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閱讀觀點105】求快不求完美的大腦,幫了又害了你什麼?--《都是大腦搞的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衍的大腦」,而不會選擇「永不犯錯的完美大腦」,在原始時代,如果看到疑似猛獸的影子不先逃跑,那下場可能就是被演化淘汰,因此大腦會以速度換取正確性,在捷思、無意識資訊處理歷程中,就容易產生漏洞。

raw-image


在消費騙局方面,店家當然無所不用其極希望我們多掏錢消費,太過於明顯的手法,可能會被消費者發現,那如果是隱藏版的手法呢?比如根據實驗,在電影院前隨機發免費的爆米花,結果拿到大桶爆米花的人,比拿到中桶的的人多吃45%的爆米花,而有77%拿到大桶爆米花的人在事後問卷中認為,即使他們拿到中桶爆米花,吃的量也不會增加或減少。所以吃到飽自助餐的老闆會故意用小盤子,讓顧客吃少一點;以此類推,如果想讓小朋友吃多點,可以用大盤子。

另外作者也提到在美國買車的經驗,銷售員除了用定錨效應,先拿出比較貴的車款,讓他們迅速接受下一個車款外,還請他們坐軟椅子跟吃巧克力。原來根據一個由消費者對汽車銷售員提價的實驗,坐軟椅子的人最後所提的價格,會比坐硬椅子高40%;另一個巧克力實驗中,被要求吃巧克力比被要求克制吃巧克力的人,更可能進入放縱狀態,包含偏好高熱量食物,甚至願意付較高的價錢購買昂貴商品。所以這一切的美好,都是有目的的,果然「免錢的最貴」啊!

在職場騙局中,作者分享「右耳效應」:實驗發現,人在傾聽語言偏好使用右耳,且對右耳提出要求的成功率較高;在數字風險方面,如果要隱藏風險,銷售員通常會使用冰冷百分比,要凸顯正面好處時,則會使用具體的真實人數,比如「44%無癌健康率」跟「每一萬人就會有5600人死亡」,哪個看起來比較嚴重?所以要應付數字小遊戲,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要能隨時在百分比與人數之間轉換,才不會掉入圈套。

最後,有一個「定勢效應」非常有趣,1942年美國心理學家路琴(Abraham Luchins)做了實驗,給了三個空水壺,分別是131、21、5毫升,必須利用這三個空水壺倒來倒去,取出100毫升的水,正確的方法是131-21-5-5=100,接下來路琴會設計好幾個類似的實驗,都必須運用這種「三段式解法」才能解開,但題目有時候會隱藏像「利用29、13、3毫升水壺取出10毫升水」的題目,其實這樣的題目,只需要用13-3的方式就能取出10毫升的水,但是受限於前面實驗的影響,很多人還是會用29-13-3-3的方式處理,甚至在面臨「利用39、14、4、3毫升水壺取出10毫升水」題目時,許多受試者聲稱無解(其實只要用14-4的方式就好)。

這些偏見固然不好,但大腦也透過「把複雜型態簡化為標準作業」的方式,讓我們節省精力,處理其他事,要避免偏見影響,作者認為要藉由科學知識和理性思考,並在做決定時,先想想可能的偏見,才能抵抗之。


西恩後見

《都是大腦搞的鬼》有很多心理學的實驗,讀來饒富趣味。我的習慣是會在讀完一本書後,過一小段時間再寫心得,驗證自己記住多少,另一方面是覺得隔小段時間後還能記住的,那肯定是重點,得透過輸出,讓它轉化成長期記憶。

沒想到卻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點,在「定勢效應」章節中,《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提到,當我們有「嬰兒印象」偏見時,我們會對寶寶產生「好可愛」的感覺,這種感受讓父母心甘情願照顧寶寶;而在作者在《大腦簡史》書中,也有提到,有「嬰兒印象」的人,自然更會想要照顧小寶寶,進而在演化過程中生存下來。

不過類似的狀況,《第二座山》的作者,是以承諾的角度去看,認為父母有了小孩,愛上小孩,會在心中起誓,只要小孩需要,就會一直在他身邊,也因此做出某部分的犧牲:雖然想一個人出去跑步,但最後還是選擇推嬰兒車散步,經過一段時間後,行為變成習慣,把小孩需求擺第一位,變成多數家長的天性,慢慢藉由關係的承諾,就會慢慢往第二座山上去。

所以愛小孩,用腦科學角度去看,就是愛小孩,願意照顧小孩的人最後在演化過程中留下來了;從追求人生富足的角度來看,對小孩的承諾,讓彼此關係更加緊密,也因此豐富了人生,讓自己往第二座山前進。

