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成人內容即將進入的頁面,可能含暴力、血腥、色情等敏感內容

雜談│當代迷因文化亂象(上):迷因的由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小弟是個資深的迷因仔,還記得國小電腦課時,幾個朋友會在Youtube上搜尋「搞笑影片」,然後嘲笑某跟因太激動導致假牙跑出來的人,獨角獸查理跟Orange的影片更是反覆觀看了好幾遍,那時候YT上還有一個叫「2266」的台灣頻道,專門PO一些好笑又沒營養的影片,我想他們應該是Youtuber的始祖吧。之後開始接觸好色龍,感恩龍大總是無私地翻譯國外的網路梗圖,讓我在電腦課時憋笑到內傷,沒錯!電腦課時我都在看這些有的沒的東西,但重點是當時的迷因還不叫迷因而是叫「梗圖」,追著《丹槓上誰》、《超級監獄》、《無懼勇士》等超ㄎㄧㄤ美國卡通,看著雜七雜八的梗圖長大的我,應該有資格淺談現今的迷因文化吧?


失控的迷因文化(?)

會突然有感而發是因為看到臉書動態牆上的這張圖片↓

raw-image

先講結論,這個迷因讓我很不舒服,我覺得一點都不好笑!我是個從小看梗圖長大的人,對於諷刺的容忍度比起一般人大的不少,但看到這張圖時我只剩滿滿的憤怒。

首先發圖者以「有洋蔥」(有哭點)的說明吸引人點進來觀看,圖片中文字似乎在諷刺當今社會,人人買不起房的問題,最後放了老人倒在田裡的圖片。我不知道這張圖的實際情況為何,但第一眼看到這張圖時,感到強烈的不舒服,仔細觀察後我認為圖中的老人可能是一個過世的人。所以這是一張有點恐怖、甚至有點令人心痛的圖片。然而有人卻利用這張圖片做了自以為幽默的迷因,然後被他人按讚、留言、分享,最終出現在我的動態上。

我不知道製作這張圖的人是想要諷刺什麼?諷刺圖中過世/受傷的老人嗎?嘲笑自己是個魯蛇沒有自己的土地嗎?還是諷刺因為標題寫了「有洋蔥」就點進來的跟風民眾呢?也許是,但,所以呢?這張迷因並沒有強而有力的諷刺標的與動機,也沒有意想不到的"梗",更難以讓人會心一笑。

大家可能會覺得這張圖是特例,但我想告訴大家,比起當年還是梗圖的時代,這樣子令人不舒服的迷因越來越多了,而且大多數的迷因使用者越來越分不清楚何謂「好迷因」了,再這樣下去,網路空間將會越來越混亂及混濁,喪失迷因的特性。(晚點說明)

可能會有人會反駁「如果不喜歡就不要看阿」,又或者認為「這就是地獄梗,是其他人道德標準太高才不懂笑點」,因此,今天我就要來寫一篇文章談談,為什麼這個迷因不應該出現在網路上!


梗圖與迷因的差別?

首先,先來了解迷因的起源,說說梗圖與迷因的差別。

梗圖與迷因的差別並沒有標準解釋,以出現的時間點來看的話,梗圖通常被認為是迷因的前身,有人認為梗圖嚴格來說不等於迷因,迷因的定義比較是具有「傳播性」,可供人再造的「二創性」,重新賦予圖片影像和文字定義。例如:drake meme、cyberpunk 2077等,並且迷因在內容上通常且帶有諷刺、幽默的含意,而梗圖比較沒有脈絡可循,就是含有好笑成份的圖片。

上述為網路上的通用說法,但我並不這麼認為。

從性質與內容上來做比較,會發現梗圖與迷因都具有傳播性、可供人再造的二創性,同樣內容的圖在以前會被叫做梗圖,現在會叫做迷因,代表從內容上兩者性質相同,一定是某種社會性的原因改變了人們的潛意識,讓人們更願意稱這類創作為「迷因」而不是「梗圖」。

我個人比較傾向於「擴大名詞解釋」的說法。

過去因裝置效能關係,影片傳播率較低,因此「圖片」就是最好的載體,梗圖也應運而生。從字面上的意思去拆解的話,「梗」具有好笑、有梗的意思,相反的,如果是療癒的貓咪圖片、無意義的重複...可能都比較難歸類在「梗」的意涵之下。「圖」是指圖片,所以影片、短影片、GIF圖、動圖、互動小程式/遊戲...等都不在「圖」的範圍。所以喵咪跳舞的影片、惡搞剪輯影片、獨角獸查理的影片、都不能被稱作梗圖,因為不符合上述標準。而迷因的「迷」具有迷幻、神秘、沉迷、快樂的意象,「因」含有因子、因素、要素的意思。所以說任何含有讓人快樂、沉迷、迷幻...等元素的東西,都可以被歸類在迷因之下。

