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特派週報》|寫得像是你刻意想這樣寫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Wes Anderson的畫面一如往常讓眼睛享受美好的事物,即便聽說給的片酬不算太高,這種魏式cult美學也難怪讓很多大咖即使客串幾秒也甘願,宛如一種「沒關係,是魏斯.安德森啊!」的特殊情懷。但老實說,看完電影的當下我沒有太多感想,不過有件事在觀影過程中我就一直很在意,那就是:

為什麼作為故事背景的小鎮要叫Ennui(安威)?

在法文裡,ennui是「無聊」的意思。


實在很想知道導演是不是刻意為之,於是我查了一些資料。

對,就是這個意思。


首先,這是一本「用演的給你看」的週報,你會透過畫面「閱讀」這本將文字影像化的刊物。而所謂的新聞刊物,就是試圖在「無聊」的日常中,找出趣聞軼事,以及其中的意義。

就像總編輯總是會和每位記者說:「寫得像是你刻意想這樣寫。」

raw-image

這本週刊用4個不同單元的章節,呈現4個發生在同個鎮上,卻毫不相關的故事。

開頭的第一個章節〈騎士特派 The Cycling Reporter〉,由旅遊記者Salzerac(歐文.威爾森飾)騎著單車環繞街道,紀錄小鎮250年來的變遷,不管是不是光彩的,通通寫進去。

「流鶯、皮條客、浮屍、佔領屋頂的流浪貓,這些都要寫嗎?確定?」

「確定。」

然後就一字不砍的寫進去了。在這裡也看出了總編輯Howitzer Jr.(比爾.莫瑞飾)相當尊重記者們創作的自由意志及堅持。

raw-image

第二章藝術評論〈具體的傑作 The Concrete Masterpiece〉,則是相當魏式風格的黑色幽默,諷刺了所謂的「藝術」—


『你不賣的話,又為什麼要畫呢?』

『那些複製你畫的人,現在都比你有錢了』

『要測試那些藝術家是不是真的瘋了,就叫他們畫麻雀這種臨摹。』

題外話,雖然《戰地琴人》猶太鋼琴家的印象深植人心,但我私心認為安卓亞.布洛迪更適合Cadazio這種西裝筆挺又非善類的角色,儘管已經快要年屆50,魅力還是絲毫不減。

raw-image

第三章〈宣言的修訂本 Revisions to a Manifesto〉應該是全片最「法式」的一段:1968年法國五月學運為靈感的背景、菸不離手的左派學生在咖啡館裡辯論、向新浪潮致敬的拍攝風格、以及法國文學最常見的—青春洋溢的年下男孩戀上(或搞上)風韻猶存的年上女子。

本章記者Krementz(法蘭西絲.麥朵曼飾)雖然不斷強調「報導要中立」,卻因為和學生領袖Zeffirelli(提摩西.夏勒梅飾)有了肉體關係,導致報導完全可以說是偏頗。

不論再怎麼強調中立,只要是人寫的,一定多少都會帶入自身的觀點吧。

另外,個人認為提摩西意外地相當適合這種愛因斯坦般的蓬頭亂髮。

raw-image

最後一篇是沒有美食的美食專欄〈警察局長的私人餐室 The Private Dining Room of the Police Commissione〉,吃飯吃到一半局長的兒子被綁架,畫風一轉變成警匪鬥智追逐片,畫面更是直接從3D變成2D動畫片,儘管很多觀眾在這章才「醒來」,但這種錯綜複雜、故事中又衍生出故事的無厘頭情節,可能讓許多人無法理解,但沒關係,這就是魏式風格一個很典型的icon。

raw-image

安德森這次也用顏色將新聞報紙和電影做了完美的連接,每一個場景都從黑白開始,彩色結尾,讓觀眾體驗從紙本印刷、彩色插圖到動畫電影,也突顯了不同記者不同的寫作風格。另外,每當場景由黑白轉為彩色時,都是故事產生意義的時候。

整部電影裡的所有人,都在找尋意義,但意義稍縱即逝。駐派記者放棄了在美國的生活,就為了尋找某些東西,說著「某些時刻我感到孤獨,但走在街上,總會有一張桌子,上面放著咖啡、菸,讓我能坐下寫作。我選擇這樣的生活」就因為如此,才要找出在« ennui »中找出« C'est la vie »的態度,寫得像你刻意想這樣寫。

raw-image

如果不熟悉Wes Anderson的風格,那老實說《法蘭西特派週報》不會是入門的好選擇。大概是同溫層比較厚,意外地這部片在PTT上討論度並不高,資訊量太多、看起來很累人、一個恍神就忘了剛才在演什麼、很吃電波等等,相較於以前的《犬之島》、《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確實比較難吞。電影用字也相對艱深許多,個人覺得很適合買原文劇本來細細品味。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Review: ‘The French Dispatch’ explores ennui in Ennui