能在不同的書發現對同件事有不同的看法,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avatar-img
86會員
139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滾石西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怎樣才是成功的人生? 有很高的功成名就、漂亮的房子、被納入合適的社交圈、美滿的家庭、跟好友吃美食,這些社會文化設定的目標,都被《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作者歸類在第一座山,很多人終其一生努力,登上第一座山的頂峰,卻只得到空虛;又或是在此時發生疾病、失去家人等意外,
從早上擺脫鬧鐘起床,到白天專注工作,再到晚上就寢睡覺,你有想過大腦是如何運作的嗎? 《大腦先生的一天》用時間點切割各個章節,闡述大腦在這些時間點扮演的角色,以及會受到的影響。從早上六點半醒來,該不該按下貪睡鍵開始,到晚上九點告訴你應該上床睡覺,不要再閱讀。 書中有兩點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事,第
卓別林曾說: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火來了,快跑》作者大師兄用詼諧的語調,描述了在火葬場的所見所聞,大多數是生離死別,有悲劇,也有些是溫暖收尾的悲劇。我們以讀者的角度來看這些大師兄筆下的悲劇,到底算是悲劇還是喜劇?一時間好像也無法辨識。 大師兄提到,很多家屬會在棺木上塗上對往生者有意義的圖案
關於教養的書籍,西恩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跟《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這次看的《媽媽的說話練習術》是韓國擁有17年資歷的國小老師尹智映所寫,雖然有多年的資歷,作者卻也曾被女兒說過覺得學校的老師「教得比較好」,原因是學校的老師不會生氣,媽媽會。 《媽媽的說話練習
《原子習慣》過去這段時間長期霸榜,之前看過一次不過沒寫心得,心想如果【超閱讀觀點】第100篇的書要有一定代表性的話,那麼想必《原子習慣》再適合不過,於是把《原子習慣》速讀一次,再檢視從2021年8月發表第一篇【超閱讀觀點】至今,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發點,分享給大家。 身分認同的重要性--我是誰,所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怎樣才是成功的人生? 有很高的功成名就、漂亮的房子、被納入合適的社交圈、美滿的家庭、跟好友吃美食,這些社會文化設定的目標,都被《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作者歸類在第一座山,很多人終其一生努力,登上第一座山的頂峰,卻只得到空虛;又或是在此時發生疾病、失去家人等意外,
從早上擺脫鬧鐘起床,到白天專注工作,再到晚上就寢睡覺,你有想過大腦是如何運作的嗎? 《大腦先生的一天》用時間點切割各個章節,闡述大腦在這些時間點扮演的角色,以及會受到的影響。從早上六點半醒來,該不該按下貪睡鍵開始,到晚上九點告訴你應該上床睡覺,不要再閱讀。 書中有兩點讓我比較印象深刻的事,第
卓別林曾說: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火來了,快跑》作者大師兄用詼諧的語調,描述了在火葬場的所見所聞,大多數是生離死別,有悲劇,也有些是溫暖收尾的悲劇。我們以讀者的角度來看這些大師兄筆下的悲劇,到底算是悲劇還是喜劇?一時間好像也無法辨識。 大師兄提到,很多家屬會在棺木上塗上對往生者有意義的圖案
關於教養的書籍,西恩之前分享過《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跟《高情商媽媽的說話術》。這次看的《媽媽的說話練習術》是韓國擁有17年資歷的國小老師尹智映所寫,雖然有多年的資歷,作者卻也曾被女兒說過覺得學校的老師「教得比較好」,原因是學校的老師不會生氣,媽媽會。 《媽媽的說話練習
《原子習慣》過去這段時間長期霸榜,之前看過一次不過沒寫心得,心想如果【超閱讀觀點】第100篇的書要有一定代表性的話,那麼想必《原子習慣》再適合不過,於是把《原子習慣》速讀一次,再檢視從2021年8月發表第一篇【超閱讀觀點】至今,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發點,分享給大家。 身分認同的重要性--我是誰,所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在26歲事業成就達到頂峰時,發現成功與快樂是兩回事,他的成功沒有帶來相等的心靈富足,因而開始了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作者把它記錄下來,集結成《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這本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你知道嗎?根據腦神經科學專家的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其實具有自我毀滅傾向,比起感受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大腦更容易專注在生活的不完美跟缺陷中 那是因為大腦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於讓人對身邊危險的事情有所警覺,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看到白T恤上的黑點,這叫做大腦的「默認模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可以快速地幫助讀者了解以我為視野所提列的書中關於大腦在學習方面的重點,或是我認為有意義的知識點。某些重點是來自於書末的註釋。我會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分類。 讀者可以花比較少的時間了解關於學習的一些重點。個人覺得只要是有學習需求(學生、考試、自學),這篇整理應該會有點幫助。喜歡的話請點愛心謝謝!
