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手動的年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電子產品普遍以前,人們都經歷過機械手動的年代。那時候沒有靠電池,甚或是太陽能工作的各式精巧器具,那個年代的鐘錶、玩具、文具與教具等日常用品都要靠物理機械原理運作。當時的人都體驗過手上發條這件事。

raw-image

從小到大,家裡有一個與英國倫敦著名的「大笨鐘」同牌的大笨 (Big Ben) 發條鬧鐘,它是兒童時期從香港移居台北時一併帶過來的。它陪著我歷經無數的夜讀,無論春夏秋冬它定時喚醒我去上學。當時沒有捷運,我又老是考上那種遠到不行的學校,上學可以用披星戴月來形容。清晨出門天還是黑的,天上還掛著殘星,放學到家月亮都出來了。那個鬧鐘不走以後還是蹲在書桌上好些年,直到某次搬家才被丟棄。對這個大笨鬧鐘始終有一種懷念,後來甚至覺得即使是破銅爛鐵,也不應該丟掉它。從此我對於機械發條產生了偏好。

在以電池提供能量的計時器普遍以前,除了鐘錶,就連烹飪的計時器,也是手上發條的。雖說煮食這件事已是老手,有時不免還是要用到計時器。由於對機械發條的偏愛,即便電子計時器普遍而價廉,這些年依然使用機械的烹飪計時器。爐檯上使用多年的泰勒(Taylor)機械計時器壞了,本想就用手機裡的計時器,不買了。但偶遇了道頓(Dulton)機械計時器,忍不住買回來用,還是古老的汽車後照鏡造型。

raw-image

退休時收拾辦公室,將一個一直跟在我身邊的手動削鉛筆器帶回家。工作這麼多年,辦公室當然都有電動削鉛筆機,但我將這個手動削鉛筆器視為工作夥伴,跟著我一路換辦公室直到退休。

這個手動的削鉛筆器有將近五十年的歷史了。它是德國庫姆(KUM)的專利產品。該公司成立於1919年,設計生產各種文具品項,削鉛筆器是他們的強項之一。

raw-image

這個削鉛筆器只有長四公分,寬三公分,高兩公分。它被放在一個相當精緻緊密的塑膠盒裡,盒子底部有一張說明紙。不要看它這麼小一個,它可以因應用途,將鉛筆削出不同的筆心。在我看來它是一個經過精心設計,充滿工藝巧思的作品。盒蓋上的小飛象是我貼上去的,父親買這個削鉛筆器給我的時,我在小學五、六年級的階段,所以它跟了我一輩子。難得的是,它還是可以削鉛筆的!

