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特派週報》|寫得像是你刻意想這樣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Wes Anderson的畫面一如往常讓眼睛享受美好的事物,即便聽說給的片酬不算太高,這種魏式cult美學也難怪讓很多大咖即使客串幾秒也甘願,宛如一種「沒關係,是魏斯.安德森啊!」的特殊情懷。但老實說,看完電影的當下我沒有太多感想,不過有件事在觀影過程中我就一直很在意,那就是:

為什麼作為故事背景的小鎮要叫Ennui(安威)?

在法文裡,ennui是「無聊」的意思。


實在很想知道導演是不是刻意為之,於是我查了一些資料。

對,就是這個意思。


首先,這是一本「用演的給你看」的週報,你會透過畫面「閱讀」這本將文字影像化的刊物。而所謂的新聞刊物,就是試圖在「無聊」的日常中,找出趣聞軼事,以及其中的意義。

就像總編輯總是會和每位記者說:「寫得像是你刻意想這樣寫。」

raw-image

這本週刊用4個不同單元的章節,呈現4個發生在同個鎮上,卻毫不相關的故事。

開頭的第一個章節〈騎士特派 The Cycling Reporter〉,由旅遊記者Salzerac(歐文.威爾森飾)騎著單車環繞街道,紀錄小鎮250年來的變遷,不管是不是光彩的,通通寫進去。

「流鶯、皮條客、浮屍、佔領屋頂的流浪貓,這些都要寫嗎?確定?」

「確定。」

然後就一字不砍的寫進去了。在這裡也看出了總編輯Howitzer Jr.(比爾.莫瑞飾)相當尊重記者們創作的自由意志及堅持。

raw-image

第二章藝術評論〈具體的傑作 The Concrete Masterpiece〉,則是相當魏式風格的黑色幽默,諷刺了所謂的「藝術」—


『你不賣的話,又為什麼要畫呢?』

『那些複製你畫的人,現在都比你有錢了』

『要測試那些藝術家是不是真的瘋了,就叫他們畫麻雀這種臨摹。』

題外話,雖然《戰地琴人》猶太鋼琴家的印象深植人心,但我私心認為安卓亞.布洛迪更適合Cadazio這種西裝筆挺又非善類的角色,儘管已經快要年屆50,魅力還是絲毫不減。

raw-image

第三章〈宣言的修訂本 Revisions to a Manifesto〉應該是全片最「法式」的一段:1968年法國五月學運為靈感的背景、菸不離手的左派學生在咖啡館裡辯論、向新浪潮致敬的拍攝風格、以及法國文學最常見的—青春洋溢的年下男孩戀上(或搞上)風韻猶存的年上女子。

本章記者Krementz(法蘭西絲.麥朵曼飾)雖然不斷強調「報導要中立」,卻因為和學生領袖Zeffirelli(提摩西.夏勒梅飾)有了肉體關係,導致報導完全可以說是偏頗。

不論再怎麼強調中立,只要是人寫的,一定多少都會帶入自身的觀點吧。

另外,個人認為提摩西意外地相當適合這種愛因斯坦般的蓬頭亂髮。

raw-image

最後一篇是沒有美食的美食專欄〈警察局長的私人餐室 The Private Dining Room of the Police Commissione〉,吃飯吃到一半局長的兒子被綁架,畫風一轉變成警匪鬥智追逐片,畫面更是直接從3D變成2D動畫片,儘管很多觀眾在這章才「醒來」,但這種錯綜複雜、故事中又衍生出故事的無厘頭情節,可能讓許多人無法理解,但沒關係,這就是魏式風格一個很典型的icon。

raw-image

安德森這次也用顏色將新聞報紙和電影做了完美的連接,每一個場景都從黑白開始,彩色結尾,讓觀眾體驗從紙本印刷、彩色插圖到動畫電影,也突顯了不同記者不同的寫作風格。另外,每當場景由黑白轉為彩色時,都是故事產生意義的時候。

