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稿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面前的女子,生硬地吐出離散的單字,試著拼湊出剛剛的夢境
「這樣不行......來不及..同事有些..要趕在..我時間.........要快到...」
她使用語言的節奏也奇異,像用了被迫使用不熟悉的輸入法打字,繃緊弓住的手指用力敲擊在鍵盤上,時而流暢,時而阻滯。我站在面前側身傾聽。得先像偵探似地先將零散紛沓的密碼在心中反覆排列,多方揣測,才得解析夢境。
雖說夢的解析以前沒學過,但對一個剛風光退休的銀行高階主管而言,猜想是跟" 來不及匯錢就會大跳票" 此類,應是錯不了。只是,職場夢魘醒來或許很快淡忘,但真實人生的惡夢,正演到悲壯的高潮。
我像是死神派來的差使,帶來最壞的消息: 妳的腦瘤長的像Glioblastoma multiforme,除了壓迫語言區,巨大的腫塊造成的腫脹效應已壓迫腦幹。
"是最惡的一種!。" 我咬字清晰的說
走出醫院大門,我想起蔡康永在美國學電影時,教授劇本寫作的老師教說,電影好看的訣竅在於盡可能讓角色有最悲慘的人生。讓他擁有所有的美好,狠狠剝奪後,再一腳踹入地獄。就像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中的Stephen Hawking 或是Still Alice裡快速失智的語言學家。(不巧,這兩部叫好叫座的虐心之作都是神經科疾病)。
神經疾病絕對是無與倫比的慘劇製造工廠。而神經科醫師充其量只是個讀稿的人,捧著熱騰騰的新劇本,一字一句朗讀,另一個命運虐心的巧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種半生不熟的人生階段讓我想起正要翻面的那條魚,不曉得、也沒把握自已是不是有煎好牠,時間已是該翻面的時候,不過這會兒內心沉穩了一點,心裡提醒自已,不管原本那面怎樣,這翻過去,總還有半面的煎它的機會。
這種半生不熟的人生階段讓我想起正要翻面的那條魚,不曉得、也沒把握自已是不是有煎好牠,時間已是該翻面的時候,不過這會兒內心沉穩了一點,心裡提醒自已,不管原本那面怎樣,這翻過去,總還有半面的煎它的機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12/18是我的完稿日,這天除了我寫到凌晨快三點才結束之外,晚上九點還發生一件震撼我心的大事! 一位國小讀者的母親私訊給我一張照片,是國小聯絡簿的生活小記(應該是聯絡簿吧?我離國小階段實在太遙遠了 上面寫的題目是「我最喜歡的書」,而且他選我的作品!!歐買尬,真的是太榮幸了!!!
Thumbnail
我真的不是理性腦,我懷疑我還待在子宮的那10個月應該就在讀詩。但我其實很想認真的閱讀,可是我被太多的雜務給分食了,我根本拿不回主導權吧。(啊懶就直接說沒人會笑的) 多年前你會在金石堂的網路書店購書,村上村樹,二月,扎西拉姆.多多,鄭愁予,...然後我跟著閱讀,就連看個書都需要伴讀的我真的好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Thumbnail
當我在醫院獨自等待門診,漫不經心地翻著書本,聽著音樂,無意間注意到一個低沈又緩慢的中年男子的聲音說道:每個人都有癌症基因,你得了,就只能自認倒霉,別人沒發作,你發作了而已。
Thumbnail
這天,教學門診即將結束的分享時間,來了一位初診病人,眼神焦慮地掃描著現場,他說:我有自己看書和上網,查到我的疾病應該要吃"抑肝散",想說不然來找中醫試試看… 一坐下來,眼神焦慮地掃描著現場大家,確定我身旁的學生是跟診醫師,也再次跟我確認這是教學門診,才開始準備描述自己的病情。我看了看他的動作和
Thumbnail