因此,不論是梗圖或是迷因,都飽含了「諷刺」、「幽默」、「二創」、「傳播」、「令人快樂」等元素,可以說梗圖算是迷因,迷因包含梗圖。雖然不確定這個轉變是從何而來、從何時開始,但也許是大眾在潛意識上發現「梗圖」的說法不符合現實的語境,所以慢慢地從稱呼「梗圖」演變成稱呼「迷因」。

題外話,我認為梗圖的前身為「諷刺短漫」。以諷刺與幽默這兩點特性來說,在網路尚未普及的年代,刊登在報章雜誌的「諷刺政治短漫」可說是當時的迷因。所以愛看「迷因」不是年輕人或網路世代的專利,應該說這種「諷刺文化」早已行之有年,人們都愛看幽默與諷刺的笑話,這讓人產生「優越感」,我認為這也是地獄梗、脫口秀會爆紅的原因。


所以迷因怎麼了嗎?

依照前面的講法,愛看諷刺短漫、梗圖或迷因是人們的天性,那為什麼現在的迷因卻越來越失控呢?難道諷刺短漫、梗圖都沒有失控過嗎?又為什麼唐鳳鼓勵人們多看迷因呢?為什麼近年的炎上事件越來越多?為什麼社會大眾樂於將各種時事議題做成迷因呢?