整部電影裡的所有人,都在找尋意義,但意義稍縱即逝。駐派記者放棄了在美國的生活,就為了尋找某些東西,說著「某些時刻我感到孤獨,但走在街上,總會有一張桌子,上面放著咖啡、菸,讓我能坐下寫作。我選擇這樣的生活」就因為如此,才要找出在« ennui »中找出« C'est la vie »的態度,寫得像你刻意想這樣寫。

raw-image

如果不熟悉Wes Anderson的風格,那老實說《法蘭西特派週報》不會是入門的好選擇。大概是同溫層比較厚,意外地這部片在PTT上討論度並不高,資訊量太多、看起來很累人、一個恍神就忘了剛才在演什麼、很吃電波等等,相較於以前的《犬之島》、《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確實比較難吞。電影用字也相對艱深許多,個人覺得很適合買原文劇本來細細品味。


參考資料/延伸閱讀:Review: ‘The French Dispatch’ explores ennui in Ennu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dith的沙龍
8會員
20內容數
Edit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11
這是我第三度來到歐洲。我從來沒有只為觀光而來,每次都是久居。 距離上次離開已將近一年多,當時我以為能如願在布魯塞爾待下來,卻因為簽證問題,我不得不在春暖花開、即將邁入心心念念的歐洲夏日之際,踏上歸途含恨回台,把一切美好期待留在2023年的5月。然而,接下來一年多的經歷卻完全超出我的預期,最終被後來
Thumbnail
2024/11/11
這是我第三度來到歐洲。我從來沒有只為觀光而來,每次都是久居。 距離上次離開已將近一年多,當時我以為能如願在布魯塞爾待下來,卻因為簽證問題,我不得不在春暖花開、即將邁入心心念念的歐洲夏日之際,踏上歸途含恨回台,把一切美好期待留在2023年的5月。然而,接下來一年多的經歷卻完全超出我的預期,最終被後來
Thumbnail
2023/08/15
『摩登少年他說 他說愛你的時候 是無心之過 別輕易感動』                                                                                 -1976, 〈摩登少年〉 我曾經認識一個摩登少年。 並參與了他恣意揮霍的部分青
Thumbnail
2023/08/15
『摩登少年他說 他說愛你的時候 是無心之過 別輕易感動』                                                                                 -1976, 〈摩登少年〉 我曾經認識一個摩登少年。 並參與了他恣意揮霍的部分青
Thumbnail
2023/08/15
我剛剛經歷了失戀。 我們沒有分手,因為壓根沒真正在一起過。 即便我們相遇的過程可謂相當魔幻,也一同經歷了日本環島旅行,還是以帳篷為家、街頭賣藝為生、搭便車前進,很有七〇年代風格的流浪方式。 然後我遠渡重洋,來到德國,他的家鄉,受邀和他的家人朋友一起慶祝聖誕節和跨年,並比預期還久的,在他家住了下
Thumbnail
2023/08/15
我剛剛經歷了失戀。 我們沒有分手,因為壓根沒真正在一起過。 即便我們相遇的過程可謂相當魔幻,也一同經歷了日本環島旅行,還是以帳篷為家、街頭賣藝為生、搭便車前進,很有七〇年代風格的流浪方式。 然後我遠渡重洋,來到德國,他的家鄉,受邀和他的家人朋友一起慶祝聖誕節和跨年,並比預期還久的,在他家住了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安哲搬演虛擬和真實,以夢土作為基底、孤寂作為語言,後設性地指出影像背後的歷史和政治意圖。在電影中,時常會看到時間藉由空間的長鏡頭移動嫁接置換;這樣的凝視,放大了歷史的進程和所有的無可奈何,同時輾壓了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
Thumbnail
在魏書鈞的鏡頭底下,人不是作為一種理想而存在。他的角色不為詮釋什麼,不為意識形態服務,他們就只是人,一個有慾望,沒有太多道德包袱的人。他的角色在生活,在做些什麼,也許有目的也許沒有,也許很認真也許沒有,結局也許不盡如人意,但又不是那麼悲。不如意歸不如意吧,愁一陣,惱一陣,也就完了,日子還是繼續的。
