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研究前沿] - Flurona 發生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從COVID19開始至今,公共衛生專家們擔憂人們同時感染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與新冠病毒(SARS-CoV-2)。Mayo Clinic 針對Flurona病例數與族群分佈進行研究與調查。報告指出在新冠疫情期間,有Flurona病例發生,但其數量極少。於170,000 新冠案例中,只有73個為Flurona病例。其中,以阿拉巴馬州與喬治亞州是Flurona案例較多,其發生率各為 0.8 和 0.7%。經過分析,其多數為年輕病患,並且疾病症狀較溫和。然而,與高傳染性Omicron變異株導致的住院數大增期相比較,因爲Flurona住院病患數在今年一月(Jan, 2022)達最高峰期。
警語1原作者提醒本研究尚未同行審查 (Peer review)。
Flurona病例極少,多數發生於年輕健康病患群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的數據分析,除了Omicron病患數大幅增加,今年流感病例數也相較於去年多。作者提出其可能來自於主要流感病株 H3N2 已可能出現突變株,因此造成今年流感疫苗保護率降低之狀況。Venky Soundararjan (計畫共同研究者,nference生物醫學數據公司之共同創辦人兼科技總監,劍橋,麻州) 表示:「Omicron浪潮恰逢H3N2流感活躍期。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這波浪潮造就Flurona病例數顯著地比以往多許多。」
Omicron浪,恰逢H3N2流感之活躍期
注意的是,專家們強調 Flurona 並非來自於病毒間的基因交換和造成更嚴重的混合型流感病毒或是新冠病毒株。病毒遺傳學家 Stephen Goldstein (Eccles Institute of Human Gene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Utah) 也表示,理論上這種基因交換的機率微乎其微。即使發生基因交換後,病毒會因此導致無法存活
最後,本研究之共同作者明尼蘇達州 Mayo Clinic 傳染科醫生/科學家Andrew Badley 強調,「合併感染確實發生,我們應正視這觀點」。
Edited by 藥味生
參考文獻:
想深入暸解的讀者們,歡迎訂閱 National Geographic 雜誌。
本文摘自 National Geographic雜誌 Coronavirus相關專題報導 Feb 11, 2022
'Flurona' explained: What to expect from COVID-19 and Flu co-infections.
Sanjay Mishra
Website: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science/article/flurona-explained-what-to-expect-from-covid-19-and-flu-co-infections
警語2:單純地分享本人有愛好之文章,未與此雜誌合作。
avatar-img
0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藥味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創意派壽司&美味叉燒味增拉麵 在UNC校園吃到不失所望的日式叉燒拉麵的店家,是值得推薦的餐廳。
創意派壽司&美味叉燒味增拉麵 在UNC校園吃到不失所望的日式叉燒拉麵的店家,是值得推薦的餐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話說上回我們聊到,AI“智慧”目前有#特定領域限定的發展趨勢,在生物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遙遙領先。而最新《科學》美國史丹佛大學的一項對近600人研究(2025年2月20日) 開發了一個用於免疫診斷的機器學習的架構( Mal-ID),可以解釋人類血液樣本中B細胞和T細胞受體(BCR和TCR)的可變序列。
Thumbnail
近期容易思維遲鈍,注意力不集中? 對於長新冠患者而言,沒有從肺部獲得足夠的氧氣,可能會擾亂您的大腦,此研究將於下周在北美放射學會(RSNA)年會上所提交的一項研究所揭示的新發現。。。
Thumbnail
填寫「觀音山 法藏文化叢書 法寶免費結緣申請單」【本期最新法寶流通】《楞嚴經研究》太虛大師著有「大佛頂首楞嚴經攝論」與「大佛頂首楞嚴經研究」二書,今合編為一部「楞嚴經研究」,以廣流通。
