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會變,但情懷不減;不免感嘆,但永遠浪漫 ──《法蘭西特派週報》|影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The French Dispatch (2021) / © Wes Anderson

The French Dispatch (2021) / © Wes Anderson

Maybe with good luck, we’ll find what eluded us in the places we once called home.

我想 Wes Anderson 的電影就是家,一個聚集對藝術形形色色之愛的家,人們趨之若鶩、心馳神往,而我們總是能在其中找到曾經逃避、失之交臂的事物,如街巷中瑣碎的日常風景;如忘卻已久的愛與嚮往;如青春幼稚卻熱烈的叛逆;如味蕾帶動感官的悸動⋯⋯ 一樣古怪、稀奇、童趣、天真而傷感,一樣很「Wes Anderson」的作品,關於過去、關於藝術與愛、關於革命與抗爭、關於城市與美食、關於文字與電影、關於「說故事」本身的一本浪漫馬卡龍色雜誌。

The French Dispatch Poster / © Wes Anderson, Erica Dorn

The French Dispatch Poster / © Wes Anderson, Erica Dorn

說故事的框架(storytelling frame)在 Wes Anderson的電影總是刻意被架構,而說故事的人姿態鮮明。《歡迎光臨布達佩斯大飯店》翻開粉紅色的童話故事書,將敘事框架架構於四種色調不同的時空,娓娓道來一個生命年輕至老、一個時代由盛轉衰的故事。而至《法蘭西特派週報》,Wes Anderson直接以雜誌模式架構故事,以不同的專欄分章;以推移運鏡「翻頁」;以不同的畫面結構「排版」雜誌頁面;以充斥的畫外音體現作者的存在、強化記錄者本身的敘事觀點及視角。第三個故事〈警察局長的私人餐室〉甚至出現連載漫畫,又或是黑白影像回溯敘事下不時迸出的彩色畫面,皆拍出了雜誌讀者的「閱讀體驗」 —閱讀雜誌看見全彩漫畫時,讀者腦中逕自使畫面動起來,生動活潑、趣味橫生;而讀者偶爾亦在某些黑白字裡行間中看見彩色的畫面,如Saoirse Ronan飾演的綁匪團女子瞥向人質的一剎那,演繹了我們看著白紙黑字寫著「碧眼」時,腦中想像為畫面著上色彩,這些剎那體現著讀者對文字的感受,以及靜止紙媒中故事所具有的動態延展和潛在創造性。這些電影的形式表現是如此鮮明卻毫不做作,昭示著Wes Anderson訴說其故事的框架,並標明著片中雜誌編輯、文字工作者的主體性,乃是藝術創作者的自覺。

The French Dispatch (2021) / © Wes Anderson第三個長篇故事〈警察局長的私人餐室〉中的連載漫畫

The French Dispatch (2021) / © Wes Anderson第三個長篇故事〈警察局長的私人餐室〉中的連載漫畫

古怪荒謬的人物軼聞奇想也是Wes Anderson電影的一大特色,其厲害之處在於如此荒誕不經的故事中,開發出現實感,塑出生活的質地。長篇故事〈具體的傑作〉聚焦藝術家的獄中人生,荒謬的監獄畫展大大諷刺了世人對「現代藝術」的盲目追隨與崇拜。〈宣言修訂版〉則以學生看似幼稚的抗爭「小題大作」地譜出革命的熱烈旋律,如那一曲〈Aline〉唱著海中的雨水;消逝於暴雨中的臉孔;以及沙灘上的殘骸⋯ 那些生命中奮力追過卻未美滿收場的熱情,如彗星般殞落,些許悲哀,但又能怎麼樣呢?記者Lucinda Krementz(Frances McDormand 飾)大喊「年輕人,去做愛吧」,這些「文青」和「憤青」便騎著機車衝上雲端,追一個「形式上」的夢,圖一個不馴的自由意志,〈宣言修訂版〉寫的是我們都走過的微不足道的憤世忌俗,那又何嘗不是一種對生命熱愛的體現?

