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途—善意還是惡意?關心與傷害僅只一線之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小提醒:本篇內容情緒起伏較大,若正值心緒不佳的朋友,建議直接跳至後方<黑暗中萌芽的希望>段落,前章待心情平穩時再來閱讀,謝謝!

滿月之夜。在層層樹蔭之間,月亮依舊閃耀著那抹光亮。

滿月之夜。在層層樹蔭之間,月亮依舊閃耀著那抹光亮。

※小提醒:本篇內容情緒起伏較大,若正值心緒不佳的朋友,建議直接跳至後方<黑暗中萌芽的希望>段落,前章待心情平穩時再來閱讀,謝謝!


那些在醫院回診觀察的大小事,來跟大家分享。
每個月總會有固定幾天,要到醫院去看診或是做檢查。
年年過去,不知不覺也過了十幾年。
從孩童到青年、再出到社會的年紀,儘管看到的事物不太相同,感受卻是相似的。
這些觀察到的種種感觸與體悟,交織而成現今的我的樣貌。
希望這些小事,都能被溫柔以待。

那是我隱藏在心底深處的秘密。

我永遠忘不了那天,心中所感受到的悲傷與絕望。正因為曾經歷過,我更無法原諒,那些自以為行關心之名而傷害他人的人們。

沒有人該是這樣無端被惡意對待,沒有人。


何謂善意、何謂惡意?


時間來到下午時刻的公車站牌,只有我一人在站台等待。

熾熱的陽光灑落在地上,我靠著一旁的站牌說明的看板後閃躲著太陽,一台公車迎面而來,停在站牌邊讓到站的乘客依序下車。

不是我要搭乘的班次,於是我繼續躲在看板後。

好幾位乘客紛紛下車,有的朝我身後的出口走去,有的則往反方向的出口走去,照理來說不會跟我有任何交集。

最後一位下車的是名矮小的婦人,正朝我身後的出口走去,然後她看見躲在角落的我,停下腳步。

儘管看似在玩手機,但我也注意到她的舉動,身體微微緊繃的戒備著。

似乎並未注意到我的動作,她神色自若的走到我面前:「妹妹,你的脖子怎麼了?」

因為皮肌炎的發作,我身體的臉、手及各處的肌膚上,遍布細小的傷口跟結痂的瘡疤。儘管戴上口罩、穿了防曬外套遮擋住大部分,但脖頸上的痕跡不是那麼容易遮擋住的,除非是穿上高領或繫上圍巾,否則位於正面清晰可見的結痂相當明顯。但醫生說盡量讓傷口保持透氣通風,才會好的快些。

「正要去醫院、謝謝關心。」不打算跟外人講太多,我收攏外套拉鍊轉移她的焦點。

她興致勃勃的湊過來:「是不是喝雞酒?我之前吃完也是這樣,火氣太大休養了好幾天。」然後她看見了我緊握背包背帶的手,眼睛一亮:「啊,你是皮膚有問題是不是?」

「不是雞酒造成的。要去看醫生、謝謝關心。」我左右張望,看板上顯示的數字寫了再三站到達,公車明明就顯示快到了,怎麼還不快來?

「唉唷啊你是去給哪個醫生看?怎麼這麼嚴重都看不好?是不是庸醫啊?」她繼續喋喋不休,甚至開始詆毀我的醫生。實在不想繼續給她回應,我想不如先離開站牌,頂多站久一點等下一班公車就是了:「不關你的事,我的醫生也不是庸醫,請不要隨意評論他人,謝謝。」

「啊你這個齁,我跟你說你要去唸佛啦,我認識一個師姐很厲害,我就是去她那邊養好的……」似乎看出我要走人,她突然拉住我的手要帶我走,我嚇了一大跳傻在原地,一瞬間忘記要掙脫開。

她另一隻空著的手指向我的脖子,我知道雖然已經用外套擋住了,但那裡還是會露出部分痕跡,她很大聲的說出那句話:


