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木偶奇遇記特展 11/5將在佛館開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和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繼2020年「喚醒防災DNA特展」之後,今年再次合作展出「機構木偶奇遇記」,同時配合2022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於11月5日開展,10月《喬達摩》先行刊出以饗。
「機構木偶奇遇記」也是現代兒童最喜歡觀看的展示,透過繽紛的機構木偶陳設、立體裝置,還有豐富的機構木偶創作品、機構木偶的影片,也能參與學習實際操作,讓大小朋友都可以細細體驗機構木偶原理,走入機構木偶的世界。
A. 神奇的機構木偶
這次展出的機構木偶,既溫馨可愛又生動靈巧,溫暖地傳遞每一個生命故事,在靜動態間將創意與童心展露無疑;融合機構齒輪元素以及木偶造型,打造成奇幻創意的城堡意象,邀請觀眾一同參與這場迷人又具知識性的獨特冒險。
‧自動機及自動機的發展
自動機(Automaton)是能夠藉由自身的動力源,透過機構傳動,完成特定動作的機械裝置。這類裝置常作成人偶、鳥獸、花木…等多樣的造型,以表演動作或演奏來娛樂人們。自動機中常以人力手動、發條、重力、風力、水力等方式產生動力源,運作過程一般而言並不需要外力介入操作,通常也不具有輔助工作的功能。由機械技術的觀點進行分析,自動機的構造可分為動力系統、傳動系統、以及表演戲偶系統;部分自動機也具有能夠發出聲響或演奏旋律的奏樂系統。
自動機較為完整且具體的紀錄出現在古希臘時代(西元前323年-西元31年),藉由機械和氣動力學的研究,先後在他們的著作裡敘述了多種運用水力、蒸氣、或重力的自動機,例如會歌唱的機械鳥和喝水的機械動物。大約自12世紀機械鐘問世,歐洲各地開始興建鐘樓,除了以鐘聲提報時間,有些鐘樓更裝置了機械人偶進行定時表演。至今仍妥善地保存並維護這些鐘樓。15世紀文藝復興之後,更多的自動機創作相繼問世。其後,工業革命使機械技術發展更加迅速蓬勃,18與19世紀堪稱自動機的黃金時代,使用的機械元件更加精巧多元,在貴族與資產階級社交活動的沙龍中大放異彩。在東方世界中,古中國相傳名匠魯班製作了能夠拖車的木馬和飛天的木鳶,但尚未有明確的考古證據。至西元11世紀時,蘇頌製作了能觀測天象並有人偶擊鼓搖鈴報時的水運儀象台。古阿拉伯在西元8世紀的巴努穆薩(Banu Musa)兄弟、及西元12世紀的加札里(Al-Jazari)也留下了著作說明他們的自動機發明,如象鐘。
此外,隨著歐洲國家航海技術的進步及地理大發現的進展,貿易商與傳教士也相繼對遙遠的外國展開活動。16世紀的教士沙勿略也將西學引入日本,其後由田中久重等人開啟了著名的機關人偶(からくり人形)創作;17世紀自耶穌會教士利瑪竇開始,西方的機械鐘與自動機陸續被引入中國。
20世紀之後,由於電子零件的發展及社會型態的改變,純機械式的自動機迅速沒落,至今僅剩下少數職人仍持續創作。
‧機構木偶原理
本次展出的機構木偶,主要的動力源是由手動或電動使手柄旋轉,產生連續轉動的輸入動作。藉由機構的傳動,在木偶上產生各種各樣的輸出動作,例如來來回回的往復擺動、走走停停的間歇運動、或是沿直線往返的滑行運動。常用的機構依照所使用的機械元件,有連桿、滑塊、齒輪組、凸輪與從動件、滑輪與皮帶等。
B. 參展者/創作者 唐一秀老師
唐一秀老師是在2003年一個偶然的機緣下起開始接觸木工,最初是為了協助社區發展產業,在獨自摸索下,完成了第一個木製風車作品,也從此開啟了她的機構裝置創作人生。由於本身並非理工或工藝製作的相關領域出身,憑藉著興趣與毅力、以及透過網路找到的相關資源,逐步由初期單一機構物件作品,到2011年開始設計製作繁複的連動裝置。唐老師作品細膩可愛,充份展現手作的美與傳達木頭的溫度。2013年唐老師自力在花蓮縣光復鄉修復台鐵昭和時期老木屋,並作為工作室,至今已累積超過50件機構木偶,其中包括10多件大型作品。
C. 走入機構木偶的世界
歡迎來到機構木偶的世界!這個國度裡有茂密的森林、純樸的鄉村以及熱情的城市,不論是在哪個地方,都可以看到木偶們的身影。邀請您透過操作、靜態觀賞甚至動態演示等方式,一同感受這個國度的故事!