The French Dispatch (2021) / © Wes Anderson第二個長篇故事〈宣言修訂版〉中飾演革命天才棋手 Zeffirelli 的 Timothée Chalamet

The French Dispatch (2021) / © Wes Anderson第二個長篇故事〈宣言修訂版〉中飾演革命天才棋手 Zeffirelli 的 Timothée Chalamet

〈警察局長的私人餐室〉則在荒誕奇淫的華美中,把一個異鄉人的心情寫地入微,一個亞裔廚師在死亡面前看著一個非白人記者記下自己的故事——

「我不是勇敢,我只是不想讓任何人失望。你知道的,我是個異鄉人。」
—「這個城市充滿著如是的我們。」

清清淡淡地,Wes Anderson解構了權力結構,幽默、風雅萬千地,除去階級與種族對立;消弭死亡的恐懼與陰晦,生命的最後一刻,廚師將永遠記得舌尖甫嚐到的全新滋味,充滿毒性與危險,卻無比新奇。在消亡之際,生命依然迸發新意,人依然全心全意地將人生「活好活滿」。

The French Dispatch (2021) / © Wes Anderson第三個故事〈警察局長的私人餐室〉中飾演廚師 Nescaffier 的亞裔演員 Stephen Park

The French Dispatch (2021) / © Wes Anderson第三個故事〈警察局長的私人餐室〉中飾演廚師 Nescaffier 的亞裔演員 Stephen Park

不論獄中的藝術作品多麽令人費解;不論騎著摩托車衝入雲霄多麽荒謬;不論連載的綁票漫畫多麽無厘頭,Wes Anderson於其中寄寓的生命價值,卻是如此鮮活,令人會心一笑,如旅遊專欄記者Herbsaint Sazerac(Owen Wilson 飾)寫道:

All Grand Beauties Withhold Their Deepest Secrets.

關於生活的一切細節和美好的秘密,都藏在Wes Anderson綺麗而荒謬的故事中。

The French Dispatch (2021) / © Wes Anderson

The French Dispatch (2021) / © Wes Anderson

NO CRYING
「不准哭」

報社總編輯 Arthur Howitzer Jr. (Bill Murray 飾)收斂著情感道,而後寫成辦公室標語,那是他們面對生活的姿態,我想也是Wes Anderson一貫的喜劇浪漫情懷。面對領袖人物逝去的悲傷;面對理想衰微的無奈;面對動盪中難得的真摯信任… 不論感動或感嘆,都要釋然,都要輕盈而詼諧地面對。告別雜誌、紙媒刊物的舊時代,Wes Anderson告訴我們:「不准哭」,帶著馬卡龍色度假的歡快,懷想昨日的夢——

