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裡的孩子們都怎麼了?》、《深入絕境: 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戰爭的框架》

2022/03/01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幾天生活中的日常與平靜,讓人格外有意識地去細細思考,我們所能擁有的幸運與機緣。當我們嘗試用各種方式去解讀這個世界,其實也正表達了我們對她的關心,而這個關心的背後,就是期待她能改變、變得更好。
認識世界與閱讀的初衷,都是一樣的。
今天推薦大家三本書,透過戰爭第一線的注視,讓我們一起深思可能帶來改變的起點為何?
《戰爭裡的孩子們都怎麼了?》
作者|本美香
譯者|林仁惠
出版|衛城出版
本書作者,也是日本著名戰地記者-山本美香,親自在戰場攝影,留下一幕幕撼動人心的照片,並且深入採訪戰爭中的國家,寫實紀錄戰火下的人民生活。她認為「記者的職責,就是向全世界報導戰爭中人們的處境,進而創造出深刻反思的契機。」2012年,她在採訪敘利亞內戰時遭流彈射殺而亡,這本書成為她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訊息。
_
《深入絕境: 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
作者|Lindsey Hilsum
譯者|黃楷君
出版|衛城出版
瑪麗‧柯爾文,是歐美家喻戶曉的偉大戰地記者。她走訪戰地,無懼砲火,關注殘破世界裡珍貴的一絲人性。即使她在轟炸中瞎了左眼、左耳失聰,但仍止不住她凝視真實、報導真相的熱情,以「獨眼」的女俠形象深深烙印在世人的記憶當中。2012年,她不幸死於敘利亞的戰火,將畢生都奉獻給了戰地記者這份職業。
本書作者-琳賽・希爾遜,瑪麗的同事,細膩地梳理了她近乎傳奇般的經歷,透過研究瑪麗從13歲起就寫下的私密日記,以及對許多親友的深度訪談,多方深度調查,寫成這本動人心弦的傳記。透過瑪麗‧柯爾文的一生,喚起「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新聞」的省思。
_
《戰爭的框架:從生命的危脆性與可弔唁性,直視國家暴力、戰爭、苦痛、影像與權力》
作者|Judith Butler
譯者|申昀晏
出版|麥田
戰爭持續進行—這並非僅止於譬喻,而是此時此刻、日以繼夜正在發生的事實。透過作者的詰問,我們也許會驚覺自己用以思考的框架—將某些生命視為「可活的」、「可弔唁的」;哪些是不值得活的、甚至從來沒有活過的「生命」,這些「戰爭的框架」究竟如何產生作用。而當我們清楚意識到這一點,也許事態就有可能出現縫隙,成為造成改變的起點。
本書主要由五篇回應當代戰爭的文章組成,聚焦於呈現我們的情感和倫理傾向是如何受到選擇性的差別框架所規範。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小獸書屋
小獸書屋
一間以「自然探索、動物平權、環境友善、文學漫遊」的主題書籍精選的獨立書店,結合閱讀推廣、議題講座、以及各式有趣活動發想,和大家一起探索這座島嶼的無限可能。這裡的文章將以書店經營、書籍分享、活動側寫等等,紀錄著小獸的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