Thumbnail
6 篇文章|6601 字 思考觀|認知科學|管理學 本書用輕鬆對話的方式,談論以下主題。 目錄 一章:思考的基礎 01  認識你的大腦如何處理訊息: 介紹大腦如何接收和處理新訊息,以及這對學習的意義 02  建立思考的框架: 談論如何建立有效的思考框架,並解釋這如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介紹大腦如何接收和處理新訊息,以及這對學習的意義。 認識你的大腦如何處理訊息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探索一個非常有趣的主題:大腦如何處理訊息。你知道我們的大腦有多厲害嗎?』
腦功能的神秘?當維度高於我們的人類,可以在我們的大腦通關,可以藏一些智慧給我們,讓我們隨著自己的生命方程式去發覺。也可以把我們腦海裡的記憶拿去,就是讓我們失憶。他們通常都不會這樣做,為什麼?因為他們不是最好的人就會這樣做,但事實往往是相反,他們是最好的人。 念頭管理的真相?小飛兒們的念頭都被記錄在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腦科學專家謝伯讓,現為台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人類知覺及意識,以下為選自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位神經科學家的大腦之旅 高德伯.遠流出版.2004/03.洪蘭譯. 推薦給: ❦ 想跟著神經科學家,一起探索人類大腦奧妙的人 『背景知識』就像一個篩網,網越細密,新知識越不會流失。 比如說,同樣去聽一場演講,有人獲益良多,有人一無所穫,最主要的原因是語音像一陣風,只有綿密的網才可以
Thumbnail
《別再錯用你的腦,七招用腦法 終結分心與瞎忙》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最懂大腦的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他認為,當我們根據腦內物質的特性,去「改變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就能大幅提升自我能力,改善工作效率和品質。」 書中根據大腦運作的方式,以腦科學為基礎,衍生出七招用腦方法。這種工作方式,不僅效
聒噪的大腦 寧靜的感受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善用腦科學避開焦慮迴路,提升專注力、生產力及創意力
Thumbnail
你知道嗎?根據腦神經科學專家的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其實具有自我毀滅傾向,比起感受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大腦更容易專注在生活的不完美跟缺陷中 那是因為大腦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於讓人對身邊危險的事情有所警覺,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看到白T恤上的黑點,這叫做大腦的「默認模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可以快速地幫助讀者了解以我為視野所提列的書中關於大腦在學習方面的重點,或是我認為有意義的知識點。某些重點是來自於書末的註釋。我會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分類。 讀者可以花比較少的時間了解關於學習的一些重點。個人覺得只要是有學習需求(學生、考試、自學),這篇整理應該會有點幫助。喜歡的話請點愛心謝謝!
Thumbnail
6 篇文章|6601 字 思考觀|認知科學|管理學 本書用輕鬆對話的方式,談論以下主題。 目錄 一章:思考的基礎 01  認識你的大腦如何處理訊息: 介紹大腦如何接收和處理新訊息,以及這對學習的意義 02  建立思考的框架: 談論如何建立有效的思考框架,並解釋這如
Thumbnail
本文用輕鬆對話的方式,介紹大腦如何接收和處理新訊息,以及這對學習的意義。 認識你的大腦如何處理訊息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探索一個非常有趣的主題:大腦如何處理訊息。你知道我們的大腦有多厲害嗎?』
腦功能的神秘?當維度高於我們的人類,可以在我們的大腦通關,可以藏一些智慧給我們,讓我們隨著自己的生命方程式去發覺。也可以把我們腦海裡的記憶拿去,就是讓我們失憶。他們通常都不會這樣做,為什麼?因為他們不是最好的人就會這樣做,但事實往往是相反,他們是最好的人。 念頭管理的真相?小飛兒們的念頭都被記錄在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腦科學專家謝伯讓,現為台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人類知覺及意識,以下為選自書中內容和寫出我的心得
Thumbnail
—位神經科學家的大腦之旅 高德伯.遠流出版.2004/03.洪蘭譯. 推薦給: ❦ 想跟著神經科學家,一起探索人類大腦奧妙的人 『背景知識』就像一個篩網,網越細密,新知識越不會流失。 比如說,同樣去聽一場演講,有人獲益良多,有人一無所穫,最主要的原因是語音像一陣風,只有綿密的網才可以
Thumbnail
《別再錯用你的腦,七招用腦法 終結分心與瞎忙》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最懂大腦的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他認為,當我們根據腦內物質的特性,去「改變生活習慣和工作方式,就能大幅提升自我能力,改善工作效率和品質。」 書中根據大腦運作的方式,以腦科學為基礎,衍生出七招用腦方法。這種工作方式,不僅效
聒噪的大腦 寧靜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