我也來操作
此區的木偶將由導覽人員指引操作。
它們動起來
此單元同時展示了動態與靜態機構木偶,除了可以看見每一件作品的構造與造型之外,有些作品更可以透過按鍵啟動。請動手按看看,觀察他們的動作是如何進行的吧!
森林作業:森林裡有一群認真工作的木偶們,他們分工合作、各司其職。除了木工們,仔細觀察還可以看到步行蟲在其中喔!
鄉間日常:早安,打開窗戶讓陽光照射進來吧!村里的木偶已經開始他們的一天。來看看村民們在做些什麼?
用餐時間:咕嚕咕嚕…肚子餓了嗎?午餐時間到了。貓咪們跟小雞們也要吃飯了。一起來看看今天廚師要準備什麼菜色!
表演藝人:前方傳來好熱鬧的聲音,城裡好熱鬧呀!原來是有精彩的表演秀!你有看到他們正在進行那些表演嗎?
動畫看仔細
此單元展示唐一秀老師的作品,並播映相關影片。
街頭藝人:轉動手把後,街頭藝人在音樂的伴奏下,重複著拍桌、開關蓋子、及張嘴的動作。每一次掀開蓋子,裡面出現的東西都不一樣!
殭屍:一個花紋繁複、裝飾精巧的盒子,裡頭大有玄機。依序操作轉盤、滑動飾木條、及搬動箱體上的凸塊,才能開啟盒蓋及抽屜,完成台階的組裝並取得殭屍人偶。
近距離瞧瞧看
創作者透過木偶傳遞屬於他的故事與理念,請放慢腳步,仔細觀察木偶們要告訴您的訊息吧!
D. 機構木偶小劇場
在木偶王國裡,有一群熱愛演戲的木偶們,他們喜歡透過趣味的表演,讓您認識不一樣的木偶們的動作與架構。邀請您一同觀賞,有街頭藝人、翻滾貓、走繩人、滑板、蝸牛、下不倒翁、飛天阿公等等。
演示展品操作
街頭藝人
街頭藝人自動機械主要分成兩大部分,分別為上部的人偶機構與下部的風琴機構,兩大部分皆由同一個曲柄帶動。上部為人偶機構,下部為風琴機構,正面可見發聲音管背面可見動力輸入桿「曲柄」。
轉動曲柄時,由皮帶將動力傳送之上部機構,人偶的頭部、兩手、左腳皆會有分別不同的循環動作,並配合右手的開合蓋動作,桌面上的小碟子亦會變換物件,由小碟子、不同顏色的蘋果、老鼠,配對出共五種變化,呈現街頭藝人變戲法的作動表演。
轉動曲柄時也會同時驅動下部的風琴結構,曲柄軸心連接著曲軸,帶動循環打氣的皮製鼓風機構,將氣體不斷的送進氣壓室裡,並同步捲動樂譜,以紙捲製作的樂譜上有二十個音階排列所打的洞,當紙捲的洞捲到氣孔時,氣壓室便會由該音階的洞口推送空氣進入音管發聲。
在本次展場中,除了很有看頭的木偶士兵歡迎進入,一個個小巧木工玩具,卻各個都有神奇的驚喜。唐老師對於製作玩具有無比的熱忱,時常獲取新知、不追隨別人的腳步,不斷創新,這也是她異於一般人獨特之處。大家可以從銀幕播放的影片中看到唐老師創作緣由、實際木作情景及作品特色,小小木人栩栩如生的活動著!
