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騙了嗎?手機兼職的心理陷阱

2021/08/1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曾經被詐騙集團詐騙過嗎?他們其實在你不知道的時候掌握了你的心理弱點。
從之前檢舉詐騙的經驗談談詐騙心理學,雖說今天檢舉的是技術非常低劣的詐騙集團,警方立即看得出來是詐騙,但是其中許多慣用手法在各類型的詐騙當中,都會換技巧使用,其實本質上是相同的。
資訊不對等性
以今天的案例來看,其先利用假帳號,或付小錢給真人帳號,讓其承擔連帶法律責任(類似戰爭中肉盾的概念,即使被檢舉也是該發文帳號有連帶責任,而且會是第一個被查的),在一些打工的社團發文/留言。
然後若有人想詢問,其會「轉介」給所謂的「專員」,其發文內容只有一個指向「可以賺錢」,有獲利心理的會想要去詢問相關的方式,這時候所謂「專員」因為掌握著一切資訊,跟詢問者之間就建立了一種「你問我答」,答案都在「專員」手上的資訊不對等性,也讓其可以選擇模稜兩可的回答,並且誘導詢問者去做開戶、金流的舉動。
同溫層效應。
我碰上的案例還來不及走到這一步就先被我檢舉了。
通常會在網路社群尋找兼職(手機就可工作)的族群,有一部分是奢侈心態(多),一部分是真的經濟困難(少),詐騙集團會利用假帳號或者買來的真人,因應詢問者的身份,有好幾套說詞,通常會先套出詢問者的職業與身份。
假設詢問者是學生,就會給一套說法比如「我今年也是學生,自從加入了這個工作平台之後,終於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手機了」,附上鈔票與奢侈品的照片,此時這些奢侈心態的族群,本身帶有一種自卑感,認為要靠這些奢侈品彰顯自己的價值,但在現實生活中通常沒有實踐的能力,看到這些照片之後會有認同心理,「原來有人跟我一樣,我也可以像他這樣做到」
在假帳號的設計上,通常會用一些常見名字,譬如今天案例中的「林郁婷」,配上主要詐騙族群的相似頭像,譬如今天那位是配上了許多國高中少女會拍攝的側臉文青照,這樣的設計也是為了要加強同溫層效應。
特殊認同心理。
在我遇上的案例中,詐騙集團的人員是說「我也是做這個,有賺到錢想要分享給你。」,試圖讓人認為他們的意圖單純,並且刻意只對你好。
許多案例都會說是分享給「朋友」,或直接以兄弟姊妹相稱,對於某些特定族群的人會產生一個特殊認同的心理,加上前面的資訊不對等,已經把對方放到一個高位,此時所謂的「分享」,「只分享給你」,會讓這些受害者認為自己是獨特且被認同(信任)的,才交予這些資訊與賺錢管道,詐騙集團也會利用這個信任心理來防止受害者將其曝光。
這個分享過程中,他們會表現的親切和諧,有求必應,問問題就會得到耐心回覆,漸漸從詐騙集團的人員身上獲得認同感。
單純獲利心理。
人對於「單純獲利」行為本身就有一定的需求與慾望,例如小時候的要糖、要玩具,許多人在長大之後會意會到社會上沒有(極少)所謂的單純獲利行為,即使有,也是具有風險的單純獲利-單純虧損(譬如相關的投資理財)。
可是這樣的詐騙集團往往都會保證這是無風險的單純獲利行為,於是激發某些顯意識認知不夠強烈,且在日常生活中許多慾望沒有得到滿足的族群加入,加上上面三個手法,疊加起來更加穩定其「單純獲利」的認知。
以今天的案例來看,所謂「下單」即是提供人頭帳戶(金流),但往往不會有人告訴被害者所謂的下單行為準確來說是做什麼,為什麼值得這個高報酬,都只會有模稜兩可的解釋,並且一再保證是單純獲利行為。
登門檻效應。
這篇文章裡面講述了相關實驗,也就是所謂的登門檻效應,只要投注了第一步,會極有利於後面的進行,因此我碰上的案例中,詐騙集團會先要求存大約1000元到帳戶裡(當然我沒有讓他走到這一步,他只是提到這點),達成登門檻的第一步。
五個手法加起來,會組建成各式各樣的詐騙,透過一些相關誘導技巧與專業話術、資訊收集的訓練,許多詐騙集團在這些手法上可說是專精,但若有覺察到相關這些手法/技巧的跡象,謹記可能與有關,勢必要先查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秋逸靈
    秋逸靈
    現職講師、文字工作者與專欄作家,亦從事心理學方面的研究,曾出版過長篇小說且開設過公開班,現持續在文學與非文學的領域上寫作。 寫作主題多為心理相關議題、社會時事評論、哲學思維、商管、法律等等,也在探討許多跨領域結合的可能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