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與科技業的元宇宙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要說2022最紅的關鍵字是什麼,我想元宇宙(Metaverse)沒有第一也有第二。這個關鍵字到底有多瘋狂呢?

我舉個身邊的例子,一個遊戲業的客戶跟我說去年初本來已經開發了一段時間的遊戲,拿出來在市場上募資,但一直不太順利,我和同事拿了測試版回去把玩一下,覺得還不錯啊,就是類似模擬城市模擬市民類的遊戲。

客戶接著說,今年只是把本來遊戲的名稱換成元宇宙有關的開頭,結果同一批投資人就秒懂,然後就願意投資了。

這到底有多紅?最具體的例子大概就是臉書去年底把企業名稱從 Facebook 改名成了 Meta.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許多人講的元宇宙都有著不盡相同的定義,例如臉書大多是從AR/VR 搭配其核心的社交這個角度切入,在台灣傳統企業基本上也是跟AR/VR相關的硬體設備有關而切入,但是在區塊鏈的世界中,元宇宙卻是搭著從去年就掀起巨浪的 NFT 一起而不斷的被討論中。

從2021年起的NFT浪潮,至今已經翻了好幾輪,並且可以觀察到,已經不只是只有所謂幣圈的人在熱鬧,延燒到許多知名品牌如 Nike, Adidas 都很用心的在投入。

不過也創造出許多人的疑問,例如 NFT 到底跟元宇宙的關聯是什麼?

從去年的NFT熱潮到現在,可以說幾乎每一兩天就會有新專案的上線,但是也都已經預知大多數的將會成為垃圾專案,就跟所有的科技泡沫一樣,最早期的NFT專案享受到了早期的果實,而到最近可以看到許多類似的圖像專案會連初期銷售都做不完。

如同諸多的科技泡沫一般,泡沫過後總是會留下些什麼,現在NFT的泡沫是否過去我們無從得知,但有意識的諸多玩家或者企業卻已經開始積極的探討起可以在NFT或者元宇宙做些什麼,這會開始更有意思,對於區塊鏈從業者來說,更是區塊鏈落地的好方式。

但是對於諸多想要進入元宇宙或者利用NFT的企業來說,卻又往往不得其門而入,或者花過多的時間研究探討分析,卻忽略掉或許直接開始做可能才是進化到Web3或者進入到元宇宙最快最好的方式,元宇宙過於龐大,只要沾點邊都可以說跟元宇宙有關,並且現在有太多各自不盡相同的元宇宙論述,但是NFT確實是企業可以先入手拿來做運用的工具。

可以想像NFT跟十多年前,eBay或者Yahoo拍賣剛亮相的那種對市場帶來的驚艷,Yahoo拍賣的出現替想要利用網路賣東西的人包含企業解決了諸多基礎建設到面對市場的問題,從網站,賣場,上架,金流等,一下子讓許多人只要有物品想賣都可以借用Yahoo拍賣一次到未來跟買家做交易,這想想真的是不得了的服務。

而NFT可以說再次重構了買賣這件事情,甚至帶來更巨大的影響,透過區塊鏈及加密貨幣所帶來的去中心化基礎建設,搭配NFT及不同的賣場例如Opensea,你可以更方便的讓你的服務或者內容透過NFT直接面向了比過去更巨大的全球市場,相比以前的Y拍你會受限於其條款而只能做區域型的銷售,加密貨幣本體解決了傳統的金流問題,並且因為NFT + 加密貨幣的特性,你可以自由的設計出多元的收費方案,而不會受制於過去Web2的平台給予你的限制,例如在Youtuber你只能透過廣告費來做收費而無法自行設計出你認為對你的受眾市場有效的方案。

並且也解構了過去平台容易獨大的效應,在Web3或者說元宇宙,平台還是很重要,但會回歸本質就是做資訊媒合,例如Opensea本質就是一種區塊鏈的前端,根據此特性,平台有可能會更有機會分眾和多元化,這些預言在一兩年前許多探討區塊鏈未來的文章其實都有提及,包含我自己,但是整體的落地和質變可以說因為NFT而更落地和親民了。

如果你本質是提供服務的企業,那麼將會發現搭配自己內部的企劃團隊利用NFT將會是個利器,並且還比以前更能取得第一手的使用者行為而非透過諸多間接的數位行銷工具,因此你會看到有越來越多的數位行銷科技業者開始投入資源探討這部份的可能性。