「你的脖子看起來那麼恐怖!我帶你去找師姐處理!」


公車站沒有人在候車。

「放開我!請妳離開!」回過神來,我幾乎渾身顫抖的用力抽開手,頭一轉立刻離開現場。

她還不放棄的追上來:「我寫給你師姐的地址,你有空可以去找他……」

「請立刻離開,否則我要報警。」我回過身頓住,一手拿著手機,用自己能發出來最嚴厲的語氣發出警告。

「唉唷,我只是好心要幫你,好心沒好報。」她訕訕然抓著臉,終於走了。

我幾乎要虛脫在原地。

鬆懈下來才發現全身都在顫抖,手指差點握不住手機,趕緊把它胡亂塞進大衣口袋,然後從背包中抽出圍巾,不管醫生囑咐的圍住脖頸,帽子壓低、手插入口袋,盡量把全身都縮進穿戴著的衣物內,不外露任何一點肌膚。

有瞬間我想轉身回家,但目前肌力不足的我無法自行騎機車前往醫院,家人今天剛好有事外出,我只能緊緊抓住背包,等待公車到來。

那幾分鐘的時間像是一輩子那麼長。

然後公車來了,我默默的上車、等到站後下車照著熟悉的路線走進醫院看診、領藥,接著再坐公車回家。

到站後,我在心中告訴自己,在自己的皮肌炎恢復正常之前,我不會再搭乘任何公車。

我的脖子很恐怖。是恐怖不是可怕,儘管心中明白不應該聽信那種話,但我無法不感到顫慄。只要我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就有可能會遇上那種人,那種自以為是善意,卻以惡意攻擊他人的人。

害怕、悲傷、難過、絕望,心底五味雜陳,升不起一點憤怒,因為已經被疲憊給掩蓋,那並不是發自關心的話語,自以為是的關心僅只是一種更深更重的傷害。

在身體狀況轉好之前,任何看見我的皮膚的人都有可能說出那種話。我很害怕,無法不打從心底對人類感到恐懼。

我害怕有人群存在的地方,我害怕任何人

比鬼故事更可怕的,是真實發生過的故事。

※這不是虛構事件,是本身經歷真人真事撰寫。

最可怕的,是人心。

最可怕的,是人心。


情緒風暴


這是我在情緒風暴中寫下的記錄,大家應該看的出來。(苦笑)

從小到大,我遇過許多次類似的情況。人群恐慌症並非時刻發作,而是伴隨著皮肌炎復發時的症狀。每一次疾病發作,我就會不自主的開始避免與人接觸,以免發生類似的事情。類似的「歧視」層出不窮,只要你與正常人不同,就有可能被另眼相看。但在都市中,你無法完全避免與人接觸,只能縮減可能性。

我也是人,但卻也害怕人。因為有時候,人比任何動物都來的可怕。

知道慢性疾病最折磨人的地方是什麼嗎?就是一切都是慢、慢、的。慢慢顯現的症狀、慢慢引起的不便,長時間服藥後才開始慢慢減緩的異常數值。一切都是很慢、很慢的,有時候慢性凌遲比一刀兩斷還痛苦,那是身體與心理的雙重挑戰,除了身體上的不適,還要忍受任何朝你看來的異樣眼光。

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

在診間看完診後會至外面等候,在領預約單及處方箋時,相熟的護理師曾握著我的手要我好好保重,他的眼裡是心疼擔憂而不是恐懼;在學期間必須搭乘公車回家的路上,認識的同學看著我遍布紅疹的手就那麼落下淚來,我告訴他這不會痛,只是看起來可怕,希望他別被嚇到,而他認真的告訴我:「我看了心很痛。」

我遇過好人,也遇過壞人。更多時候好人仍是佔了大多數,然而破壞往往比建立信任更加容易,就像在多年以後即使身體無事,我仍習慣往人少的方向行進,那是一種深植於體內的記憶化為習慣,並不是那麼容易改變。

時至今日我仍可以在腦海中清晰的描繪出當時每件事發生的場景,有時會痛恨自己的記憶力,若是什麼都不記得是不是會更加輕鬆?然而那些深刻的感受並不容易被忘卻。

我始終記著那些善意與惡意。再後來我懂了,有朝一日我要將這些經歷都寫下,善意與惡意的力量同樣強大。在我還無法改善狀況前,只能先記著它們,然後總有一天,我要成為比惡意更加強大的一股力量,照亮那些曾經被黑暗籠罩著的地方。

