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2022年習慣養成計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2年初離開前東家,無縫接軌到新工作崗位,忙碌到幾乎天天熬夜至凌晨2、3點,身體與大腦的疲倦不可言喻。
其實即便在沒有加班的日子裡,每個上班日我都感覺自己像是上戰場一樣,繃著身體到達辦公室,環繞各種刺激下,還得集中精力完成工作。持續緊張的身心直到回家後才算真的放鬆,接著就是無比的疲憊感與倦意。

需要的睡眠因疲倦程度而異

剛好我看到sadhguru在某個影片提過,假如我們一整天都能放鬆身體,那麼疲倦感就會降低,所需要的睡眠也會減少。
我蠻認同這句話的,也有發現假如自己是拖著極度疲憊的狀態睡覺的話,會需要更長的睡眠時間,其實這也代表了,與其說我們需要「睡眠」,不如說我們需要適當的「休息」,而休息時間的長短本來就是看我們的疲憊程度有多高,所以說,睡眠應該沒有「固定」時數這件事(一般通說是6-8小時),端看我們身心需要的「休息」程度。

但在新工作中,目前看來勢必會犧牲很多休息時間,於是我也希望能用其他方法,盡量降低身心的疲倦,而「靜坐」就是我今年想要養成的習慣。
講到靜坐,還記得小學三、四年級時,班導在上課前都會要求學生們盤起腿,在椅子上靜坐個5-10分鐘,目的是讓原本嘰嘰喳喳吵個不停的孩子們安靜下來,我那時還對自己能夠雙盤有點小傲,最大的收穫就是發覺靜坐真的能讓自己平靜下來,腦袋好像飛上天空去,在雲間漂浮。
如今那種感覺,成了常處頭腦忙亂的我,最想抓取的狀態。我好想讓自己可以下班後就暫停,不再去思考、規劃、煩惱工作。