時代會變,但我們情懷不減,不免感嘆,但永遠浪漫。

The French Dispatch (2021) / © Wes Anderson編輯辦公室中「不准哭」的標語

The French Dispatch (2021) / © Wes Anderson編輯辦公室中「不准哭」的標語

謝謝永遠浪漫的赤子 Wes Anderson,
致舊時代,致新聞紙媒,致編輯,致創作,致文字,致電影,致一切熱愛。

The French Dispatch (2021) / © Wes Anderson

The French Dispatch (2021) / © Wes Anderso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子穎-avatar-img
2021/12/18
感謝分享心得!😘
avatar-img
Catherine的沙龍
66會員
22內容數
Catherin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三年前,在泰坦廳看《何處》(2022)的經驗深深震動我的心和身體。在這之前,每一次我看「行者」系列作品,我總在等李康生的下一步、蔡明亮的下一顆鏡頭。玄奘即將從左邊走出景框,下一顆剪接,他會從哪裡進來?小小、鮮紅的身體越來越渺小,即將消逝在鏡頭深處的遠方,接下來呢?下一顆鏡頭的場景會在哪?
Thumbnail
2025/04/16
三年前,在泰坦廳看《何處》(2022)的經驗深深震動我的心和身體。在這之前,每一次我看「行者」系列作品,我總在等李康生的下一步、蔡明亮的下一顆鏡頭。玄奘即將從左邊走出景框,下一顆剪接,他會從哪裡進來?小小、鮮紅的身體越來越渺小,即將消逝在鏡頭深處的遠方,接下來呢?下一顆鏡頭的場景會在哪?
Thumbnail
2025/01/25
看著杜瓦知名的那張戴有長長下睫毛的照片,我看見的是某種拒絕被框架的女性銀幕形象,她尖叫、哭泣,以焦慮、恐懼與脆弱,予以自己逃脫的動能,她閃動雙眼,曼妙身體姿態換上一套又一套鮮豔奪目的衣著,成為不同的女人,在各式景/鏡框中釋放不同的女人,她既是鏡中那些女人,也都不是。
Thumbnail
2025/01/25
看著杜瓦知名的那張戴有長長下睫毛的照片,我看見的是某種拒絕被框架的女性銀幕形象,她尖叫、哭泣,以焦慮、恐懼與脆弱,予以自己逃脫的動能,她閃動雙眼,曼妙身體姿態換上一套又一套鮮豔奪目的衣著,成為不同的女人,在各式景/鏡框中釋放不同的女人,她既是鏡中那些女人,也都不是。
Thumbnail
2024/10/09
披頭四大概是最適合被用完整時長直接呈現錄音現場的樂隊了,他們抽菸、吵架、談戀愛,真正地「玩」音樂。在那因燈光而呈現紫粉色、湖水綠,與血橙色漸層的佈景中,在那些牆上蒼蠅式自由游移、靠近遠離的攝影機運動下,每一個音符與歌詞被任何人創造出來時,幾乎能感受到它魔幻地飄蕩在空間中,變形幻化著。
Thumbnail
2024/10/09
披頭四大概是最適合被用完整時長直接呈現錄音現場的樂隊了,他們抽菸、吵架、談戀愛,真正地「玩」音樂。在那因燈光而呈現紫粉色、湖水綠,與血橙色漸層的佈景中,在那些牆上蒼蠅式自由游移、靠近遠離的攝影機運動下,每一個音符與歌詞被任何人創造出來時,幾乎能感受到它魔幻地飄蕩在空間中,變形幻化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白晝,連聲音都響亮。」 從《里斯本的故事》說起 文溫德斯1994年的電影《里斯本的故事》講述一位電影錄音師風塵僕僕去葡萄牙里斯本拜訪職業為電影導演的老朋友,過程中錄製了許多聲音,沒想到老友離家出走,不知所蹤,原來老友對電影的意義開始產生懷疑,就像在電影聲音來到之前,導演已經先行對從事
Thumbnail
「在白晝,連聲音都響亮。」 從《里斯本的故事》說起 文溫德斯1994年的電影《里斯本的故事》講述一位電影錄音師風塵僕僕去葡萄牙里斯本拜訪職業為電影導演的老朋友,過程中錄製了許多聲音,沒想到老友離家出走,不知所蹤,原來老友對電影的意義開始產生懷疑,就像在電影聲音來到之前,導演已經先行對從事
Thumbnail
2046 是那永遠回不去的故土,是能夠自我痲痹的精神鴉片。所有人在列車上迎接著末日前的狂歡,卻無法以瀰漫的濃煙模糊掉現實的憂鬱,2046 的數字密碼指向了城市陷落的前一年,也是淪陷前向外逃亡的最後機會。
Thumbnail
2046 是那永遠回不去的故土,是能夠自我痲痹的精神鴉片。所有人在列車上迎接著末日前的狂歡,卻無法以瀰漫的濃煙模糊掉現實的憂鬱,2046 的數字密碼指向了城市陷落的前一年,也是淪陷前向外逃亡的最後機會。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一份值得被耽誤人生的電影清單 《法蘭西特派週報》是魏斯‧安德森第十號電影作品,其故事背景是設置在虛構的法國小城,並由圍繞在這一份名為《法蘭西特派週報》的刊物為展開。透過四段不同篇章組成,讓這些報紙上的故事一而再地呈現在觀眾眼前,而在這些畫面裡,它們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劇情,但同時卻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一份值得被耽誤人生的電影清單 《法蘭西特派週報》是魏斯‧安德森第十號電影作品,其故事背景是設置在虛構的法國小城,並由圍繞在這一份名為《法蘭西特派週報》的刊物為展開。透過四段不同篇章組成,讓這些報紙上的故事一而再地呈現在觀眾眼前,而在這些畫面裡,它們各自扮演自己的角色劇情,但同時卻