——我要成為那道光。


黑暗中萌芽的希望


我經由無盡的黑暗深淵淬煉而成,感受過身不由己的無能為力,明瞭己身被負面能量攫取的恐懼。無法呼吸、難以訴說、喘不過氣,胸口彷彿被邪穢重壓,身體沉浸在晦暗之中,靈魂被來回撕扯,那些痛楚再真實不過。


為什麼我要當人?這個問題無數次縈繞在心中。


我的身體與心靈,在過去的歲月裡承受過無數次的劇烈考驗,次次皆是煎熬。浴火鳳凰在烈焰之中重生,而我的免疫疾病也像一把火般,使我的皮膚一再的從內而外重新汰換再生。中醫師形容,體內的免疫系統混亂,就如同熊熊烈火般燃燒、再燃燒,將一切事物都粉碎殆盡。他說一切,或許也包括我充滿掙扎與淚水的內心。


因此,真正的「我」醒來了。


重複了十幾年看不見盡頭的日子,以及逐漸劇烈的痛楚,讓我從反覆地沉淪之中看清,足夠了。


體驗,為了即將帶來的事物,祢需要先經歷過。經歷痛楚、經歷失去、經歷一切祢須經歷的……

然後,才會成長

因為我經歷過了。所以,有了勇氣與力量去面對。並且,我相信我真的有能力去面對一切

——因為我是奇蹟之光。


我是Miracle,帶來光與希望。

我願意釋放過往的一切事物,那些痛楚、煩憂、負面的情緒,那些難以承受著的悲傷經歷,以奇蹟的重生之火燃燒,我願意轉化那些事物,成為滋養如今的我的能量。

我願意繼續向前邁進。

儘管受過傷,仍要繼續走下去。祢、我、祂,我們都在成長的生命路途上。

然後,也許終有一天,能成為照亮他人的一抹光。

—— 20210829,大天使愛瑟瑞爾 傳訊 Miracle。

我會努力,成為自己的那道光。

我會努力,成為自己的那道光。


後記


你無法改變他人,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痛過、失去過、被負面能量攫取一切思考,無論是誰,都經歷過屬於各自的創傷。

但是,我還在這裡。儘管傷痕累累、或許甚至尚未痊癒,我依然走到了這裡。相信同樣願意走下去的你,本質也都是堅強且勇敢的靈魂。

受過傷,獲得力量。那些傷害不會消逝,那麼,就把它轉化成另一種形式吧。讓它再生為滋養靈魂的養分,然後再站起身。我願成為比惡意更強大的力量,在黑暗中散播光明的種子,照亮任何無光的角落。

正因曾經深處於黑暗之中,更加明白那種深不見底的絕望,更清楚在一片漆黑透出的一抹光,都有可能是那唯一的救贖與希望。

既然惡意強大,我就讓善意比它更加強大——


我會成為最燦爛的光亮,我要成為黑暗中的那抹微光。


未來會與大家分享,我大學時曾經創作的短篇童話故事:《黑暗中的微光》。


2022改寫後補記


你無法改變他人,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在探路客初次發布這篇文後,出乎意料的是,獲得了許多回響。

本來我以為,這麼陰暗的標題,不會有太多人來看,但讓我最感動的是,許多探友們在讀完這篇文後,給了我許多暖心的回饋。

小太陽、瓶子、Caridee、Lynette、Adai、Nakumo、樹懶、阿兔還有靜,重新去搭乘公車的勇氣,是你們給我的。有人在下方給我打氣、有人氣噗噗的說如果在現場要阻止對方、有人說只要我跟他約好時間,他可以跑來陪我搭公車。謝謝你們給我的溫暖,讓我知道,我始終不是孤單一人。

這是當初在探路客上的留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我把它給截圖了下來。其他留言也存在我的雲端,讓它們繼續陪著我!謝謝你們的留言。

這是當初在探路客上的留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我把它給截圖了下來。其他留言也存在我的雲端,讓它們繼續陪著我!謝謝你們的留言。

