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家,同時也是知名藝術評論家約翰.伯格 (John Berger)曾寫道:
一個個人所作的遷徙決定,通常浸潤著歷史的必然性,但是他自己或是他遇到的所有人卻都對此一無所知。
撇除因為戰事、國內動盪而不得不的逃離,這看似高一個生命層次的理解,好像是在說著,不管我們如今做了什麼決定,要前往何方,似乎都是已經決定好的。
抱著懷疑的理解,直至看到了琳達.柯利所著
《她的世界史:跨越邊界的女性,伊莉莎白.馬許與她的十八世紀人生》才漸漸理解約翰.柏格的意思。
主角伊莉莎白.馬許真的就是一個小人物,你讀過的歷史課本上不曾出現過她的名字,然而她卻能經由海路,足跡遍及四大洲,走得比那個時代的女性都還要遠。
她的一生,也正是動亂世界史的縮影。
時代背景
十八世紀已是歐洲列強開始崛起,帝國主義盛行之時,她曾經可能是個奴隸,因為不列顛海軍勢力擴張,父母才得以離開牙買加前往英國落腳,擺脫代代奴隸的命運,也讓在英國出身的她才有長大的可能;她能夠獨自在海上航行,甚至被海盜俘虜至摩洛哥,那是不列顛帝國在跟周遭國家明爭暗鬥;而她之所以又能再遠渡重洋至印度,甚至成為了一位奴隸主,懷著矛盾的心情協助因為戰爭而債台高築的丈夫,背後更是因為美國獨立革命。
彷彿蝴蝶效應般環環相扣,幾乎超出了一個人活著能理解的範圍,伊莉莎白或許每次的出發都有自己的理由,但卻同時有著歷史的必然性,她是「動態世界」中的一份子。
書中非常細心的附上伊莉莎白.馬許和她整個家族經歷的世界遷徙。就算是現代人,能將世界這樣走遍的恐怕也不在多數。
我們又為什麼要了解歷史?翻閱這名看似沒沒無聞的女性故事?
甫看完《時代革命》後,發現這大概也是少數一部,訪談者對於自己出現在大螢幕首先感到緊張,必須變聲蒙面、更不能如其他演員歡慶的電影了。
然而,正就是因為他們沒沒無聞,從一個人、轉變為群體行動,甚至創造了「集體記憶」,每一個在螢幕前出現的人,幾乎都寫就一本微觀史,即便現在來看都是創造了一個時代,然而在當下他們正也只是做出選擇、想好好盡自己的本分罷了。
「十八世紀是啟蒙運動、七年戰爭、美國獨立革命、法國大革命的時代。也是大不列顛帝國擴張,洲際貿易、洲際移民、奴隸買賣盛行的時代。」
看到這句話的你,大概不會有什麼感受,歷史往往一句話紀載著事件,背後卻是有血有肉的小人物組成。伊莉莎白.馬許就是那麼一個小人物,佩服作者琳達.柯利的深厚調研功力,在那個私人紀錄往往流離失所的時代,還能從伊莉莎白交往的人中細細探究其背景,才得以讓我們望見這本少見、以女性視角寫成的全球史。
這本書你還可以看到
:國際移民史-在那個時期的人口流動甚至奴隸買賣都達到恐怖的規模,也能讓我們反思,已經廢除了奴隸制度的現今,還是讓很多人不得不背離家鄉上路的理由有什麼?
:女性寫作史-伊莉莎白.馬許將自己在摩洛哥被虜,甚至差點成為後宮小妾的經歷,自費出版了一本回憶錄。在那個時候因為印刷業的蓬勃發展與人口流動,女作家於英國新出版的小說數量,是1750年代的兩倍。
:全球貿易史-幾乎不用多說,海上貿易的蓬勃帶來的必然,到後面又如何因為戰爭,而變成毀壞國家的手段?
:台灣出現了?-伊莉莎白的夫家祖先,曾是第一個抵達台灣的英格蘭商人,還跟當時的統治者鄭經提議,希望讓台灣成為一個「貿易重鎮」。(現在也正是...歷史進行中…)
當然腦袋也出現不少連結書單,要論英國當時海上貿易實力、人口如何流動與買賣,甚至了解擴張版圖深深影響了中國與印度,就找
《朱鷺號三部曲》;而伊莉莎白.馬許的印度之旅,觀看一個殖民國家的人如何在其領地上旅遊,可延伸喬治.歐威爾的
《緬甸歲月》;想看英國移交香港主權後,開始中國的一國兩制,卻在之後造就整個時代的革命故事,請直接看《時代革命》。(我真的是各種偷渡。)
我不知道伊莉莎白.馬許活在我們這個世紀,是不是也能造就這樣的代表性,但我想我們這個時代的移動者,也一定正成為歷史觀看者,甚至成為撼動歷史的可能吧。
人的生命可以如此渺小,活不過一個變動的世紀。
人的生命卻又可以如此宏大,活在世界地圖上的廣闊,造就其不可抹滅的代表性。
我們都是過去的見證人,卻同時在創造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