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騙了嗎?手機兼職的心理陷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曾經被詐騙集團詐騙過嗎?他們其實在你不知道的時候掌握了你的心理弱點。
從之前檢舉詐騙的經驗談談詐騙心理學,雖說今天檢舉的是技術非常低劣的詐騙集團,警方立即看得出來是詐騙,但是其中許多慣用手法在各類型的詐騙當中,都會換技巧使用,其實本質上是相同的。
資訊不對等性
以今天的案例來看,其先利用假帳號,或付小錢給真人帳號,讓其承擔連帶法律責任(類似戰爭中肉盾的概念,即使被檢舉也是該發文帳號有連帶責任,而且會是第一個被查的),在一些打工的社團發文/留言。
然後若有人想詢問,其會「轉介」給所謂的「專員」,其發文內容只有一個指向「可以賺錢」,有獲利心理的會想要去詢問相關的方式,這時候所謂「專員」因為掌握著一切資訊,跟詢問者之間就建立了一種「你問我答」,答案都在「專員」手上的資訊不對等性,也讓其可以選擇模稜兩可的回答,並且誘導詢問者去做開戶、金流的舉動。
同溫層效應。
我碰上的案例還來不及走到這一步就先被我檢舉了。
通常會在網路社群尋找兼職(手機就可工作)的族群,有一部分是奢侈心態(多),一部分是真的經濟困難(少),詐騙集團會利用假帳號或者買來的真人,因應詢問者的身份,有好幾套說詞,通常會先套出詢問者的職業與身份。
假設詢問者是學生,就會給一套說法比如「我今年也是學生,自從加入了這個工作平台之後,終於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手機了」,附上鈔票與奢侈品的照片,此時這些奢侈心態的族群,本身帶有一種自卑感,認為要靠這些奢侈品彰顯自己的價值,但在現實生活中通常沒有實踐的能力,看到這些照片之後會有認同心理,「原來有人跟我一樣,我也可以像他這樣做到」
在假帳號的設計上,通常會用一些常見名字,譬如今天案例中的「林郁婷」,配上主要詐騙族群的相似頭像,譬如今天那位是配上了許多國高中少女會拍攝的側臉文青照,這樣的設計也是為了要加強同溫層效應。
特殊認同心理。
在我遇上的案例中,詐騙集團的人員是說「我也是做這個,有賺到錢想要分享給你。」,試圖讓人認為他們的意圖單純,並且刻意只對你好。
許多案例都會說是分享給「朋友」,或直接以兄弟姊妹相稱,對於某些特定族群的人會產生一個特殊認同的心理,加上前面的資訊不對等,已經把對方放到一個高位,此時所謂的「分享」,「只分享給你」,會讓這些受害者認為自己是獨特且被認同(信任)的,才交予這些資訊與賺錢管道,詐騙集團也會利用這個信任心理來防止受害者將其曝光。
這個分享過程中,他們會表現的親切和諧,有求必應,問問題就會得到耐心回覆,漸漸從詐騙集團的人員身上獲得認同感。
單純獲利心理。
人對於「單純獲利」行為本身就有一定的需求與慾望,例如小時候的要糖、要玩具,許多人在長大之後會意會到社會上沒有(極少)所謂的單純獲利行為,即使有,也是具有風險的單純獲利-單純虧損(譬如相關的投資理財)。
可是這樣的詐騙集團往往都會保證這是無風險的單純獲利行為,於是激發某些顯意識認知不夠強烈,且在日常生活中許多慾望沒有得到滿足的族群加入,加上上面三個手法,疊加起來更加穩定其「單純獲利」的認知。
以今天的案例來看,所謂「下單」即是提供人頭帳戶(金流),但往往不會有人告訴被害者所謂的下單行為準確來說是做什麼,為什麼值得這個高報酬,都只會有模稜兩可的解釋,並且一再保證是單純獲利行為。
登門檻效應。
這篇文章裡面講述了相關實驗,也就是所謂的登門檻效應,只要投注了第一步,會極有利於後面的進行,因此我碰上的案例中,詐騙集團會先要求存大約1000元到帳戶裡(當然我沒有讓他走到這一步,他只是提到這點),達成登門檻的第一步。
五個手法加起來,會組建成各式各樣的詐騙,透過一些相關誘導技巧與專業話術、資訊收集的訓練,許多詐騙集團在這些手法上可說是專精,但若有覺察到相關這些手法/技巧的跡象,謹記可能與有關,勢必要先查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3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秋逸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很多時候並不是願意選擇孤獨,而是害怕靠近所帶來的傷。 有一種人是這樣的,在一段關係當中,什麼心底的話到了嘴邊都說不出口,對待他人容易忽冷忽熱,無法輕易接受他人的給予,也不願意/沒有辦法把自己的情緒、想法表達出來,總是選擇自己壓抑。  