尤其謝謝你,小太陽。你的一句不要怕,讓我每次看見都濕了眼眶。我不再怕了,再有下次,我會更勇敢、更堅強的去面對它。


我是Miracle ,這裡是奇蹟放送所。謝謝大家願意看完這個有點沉重的故事,我們下篇再會囉。


※本文發布日期:2022/03/01。同步發於FB、Matters、方格子。
※文字著作權所有,欲轉載者務必事先告知,侵權必究。

【關於我的出沒地點】
出沒處索引FB|IG|Matters|Vocus|Youtube
聯絡信箱:miraclewu000@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途-avatar-img
2022/03/04
每次拜讀你的文章,都爲你那面對生命的勇氣與韌性涌上滿滿的感動!或許也來自兒時經常皮膚過敏、無法上學、帶傷上學的回憶,與有幸走過來的同理及不捨。很想給你一個暖暖的擁抱,時時爲你祈禱,阿彌陀佛。送你一首我很喜歡的歌:劉惜君 - 光
Miracle|奇蹟放送所-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3/05
謝謝旅途的喜歡😊 我想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著各自的傷痕,但也因此,我們長成了更堅強的人。 透過書寫的方式把這些過往回憶給細細梳理開來時,心情也漸漸鬆開許多,而我想若是在自己分享這些內容的同時,也恰好能讓螢幕前的人們,同時看見一些可以怎麼轉換遇到困難的思考,甚至想到過去某個時刻的自己、進而為過去的自己帶來療癒,那麼我的這些書寫,便會更有意義~ 謝謝你給的擁抱,配上你分享的歌,一起暖暖的收下了~🥰🥰🥰
小倫-avatar-img
2022/03/02
我可以理解妳的感受,我們一定可以找到讓我們可以更自在生活的方式,祝福妳一切順利,也祝福我們可以越來越健康!
Miracle|奇蹟放送所-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3/03
謝謝你的理解跟祝福~願我們都能夠健康、平安的,常保隨心自在😊
靜的星空-avatar-img
2022/03/01
這個故事我始終記得~當時在探路客上有閱讀到。後記很感人,妳都有做記錄收藏下來,大家的留言,奇蹟好棒喔!加油喔!這幾天天氣溫度變化要上上下下,希望妳身心靈一切順心❤️
Miracle|奇蹟放送所-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3/03
有呀,大家快來看,那位要陪我坐公車人超好的朋友在這!就是此人!是不是好到誇張!(演戲嗎🤣) 其實探路客的留言我每篇都給它存下來啊,你就知道那個量有多少了,誰說過什麼也都在心裡記得牢牢的,謝謝你們跟我分享的愛~靜你也很棒哦!有固定去走路運動的習慣超好的!我們一起好好照顧自己跟愛自己🥰❤🧡💛💚💙💜💖
泡澡的太陽-avatar-img
2022/03/01
過頭的善意有時候反而不好 但是很感動你可以跨過心中的陰暗 並且期許自己可以變成別人的光 我們生活在這個人群社會中 總是會遇到會好或惡的人事物 但我總是期許的 心中一道善念 然後把這一份善,傳遞下去
Miracle|奇蹟放送所-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3/03
對了,你的想法跟有一本書《積善》作者的想法好像呢!有這樣的想法好棒,如果世界上多一些能夠這麼思考的,一定會更加美好~:)
末冰-avatar-img
2022/03/01
抱抱Miracle,辛苦了,走過了這一切~ 妳現在已經成為了心中所想的那道光,會退散所有的不善與傷痛,並照耀著他人呢~ 對於那種「走火入魔」以宗教人士自詡的人,以後再遇到就馮客氣了,有句話「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直接回她:「干妳屁事!」自討沒趣的就是她自己了。
Miracle|奇蹟放送所-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3/03
也謝謝興桑的擁抱~探友好溫暖,給了好多抱抱🥰
avatar-img
Miracle|奇蹟放送所的沙龍
73會員
85內容數