avatar-img
8會員
2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 提起Wes Anderson的拍攝手法,看過電影的讀者可能比較能體會,至於沒有看過的讀者,可以看看以下的畫面: -- 最後,送給讀者們《法蘭西諸事週報》的第一句台詞,希望你們的精彩也始於一個假日。
Thumbnail
身為觀眾的我們,原本應該是在閱讀真實事件,但是,經過層層時空的區隔,以及層層故事敘述者的不中立角度,實際上我們所見的事實,早已經都因為經過不同敘述者的「重新詮釋」,而成為扭曲的「故事」,而不是正在當時時空下的事實。
Thumbnail
觀看《法蘭西特派週報》彷彿閱讀一份內容豐富、文筆犀利且精彩無比的報紙;它承襲《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對過往回憶的致敬,諸如戰後法國、《紐約客》雜誌、文字寫作和平面媒體的黃金年代;但敘事較為雜亂、包羅萬象,並非如過去的作品有著貫穿全片的主軸,反而是將大大小小、細微末枝的瑣碎事物給拼湊成一個完整的電影
Thumbnail
面對領袖人物逝去的悲傷;面對理想衰微的無奈;面對動盪中難得的真摯信任⋯ 不論感動或感嘆,都要釋然,都要輕盈而詼諧地面對。告別雜誌、紙媒刊物的舊時代,Wes Anderson告訴我們:「不准哭」,帶著馬卡龍色度假的歡快,懷想昨日的夢——時代會變,但我們情懷不減,不免感嘆,但永遠浪漫。
Thumbnail
《法蘭西特派週報》描述期刊創辦人已死,而最終刊的內容+訃聞,進而描繪「創作」的意義與價值,並回應這個世代對於創作的疑問:「創作需要風格嗎?創作可以不管創作者的品性與背景嗎?創作必須感性與理性兼具嗎?任何人都需要創作嗎?創作會有結束的一天嗎?」。電影本身帶點黑色幽默,卻不是強烈的諷刺,而是可愛的嘲弄。
Thumbnail
無雷分享與推薦,純粹個人感受與觀點,過去這個週末,接連看的兩部電影。寫我接連去看、各自精采的《法蘭西特派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與《美國女孩》(American Girl)...
Thumbnail
《法蘭西特派週報》一如往常的帶有魏斯安德森的獨特魅力,無論是畫面、主題、台詞都帶有著魏斯安德森的極致美感,不過這部作品卻極為私密,《法蘭西特派週報》完全是魏斯安德森在透過電影緬懷讚嘆他所愛的時代,劇中的種種皆是導演的熱愛,這也導致觀眾如果沒有這份「情」,就難以走進這個世界之中,
Thumbnail
金馬影展的電影,不會上映。不雷的話,感覺又難講,哀~~~   法國最有名的明星主播法蘭西(蕾雅瑟杜 飾),天天享受名利富貴的滋味,賺飽荷包、又有著嬌媚豔麗的外表,飽受一票粉絲的愛待。不過人紅是非多的壓力又誰能懂? 加上又面臨小孩與老公的不諒解,這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她不曾感到快樂。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 提起Wes Anderson的拍攝手法,看過電影的讀者可能比較能體會,至於沒有看過的讀者,可以看看以下的畫面: -- 最後,送給讀者們《法蘭西諸事週報》的第一句台詞,希望你們的精彩也始於一個假日。
Thumbnail
身為觀眾的我們,原本應該是在閱讀真實事件,但是,經過層層時空的區隔,以及層層故事敘述者的不中立角度,實際上我們所見的事實,早已經都因為經過不同敘述者的「重新詮釋」,而成為扭曲的「故事」,而不是正在當時時空下的事實。
Thumbnail
觀看《法蘭西特派週報》彷彿閱讀一份內容豐富、文筆犀利且精彩無比的報紙;它承襲《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對過往回憶的致敬,諸如戰後法國、《紐約客》雜誌、文字寫作和平面媒體的黃金年代;但敘事較為雜亂、包羅萬象,並非如過去的作品有著貫穿全片的主軸,反而是將大大小小、細微末枝的瑣碎事物給拼湊成一個完整的電影
Thumbnail
面對領袖人物逝去的悲傷;面對理想衰微的無奈;面對動盪中難得的真摯信任⋯ 不論感動或感嘆,都要釋然,都要輕盈而詼諧地面對。告別雜誌、紙媒刊物的舊時代,Wes Anderson告訴我們:「不准哭」,帶著馬卡龍色度假的歡快,懷想昨日的夢——時代會變,但我們情懷不減,不免感嘆,但永遠浪漫。
Thumbnail
《法蘭西特派週報》描述期刊創辦人已死,而最終刊的內容+訃聞,進而描繪「創作」的意義與價值,並回應這個世代對於創作的疑問:「創作需要風格嗎?創作可以不管創作者的品性與背景嗎?創作必須感性與理性兼具嗎?任何人都需要創作嗎?創作會有結束的一天嗎?」。電影本身帶點黑色幽默,卻不是強烈的諷刺,而是可愛的嘲弄。
Thumbnail
無雷分享與推薦,純粹個人感受與觀點,過去這個週末,接連看的兩部電影。寫我接連去看、各自精采的《法蘭西特派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與《美國女孩》(American Girl)...
Thumbnail
《法蘭西特派週報》一如往常的帶有魏斯安德森的獨特魅力,無論是畫面、主題、台詞都帶有著魏斯安德森的極致美感,不過這部作品卻極為私密,《法蘭西特派週報》完全是魏斯安德森在透過電影緬懷讚嘆他所愛的時代,劇中的種種皆是導演的熱愛,這也導致觀眾如果沒有這份「情」,就難以走進這個世界之中,
Thumbnail
金馬影展的電影,不會上映。不雷的話,感覺又難講,哀~~~   法國最有名的明星主播法蘭西(蕾雅瑟杜 飾),天天享受名利富貴的滋味,賺飽荷包、又有著嬌媚豔麗的外表,飽受一票粉絲的愛待。不過人紅是非多的壓力又誰能懂? 加上又面臨小孩與老公的不諒解,這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她不曾感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