不想/有意識的靜坐

我也發覺腦袋停不下焦慮思考的話,身體出現的反應就是躁動緊繃,再到臨界點時就會疲倦或肌肉疼痛。有時,我也會告訴自己的心智說別再想了,或別擔心了,但頭腦跟情緒就是會隱隱扒著那些我想放開的事情,我漸漸理解用這種方法似乎沒什麼效,反而比較是一種「逃避」心理,就像有負罪感的拖延症人,即便拖延不做事時看似享樂,實質整個人還是在自我煎熬處境。
靜坐就不同了,是實質能幫助我放鬆的方法,甚至我慢慢感覺到,靜坐可以是件享受的事,尤其當你越是疲倦時,其實仍然可以藉由較短時間的靜坐,幫助自己解開緊繃狀態,再進入睡眠會更舒服,思緒不會那麼紊亂。因為當我靜坐時,其實是有意識地在舒緩自己的身體跟思緒,就像自我治癒一樣。
在連假尾聲寫下這篇的目的,算是勉勵自己要持續增加靜坐的頻率,畢竟這麼簡單、不花任何費用又有益身心的活動,養成習慣的話,一定能增加自己的生活品質。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4會員
59內容數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夢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據說這本書托爾斯泰花了十年寫成。「審判」是本書故事主軸,是藏於「復活」書名下的重要前戲。男主角是因機緣參與到女主角的「審判」,作為仕紳陪審團一員,發現女主角是自己年輕時有愧的情人,在陪審女主角的過程裡,也經歷了自我審判...
上篇說到了面試重點包括「聚焦雇主的需求來呈現自己」、「了解應徵職位與自己的契合度」,這篇來談談「QA的準備」及「決定錄取與否的因素」。
今年初我才剛為自己爭取了兩成多的加薪,領了自覺不再委屈的薪資,但在年關將近的日子,我還是遞出了辭呈,後續替自己的位子找尋接任者......
這篇文章我想延續之前用MBTI的人格分析,談談自己(INFJ)與戀人(ENFP)這種類型組合可能的愛情模樣,剛好用天空之城裡希達與巴魯之間的感情故事做個呼應......
這是我第一次談戀愛,年紀三十出頭。從大學以來,保持單身的我不停被旁人詢問為何沒有男朋友,大家更多的是訝異,尤其是聽到我根本沒談過戀愛後,甚至有人還自顧自地認為我應該是同性戀,否則怎麼可能?後來出工作久了,為了避開這種尷尬,偶而就假裝自己交過男友...「單身是有意的選擇」
以前大學社團上課時,老師曾講到預知夢。當時,我提到自己的預知夢通常很沒意義,而且那時我還保持著一種很謹慎的態度,認為講「預知」太過,不如說是巧合。 當時,我所經驗的預知夢,是很單一畫面的,如夏日夢到滑雪場景,醒來後,一打開電視就出現滑雪畫面。或夢到蜘蛛密佈,醒來後...
據說這本書托爾斯泰花了十年寫成。「審判」是本書故事主軸,是藏於「復活」書名下的重要前戲。男主角是因機緣參與到女主角的「審判」,作為仕紳陪審團一員,發現女主角是自己年輕時有愧的情人,在陪審女主角的過程裡,也經歷了自我審判...
上篇說到了面試重點包括「聚焦雇主的需求來呈現自己」、「了解應徵職位與自己的契合度」,這篇來談談「QA的準備」及「決定錄取與否的因素」。
今年初我才剛為自己爭取了兩成多的加薪,領了自覺不再委屈的薪資,但在年關將近的日子,我還是遞出了辭呈,後續替自己的位子找尋接任者......
這篇文章我想延續之前用MBTI的人格分析,談談自己(INFJ)與戀人(ENFP)這種類型組合可能的愛情模樣,剛好用天空之城裡希達與巴魯之間的感情故事做個呼應......
這是我第一次談戀愛,年紀三十出頭。從大學以來,保持單身的我不停被旁人詢問為何沒有男朋友,大家更多的是訝異,尤其是聽到我根本沒談過戀愛後,甚至有人還自顧自地認為我應該是同性戀,否則怎麼可能?後來出工作久了,為了避開這種尷尬,偶而就假裝自己交過男友...「單身是有意的選擇」
以前大學社團上課時,老師曾講到預知夢。當時,我提到自己的預知夢通常很沒意義,而且那時我還保持著一種很謹慎的態度,認為講「預知」太過,不如說是巧合。 當時,我所經驗的預知夢,是很單一畫面的,如夏日夢到滑雪場景,醒來後,一打開電視就出現滑雪畫面。或夢到蜘蛛密佈,醒來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除了注意你有沒有專注之外,同時還要注意放鬆。 我講的這些都是日常生活裡面要注意的事情。因為平常的狀態,都是靜坐的時候的一個很重要的前行,它會有一個慣性。
從長遠來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應當儘量來保持這種專注而放鬆的心態。因為你坐禪時候的身心狀態,一定是你平常狀態的一個延續。 專注就是說練習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安住在當下。先確認現在所緣境是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在聽課,或者在廚房煮飯,或者在拜佛,在早晚課,你眼前在做什麼,就守住所緣境這一件事情。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在現今快節奏的生活中,許多人都因為壓力、焦慮或其他原因而難以入眠。睡眠品質不佳不僅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表現,還可能對身心健康造成長期影響。在追求良好睡眠品質的過程中,靜坐冥想和助眠技巧被廣泛地提倡和應用。