生命本身即是奇蹟。這裡放送屬於奇蹟的故事,我是Miracle。 圖文創作者、撰稿人,提供撰文與繪圖服務,歡迎來信聯絡:miraclewu000@gmail.com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最近掙扎難熬 在乎的卻僅不過是停留於個人層次的煩惱 煩惱⋯是煩惱沒錯呀 只是我總是會將它上升到像是世界毀滅這樣的問題看待
Thumbnail
最近掙扎難熬 在乎的卻僅不過是停留於個人層次的煩惱 煩惱⋯是煩惱沒錯呀 只是我總是會將它上升到像是世界毀滅這樣的問題看待
Thumbnail
或許,急迫的生活步調,將人的思緒複雜化,讓情緒時時處於備戰的狀態,耗弱心中的正能量, 但是,心靈深處,總是有那點點暖心的光芒,你仍是溫暖的,仍是充滿熱情的,只是忘記了。
Thumbnail
或許,急迫的生活步調,將人的思緒複雜化,讓情緒時時處於備戰的狀態,耗弱心中的正能量, 但是,心靈深處,總是有那點點暖心的光芒,你仍是溫暖的,仍是充滿熱情的,只是忘記了。
Thumbnail
嚴格說起來,這件事和學測毫無關係。它發生在學測制度建立前數年,事情發生的當下,她也早過了需要學測的年紀。 醒來時人在醫院裡。床邊圍了大大小小的人臉。醫生唯恐腦傷,一一要她指認每張人臉。那些記憶都還在,沒有因為來路不明的撞擊而失散。她的父母。朋友。在醫院執事的長輩。
Thumbnail
嚴格說起來,這件事和學測毫無關係。它發生在學測制度建立前數年,事情發生的當下,她也早過了需要學測的年紀。 醒來時人在醫院裡。床邊圍了大大小小的人臉。醫生唯恐腦傷,一一要她指認每張人臉。那些記憶都還在,沒有因為來路不明的撞擊而失散。她的父母。朋友。在醫院執事的長輩。
Thumbnail
※小提醒:本篇內容情緒起伏較大,若正值心緒不佳的朋友,建議直接跳至後方<黑暗中萌芽的希望>段落,前章待心情平穩時再來閱讀,謝謝!
Thumbnail
※小提醒:本篇內容情緒起伏較大,若正值心緒不佳的朋友,建議直接跳至後方<黑暗中萌芽的希望>段落,前章待心情平穩時再來閱讀,謝謝!
Thumbnail
妻子和剛剛幫忙開車門的女孩,小心翼翼地從後座攙扶出一名男子,他轉過頭來跟妻子低聲說話,我一看到他的臉,即不禁哀叫:「天哪,那是我!」 那是個和現在的我不大一樣的我……
Thumbnail
妻子和剛剛幫忙開車門的女孩,小心翼翼地從後座攙扶出一名男子,他轉過頭來跟妻子低聲說話,我一看到他的臉,即不禁哀叫:「天哪,那是我!」 那是個和現在的我不大一樣的我……
Thumbnail
『你讓我自我檢討了好久。』從國中以來就交情很好的她略紅著眼眶說著。 『我後來把所有短時間沒聯絡過的朋友都聯絡了一遍,我一直以為沒消息就只是因為忙而已,沒想到你會經歷這些。』 或許我們人生總是會遭遇各種意外,或好或壞,或如艷陽下的淺海讓人迷醉,或如暴雨雷電般讓人驚恐,但身邊總是會有人陪著你走過。
Thumbnail
『你讓我自我檢討了好久。』從國中以來就交情很好的她略紅著眼眶說著。 『我後來把所有短時間沒聯絡過的朋友都聯絡了一遍,我一直以為沒消息就只是因為忙而已,沒想到你會經歷這些。』 或許我們人生總是會遭遇各種意外,或好或壞,或如艷陽下的淺海讓人迷醉,或如暴雨雷電般讓人驚恐,但身邊總是會有人陪著你走過。
Thumbnail
關於正感覺被痛苦埋沒的女孩的一則短篇小故事。 起源於噗浪的逆文字轉蛋。
Thumbnail
關於正感覺被痛苦埋沒的女孩的一則短篇小故事。 起源於噗浪的逆文字轉蛋。
Thumbnail
我無法將視線從她身上移開。 即使只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此刻我卻深深的希望她能好好的度過一切。我可以感受到她的痛,同等她表現而來的堅強。即使今晚我只是一位旁觀者,這場劇卻將不斷重複演出,而我們被迫在劇裡充當一名角色。
Thumbnail
我無法將視線從她身上移開。 即使只是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此刻我卻深深的希望她能好好的度過一切。我可以感受到她的痛,同等她表現而來的堅強。即使今晚我只是一位旁觀者,這場劇卻將不斷重複演出,而我們被迫在劇裡充當一名角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