昨天回診,去看上週頸部斷層掃瞄的報告。 但是,到了診間, 牆上螢幕顯示,醫師正在開刀,暫時不能來。 是了, 我來的時候,正好看到救護車進來, 應該就是這個急診刀吧。 一直等,醫師還是沒來。最後,代班醫師來看, 不想看的病人就改掛其他時間了。 我說,反正是要看報告,就還
Thumbnail
「當NPC變成有自我意識的偽玩家。」光是這樣的設定,就足以想見應該會有許多bug,但出乎意料,《脫稿玩家》卻以各種設定,最大程度上合理化了那些危機。在這部以現實場景呈現虛擬空間的作品中,如何將存在於遊戲中的橋段,轉化成真實人類的感受,絕對是一大看點,但在各種諷刺與黑色幽默外,甚至還有餘力去探討一些更
Thumbnail
2017年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曾引起國際一陣喧嘩,至今仍陸續引起許多爭議與討論。不過這件事真的不稀奇,我前陣子才發現,原來我的鄰居阿伯、阿嬸們早就強先加泰隆尼亞人在30年前從馬德里、西班牙獨立出來,而且獨立時間長達7天!!!(不像加泰只有8秒唷!)這次要分享故事,剛好就是發生在我居住的小區...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12/18是我的完稿日,這天除了我寫到凌晨快三點才結束之外,晚上九點還發生一件震撼我心的大事! 一位國小讀者的母親私訊給我一張照片,是國小聯絡簿的生活小記(應該是聯絡簿吧?我離國小階段實在太遙遠了 上面寫的題目是「我最喜歡的書」,而且他選我的作品!!歐買尬,真的是太榮幸了!!!
Thumbnail
我真的不是理性腦,我懷疑我還待在子宮的那10個月應該就在讀詩。但我其實很想認真的閱讀,可是我被太多的雜務給分食了,我根本拿不回主導權吧。(啊懶就直接說沒人會笑的) 多年前你會在金石堂的網路書店購書,村上村樹,二月,扎西拉姆.多多,鄭愁予,...然後我跟著閱讀,就連看個書都需要伴讀的我真的好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Thumbnail
當我在醫院獨自等待門診,漫不經心地翻著書本,聽著音樂,無意間注意到一個低沈又緩慢的中年男子的聲音說道:每個人都有癌症基因,你得了,就只能自認倒霉,別人沒發作,你發作了而已。
Thumbnail
這天,教學門診即將結束的分享時間,來了一位初診病人,眼神焦慮地掃描著現場,他說:我有自己看書和上網,查到我的疾病應該要吃"抑肝散",想說不然來找中醫試試看… 一坐下來,眼神焦慮地掃描著現場大家,確定我身旁的學生是跟診醫師,也再次跟我確認這是教學門診,才開始準備描述自己的病情。我看了看他的動作和
Thumbnail
昨天回診,去看上週頸部斷層掃瞄的報告。 但是,到了診間, 牆上螢幕顯示,醫師正在開刀,暫時不能來。 是了, 我來的時候,正好看到救護車進來, 應該就是這個急診刀吧。 一直等,醫師還是沒來。最後,代班醫師來看, 不想看的病人就改掛其他時間了。 我說,反正是要看報告,就還
Thumbnail
「當NPC變成有自我意識的偽玩家。」光是這樣的設定,就足以想見應該會有許多bug,但出乎意料,《脫稿玩家》卻以各種設定,最大程度上合理化了那些危機。在這部以現實場景呈現虛擬空間的作品中,如何將存在於遊戲中的橋段,轉化成真實人類的感受,絕對是一大看點,但在各種諷刺與黑色幽默外,甚至還有餘力去探討一些更
Thumbnail
2017年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曾引起國際一陣喧嘩,至今仍陸續引起許多爭議與討論。不過這件事真的不稀奇,我前陣子才發現,原來我的鄰居阿伯、阿嬸們早就強先加泰隆尼亞人在30年前從馬德里、西班牙獨立出來,而且獨立時間長達7天!!!(不像加泰只有8秒唷!)這次要分享故事,剛好就是發生在我居住的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