Thumbnail
原本每年10月開始到隔年2、3月是流感好發時節, 今年流感到了夏天還在流行,😟 由全球暖化及新冠疫情後免疫負債所致, 具體流感季節的變化待持續觀察,🗣 也使國內流感疫情持續中, 外出一定要多加留意!📍 讓我們來更加了解流感及預防方式~ 流感是什麼? 流感(Influenza)又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6日的報導: 「新冠大流行後出現了“不尋常”的癌症。醫生問新冠病毒是否是罪魁禍首?」先說結論,2024年新冠第五年,科學家和醫生說: 「希望我們錯了!」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侵襲性、晚期和罕見癌症的增加,是否和感染新冠有關? 美國國家數據和大型癌症機構證實了這一趨勢
Thumbnail
長新冠或稱新冠急性後遺症 (PASC),在2024年初科學告訴我們: 新冠確診患者在急性感染 24 個月後(2年後)仍會出現長新冠症狀。現在,《自然醫學》5月30日針對超過 130,000 名患者的最新研究說: 在3年後仍然會遇到與感染相關的新健康問題,這些症狀。。。
Thumbnail
一個月前,我們知道“FLiRT”這個來調情的新冠變種,一個月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報導,FLiRT變種的病例在美國和歐洲正在上升。該組的主要病毒株是KP.2,截至5月11日兩周內所有病例的28.2%。FLiRT變種也侵入台灣,本土與境外占比分別為6%及11%。而國內三大病毒肆虐,急診一度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1)針對國科會博士生研究獎學金,以名額管控、資源分配、獎勵目的與領域分布等問題,督促國科會合理投注資源、培育國家科研人才。
Thumbnail
話說上回我們聊到,AI“智慧”目前有#特定領域限定的發展趨勢,在生物醫學和生命科學領域遙遙領先。而最新《科學》美國史丹佛大學的一項對近600人研究(2025年2月20日) 開發了一個用於免疫診斷的機器學習的架構( Mal-ID),可以解釋人類血液樣本中B細胞和T細胞受體(BCR和TCR)的可變序列。
Thumbnail
近期容易思維遲鈍,注意力不集中? 對於長新冠患者而言,沒有從肺部獲得足夠的氧氣,可能會擾亂您的大腦,此研究將於下周在北美放射學會(RSNA)年會上所提交的一項研究所揭示的新發現。。。
Thumbnail
填寫「觀音山 法藏文化叢書 法寶免費結緣申請單」【本期最新法寶流通】《楞嚴經研究》太虛大師著有「大佛頂首楞嚴經攝論」與「大佛頂首楞嚴經研究」二書,今合編為一部「楞嚴經研究」,以廣流通。
Thumbnail
原本每年10月開始到隔年2、3月是流感好發時節, 今年流感到了夏天還在流行,😟 由全球暖化及新冠疫情後免疫負債所致, 具體流感季節的變化待持續觀察,🗣 也使國內流感疫情持續中, 外出一定要多加留意!📍 讓我們來更加了解流感及預防方式~ 流感是什麼? 流感(Influenza)又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根據《華盛頓郵報》6月6日的報導: 「新冠大流行後出現了“不尋常”的癌症。醫生問新冠病毒是否是罪魁禍首?」先說結論,2024年新冠第五年,科學家和醫生說: 「希望我們錯了!」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侵襲性、晚期和罕見癌症的增加,是否和感染新冠有關? 美國國家數據和大型癌症機構證實了這一趨勢
Thumbnail
長新冠或稱新冠急性後遺症 (PASC),在2024年初科學告訴我們: 新冠確診患者在急性感染 24 個月後(2年後)仍會出現長新冠症狀。現在,《自然醫學》5月30日針對超過 130,000 名患者的最新研究說: 在3年後仍然會遇到與感染相關的新健康問題,這些症狀。。。
Thumbnail
一個月前,我們知道“FLiRT”這個來調情的新冠變種,一個月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報導,FLiRT變種的病例在美國和歐洲正在上升。該組的主要病毒株是KP.2,截至5月11日兩周內所有病例的28.2%。FLiRT變種也侵入台灣,本土與境外占比分別為6%及11%。而國內三大病毒肆虐,急診一度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1)針對國科會博士生研究獎學金,以名額管控、資源分配、獎勵目的與領域分布等問題,督促國科會合理投注資源、培育國家科研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