機構木偶原理
以展示故事包裝設計趣味造型:如睡夢中數羊的國王。民眾可透過實際動手體驗認識機構木偶常見的機構原理:凸輪、連桿及齒輪。
機構木偶士兵
透過大型凸輪機構的運作,結合本展士兵意象,提供民眾清楚觀察凸輪帶動機構的運作。
飛天阿公
騎著腳踏機車的帥氣阿公,尾部風扇為動力輸入,可透過風力帶動機構做出腳踩機車前進和翅膀揮動的動作。
步行蟲
步行蟲
透過多組機構擬態步行蟲成蟲及幼蟲的作動,包括幼蟲維妙維肖的蠕動姿態。
殭屍
一個花紋繁複、裝飾精巧的盒子,裡頭大有玄機。依序操作轉盤、滑動飾木條、及搬動箱體上的凸塊,才能開啟盒蓋及抽屜,完成台階的組裝並取得殭屍人偶。
殭屍
牛頓
以牛頓在蘋果樹下發現萬有引力的情境作為創作靈感,透過機構設計滾落的蘋果再隨著機構抬升回樹上落地,作為一系列動作的情境故事。
存錢的孩子
存錢的孩子
多個機構系統組合而成的機械裝置。透過槓桿原理微調連桿和棘爪作動,使轉動輸入驅動整組裝置連動,完成取物存錢的動作。
蝸牛
透過斜坡及兩片木片推動,如同蝸牛緩步前進,改變不同的斜坡高度還可以觀察到不同的移動狀態。
嘴饞的貓
藉由多組凸輪設計不同的動作:嘴饞的貓從舔魚、進食到吃飽倒下休息,靈動活潑。
街頭藝人
機械裝置具變戲法藝人(上)和風琴演奏(下)兩個系統,系統間以皮帶傳動。變戲法藝人隨著內部機構作動,將產生「變戲法之手部和盒內物品變化」以及「臉部表情變化」動作;風琴演奏系統含鼓風機構、12風琴管及打孔樂譜,樂譜孔洞次序為旋律,可透設計編排演奏各式曲目。

機構木偶奇遇記特展

展期:2022/11/5~2023/3/5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本館第四展覽廳
網址:www.fgsbmc.org.tw
電話:07-6563033轉4002、4003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要有創意;有創意才能求新,有創意才能求變! 創意是美好的,有人說現在的台灣社會如何的不好,但是我們的社會畢竟也有許多美好的創意。因為有創意,台灣才有今日傲視全球的經濟奇蹟;因為有創意,台灣才有今日執世界牛耳的電子工業;因為有創意,台灣才能走上自由民主;因為有創意,台灣才能百家爭鳴、萬花齊放。 創
第四、人我界限都無:世間上所以有苦,就是由於人我之間太過認真算計、太過執著分別。假如生活中,能跳脫對待,打破人我界限,不計較、不比較,甚至視人如己,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同體共生,待人處事的境界,就會大大不同,我們在人間的生活,就會非常的美滿了。 第一、酷暑嚴寒都好。 第二、東西南北都美。
「佛光山徒眾作品聯展」展出序 「徒眾作品聯展」實則也體證了佛光山是一個「六和僧團」,因為從中看見大家的和諧與歡喜,也看見大家的努力與共識。明年開始,前五年徒眾的得獎作品將受邀前往大陸、日本、法國、澳洲、紐西蘭等國家巡迴展出。因為有大家的集體創作,師父上人畢生所推動的人間佛教,也將隨著一起弘揚出去!