最近將要開始撰寫一系列關於思辨的文章,而我們在談論思辨之前,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也就是批判性思維的建立,思維模式是可以被建構的,即使人無可避免都有慣性思維的傾向。
因為疫情的關係,八大行業在政府規定禁止營業的範圍內,近期在許多社群上也掀起相關的討論,讓長久以來一直像是在暗地裡潛伏的行業被端上了檯面。
《家庭暴力防治法》是在現代社會當中,協助處理家庭暴力問題的專法,而當年促使這條法律誕生的,也就是第一起被搬上檯面獲得討論的案件:鄧如雯殺夫案。
笛卡兒在實質二元論的猜想中提及,人的肉體與心靈是兩個獨立存在的部分,這也就是我們現在廣為人知的「肉體」與「靈魂」分離的說法,二元論在許多宗教經驗當中都有被討論,而且也是奠基於此,才有關於「死後世界」的相關討論,他們認為肉體(此指大腦)是心靈的客體。
上篇談到了女主角Nina與其母親的客體依附關係,也談論了母親的態度對於女主角性格的形成是有極大影響的,接下來我們要先從女主角身邊的三個人(外在客體)來進一步探討Nina這個人的人格結構。
很多時候並不是願意選擇孤獨,而是害怕靠近所帶來的傷。 有一種人是這樣的,在一段關係當中,什麼心底的話到了嘴邊都說不出口,對待他人容易忽冷忽熱,無法輕易接受他人的給予,也不願意/沒有辦法把自己的情緒、想法表達出來,總是選擇自己壓抑。  
最近將要開始撰寫一系列關於思辨的文章,而我們在談論思辨之前,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也就是批判性思維的建立,思維模式是可以被建構的,即使人無可避免都有慣性思維的傾向。
因為疫情的關係,八大行業在政府規定禁止營業的範圍內,近期在許多社群上也掀起相關的討論,讓長久以來一直像是在暗地裡潛伏的行業被端上了檯面。
《家庭暴力防治法》是在現代社會當中,協助處理家庭暴力問題的專法,而當年促使這條法律誕生的,也就是第一起被搬上檯面獲得討論的案件:鄧如雯殺夫案。
笛卡兒在實質二元論的猜想中提及,人的肉體與心靈是兩個獨立存在的部分,這也就是我們現在廣為人知的「肉體」與「靈魂」分離的說法,二元論在許多宗教經驗當中都有被討論,而且也是奠基於此,才有關於「死後世界」的相關討論,他們認為肉體(此指大腦)是心靈的客體。
上篇談到了女主角Nina與其母親的客體依附關係,也談論了母親的態度對於女主角性格的形成是有極大影響的,接下來我們要先從女主角身邊的三個人(外在客體)來進一步探討Nina這個人的人格結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騙子利用人心渴望和脆弱,設計陷阱使人走進去,成為自我實現的過程。預設被騙結局與心理防禦機制有關。提高自我認知能力,質疑和獨立思考是避免被騙的關鍵。
他們先盜我不太認識的人的帳號,然後傳一些東西給我點,就盜走我帳號,再建立一些它已知我過去高中、大學的同學同名和相同照片的帳號,再跟我聊天,一直找機會跟我說一些非常悲慘的事情,然後看我會不會借錢給他們....
Thumbnail
遇到可疑電話或訊息,先打165求證 近幾年詐騙猖獗,詐騙手法層出不窮,當人在緊張、焦慮之下,通常無法冷靜判斷,詐騙手法還越來越縝密,此時很容易就落入詐騙集團的陷阱中,造成財物損失,而這種情形下,錢通常是很難全部要回來了QQ。因此,切記只要提到錢、需要匯款的、點進去某些不明連結等,不論什麼理由,都請
Thumbnail
全球詐騙案例居高不下的今日,詐騙手法一直推陳出新。在投資詐欺、愛情詐欺等手法方興未艾的情況下,詐騙集團利用受騙者急於把「詐騙錢拿回來」的心理,且不懂司法單位「資金追查」的流程,謊稱可以協助受騙者拿回資金。 法洛威在此大聲呼籲,類似宣稱可以協助把受騙者將資金拿回來的廣告或不明人士都是詐騙集團的「最新
Thumbnail
最近通知收到有太多同學被詐騙的訊息,恩... 先簡單講幾個很容易被騙的手法,因為我的讀者多了一點,希望就是有看到的不要被騙到。 1.無法下單、認證金流+賣場凍結、賣場未升級詐騙 賣貨便、FB、DCARD、旋轉拍賣很常見,通常這種開頭就是『我家人要買,麻煩加他的賴發給他看一下 謝謝』最多的時
寫下這種很危言聳聽的標題,是現在台灣詐騙太囂張了 其實我寫這篇用意是為了不要再有無辜的民眾又被詐騙集團利用 以下這些故事新聞上都能查到相關類似劇情 通常出借銀行帳戶的人都是因為經濟條件不好 為了賺錢傻傻被騙 相信那些詐騙集團說的,因為詐騙太多,所以才想用高價去收購帳戶 因為風險高,所以很多
Thumbnail
