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影音串流平台上不約而同地出現了幾部以「詐騙」為主題的影集/紀錄片,引發了高度的討論及迴響。就我的觀察,這些影視作品能如此吸睛有幾個關鍵:一、「真人實事」改編: 本為素人的主角們,其詐騙手法比任何一部好萊塢電影還要戲劇化,他們本身鮮明的人格特質(強烈自戀性人格/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完全滿足了一般大眾的獵奇心理,甚至引發了部分觀眾的同理,主動為他們的詐騙動機腦補不少似是而非的理由。我在看劇的同時,能感受到導演及編劇,試圖重現詐騙案中不同角色(詐欺犯/共犯&被害人)的各種視角。我一向相信每個人對同一事件的詮釋不只有單一的面向,從不同角度來檢視所謂的「真相」,得到的極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版本。不過我也同樣相信,事實畢竟只有一個,無論有多少緣由促使這些事件的發生,沒有真實地對他人揭露資訊、甚至無中生有地扭曲事實,就是這些主角當下做出的選擇。沒錯,對詐欺犯來說,無論他們在面對誘惑或考驗時,是否有足夠的智慧做出不傷害他人的行為,「不作為」永遠是一個可行的選項。不說實話不代表一定要說謊,夢想成為另一種身分也不等於一定要捏造自己的真實出身。詐騙犯的行為本質,就是藉由虛構一個不存在的人設並從中獲利,就算能騙過別人、甚至成功地洗腦自己,我始終認為這種不誠實的行為,不應該被鼓勵或美化。
二、資本主義社會普遍存在著仇富心理。說來有趣,我觀察到不少討論這些影集的評論或網友留言中,不約而同提到: 「能夠騙倒美國華爾街那些1%的上流社會有錢富豪,這個主角還真有本事!」。姑且不論「權貴階級」的圈子其實相對封閉,有心人只要能成功敲開入門磚,憑藉著圈子內有力人士的口耳相傳,加上多數受害人礙於自己的社會地位,即使中途發現上當受騙,為了面子也不願聲張,使這些偽裝成名媛/富商的詐騙犯有機可乘。我發現這樣的評論中還隱含著「譴責受害者」的迷思。「反正這些被騙的有錢人也是自己願者上鉤,還不是貪圖詐騙犯承諾的種種利益才會被蒙蔽。」「金融界多的是這種拿別人的錢開玩笑、大玩財務槓桿遊戲的人,他們遊走法律邊緣,跟這些詐騙犯本質上沒什麼不同」說著這些話的同時,人們似乎忘了這些受害者的確是因為誤信了詐騙犯偽造的資訊才做出錯誤的決策,無論他們平日是否為富不仁,都不能因此合理化詐騙犯的犯罪行為。即使這些詐欺犯真的拿出他們的「部分獲利」濟弱扶貧,他們的行為還是跟一個專門打劫弱勢族群的罪犯一樣值得制裁。被騙的人也許因為種種理由,選擇只看見自以為是的真相,一步步走入詐騙犯設下的圈套,他們的確暫時失去了理智的判斷力,但這不代表旁觀者有資格嘲笑他們的損失。我認為正是這種落井下石的心態,使得詐騙行為總是在社會中不斷發生。
三、多數人仍相信"fake it till make it"的"勵志"名言。我不認為這句話完全不對,但前提是必須搭配腳踏實地的努力付出,還有清楚「成功不能不擇手段」。以這些詐騙犯的故事來看,他們多數正是因為想要功成名就,卻不願按步就班地從頭開始打拼,只想挑一條最快致富的捷徑,才會走上詐騙一途。對沒有天生優越條件的多數普通人來說,要在還是習慣以財富權勢定義成功的社會中出人頭地,的確不容易。詐欺犯們懷抱著「只要最後華麗變身,就不會有人追究你的出身」的心態,作假欺瞞似乎只是必要之惡。但殘酷的事實是: 能幫助我們達到成功的,終究不是過程中的偽裝,而是一路上憑藉辛苦付出,累積出轉化「虛張聲勢」成為「貨真價實」的能力與本事。我們也許能假扮成另一個人,但永遠不可能真的變成別人;如果人生的目標只在成為他人,無論能過上多光鮮亮麗的生活,最終只是成為一個得到了一切,卻丟失自己靈魂的人。
最後我想說的是: 夢想可以偉大,但築夢必須踏實。如果總是覺得自己懷才不遇,認為「我只是沒有投對胎,含著金湯匙出生...」,實情可能是你眼高手低,適時調整自己的理想及目標並不等於妥協,而是務實地評估過當下的能力,在過程中轉個彎。繞道而行只是走的久了一點,但只要一路上記得自己是誰,帶著真心前進,總會到達我們理想生活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