「守望精神家園~第八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暨美麗中華行」系列活動將於9月9日起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隆重登場。今年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主題省,展出「壯美廣西‧錦繡八桂~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介紹廣西壯族自治區這個多元民族大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風光的獨特魅力。 展品精選之一:壯族服飾
第一區:玄奘大師區 玄奘大師西行取經為中土帶回珍貴的法寶,口述此行過程中旅途上的見聞,由弟子辯機撰筆《大唐西域記》一書,令後世的我們得以一窺玄奘大師取經沿途的歷程。而今在佛館的玄奘大師區,我們再以「佛教植物」來重現玄奘大師取經的點滴,藉由認識佛教植物,跟著玄奘大師一起啟程佛國尋根。 第三區:祇園區
隨著全球生態日益受到污染破壞,有鑑於此,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於2010年提出重要的課題「環保與心保」,呼籲全球共同重視環保,不僅是生態的環保,更要落實「心」的環保,唯有從「心」做起,才能真正拯救地球。
人,要有創意;有創意才能求新,有創意才能求變! 創意是美好的,有人說現在的台灣社會如何的不好,但是我們的社會畢竟也有許多美好的創意。因為有創意,台灣才有今日傲視全球的經濟奇蹟;因為有創意,台灣才有今日執世界牛耳的電子工業;因為有創意,台灣才能走上自由民主;因為有創意,台灣才能百家爭鳴、萬花齊放。 創
第四、人我界限都無:世間上所以有苦,就是由於人我之間太過認真算計、太過執著分別。假如生活中,能跳脫對待,打破人我界限,不計較、不比較,甚至視人如己,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同體共生,待人處事的境界,就會大大不同,我們在人間的生活,就會非常的美滿了。 第一、酷暑嚴寒都好。 第二、東西南北都美。
「佛光山徒眾作品聯展」展出序 「徒眾作品聯展」實則也體證了佛光山是一個「六和僧團」,因為從中看見大家的和諧與歡喜,也看見大家的努力與共識。明年開始,前五年徒眾的得獎作品將受邀前往大陸、日本、法國、澳洲、紐西蘭等國家巡迴展出。因為有大家的集體創作,師父上人畢生所推動的人間佛教,也將隨著一起弘揚出去!
「守望精神家園~第八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暨美麗中華行」系列活動將於9月9日起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隆重登場。今年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為主題省,展出「壯美廣西‧錦繡八桂~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介紹廣西壯族自治區這個多元民族大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風光的獨特魅力。 展品精選之一:壯族服飾
第一區:玄奘大師區 玄奘大師西行取經為中土帶回珍貴的法寶,口述此行過程中旅途上的見聞,由弟子辯機撰筆《大唐西域記》一書,令後世的我們得以一窺玄奘大師取經沿途的歷程。而今在佛館的玄奘大師區,我們再以「佛教植物」來重現玄奘大師取經的點滴,藉由認識佛教植物,跟著玄奘大師一起啟程佛國尋根。 第三區:祇園區
隨著全球生態日益受到污染破壞,有鑑於此,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於2010年提出重要的課題「環保與心保」,呼籲全球共同重視環保,不僅是生態的環保,更要落實「心」的環保,唯有從「心」做起,才能真正拯救地球。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外遇是一場感情的試煉,撕裂了信任,也暴露了關係中的隱形裂縫。它讓人深陷傷痛與困惑,但同時也提供了一次重新審視自我與關係的機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度解析外遇的成因、對愛情的影響,以及如何在裂痕中找到修復或重生的可能性,幫助你面對這場情感的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稍早跟朋友聊天,她向我詢問一個關於現階段她所遇到的一個選擇,目前找不到答案,一切混沌不明,問我她是不是一個「靈性沒有升級的」鬼打牆之人?電話打來的時候,恰好從行天宮參拜結束,我就一路從行天宮走到
有一頭鯨魚,到今天還一直在人們心中唱歌。牠從一生下來,聲音的頻率就比較高,有 52 赫茲那麼高。所以別的鯨魚聽不到牠的聲音,也聽不懂牠的意思。這頭音頻特殊的52 赫茲鯨魚,從被發現後就持續引起關注。科學家長期探尋,希望能找到其他的 52 赫茲鯨魚,據說後來真的有人發現一群「52 赫茲」在同時鳴唱。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咒語描述: 木頭雕刻一個坐在樹枝上的雕塑,寫實卡通風格角色。 這個角色有木頭被雕刻刀雕刻過的痕跡,有些部分是光滑細緻的木頭紋理。 他是一個幻想中的生物,結合了人類與兩棲動物或外星生物的特徵。 它有小四肢,並且穿著一件淺木紋藍色漢服。 這個生物的眼睛是木頭紋理,頭上有兩根天線。 一
Thumbnail
文化部 Muse 大玩家活動是一項集章換禮品的活動,參與者在全國各地的參與場館參觀後,集滿三個章即可獲得電動小火車模型。活動將持續到9月底,歡迎大家踴躍參與!