NFT本質在技術上不見得有太多其特別之處,但科技創新有趣之處就在這,因為NFT搭配區塊鏈所帶來的特性卻產生了無比巨大的想像空間,目前可以看到有許多業者探討其應用的可能性,不管是鹽酥雞NFT或者停車場業者的盲盒,我想不久就會看到電影業者提供的服務,以及更多業者正在籌劃著,所以這泡沫不正就是科技創新最好的詮釋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朱宜振的沙龍
16會員
8內容數
我是朱宜振,人稱拉面。我會試著探討如何在傳統觀念和新科技中取得平衡點,來陪著小朋友走向我們未知的未來。
朱宜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5/23
這幾年我自己的生活早已經有了一個很規律的pattern,每週二北上台北辦公室,進行各種會議以及與團隊的諸多面對面討論,然後盡量都在週四傍晚回家,時間挑的好就都還可以跟家人一起晚餐。就這樣週間通勤了將近五年有了,就算是2020的疫情因為台灣受到的影響不大因此依然這樣規律的維持著,直到了上週5/14我
Thumbnail
2021/05/23
這幾年我自己的生活早已經有了一個很規律的pattern,每週二北上台北辦公室,進行各種會議以及與團隊的諸多面對面討論,然後盡量都在週四傍晚回家,時間挑的好就都還可以跟家人一起晚餐。就這樣週間通勤了將近五年有了,就算是2020的疫情因為台灣受到的影響不大因此依然這樣規律的維持著,直到了上週5/14我
Thumbnail
2021/01/19
我知道每年不少朋友都會來定自己每年的一個待辦清單,尤其考量到我目前的同溫層大多屬於正在創業中的狀態,然後大多都比我年輕。 於是乎可以看到我的臉書上幾乎一整個都呈現著正面積極的樣貌,而我必須承認,我自己的人設上面,不太是這樣積極奮鬥的人生觀,常常帶來的狀況反而是我常覺得幸好我跟這些年輕人的年紀不同,
Thumbnail
2021/01/19
我知道每年不少朋友都會來定自己每年的一個待辦清單,尤其考量到我目前的同溫層大多屬於正在創業中的狀態,然後大多都比我年輕。 於是乎可以看到我的臉書上幾乎一整個都呈現著正面積極的樣貌,而我必須承認,我自己的人設上面,不太是這樣積極奮鬥的人生觀,常常帶來的狀況反而是我常覺得幸好我跟這些年輕人的年紀不同,
Thumbnail
2020/12/30
過去幾年還算常有機會被邀請去一些創業比賽或者政府支持的創業輔導計畫中擔任評審或者教練,這一兩年雖然忙於自己的公司因而減少這些活動,不過在今年少數我戲稱為”公民責任”的輔導教練中有了些新的體會和心得。 過去幾年有許多正負面關於探討大學生是否適合創業的問題,正面的不外乎讓學生提早面對社會現實,學習失敗。
Thumbnail
2020/12/30
過去幾年還算常有機會被邀請去一些創業比賽或者政府支持的創業輔導計畫中擔任評審或者教練,這一兩年雖然忙於自己的公司因而減少這些活動,不過在今年少數我戲稱為”公民責任”的輔導教練中有了些新的體會和心得。 過去幾年有許多正負面關於探討大學生是否適合創業的問題,正面的不外乎讓學生提早面對社會現實,學習失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Meta(就是臉書母公司)元宇宙部門Q1、Q2均虧損近30億美元!!! 到底元宇宙是什麼?一起來看看這個神秘又充滿想像的宇宙吧
Thumbnail
Meta(就是臉書母公司)元宇宙部門Q1、Q2均虧損近30億美元!!! 到底元宇宙是什麼?一起來看看這個神秘又充滿想像的宇宙吧
Thumbnail
「同樣是看NFT,但國外跟台灣的心態完全不同。」面對幣值暴跌,年初才剛參展完美國2022年消費電子展的台灣新創media.app團隊,不疾不徐地道出他們對幣圈熊市的見解。 從量化交易跳到元宇宙,看準「只能看的NFT太無聊」 提供諮詢到發行一條龍服務,打造能3D展示NFT的元宇宙
