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木偶奇遇記特展 11/5將在佛館開展

2022/09/29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和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繼2020年「喚醒防災DNA特展」之後,今年再次合作展出「機構木偶奇遇記」,同時配合2022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於11月5日開展,10月《喬達摩》先行刊出以饗。
「機構木偶奇遇記」也是現代兒童最喜歡觀看的展示,透過繽紛的機構木偶陳設、立體裝置,還有豐富的機構木偶創作品、機構木偶的影片,也能參與學習實際操作,讓大小朋友都可以細細體驗機構木偶原理,走入機構木偶的世界。
A. 神奇的機構木偶
這次展出的機構木偶,既溫馨可愛又生動靈巧,溫暖地傳遞每一個生命故事,在靜動態間將創意與童心展露無疑;融合機構齒輪元素以及木偶造型,打造成奇幻創意的城堡意象,邀請觀眾一同參與這場迷人又具知識性的獨特冒險。
‧自動機及自動機的發展
自動機(Automaton)是能夠藉由自身的動力源,透過機構傳動,完成特定動作的機械裝置。這類裝置常作成人偶、鳥獸、花木…等多樣的造型,以表演動作或演奏來娛樂人們。自動機中常以人力手動、發條、重力、風力、水力等方式產生動力源,運作過程一般而言並不需要外力介入操作,通常也不具有輔助工作的功能。由機械技術的觀點進行分析,自動機的構造可分為動力系統、傳動系統、以及表演戲偶系統;部分自動機也具有能夠發出聲響或演奏旋律的奏樂系統。
自動機較為完整且具體的紀錄出現在古希臘時代(西元前323年-西元31年),藉由機械和氣動力學的研究,先後在他們的著作裡敘述了多種運用水力、蒸氣、或重力的自動機,例如會歌唱的機械鳥和喝水的機械動物。大約自12世紀機械鐘問世,歐洲各地開始興建鐘樓,除了以鐘聲提報時間,有些鐘樓更裝置了機械人偶進行定時表演。至今仍妥善地保存並維護這些鐘樓。15世紀文藝復興之後,更多的自動機創作相繼問世。其後,工業革命使機械技術發展更加迅速蓬勃,18與19世紀堪稱自動機的黃金時代,使用的機械元件更加精巧多元,在貴族與資產階級社交活動的沙龍中大放異彩。在東方世界中,古中國相傳名匠魯班製作了能夠拖車的木馬和飛天的木鳶,但尚未有明確的考古證據。至西元11世紀時,蘇頌製作了能觀測天象並有人偶擊鼓搖鈴報時的水運儀象台。古阿拉伯在西元8世紀的巴努穆薩(Banu Musa)兄弟、及西元12世紀的加札里(Al-Jazari)也留下了著作說明他們的自動機發明,如象鐘。
此外,隨著歐洲國家航海技術的進步及地理大發現的進展,貿易商與傳教士也相繼對遙遠的外國展開活動。16世紀的教士沙勿略也將西學引入日本,其後由田中久重等人開啟了著名的機關人偶(からくり人形)創作;17世紀自耶穌會教士利瑪竇開始,西方的機械鐘與自動機陸續被引入中國。
20世紀之後,由於電子零件的發展及社會型態的改變,純機械式的自動機迅速沒落,至今僅剩下少數職人仍持續創作。
‧機構木偶原理
本次展出的機構木偶,主要的動力源是由手動或電動使手柄旋轉,產生連續轉動的輸入動作。藉由機構的傳動,在木偶上產生各種各樣的輸出動作,例如來來回回的往復擺動、走走停停的間歇運動、或是沿直線往返的滑行運動。常用的機構依照所使用的機械元件,有連桿、滑塊、齒輪組、凸輪與從動件、滑輪與皮帶等。
B. 參展者/創作者 唐一秀老師
唐一秀老師是在2003年一個偶然的機緣下起開始接觸木工,最初是為了協助社區發展產業,在獨自摸索下,完成了第一個木製風車作品,也從此開啟了她的機構裝置創作人生。由於本身並非理工或工藝製作的相關領域出身,憑藉著興趣與毅力、以及透過網路找到的相關資源,逐步由初期單一機構物件作品,到2011年開始設計製作繁複的連動裝置。唐老師作品細膩可愛,充份展現手作的美與傳達木頭的溫度。2013年唐老師自力在花蓮縣光復鄉修復台鐵昭和時期老木屋,並作為工作室,至今已累積超過50件機構木偶,其中包括10多件大型作品。
C. 走入機構木偶的世界
歡迎來到機構木偶的世界!這個國度裡有茂密的森林、純樸的鄉村以及熱情的城市,不論是在哪個地方,都可以看到木偶們的身影。邀請您透過操作、靜態觀賞甚至動態演示等方式,一同感受這個國度的故事!
我也來操作
此區的木偶將由導覽人員指引操作。
它們動起來
