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博士生研究獎學金分配 郭昱晴力求資安人才培育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4/04/11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1)針對國科會博士生研究獎學金,以名額管控、資源分配、獎勵目的與領域分布等問題,督促國科會合理投注資源、培育國家科研人才。

raw-image

國科會博士生研究獎學金 濫增名額、分配失衡

郭昱晴說明,「國科會博士生研究獎學金試辦方案」從108年開始實行,開放每年300個名額,今年則提高到國科會甄選400個名額、國科會核配給學校600個名額,總計1000個名額,但博班從就學到畢業平均需要5年以上,108年第一年實行的成果統計尚未出來,就擴增名額,評估過程顯有不妥。此外,獎勵名額依據學校研究量能分配,資源往大校集中,變相排擠小校,無法達到廣育人才目的。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儲備核心戰略產業人才 補助關聯不明、領域分布不均

郭昱晴表示,「博士生研究獎學金」目的是為「儲備核心戰略產業人才」,但由113年度博士生研究獎學金核定獎勵名單可見,其中部分科系與國家科技發展關聯性低,與獎勵目的顯然不符。郭昱晴強調,現在最受社會期待的資安領域,在本獎學金補助的400名額中,僅有3人,比例明顯過低;人文社會領域有50人,占比12.5%,卻在國科會的「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網站政策議題分類中隱身。人文社會領域之於國家科研,究竟是什麼角色,國科會應有明確交代。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8會員
46內容數
☀︎立法委員郭昱晴☀︎ 💚問政質詢💚服務建設💚議題追蹤💚 ~新聞稿彙整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關心政治,是清醒的第一步不要再相信新聞媒體,任何消息要靠自己驗證! 如何驗證? 戒掉台灣的新聞媒體,靠自己先從自己關心的人事物及議題開始,不要相信任何剪接過的資訊。 台灣的未來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avatar
何昭慶
2024-04-08
關心真正的問題,正視自己的病情 我們兩父女就憑著兩排“必理痛”與一些抗敏感藥,與病毒展開對抗。
Thumbnail
avatar
寂然
2023-09-23
《關心社會議題反觀家庭關係》高齡少子化的社會,有的是老老照顧、有的是像三明治一般被夾在中間上有老、下有小的照顧家中特殊的家人,像這樣的情況實際上非常多,身為照顧者的人常常都忘了自己(忘了怎麼笑?忘了自己喜歡什麼?吃什麼?),全部的焦點只落在被照顧者身上;然而當有一天被照顧者離世後,又會突然覺得生活失去重心,迷離的沒了自己,更是
Thumbnail
avatar
導演/陳義翔
2023-08-01
觀《薪傳》有感走進劇院,心跳逐漸加速,諾大的歌劇院、熟悉的灰暗、排列有序的座位,使我安定不少。 每一次欣賞演出都是種療癒身心的spa 而喜歡雲門作品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它能呈現現代舞看似深不可測、卻以平易近人的敘事手法,表達特定議題。且都是關懷人們的處境與感受的題材, 尤其是這三天在高雄演出的《薪傳》。節奏感、集體
Thumbnail
avatar
李泓穎
2023-05-28
關心政治不代表涉入!我把老二插入你媽的雞八,不代表你媽被幹!<p><span style="color: #0000ad;"><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24pt; font-family: 標楷體;">仍然無法使用!狗冥黨最後期限提前一星期,2023年9月1日止!最後期限提前到當日之前,狗冥黨殺十族、殺無赦!<span
avatar
楊堅
2023-04-28
觀心書法今天去參加前名模的書法課。 看到她生命歷程的變化,感覺很特別卻又很有感,跟自己過去以來的體悟倒是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又有些熟悉感。 她提到了心流,在某種有挑戰性的目標下,所進行的行為持續的產生正面回饋,因此忘記了時空流逝的一種狀態。 整個課程散發著屬於她的柔美特質。
avatar
蕭琳
2023-04-22
觀心我用銲在臉上的笑臉 應對這個世界 那就沒人看得見 我內在有殘缺 這個人間佈滿了虛偽 言深情淺 走在擁擠的大街 心卻與世隔絕 對這個社會 要留幾個心眼 才能讓自己安全 用多少時間 多少晝夜 去驗證是非 最終還是讓自己破碎 灑了滿地的眼淚 不可能重圓 路還很遠 也只能往前 算不清對自己的虧欠 總是在乎所
Thumbnail
avatar
羔羊
2023-02-27
【關心】關心則亂 這是成語 也是警鐘 昨天正負能量交替,很混亂的一天 睡前清理很久 才讓自己擺脫TRAP,脫勾。 https://youtu.be/Xu2yAQEgYLo 我跟一位很愛很愛的歐逆說 即便我們只剩彼此 也不能輸掉自己 我愛的人還在住院 事實上我就是擔心 我要誠實 不可強裝灑脫 我照顧自己
Thumbnail
avatar
藍風暴的矇眼評論
2022-07-21
關心小時候開始我們學會了 如何關心身邊的朋友 但是,卻不見得每個人都領情 所以我們開始接受社會的殘酷 在過程中很快的我們用傷疤 去學習如何成長 如何去接受別人的不領情 或許你 / 妳 常常會問 「我到底做錯什麼為什麼別人要這樣對我?」 一路上受傷的理由跟原因 其實不那麼重要了 重要的是學習怎麼去接受 自
avatar
靜兒💍
2020-03-22
avatar
神勇火球
2007-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