Thumbnail
在魏書鈞的鏡頭底下,人不是作為一種理想而存在。他的角色不為詮釋什麼,不為意識形態服務,他們就只是人,一個有慾望,沒有太多道德包袱的人。他的角色在生活,在做些什麼,也許有目的也許沒有,也許很認真也許沒有,結局也許不盡如人意,但又不是那麼悲。不如意歸不如意吧,愁一陣,惱一陣,也就完了,日子還是繼續的。
Thumbnail
「在白晝,連聲音都響亮。」 從《里斯本的故事》說起 文溫德斯1994年的電影《里斯本的故事》講述一位電影錄音師風塵僕僕去葡萄牙里斯本拜訪職業為電影導演的老朋友,過程中錄製了許多聲音,沒想到老友離家出走,不知所蹤,原來老友對電影的意義開始產生懷疑,就像在電影聲音來到之前,導演已經先行對從事
Thumbnail
「在白晝,連聲音都響亮。」 從《里斯本的故事》說起 文溫德斯1994年的電影《里斯本的故事》講述一位電影錄音師風塵僕僕去葡萄牙里斯本拜訪職業為電影導演的老朋友,過程中錄製了許多聲音,沒想到老友離家出走,不知所蹤,原來老友對電影的意義開始產生懷疑,就像在電影聲音來到之前,導演已經先行對從事
Thumbnail
觀看《我的完美日常》,更多的是體認到生命本真的存在,役所廣司飾演的平山,其肉身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無明所繫,愛緣不斷。單單只用「詩意」一詞並不足以呈現平山生命中的靜謐與哲思,隨著日日循環的生活,以及細密牽引於心底與人的連結,文溫德斯是在低限度的表現方式中,展現生命更為強大的有機性和精神力。
Thumbnail
觀看《我的完美日常》,更多的是體認到生命本真的存在,役所廣司飾演的平山,其肉身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無明所繫,愛緣不斷。單單只用「詩意」一詞並不足以呈現平山生命中的靜謐與哲思,隨著日日循環的生活,以及細密牽引於心底與人的連結,文溫德斯是在低限度的表現方式中,展現生命更為強大的有機性和精神力。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一份值得被耽誤人生的電影清單 《法蘭西特派週報》是魏斯‧安德森第十號電影作品,其故事背景是設置在虛構的法國小城,並由圍繞在這一份名為《法蘭西特派週報》的刊物為展開。透過四段不同篇章組成,讓這些報紙上的故事一而再地呈現在觀眾眼前,而在這些畫面裡,它們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劇情,但同時卻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一份值得被耽誤人生的電影清單 《法蘭西特派週報》是魏斯‧安德森第十號電影作品,其故事背景是設置在虛構的法國小城,並由圍繞在這一份名為《法蘭西特派週報》的刊物為展開。透過四段不同篇章組成,讓這些報紙上的故事一而再地呈現在觀眾眼前,而在這些畫面裡,它們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劇情,但同時卻
Thumbnail
Wes Anderson的畫面一如往常讓眼睛享受美好的事物,即便聽說給的片酬不算太高,這種魏式cult美學也難怪讓很多大咖即使客串幾秒也甘願,宛如一種「沒關係,是魏斯.安德森啊!」的特殊情懷。但老實說,看完電影的當下我沒有太多感想,不過有件事在觀影過程中我就一直很在意
Thumbnail
Wes Anderson的畫面一如往常讓眼睛享受美好的事物,即便聽說給的片酬不算太高,這種魏式cult美學也難怪讓很多大咖即使客串幾秒也甘願,宛如一種「沒關係,是魏斯.安德森啊!」的特殊情懷。但老實說,看完電影的當下我沒有太多感想,不過有件事在觀影過程中我就一直很在意
Thumbnail
身為觀眾的我們,原本應該是在閱讀真實事件,但是,經過層層時空的區隔,以及層層故事敘述者的不中立角度,實際上我們所見的事實,早已經都因為經過不同敘述者的「重新詮釋」,而成為扭曲的「故事」,而不是正在當時時空下的事實。
Thumbnail
身為觀眾的我們,原本應該是在閱讀真實事件,但是,經過層層時空的區隔,以及層層故事敘述者的不中立角度,實際上我們所見的事實,早已經都因為經過不同敘述者的「重新詮釋」,而成為扭曲的「故事」,而不是正在當時時空下的事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