Thumbnail
媽媽,我好喜歡機器人工廠,我下次還要再來! 機器人對於男孩兒有股魔力,在展場裡玩到不想離開,我們在現場大約待了近三個小時。如果你家男孩兒跟我家六歲的弟弟有雷同的喜好,可以來這裡走一走,也可以自費現場的體驗課程。如果不購買任何自費課程,對我們來說也算是個室內CP值高的室內場域。
「卡、卡、塔。」 「聽見了嗎?從今以後你的名字就是卡卡塔了。」 一雙溫暖的手拍了拍我,柔軟的掌心帶著我所沒有的溫度,嘴角上翹的弧度映在機械眼睛裡,我興高采烈地揮著鉗子。 我無法掌握人類的語言,但我能聽見他心跳怦然,面孔染上奇異的光采,抱著我對錄影卷軸不停說著話。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無人機馬達是否可以落實在台製造,達到真正MIT系統的可行性。 由於筆者與無人機馬達的接觸時,根本還沒有無人機的專屬名詞,仍然只是遙控飛機的一種而已。由於是蠻早期就開始發展了,因此國內幾家以電動遙控玩具為主的馬達製造商,其實都有過無人機馬達的開發經驗,相關的馬達模具及生產設備都曾經投入過
Thumbnail
筆者其實很早就接觸這顆馬達,那時無人機還沒有專有名詞,僅是定義為遙控飛機馬達的時期。當時僅是製作馬達生產設備給廠商,原本是希望廠商能在台生產,沒想到客戶還是將設備拖到大陸,之後甚至整個團隊脫離成立大江,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但當時筆者就對這顆採用多條細線併聯的作業方式,十分感冒,但當時也僅是先記下
Thumbnail
  本書背景設定在21世紀初,第一個人型機器人NDR113問世,人類勞力的工作逐漸被機器人取代,而主角安德魯是機器人公司大量生產的NDR113之一。某天,安德魯為小小姐(主人的二女兒)做了一個木墬子當作生日禮物,人們意外發現了安德魯創造的天分。安德魯不再是單純的機器人,他成為一位藝術家。本書
Thumbnail
【近距離的布袋戲】《驚蜇慶典》 邀請的布袋戲團林老師夫婦,是布袋戲團的團長, 很盡心分享也很可愛, 白花花的長鬍子,圓滾滾的身形, 就像個慈祥的老爺爺一樣,雙手演着戲偶的他, 有著歷史傳承的軌跡,台上的布袋戲偶, 竟然有著100多歲的歷史。 孩子看著雙手揮來揮去、飛來飛去、
Thumbnail
班親會先從後面說起。這方案的尾端,是藝術創創作也是科學實驗。 記得小時後的幼兒園,大家做著一樣的作品, 材料一樣,外型一樣,功能一樣~雖然捧著作品的成就感一樣很大! 但那背後的意義其實差很多。材料包既簡單又方便。 完成的過程,當然仍有一些精細動作的挑戰。 可能也會上色,仍也是個藝術創作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樵夫,除了平日砍材,興趣就是在公園操弄著他的木偶,木偶是他親自手工打造,笨拙的慢慢刻著五官四肢,老實說其實就是一個個長短不一的長圓型木棍組合而成,臉用黑筆點上了三個黑點代替五官 因為這其貌不揚的長相,常常把公園孩子惹的捧腹大笑,但又或者是那笨拙的動作,因為只有四條線牽引著手腳,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咒語描述: 木頭雕刻一個坐在樹枝上的雕塑,寫實卡通風格角色。 這個角色有木頭被雕刻刀雕刻過的痕跡,有些部分是光滑細緻的木頭紋理。 他是一個幻想中的生物,結合了人類與兩棲動物或外星生物的特徵。 它有小四肢,並且穿著一件淺木紋藍色漢服。 這個生物的眼睛是木頭紋理,頭上有兩根天線。 一
Thumbnail
文化部 Muse 大玩家活動是一項集章換禮品的活動,參與者在全國各地的參與場館參觀後,集滿三個章即可獲得電動小火車模型。活動將持續到9月底,歡迎大家踴躍參與!