Thumbnail
「同樣是看NFT,但國外跟台灣的心態完全不同。」面對幣值暴跌,年初才剛參展完美國2022年消費電子展的台灣新創media.app團隊,不疾不徐地道出他們對幣圈熊市的見解。 從量化交易跳到元宇宙,看準「只能看的NFT太無聊」 提供諮詢到發行一條龍服務,打造能3D展示NFT的元宇宙
Thumbnail
  加密貨幣世界中的元宇宙或是NFT項目最近很火熱,許多藝人鑄造NFT頭像販售,或是在加密貨幣的世界中購買虛擬土地,但這些NFT是虛幻的泡沫?還是未來的趨勢呢?跟著貓奴來一起探討吧!
Thumbnail
  加密貨幣世界中的元宇宙或是NFT項目最近很火熱,許多藝人鑄造NFT頭像販售,或是在加密貨幣的世界中購買虛擬土地,但這些NFT是虛幻的泡沫?還是未來的趨勢呢?跟著貓奴來一起探討吧!
Thumbnail
元宇宙(metaverse)未來是虛無縹緲呢?還是,其希望指日可待?
Thumbnail
元宇宙(metaverse)未來是虛無縹緲呢?還是,其希望指日可待?
Thumbnail
  之前文章跟大家提到了NFT的应用和实物上的接轨,如果你能看懂了,那就不会迷茫跟风成为了发行方的接盘侠。按秦爷所说好像NFT并非能发展的一个领域。其实并非如此,元宇宙在不久来将走入NFT2.0时代。上两期有提到元宇宙属性就是权益的象征,要能真正体现出权益上的使用,唯有在虚拟世界里。
Thumbnail
  之前文章跟大家提到了NFT的应用和实物上的接轨,如果你能看懂了,那就不会迷茫跟风成为了发行方的接盘侠。按秦爷所说好像NFT并非能发展的一个领域。其实并非如此,元宇宙在不久来将走入NFT2.0时代。上两期有提到元宇宙属性就是权益的象征,要能真正体现出权益上的使用,唯有在虚拟世界里。
Thumbnail
無論是成功跨出加密貨幣領域,讓主流世界瘋狂追逐的 NFT,又或者是在美國台灣都引起熱議,並成為炒股話題之一的元宇宙,在過去幾個月,都是熱到不能再熱的科技話題。不過,在這兩個名詞大紅之際,也同時有很多人,質疑他們其實是泡泡,是被過度追捧但是卻無法持久存在的一時泡沫而已。
Thumbnail
無論是成功跨出加密貨幣領域,讓主流世界瘋狂追逐的 NFT,又或者是在美國台灣都引起熱議,並成為炒股話題之一的元宇宙,在過去幾個月,都是熱到不能再熱的科技話題。不過,在這兩個名詞大紅之際,也同時有很多人,質疑他們其實是泡泡,是被過度追捧但是卻無法持久存在的一時泡沫而已。
Thumbnail
本文和我過去在「方格子」平台所撰寫的類型與內容截然不同。這是近來投入此領域研究,閱讀數十本書籍、數百篇文章,再搭配國際情勢之後,我個人的腦洞大開。 要將之視為異想天開或閱讀科幻小說也無妨,至少我已經盡自己所能拋磚引玉做出提醒。日後若不幸真的往這個方向發展,至少我也無愧於自己與國家了。
Thumbnail
本文和我過去在「方格子」平台所撰寫的類型與內容截然不同。這是近來投入此領域研究,閱讀數十本書籍、數百篇文章,再搭配國際情勢之後,我個人的腦洞大開。 要將之視為異想天開或閱讀科幻小說也無妨,至少我已經盡自己所能拋磚引玉做出提醒。日後若不幸真的往這個方向發展,至少我也無愧於自己與國家了。
Thumbnail
大家都聽過「元宇宙」(Metaverse)這個熱門名詞與概念,但知道它與區塊鏈(Blockchain)帶來的意義與改變為何嗎?尤其它們衍生來的Web3.0(第三代互聯網),不僅顛覆監控資本主義,甚至在法律上可能產生數位人權與所有權等相關的質變。
Thumbnail
大家都聽過「元宇宙」(Metaverse)這個熱門名詞與概念,但知道它與區塊鏈(Blockchain)帶來的意義與改變為何嗎?尤其它們衍生來的Web3.0(第三代互聯網),不僅顛覆監控資本主義,甚至在法律上可能產生數位人權與所有權等相關的質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