Thumbnail
Wes Anderson的畫面一如往常讓眼睛享受美好的事物,即便聽說給的片酬不算太高,這種魏式cult美學也難怪讓很多大咖即使客串幾秒也甘願,宛如一種「沒關係,是魏斯.安德森啊!」的特殊情懷。但老實說,看完電影的當下我沒有太多感想,不過有件事在觀影過程中我就一直很在意
Thumbnail
Wes Anderson的畫面一如往常讓眼睛享受美好的事物,即便聽說給的片酬不算太高,這種魏式cult美學也難怪讓很多大咖即使客串幾秒也甘願,宛如一種「沒關係,是魏斯.安德森啊!」的特殊情懷。但老實說,看完電影的當下我沒有太多感想,不過有件事在觀影過程中我就一直很在意
Thumbnail
巴黎是電影中最常出現的城市之一,不同的導演詮釋出不同的巴黎,Woody Allen的巴黎既懷舊又魔幻。 男主角Gil(Owen Wilson飾演)跟未婚妻和她的家人到美國渡假,一連串的行程讓他喘不過氣,他似乎更喜歡一個人探索巴黎。 故事到了這裡不得不聊一下海明威的《流動的盛宴》這本書。
Thumbnail
巴黎是電影中最常出現的城市之一,不同的導演詮釋出不同的巴黎,Woody Allen的巴黎既懷舊又魔幻。 男主角Gil(Owen Wilson飾演)跟未婚妻和她的家人到美國渡假,一連串的行程讓他喘不過氣,他似乎更喜歡一個人探索巴黎。 故事到了這裡不得不聊一下海明威的《流動的盛宴》這本書。
Thumbnail
身為觀眾的我們,原本應該是在閱讀真實事件,但是,經過層層時空的區隔,以及層層故事敘述者的不中立角度,實際上我們所見的事實,早已經都因為經過不同敘述者的「重新詮釋」,而成為扭曲的「故事」,而不是正在當時時空下的事實。
Thumbnail
身為觀眾的我們,原本應該是在閱讀真實事件,但是,經過層層時空的區隔,以及層層故事敘述者的不中立角度,實際上我們所見的事實,早已經都因為經過不同敘述者的「重新詮釋」,而成為扭曲的「故事」,而不是正在當時時空下的事實。
Thumbnail
【法蘭西特派週報】,便是魏斯·安德森傾盡全力,打造出來的一個充滿人性、品味及人文精神的童話!這部電影就是他想像的「理想世界」的群像。
Thumbnail
【法蘭西特派週報】,便是魏斯·安德森傾盡全力,打造出來的一個充滿人性、品味及人文精神的童話!這部電影就是他想像的「理想世界」的群像。
Thumbnail
面對領袖人物逝去的悲傷;面對理想衰微的無奈;面對動盪中難得的真摯信任⋯ 不論感動或感嘆,都要釋然,都要輕盈而詼諧地面對。告別雜誌、紙媒刊物的舊時代,Wes Anderson告訴我們:「不准哭」,帶著馬卡龍色度假的歡快,懷想昨日的夢——時代會變,但我們情懷不減,不免感嘆,但永遠浪漫。
Thumbnail
面對領袖人物逝去的悲傷;面對理想衰微的無奈;面對動盪中難得的真摯信任⋯ 不論感動或感嘆,都要釋然,都要輕盈而詼諧地面對。告別雜誌、紙媒刊物的舊時代,Wes Anderson告訴我們:「不准哭」,帶著馬卡龍色度假的歡快,懷想昨日的夢——時代會變,但我們情懷不減,不免感嘆,但永遠浪漫。
Thumbnail
要提筆寫《里斯本的故事》實在是個不容易的事情,因為這部經典電影實在太飽滿,你可以看到一場懸疑的尋友記,可以在裡頭看到文‧溫德斯對電影的思考、可以看到佩索亞這個可以一人飾多角做雜誌的鬼才的詩,也可以聽到聖母合唱團令人酥麻的歌曲、可以聽到里斯本這個城市軀殼深處的聲音、可以聽到創作者最絕望的告白
Thumbnail
要提筆寫《里斯本的故事》實在是個不容易的事情,因為這部經典電影實在太飽滿,你可以看到一場懸疑的尋友記,可以在裡頭看到文‧溫德斯對電影的思考、可以看到佩索亞這個可以一人飾多角做雜誌的鬼才的詩,也可以聽到聖母合唱團令人酥麻的歌曲、可以聽到里斯本這個城市軀殼深處的聲音、可以聽到創作者最絕望的告白
Thumbnail
透過故事傳遞的過程,我們重新對一個舊世界被野蠻與侵略摧毀殆盡之前的形象,有了想像,也在細節處嗅得人類情感的芬芳。不論是真實或是虛構,故事讓特定的人物與價值觀有了舞台,得以重新展示於他人,能夠將這些形象永遠保存下去,並觸動聽者心中的印象連結。
Thumbnail
透過故事傳遞的過程,我們重新對一個舊世界被野蠻與侵略摧毀殆盡之前的形象,有了想像,也在細節處嗅得人類情感的芬芳。不論是真實或是虛構,故事讓特定的人物與價值觀有了舞台,得以重新展示於他人,能夠將這些形象永遠保存下去,並觸動聽者心中的印象連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