在遭逢困頓時, 沒有過問細節與提出質疑, 便願意出手相助與全力相挺的朋友, 現在回想起, 仍能在心底感受著那一盞燭光的溫暖。 也許, 正是源於此, 遇到不知對方帳號被盜的情況下, 對於急需用錢的請求, 便不假思索地出手相助、情義相挺。 只希望對方即便一時落難, 也能循線找到溫暖與支持前進的力量。
專訪犯罪心理學教授:戴伸峰 *網路詐騙和電話詐騙的不同 網路詐騙常來自於:"熟識帳號"(不是熟識的人) *電話詐騙: --詐團在你接起電話1分鐘內就可以判斷是否能詐騙成功。 --若有機會說:等等、我找XXX(爸爸/媽媽/....)來聽一下,就有機會杜絕70%的詐騙。 *在可以討論"案例"
Thumbnail
回想起怎麼會落入騙局?「貪婪」固然是首要因素,其次是缺乏「判斷的知識和智慧」,再來就是「缺乏智慧的仁慈」。這三樣我全都犯了。 騙子利用無知、利用人性的貪婪、利用人們的愛心,騙取財物。
Thumbnail
投資詐騙日益增多,不再限於傳統的詐騙手段,而是藉由虛擬貨幣等新形式進行詐騙。從一場看似真摯的投資活動,到最後發現所有的投資項目都跟被羈押的一群人有關,這位投資者才意識到自己已經落入詐騙的陷阱。投資前應審慎評估各項資訊並尋求專業意見,避免成為投資詐騙的受害者。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騙子利用人心渴望和脆弱,設計陷阱使人走進去,成為自我實現的過程。預設被騙結局與心理防禦機制有關。提高自我認知能力,質疑和獨立思考是避免被騙的關鍵。
他們先盜我不太認識的人的帳號,然後傳一些東西給我點,就盜走我帳號,再建立一些它已知我過去高中、大學的同學同名和相同照片的帳號,再跟我聊天,一直找機會跟我說一些非常悲慘的事情,然後看我會不會借錢給他們....
Thumbnail
遇到可疑電話或訊息,先打165求證 近幾年詐騙猖獗,詐騙手法層出不窮,當人在緊張、焦慮之下,通常無法冷靜判斷,詐騙手法還越來越縝密,此時很容易就落入詐騙集團的陷阱中,造成財物損失,而這種情形下,錢通常是很難全部要回來了QQ。因此,切記只要提到錢、需要匯款的、點進去某些不明連結等,不論什麼理由,都請
Thumbnail
全球詐騙案例居高不下的今日,詐騙手法一直推陳出新。在投資詐欺、愛情詐欺等手法方興未艾的情況下,詐騙集團利用受騙者急於把「詐騙錢拿回來」的心理,且不懂司法單位「資金追查」的流程,謊稱可以協助受騙者拿回資金。 法洛威在此大聲呼籲,類似宣稱可以協助把受騙者將資金拿回來的廣告或不明人士都是詐騙集團的「最新
Thumbnail
最近通知收到有太多同學被詐騙的訊息,恩... 先簡單講幾個很容易被騙的手法,因為我的讀者多了一點,希望就是有看到的不要被騙到。 1.無法下單、認證金流+賣場凍結、賣場未升級詐騙 賣貨便、FB、DCARD、旋轉拍賣很常見,通常這種開頭就是『我家人要買,麻煩加他的賴發給他看一下 謝謝』最多的時
寫下這種很危言聳聽的標題,是現在台灣詐騙太囂張了 其實我寫這篇用意是為了不要再有無辜的民眾又被詐騙集團利用 以下這些故事新聞上都能查到相關類似劇情 通常出借銀行帳戶的人都是因為經濟條件不好 為了賺錢傻傻被騙 相信那些詐騙集團說的,因為詐騙太多,所以才想用高價去收購帳戶 因為風險高,所以很多
Thumbnail
在遭逢困頓時, 沒有過問細節與提出質疑, 便願意出手相助與全力相挺的朋友, 現在回想起, 仍能在心底感受著那一盞燭光的溫暖。 也許, 正是源於此, 遇到不知對方帳號被盜的情況下, 對於急需用錢的請求, 便不假思索地出手相助、情義相挺。 只希望對方即便一時落難, 也能循線找到溫暖與支持前進的力量。
專訪犯罪心理學教授:戴伸峰 *網路詐騙和電話詐騙的不同 網路詐騙常來自於:"熟識帳號"(不是熟識的人) *電話詐騙: --詐團在你接起電話1分鐘內就可以判斷是否能詐騙成功。 --若有機會說:等等、我找XXX(爸爸/媽媽/....)來聽一下,就有機會杜絕70%的詐騙。 *在可以討論"案例"
Thumbnail
回想起怎麼會落入騙局?「貪婪」固然是首要因素,其次是缺乏「判斷的知識和智慧」,再來就是「缺乏智慧的仁慈」。這三樣我全都犯了。 騙子利用無知、利用人性的貪婪、利用人們的愛心,騙取財物。
Thumbnail
投資詐騙日益增多,不再限於傳統的詐騙手段,而是藉由虛擬貨幣等新形式進行詐騙。從一場看似真摯的投資活動,到最後發現所有的投資項目都跟被羈押的一群人有關,這位投資者才意識到自己已經落入詐騙的陷阱。投資前應審慎評估各項資訊並尋求專業意見,避免成為投資詐騙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