Thumbnail
媽媽,我好喜歡機器人工廠,我下次還要再來! 機器人對於男孩兒有股魔力,在展場裡玩到不想離開,我們在現場大約待了近三個小時。如果你家男孩兒跟我家六歲的弟弟有雷同的喜好,可以來這裡走一走,也可以自費現場的體驗課程。如果不購買任何自費課程,對我們來說也算是個室內CP值高的室內場域。
「卡、卡、塔。」 「聽見了嗎?從今以後你的名字就是卡卡塔了。」 一雙溫暖的手拍了拍我,柔軟的掌心帶著我所沒有的溫度,嘴角上翹的弧度映在機械眼睛裡,我興高采烈地揮著鉗子。 我無法掌握人類的語言,但我能聽見他心跳怦然,面孔染上奇異的光采,抱著我對錄影卷軸不停說著話。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無人機馬達是否可以落實在台製造,達到真正MIT系統的可行性。 由於筆者與無人機馬達的接觸時,根本還沒有無人機的專屬名詞,仍然只是遙控飛機的一種而已。由於是蠻早期就開始發展了,因此國內幾家以電動遙控玩具為主的馬達製造商,其實都有過無人機馬達的開發經驗,相關的馬達模具及生產設備都曾經投入過
Thumbnail
筆者其實很早就接觸這顆馬達,那時無人機還沒有專有名詞,僅是定義為遙控飛機馬達的時期。當時僅是製作馬達生產設備給廠商,原本是希望廠商能在台生產,沒想到客戶還是將設備拖到大陸,之後甚至整個團隊脫離成立大江,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但當時筆者就對這顆採用多條細線併聯的作業方式,十分感冒,但當時也僅是先記下
Thumbnail
  本書背景設定在21世紀初,第一個人型機器人NDR113問世,人類勞力的工作逐漸被機器人取代,而主角安德魯是機器人公司大量生產的NDR113之一。某天,安德魯為小小姐(主人的二女兒)做了一個木墬子當作生日禮物,人們意外發現了安德魯創造的天分。安德魯不再是單純的機器人,他成為一位藝術家。本書
Thumbnail
【近距離的布袋戲】《驚蜇慶典》 邀請的布袋戲團林老師夫婦,是布袋戲團的團長, 很盡心分享也很可愛, 白花花的長鬍子,圓滾滾的身形, 就像個慈祥的老爺爺一樣,雙手演着戲偶的他, 有著歷史傳承的軌跡,台上的布袋戲偶, 竟然有著100多歲的歷史。 孩子看著雙手揮來揮去、飛來飛去、
Thumbnail
班親會先從後面說起。這方案的尾端,是藝術創創作也是科學實驗。 記得小時後的幼兒園,大家做著一樣的作品, 材料一樣,外型一樣,功能一樣~雖然捧著作品的成就感一樣很大! 但那背後的意義其實差很多。材料包既簡單又方便。 完成的過程,當然仍有一些精細動作的挑戰。 可能也會上色,仍也是個藝術創作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樵夫,除了平日砍材,興趣就是在公園操弄著他的木偶,木偶是他親自手工打造,笨拙的慢慢刻著五官四肢,老實說其實就是一個個長短不一的長圓型木棍組合而成,臉用黑筆點上了三個黑點代替五官 因為這其貌不揚的長相,常常把公園孩子惹的捧腹大笑,但又或者是那笨拙的動作,因為只有四條線牽引著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