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號大學學測放榜前夕,凡是對自己有要求、有期待的高三學生們都免不了有些忐忑,而我也不例外。
今年的數A考科出其不意的艱澀,除了讓我在考試當下手腳因不停冒冷汗而冰冷,也使我在學測後應有的雀躍蕩然無存。從考完到放榜的這段日子,我漸漸捨棄「朝六晚十」的奮戰生活,但因數學而受到的挫折依舊困擾著我。雖不至於徹夜難眠,可是當我無數次從數學後標的噩夢中流著淚驚醒時,面對3/1號的放榜日,我只想蜷曲在悲催的小宇宙中為失敗而哭泣。
「你要留在家裡嗎?跟班導說一下他應該能理解」媽媽這樣問我。
試想著在學校廁所小隔間啜泣和在家人懷裡宣洩的對比,我猶豫了。可是,總感覺這不是一個成年人面對事情的方法。經過一翻深思熟慮後,我回想起「大域特徵」的數學概念,成功的說服了自己。
小時候的我,總以「分鐘」或「小時」這種小單位看待事情。十分鐘後才可以看卡通、半小時後才可以吃點心,這對小時候的我來說根本就如度三秋、難耐至極。但上了學之後,我開始以「天」、「星期」、「月」這種比較長的單位看待事情。明天要穿制服、兩個星期後要段考、下個月要成果發表,我開始將計畫拉長、眼光放遠。真正開始以「年」為單位看待事情時,則是開始準備學測的時候。由此可知,我們隨著年齡增長會越趨向以較大的時間單位面對生活上的各種疑難雜症。
所謂的「大域特徵」,就是放大時間單位去看待人生中的各種遭遇。以學測失利來說,要是以「幼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這種廣域來看待,它可能會暫時決定了一些事,但這個結果永遠不會強硬的局限我、制約我。我並不是要刻意弱化考大學對我的人生影響,更不是為了自我安慰,而是我既然已經盡到最大努力,仍應該要勇敢的去面對並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畢竟,大家的人生目標無非是使自己未來的「大域特徵」朝著理想型趨近,而中間的曲折在大域來說雖然不會無關緊要,但也並非無可逆轉。
同樣的,以「大域特徵」來說:我現在是一名學生,而學生的本分就是上學。不論是學測前還是學測後,我身為一名高中生的本分就是無論如何要在打鐘前踏進教室。雖然心情可能會因挫折而急轉跌宕,但只要我仍循著我專屬的函數軌道做選擇,就可以說是一個不失法度的作法。
想到這裡,心境也不由得開闊許多。或許,這也是這場人生大考為我帶來最珍貴的收穫之一。
以上是我的分享!如果我的思路有讓你獲得一些啟發,歡迎留言和我分享!喜歡的也麻煩幫我按個讚給我鼓勵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