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
含有「學術界」共 3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世界新鮮事
2024/12/08
東京大學官網現「六四天安門」關鍵字 引發對學術自由與網絡審查的討論
東京大學網站原始碼出現「六四天安門」關鍵字,引發對中國學生訪問限制的關注。該事件暴露出網絡審查對學術自由與招生政策的影響,並引發學術界對政治干預的討論。校方已迅速採取措施修正問題。
#
東京大學
#
六四天安門
#
網絡審查
1
留言
王啟樺的沙龍
2024/11/06
【善用每次報告的機會,打造自己的專業影響力】
現代社會中,學術或職場上的演講和分享機會越來越多,這不僅是交流的平台,更是成長和累積專業知識的絕佳途徑。每一次的報告,都是一次磨練講故事、整合知識的機會,也能讓人更加專注於研究及實務應用的深度。以下是我對如何善用每次報告機會的幾點思考。 ▋ 持續訓練長篇敘事的能力 無論時間再緊迫
#
學術報告
#
學術界
#
博士班
喜歡
留言
王啟樺的沙龍
2024/10/18
【如何在研究生活中突破舒適圈,Push Science的Boundary?】
在研究生涯中,我們常以為掌握某套理論工具後,只要不斷深挖,就能成為學術領域的佼佼者。然而,正如程光老師所言:「如果不去Push Science的Boundary,那麼這個系就會漸漸變成主要Teaching的系。」這提醒我們,學術的生命力來自於不斷探索未知,而非固守已有的知識體系。 以下分享碩博士生
#
舒適圈
#
研究生涯
#
科學
2
留言
王啟樺的沙龍
2024/10/14
【碩博士生如何管理情緒,讓自己更專注?】
對碩博士生來說,情緒管理是個不可忽視的課題。課業、研究壓力、論文進度,甚至生活中的瑣事,常常會讓情緒起伏不定。但情緒不是固定的,而是時刻在流動。李松蔚老師的情緒管理課程中提到: 1. 「好是一個固定的描述。而情緒是時刻不停在流動,不存在絕對的好。」 2. 「更好的情緒狀態,不是一成不變的
#
情緒管理
#
情緒紀錄
#
心理學
1
留言
王啟樺的沙龍
2024/10/13
【為什麼成為晨型人,能幫助你碩博士的學業?】
如果你是碩博士生,可能已經習慣了夜深人靜時趕論文或是進行研究。然而,我的經驗告訴我,成為晨型人其實能讓你的學業進展得更順利。 ▌從高中開始的晨型生活 我自從 15 歲就開始過著晨型人的生活,這一切的轉折點來自於一本書——《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這本書的內容點燃了我的靈感,讓我
#
早睡早起
#
碩博士生
#
研究所
喜歡
留言
Life Notes | Guan-Yun Wang
2024/10/05
讀書筆記 | 最後的演講:卡內基美隆大學教授的精采演說與書籍
最近因為假放得比較多,多了一些空白的時間讓我開始思考一些關於人生的不同想法,甚至一面也在思考要轉職重回學術界。雖然距離「最後的演講」至今已經超過15年,但是這基於Randy Pausch(蘭迪·鮑許)最後的演講而撰寫整理而成的《最後的演講(The Last Lecture)》,令我深感啟發。
#
最後的演講
#
工程師
#
學術界
39
留言
王啟樺的沙龍
2024/09/27
【如何透過寫作提升研究深度:給碩博士生的建議】
現代碩博士生面對的挑戰不只是學術研究,還有如何在眾多選擇中找到真正有意義的方向。從即時滿足到長遠目標的取捨,從「擁有更多」到「做得更好」,這些都是我們每天要面對的抉擇。 在萬維綱老師的《精英日課6》裡,幾段話啟發我思考,如何將寫作變成提升研究深度的手段,而不是單純的日常任務。 ▋將「
#
學術寫作
#
裝備
#
寫作日曆
3
留言
王啟樺的沙龍
2024/09/25
【重新定義文明:碩博士生該如何思考技能與文化的關係】
Matt Beane 在 2024 年出版的《The Skill Code: How to Save Human Ability in an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一書中,提出了對技能與文明的新見解,這讓我重新思考了碩博士生應如何理解「文明 Civilizati
#
文化
#
文明
#
學術界
1
留言
王啟樺的沙龍
2024/09/20
D033|如何設計讓學生都能學到很多的研究專案?
「組織中看不見的東西,是全體成員的知識,經驗和思想。」 「知識管理,是探討企業如何把員工的知識,經驗,教訓,歸納起來。」 「單用文字系統紀錄,組織做出來的不是知識管理,而是員工手冊。知識管理沒有那麼簡單。」 「知識管理是收集,儲存,共享有價值的資訊與經驗。」 「組織不為大家共
#
輔導
#
組織
#
知識管理
喜歡
留言
王啟樺的沙龍
2024/09/10
研究所裡的「優越感小丑」,都有以下這3個特徵:
1. 持續展現出來自學歷的優越感: - 在台灣的教育環境中,學生從高中到大學,甚至進入研究所,往往因為考入特定的名校而感到自豪。這種根深蒂固的優越感可能會導致學生對來自不同學術背景的同儕產生不必要的偏見,影響了團隊合作與知識交流的品質,也可能在無形中限制了自己接受新觀點的機會。 2. 在社群
#
優越感小丑
#
優越感
#
學歷
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