此單元同時展示了動態與靜態機構木偶,除了可以看見每一件作品的構造與造型之外,有些作品更可以透過按鍵啟動。請動手按看看,觀察他們的動作是如何進行的吧!
森林作業:森林裡有一群認真工作的木偶們,他們分工合作、各司其職。除了木工們,仔細觀察還可以看到步行蟲在其中喔!
鄉間日常:早安,打開窗戶讓陽光照射進來吧!村里的木偶已經開始他們的一天。來看看村民們在做些什麼?
用餐時間:咕嚕咕嚕…肚子餓了嗎?午餐時間到了。貓咪們跟小雞們也要吃飯了。一起來看看今天廚師要準備什麼菜色!
表演藝人:前方傳來好熱鬧的聲音,城裡好熱鬧呀!原來是有精彩的表演秀!你有看到他們正在進行那些表演嗎?
動畫看仔細
此單元展示唐一秀老師的作品,並播映相關影片。
街頭藝人:轉動手把後,街頭藝人在音樂的伴奏下,重複著拍桌、開關蓋子、及張嘴的動作。每一次掀開蓋子,裡面出現的東西都不一樣!
殭屍:一個花紋繁複、裝飾精巧的盒子,裡頭大有玄機。依序操作轉盤、滑動飾木條、及搬動箱體上的凸塊,才能開啟盒蓋及抽屜,完成台階的組裝並取得殭屍人偶。
近距離瞧瞧看
創作者透過木偶傳遞屬於他的故事與理念,請放慢腳步,仔細觀察木偶們要告訴您的訊息吧!
D. 機構木偶小劇場
在木偶王國裡,有一群熱愛演戲的木偶們,他們喜歡透過趣味的表演,讓您認識不一樣的木偶們的動作與架構。邀請您一同觀賞,有街頭藝人、翻滾貓、走繩人、滑板、蝸牛、下不倒翁、飛天阿公等等。
演示展品操作
街頭藝人
街頭藝人自動機械主要分成兩大部分,分別為上部的人偶機構與下部的風琴機構,兩大部分皆由同一個曲柄帶動。上部為人偶機構,下部為風琴機構,正面可見發聲音管背面可見動力輸入桿「曲柄」。
轉動曲柄時,由皮帶將動力傳送之上部機構,人偶的頭部、兩手、左腳皆會有分別不同的循環動作,並配合右手的開合蓋動作,桌面上的小碟子亦會變換物件,由小碟子、不同顏色的蘋果、老鼠,配對出共五種變化,呈現街頭藝人變戲法的作動表演。
轉動曲柄時也會同時驅動下部的風琴結構,曲柄軸心連接著曲軸,帶動循環打氣的皮製鼓風機構,將氣體不斷的送進氣壓室裡,並同步捲動樂譜,以紙捲製作的樂譜上有二十個音階排列所打的洞,當紙捲的洞捲到氣孔時,氣壓室便會由該音階的洞口推送空氣進入音管發聲。
在本次展場中,除了很有看頭的木偶士兵歡迎進入,一個個小巧木工玩具,卻各個都有神奇的驚喜。唐老師對於製作玩具有無比的熱忱,時常獲取新知、不追隨別人的腳步,不斷創新,這也是她異於一般人獨特之處。大家可以從銀幕播放的影片中看到唐老師創作緣由、實際木作情景及作品特色,小小木人栩栩如生的活動著!
機構木偶原理
以展示故事包裝設計趣味造型:如睡夢中數羊的國王。民眾可透過實際動手體驗認識機構木偶常見的機構原理:凸輪、連桿及齒輪。
機構木偶士兵
透過大型凸輪機構的運作,結合本展士兵意象,提供民眾清楚觀察凸輪帶動機構的運作。
飛天阿公
騎著腳踏機車的帥氣阿公,尾部風扇為動力輸入,可透過風力帶動機構做出腳踩機車前進和翅膀揮動的動作。
步行蟲
步行蟲
透過多組機構擬態步行蟲成蟲及幼蟲的作動,包括幼蟲維妙維肖的蠕動姿態。
殭屍
一個花紋繁複、裝飾精巧的盒子,裡頭大有玄機。依序操作轉盤、滑動飾木條、及搬動箱體上的凸塊,才能開啟盒蓋及抽屜,完成台階的組裝並取得殭屍人偶。
殭屍
牛頓
以牛頓在蘋果樹下發現萬有引力的情境作為創作靈感,透過機構設計滾落的蘋果再隨著機構抬升回樹上落地,作為一系列動作的情境故事。
存錢的孩子
存錢的孩子
多個機構系統組合而成的機械裝置。透過槓桿原理微調連桿和棘爪作動,使轉動輸入驅動整組裝置連動,完成取物存錢的動作。
蝸牛
透過斜坡及兩片木片推動,如同蝸牛緩步前進,改變不同的斜坡高度還可以觀察到不同的移動狀態。
嘴饞的貓
藉由多組凸輪設計不同的動作:嘴饞的貓從舔魚、進食到吃飽倒下休息,靈動活潑。
街頭藝人
機械裝置具變戲法藝人(上)和風琴演奏(下)兩個系統,系統間以皮帶傳動。變戲法藝人隨著內部機構作動,將產生「變戲法之手部和盒內物品變化」以及「臉部表情變化」動作;風琴演奏系統含鼓風機構、12風琴管及打孔樂譜,樂譜孔洞次序為旋律,可透設計編排演奏各式曲目。

機構木偶奇遇記特展

展期:2022/11/5~2023/3/5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本館第四展覽廳
網址:www.fgsbmc.org.tw
電話:07-6563033轉4002、4003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