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實成為自己》之葫蘆裡賣什麼藥

《如實成為自己》之葫蘆裡賣什麼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哈囉,你好,謝謝緣分的牽引讓你來到這裡駐足。

我是秀慧,這是我的本名,我不是什麼老師,只是一個熱愛自我覺察的女生,自2021年底離開社工職位後,《如實成為自已》是現階段的我給自己的人生目標,想要知道當我努力活出自我,人生是否會變得更加自在豐盛?因此我將會在這裡以自己的人生經驗為例,分享我一路走來的內在自我覺察、情感關係體悟、身心靈學習歷程等等,以下的自我介紹與說明,希望可以讓你這了解這裡是個怎麼樣的園地,以及你可以獲得什麼樣的陪伴。

我是在1989年出生的天秤座,住在北部,國立大學社工系畢業後,我考上社工師證照,並曾經在民間社福機構當過9年社工,服務過經濟弱勢的單親家庭、親密關係暴力的受害者,接案人次累積超過1000人,雖然當了多年助人工作者,但其實在這段歷程之中,我發現收穫及成長最多的是自己,因此我將會分享我如何在助人的過程中,反而獲得回饋,並一步步看見及接納內在不那麼完美的自己,成為現在可以在這裡侃侃而談的我。

另外我是個幼稚園就知道自己喜歡班上某個男生、情感啟蒙很早的女生,說不上來原因,但我從小就渴望而且深信我一定會找到靈魂伴侶陪伴我度過人生,因此我從2014年開始便斷續使用交友軟體至今,多對多聯誼、實體排約服務也有嘗試過,2020年更是在一年之中與30位男生見面;然而情路坎坷(?),雖然我有過5次的交往經驗(其中後三任便是透過交友軟體認識),交往時間卻都沒有撐過3個月;不過在追求感情一再跌倒挫敗的過程中,我也學會了換位思考、更加理解異性的想法,從而可以更自在地與異性相處,更重要的是,在失戀分手的傷痛中,我看清楚自己的糾結與矛盾、逐步釐清自己想追求的親密關係樣貌,並持續堅信走在尋找靈魂伴侶的路上。

而在結合以上的人生經驗後,我發現所有人際關係的困難幾乎都源自於「無法自處」,我們不了解自己,也無法滿足自我需求,便下意識地將期待投射到他人身上、渴望他人來填補自己內在的空洞匱乏,因此我希望透過「有品質的談話諮詢服務」,能夠協助你探索內在、更接近真實的自己,從而變得更喜歡自己。

最後,我對於閱讀、旅行、攝影、日本文化、咖啡、瑜珈、靜坐冥想、水晶很有興趣,也是對於精油芳療、巴赫花精、靈氣療癒、塔羅牌卡略有學習的人,期許未來可以整合這些我的興趣所學,陪伴更多人深入認識寶貴的真實自我、如實成為自己。

謝謝你看到這裡,如果以上有任何一個面向讓你有興趣或感到好奇,都歡迎你隨時私訊我聊一聊:)

avatar-img
秀慧的沙龍
53會員
13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秀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
在不斷追求努力進步的現代社會,我們總是不知不覺會用許多主流社會價值的「應該」來鞭策自己; 但這些「應該」真的都是你喜歡、想做的嗎? 如果沒有深入去覺察、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這麼不想做這件事情?」 不僅錯失了進一步認識自己的機會,更有可能會因為不斷經歷做不到的挫敗而變得討厭自己唷;
而在這個實際的好處之外,如果加入時間線的概念、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我覺察」,我認為自我覺察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以下的成長; ★「過去」將產生更深刻的意義 ★更能「活在當下」 ★創造出我們所期待的「未來」 ★成為自己的內在導師 為什麼「自我覺察」能夠帶來這些成長呢?以下就逐項來跟大家分享~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是:「在保持心態開放的前提下,藉由不斷自問自答、自我探索的過程,把自己訓練成最了解自己的諮商師的一項心理活動。」 在心態保持開放之後,要如何進行接下來的覺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