答案就是出在構成喜劇的「優越感」上,這讓我們留到下篇再說吧~

————————

————————

聯絡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歐摩的沙龍
19會員
39內容數
這個專題請搭配「歐摩的垃圾山」這個 Podcast一起服用。 每一集都會針對社會觀察、哲學思想、藝文活動、文化以及隨筆心得,拋出一個主題進行討論。 訂閱專題可以支持我持續創作更有價值的內容,也可以閱讀每一集的精鍊內容。 更希望能與我互動討論,把這些議題融入生活,讓生活看見更多可能。
歐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6
演算法就像盲盒,在你滑下一篇前,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篇內容是甚麼。可好處是,這個盲盒是免費的、是廉價的,你可以用大量的時間去「刷」,你可以盡量刷,直到刷到自己喜歡的內容。有時候被低劣的內容吸引也沒關係,畢竟是免費的。可有時會刷到精緻、感興趣的內容,那就太幸運了,把他存起來,然後繼續刷。
Thumbnail
2024/06/06
演算法就像盲盒,在你滑下一篇前,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篇內容是甚麼。可好處是,這個盲盒是免費的、是廉價的,你可以用大量的時間去「刷」,你可以盡量刷,直到刷到自己喜歡的內容。有時候被低劣的內容吸引也沒關係,畢竟是免費的。可有時會刷到精緻、感興趣的內容,那就太幸運了,把他存起來,然後繼續刷。
Thumbnail
2022/02/16
所有笑話能夠成立,都必須建立在「優越感」這個原則之下。我們為什麼會覺得好笑,都是因為產生了優越感。例如我們看到「一個"紳仕"走路十分笨拙、喜歡美女還經查被警察追」,我們會想笑是因為紳仕應該是很高尚的,若滑稽笨拙的紳仕會讓我們瞧不起,進而發笑。
Thumbnail
2022/02/16
所有笑話能夠成立,都必須建立在「優越感」這個原則之下。我們為什麼會覺得好笑,都是因為產生了優越感。例如我們看到「一個"紳仕"走路十分笨拙、喜歡美女還經查被警察追」,我們會想笑是因為紳仕應該是很高尚的,若滑稽笨拙的紳仕會讓我們瞧不起,進而發笑。
Thumbnail
2021/08/10
說起「聽音樂會」大部分的人都會為之怯步,一方面是對古典音樂的陌生,導致沒有自信。再者古典音樂往往給人神聖、莊嚴的感覺,難免有些"壓力山大"的內在感受,久而久之,古典音樂的閱聽人數越來越少,彷彿只有音樂系的學生,或是音樂教室的小朋友才會接觸到,想要把古典音樂推銷給大學生可說是比登天還難。
Thumbnail
2021/08/10
說起「聽音樂會」大部分的人都會為之怯步,一方面是對古典音樂的陌生,導致沒有自信。再者古典音樂往往給人神聖、莊嚴的感覺,難免有些"壓力山大"的內在感受,久而久之,古典音樂的閱聽人數越來越少,彷彿只有音樂系的學生,或是音樂教室的小朋友才會接觸到,想要把古典音樂推銷給大學生可說是比登天還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梗圖與迷因在當今的網路文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雖然兩者有所不同,不過它們都能夠引起廣泛共鳴,並吸引大眾參與。在幽默和創造力的驅動下,梗圖與迷因成為了人們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並為品牌行銷提供了新的機會。
Thumbnail
梗圖與迷因在當今的網路文化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雖然兩者有所不同,不過它們都能夠引起廣泛共鳴,並吸引大眾參與。在幽默和創造力的驅動下,梗圖與迷因成為了人們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並為品牌行銷提供了新的機會。
Thumbnail
免費迷因圖|免費AI人聲|網路世代比的是無框架思考,不是執著在工具。 網路世上所有的議題,除了謾罵批評、高談闊論、關我屁事之外,還是有不錯的角度,變成是有意義的。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在演進的,所有的商業行為與創新也是這樣在演進的。 太執著框架與正確合理性,往往會走向衰退。不是嗎?
Thumbnail
免費迷因圖|免費AI人聲|網路世代比的是無框架思考,不是執著在工具。 網路世上所有的議題,除了謾罵批評、高談闊論、關我屁事之外,還是有不錯的角度,變成是有意義的。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在演進的,所有的商業行為與創新也是這樣在演進的。 太執著框架與正確合理性,往往會走向衰退。不是嗎?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是迷因的宿主,都被迷因控制了嗎?   ●迷因是什麼? 這個由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創造出來的新名詞,類比於生物學上的基因 (gene) 這個概念,指的是「文化中會經由非遺傳方式,尤其是透過模仿傳遞下去的東西」。 換言之,迷因能將想法、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是迷因的宿主,都被迷因控制了嗎?   ●迷因是什麼? 這個由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一書中創造出來的新名詞,類比於生物學上的基因 (gene) 這個概念,指的是「文化中會經由非遺傳方式,尤其是透過模仿傳遞下去的東西」。 換言之,迷因能將想法、
Thumbnail
週末迅速追完華燈初上,可以安心上網(笑)。目前為止網友對劇的評論負面大於正面,我自己是覺得確實不能當做懸疑推理劇來看待,但整部片還是滿賞心悅目的啦。 有點離題了,是在讀心得時看到這張梗圖一直出現覺得很好笑,靈光一閃心想,這張圖翻譯成古文(?)不就是「狗尾續貂」嗎!
Thumbnail
週末迅速追完華燈初上,可以安心上網(笑)。目前為止網友對劇的評論負面大於正面,我自己是覺得確實不能當做懸疑推理劇來看待,但整部片還是滿賞心悅目的啦。 有點離題了,是在讀心得時看到這張梗圖一直出現覺得很好笑,靈光一閃心想,這張圖翻譯成古文(?)不就是「狗尾續貂」嗎!
Thumbnail
迷因大賽第五彈,瘋狂做梗圖的大威 這次想說給個深一點的題目,不知道大家對於這種深度梗圖有沒有FU呢? 歡迎回饋給我唷!
Thumbnail
迷因大賽第五彈,瘋狂做梗圖的大威 這次想說給個深一點的題目,不知道大家對於這種深度梗圖有沒有FU呢? 歡迎回饋給我唷!
Thumbnail
梗圖黑人問號是大家很熟悉的, 圖片的出處是NBA球星尼克楊Nick Young。
Thumbnail
梗圖黑人問號是大家很熟悉的, 圖片的出處是NBA球星尼克楊Nick Young。
Thumbnail
這篇大概是就職現職後,我的第一篇專欄文章。今天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起這篇就索性也分享過來吧!
Thumbnail
這篇大概是就職現職後,我的第一篇專欄文章。今天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起這篇就索性也分享過來吧!
Thumbnail
什麼是迷因?你有看過政府宣傳的迷因嗎?如果沒有可以看以下新聞,了解政府單位或是政黨如何透過迷因宣傳,以及衍生出的爭議。不過這些宣傳方式到底不妥在哪?這些不妥原因與迷因的性質有關嗎?我們如何在適當程度上找到迷因宣傳的平衡?看看以下我們的分析吧!
Thumbnail
什麼是迷因?你有看過政府宣傳的迷因嗎?如果沒有可以看以下新聞,了解政府單位或是政黨如何透過迷因宣傳,以及衍生出的爭議。不過這些宣傳方式到底不妥在哪?這些不妥原因與迷因的性質有關嗎?我們如何在適當程度上找到迷因宣傳的平衡?看看以下我們的分析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