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孭起背包.遊歷不預期的沙龍
7會員
20內容數
2022/03/28
你有想過,原來投射者也能夠創造(Generate)和顯化(Manifest)嗎?你有想過,原來生產者和顯示者也可能有一大部份是投射者嗎⋯⋯
Thumbnail
2022/03/28
你有想過,原來投射者也能夠創造(Generate)和顯化(Manifest)嗎?你有想過,原來生產者和顯示者也可能有一大部份是投射者嗎⋯⋯
Thumbnail
2022/02/04
對第一次接觸Human Design人類圖的人來說(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內),第一個反應通常是「人類圖真的很準!」但是所以呢?然後呢?若人類圖的知識無法讓我們獲得實質的改變,只能夠讓你聽完開心,那大概跟看八點檔沒有太大的差別⋯⋯
Thumbnail
2022/02/04
對第一次接觸Human Design人類圖的人來說(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內),第一個反應通常是「人類圖真的很準!」但是所以呢?然後呢?若人類圖的知識無法讓我們獲得實質的改變,只能夠讓你聽完開心,那大概跟看八點檔沒有太大的差別⋯⋯
Thumbnail
2022/02/04
大概只有像我這樣偏執而任性的人,才會如此的不顧不切,在一天內下降1500米到谷底的科羅拉多河,再在當天爬升1500米回到大峽谷頂。這可是比陽明山還要高的高度。就算只有我一個人願意走下去,我也會義無反顧的走。我也無法解釋為何一定要這樣做,但我知道我必須這樣做不可⋯⋯
Thumbnail
2022/02/04
大概只有像我這樣偏執而任性的人,才會如此的不顧不切,在一天內下降1500米到谷底的科羅拉多河,再在當天爬升1500米回到大峽谷頂。這可是比陽明山還要高的高度。就算只有我一個人願意走下去,我也會義無反顧的走。我也無法解釋為何一定要這樣做,但我知道我必須這樣做不可⋯⋯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