科學發達提供人類便利的生活,但相對也造成地球與其他生物的負擔。只要看看綠色和平的廣告就知道了。雖然這種手動式的器具比不上用電池工作來得省事,可是回頭想想它們十分環保。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物理機械原理的生活用品,又統統回籠也說不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時光的沙龍
163會員
102內容數
人世間最無法抵擋的是時間,時間不斷的前進,微小的我們僅能以文字記錄那些過往的「時光」。美好或悲傷都是生命的印記。寫作是一種表達,一種分享,甚或是嘗試記錄那些漸漸逝去,但值得記憶的人事物。jshchu0@gmail.com
時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2
我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我,應該是大部分的他附身於我,那麼我看到自己,也就看到他了。凡此種種,我更加覺得他存於我的呼吸之間。他走了這些年,我未曾為他落過文字。友人的父親入夢文章,引發我寫這封家書,一封要送往天堂的家書。我想說的是:「爸爸,我還是看得到你。」
Thumbnail
2025/04/02
我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我,應該是大部分的他附身於我,那麼我看到自己,也就看到他了。凡此種種,我更加覺得他存於我的呼吸之間。他走了這些年,我未曾為他落過文字。友人的父親入夢文章,引發我寫這封家書,一封要送往天堂的家書。我想說的是:「爸爸,我還是看得到你。」
Thumbnail
2025/03/23
整理的過程像看人生的倒帶,各個時期生命中「重量演出」的人不斷轉換,自己的角色亦如是。一張照片在手,世界就停留在那張照片的時空。藉著靜止的時刻,我端詳某些場景與人物。
Thumbnail
2025/03/23
整理的過程像看人生的倒帶,各個時期生命中「重量演出」的人不斷轉換,自己的角色亦如是。一張照片在手,世界就停留在那張照片的時空。藉著靜止的時刻,我端詳某些場景與人物。
Thumbnail
2024/08/17
這三部電影裡王家衛透過他獨特的美學,光影與色彩的運用,細膩的處理手法,拉丁音樂強力連接的電影橋段,讓我一次又一次的回望一九六零年代的香港。於我這一切都不是幻象,而是真實清晰的生命片段,在回憶那些曾經有的憂歡片段時,我同步看到王家衛極其深情的回望。
Thumbnail
2024/08/17
這三部電影裡王家衛透過他獨特的美學,光影與色彩的運用,細膩的處理手法,拉丁音樂強力連接的電影橋段,讓我一次又一次的回望一九六零年代的香港。於我這一切都不是幻象,而是真實清晰的生命片段,在回憶那些曾經有的憂歡片段時,我同步看到王家衛極其深情的回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自從家裡都裝設了有線電視,頻道的選擇權多了,幾乎都很少收看無線台的節目,但不識字的婆婆北上同住時,她只聽得懂台語,才有機會將頻道切換到傳統的老三台、公視台語台及大愛電視台。 陪婆婆看電視時,意外發現公視台有不少台語發音的好節目,其中就屬「Hi Hi導覽先生」最得我心。 每次企畫部門都會邀來各行各業的
Thumbnail
自從家裡都裝設了有線電視,頻道的選擇權多了,幾乎都很少收看無線台的節目,但不識字的婆婆北上同住時,她只聽得懂台語,才有機會將頻道切換到傳統的老三台、公視台語台及大愛電視台。 陪婆婆看電視時,意外發現公視台有不少台語發音的好節目,其中就屬「Hi Hi導覽先生」最得我心。 每次企畫部門都會邀來各行各業的
Thumbnail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和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繼2020年「喚醒防災DNA特展」之後,今年再次合作展出「機構木偶奇遇記」,同時配合2022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於11月5日開展,10月《喬達摩》先行刊出以饗。 「機構木偶奇遇記」也是現代兒童最喜歡觀看的展示,透過繽紛的機構木偶陳設、立體裝置,還有豐富的機構木偶創
Thumbnail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和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繼2020年「喚醒防災DNA特展」之後,今年再次合作展出「機構木偶奇遇記」,同時配合2022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於11月5日開展,10月《喬達摩》先行刊出以饗。 「機構木偶奇遇記」也是現代兒童最喜歡觀看的展示,透過繽紛的機構木偶陳設、立體裝置,還有豐富的機構木偶創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時間的劃分,是有基督教淵源 社科小常識:十四世紀,機械鐘的應用從修道院和教堂擴展到民間日常,神聖的時間一下子進入尋常百姓生活。 應用小撇步:觀察一下,科技產品怎樣改變我們使用時間的方式
Thumbnail
信仰小叮嚀:時間的劃分,是有基督教淵源 社科小常識:十四世紀,機械鐘的應用從修道院和教堂擴展到民間日常,神聖的時間一下子進入尋常百姓生活。 應用小撇步:觀察一下,科技產品怎樣改變我們使用時間的方式
Thumbnail
在電子產品普遍以前,人們都經歷過機械手動的年代。那時候沒有靠電池,甚或是太陽能工作的各式精巧器具,那個年代的鐘錶、玩具、文具與教具等日常用品都要靠物理機械原理運作。當時的人都體驗過手上發條這件事。
Thumbnail
在電子產品普遍以前,人們都經歷過機械手動的年代。那時候沒有靠電池,甚或是太陽能工作的各式精巧器具,那個年代的鐘錶、玩具、文具與教具等日常用品都要靠物理機械原理運作。當時的人都體驗過手上發條這件事。
Thumbnail
其實我可以一開始就說結論: 如果只能買一隻Kuru Toga作為日用,就是這支了!
Thumbnail
其實我可以一開始就說結論: 如果只能買一隻Kuru Toga作為日用,就是這支了!
Thumbnail
  『筆』是我從小到大最多的一項收藏,當然小時候不會懂“收藏”二字,單純地看到好看的鉛筆、自動筆,就會忍不住買下來,最匪類紀錄,一隻自動鉛筆500元帶回家。晉級到國中時,剛用原子筆的興奮之情想當然耳,所以又是各式各樣的,有蓋的、按壓的、玉兔牌、雷諾....原子筆進到筆盒中(我尤其喜歡玉兔容易漏水的特
Thumbnail
  『筆』是我從小到大最多的一項收藏,當然小時候不會懂“收藏”二字,單純地看到好看的鉛筆、自動筆,就會忍不住買下來,最匪類紀錄,一隻自動鉛筆500元帶回家。晉級到國中時,剛用原子筆的興奮之情想當然耳,所以又是各式各樣的,有蓋的、按壓的、玉兔牌、雷諾....原子筆進到筆盒中(我尤其喜歡玉兔容易漏水的特
Thumbnail
原始人類為了想記錄時間, 費盡了心力, 經過長期觀察, 首先發現了日移影動, 於是刻劃為記, 終於找到記錄時間方法。 為了使用"時間", 又發展出沙漏, 這真是人類的大進步。 需求日增工藝科技進步, 人類打造了計時的工具, 以水為動力, 轉動人類精巧的設計, 人類可以由記錄進步到掌控"時間"。 近
Thumbnail
原始人類為了想記錄時間, 費盡了心力, 經過長期觀察, 首先發現了日移影動, 於是刻劃為記, 終於找到記錄時間方法。 為了使用"時間", 又發展出沙漏, 這真是人類的大進步。 需求日增工藝科技進步, 人類打造了計時的工具, 以水為動力, 轉動人類精巧的設計, 人類可以由記錄進步到掌控"時間"。 近
Thumbnail
時間究竟是什麼?我們無時無刻都不斷體驗著它,卻沒有辦法明確的表示,甚至連它是否真正存在都還是一個未解之謎,我們的時鐘真的是依照這種說不清楚的概念來運作的嗎?又或者只是我們自作多情了,這些所謂的工具只是用天體以及粒子的運動來束縛我們自己。
Thumbnail
時間究竟是什麼?我們無時無刻都不斷體驗著它,卻沒有辦法明確的表示,甚至連它是否真正存在都還是一個未解之謎,我們的時鐘真的是依照這種說不清楚的概念來運作的嗎?又或者只是我們自作多情了,這些所謂的工具只是用天體以及粒子的運動來束縛我們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