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靜坐冥想與助眠技巧改善睡眠品質,帶來身心的平靜與放鬆。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透過忙碌暫時忘卻痛苦。然而,若沒有忙碌,我們是否只能被憂鬱吞噬?正向心理學提到冥想、腹式呼吸、身體掃描等方法。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刻,感受身邊的一切,發現生命中微小的美好。在這過程中,我們暫時忘卻內心的煩悶,感受宇宙的力量,並重新找回內在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每天好像也沒做什麼事情,但下班回到家總覺得很累。睡一覺醒來也很少有煥然一新的感覺,反而覺得全身緊張、沉重。緊繃狀態是如何消耗能量的?如何正確放鬆?本文中將解釋為什麼我們會因為外界刺激和情緒變化進入緊繃狀態,以及如何學會一些方法讓自己放鬆。
Thumbnail
從2021年1月1日至今2024年4月1日,靜坐內觀已成為我日常的「活著有感」。每天留出兩小時給自己,是一件幸福的事!對我來說,靜坐內觀是一種個人儀式,讓我度過平靜的一天。靜坐內觀讓心變得明亮、平等、穩固、強大,提醒我們成長的時刻已經到來!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受到各種分心的因素影響,這使得我們的心靈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專注。 透過靜坐和冥想等方式,我們可以讓自己脫離外界的干擾,專注於內在的寧靜和平衡。這不僅有助於訓練我們的心靈,還能夠啟發我們大腦神經的新迴路,促進心智的放鬆和成長。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之旅,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除了注意你有沒有專注之外,同時還要注意放鬆。 我講的這些都是日常生活裡面要注意的事情。因為平常的狀態,都是靜坐的時候的一個很重要的前行,它會有一個慣性。
從長遠來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應當儘量來保持這種專注而放鬆的心態。因為你坐禪時候的身心狀態,一定是你平常狀態的一個延續。 專注就是說練習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安住在當下。先確認現在所緣境是什麼,比如說我們現在在聽課,或者在廚房煮飯,或者在拜佛,在早晚課,你眼前在做什麼,就守住所緣境這一件事情。
Thumbnail
離職後賦閒在家,我觀察到一件奇怪的事。明明每天都能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早上起床時也常感覺精力充沛,但沒做幾件事情(甚至還不到中午喔),就又覺得全身疲倦、動不起來。這是什麼身體設計? 昨天,我發現了一個可能原因:不論什麼狀態,我們肩膀上總扛著太多「應該」與「不應該」
在現今快節奏的生活中,許多人都因為壓力、焦慮或其他原因而難以入眠。睡眠品質不佳不僅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表現,還可能對身心健康造成長期影響。在追求良好睡眠品質的過程中,靜坐冥想和助眠技巧被廣泛地提倡和應用。本文將探討如何透過靜坐冥想與助眠技巧改善睡眠品質,帶來身心的平靜與放鬆。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透過忙碌暫時忘卻痛苦。然而,若沒有忙碌,我們是否只能被憂鬱吞噬?正向心理學提到冥想、腹式呼吸、身體掃描等方法。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刻,感受身邊的一切,發現生命中微小的美好。在這過程中,我們暫時忘卻內心的煩悶,感受宇宙的力量,並重新找回內在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每天好像也沒做什麼事情,但下班回到家總覺得很累。睡一覺醒來也很少有煥然一新的感覺,反而覺得全身緊張、沉重。緊繃狀態是如何消耗能量的?如何正確放鬆?本文中將解釋為什麼我們會因為外界刺激和情緒變化進入緊繃狀態,以及如何學會一些方法讓自己放鬆。
Thumbnail
從2021年1月1日至今2024年4月1日,靜坐內觀已成為我日常的「活著有感」。每天留出兩小時給自己,是一件幸福的事!對我來說,靜坐內觀是一種個人儀式,讓我度過平靜的一天。靜坐內觀讓心變得明亮、平等、穩固、強大,提醒我們成長的時刻已經到來!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受到各種分心的因素影響,這使得我們的心靈無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專注。 透過靜坐和冥想等方式,我們可以讓自己脫離外界的干擾,專注於內在的寧靜和平衡。這不僅有助於訓練我們的心靈,還能夠啟發我們大腦神經的新迴路,促進心智的放鬆和成長。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之旅,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