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談大學生創業

2020/12/3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過去幾年還算常有機會被邀請去一些創業比賽或者政府支持的創業輔導計畫中擔任評審或者教練,這一兩年雖然忙於自己的公司因而減少這些活動,不過在今年少數我戲稱為”公民責任”的輔導教練中有了些新的體會和心得。
過去幾年有許多正負面關於探討大學生是否適合創業的問題,正面的不外乎讓學生提早面對社會現實,學習失敗。負面的就大概都是說太年輕沒經驗,不希望他們失敗等等。
不過試著看國內外幾個較為知名或者成功的案例,很常都是那種英雄出少年,身為大學生還真是辛苦,得面對著不同世代對他們的期待,挑戰,和質疑。如果我是現在的大學生恐怕會非常的不知所措。
這些年下來,因為也面對和輔導過不少的年輕人,加上我自己很紮實的下來與年輕人豁,為何我會這樣說呢?因為有另外一派為數不少的年長有成的前輩們,常會覺得自己有一身的經驗,很願意來教導年輕人,但卻常常到最後覺得很受傷,然後就一邊說著年輕人很可惜都不來學點經驗難怪受傷失敗。
面對這樣的前輩我心裡的OS是,如果你是認真覺得想要協助和參與,那為何不更主動些?為何一定得是年輕人主動的來跟你求教?所以你到底要滿足的是你內心中好為人師的那一面需求還是真心想動手下去協助,在我的觀察中,許多前輩或許拉不下臉來主動一點,但對於年輕人來說更常是為何我得去找你?你根本就不懂我們在做的事情,於是雙方的鴻溝是很難被弭平的。
在當評審教練時,很常會有年輕團隊大多都是想做社交有關的平台,老實說過去我不覺得這適合他們,並且學校都會教學生要注意business model以及如何獲利這件事情。
這幾年下來,反而是我自己修正和學習了新的態度,我開始反思,
  • 在這年紀,真的需要在乎Business Model 嗎?
  • 這時候需要搞清楚獲利點嗎?
我新學習到的觀點是,
  • 現在的年輕人都是網路原生代或者說手機原生代,他們的人生體驗和經歷都是我們這一代及上幾代都沒有的體驗,我們如何告訴他們怎麼做是對的?
  • 現在的人壽命越來越長,對於年輕人來說,你未來有將近五六十年甚至更多必須天天煩惱錢的問題,在你最精華並且沒有嚴重財務包袱的時候是否就該落入獲利的思考然後失卻新的機會嗎?
所以現在我有機會擔任評審或者相關的教練,我開始用新的論點來跟年輕人互動
  1. 在你大學時期的黃金時期,盡量做些有趣但不見得需要知道獲利的題目. 因為有趣才是你的精采之處。你做的夠有趣並且有使用者,那麼自然會有懂得賺錢的人來幫你賺錢想Business Model.
  2. 依然後盡量做你真心覺得有趣有意義的題目,不見得要聽大人們對於你題目的意見,因為常常評審看不懂是因為他們不是你的TA(Target Audience)
  3. 不要太過相信那些降低你失敗機率的意見,那是屬於你的失敗,失敗真的很苦,但這就是屬於你的失敗,並且在這時候失敗快一點總比年紀在大一點有更多包袱時失敗的好
  4. 盡量做只有你們這年紀這世代能做,而非大人們能做的題目。很多題目其實對於成熟的大人們來說都是看起來簡單,但其實他們卻做不了的,尤其是跟社交有關的。當年的Facebook以及老一點像我們參與過的BBS都是當年被當成玩具的東西.
在與大學生或者年輕人的互動中,我往往學習到更多,如同前面提到的,正因為世代的不同,人生體驗的不同,我們很難用過去的經驗去套住和制約年輕人,他們或許會失敗,但也就是失敗成本最低的年紀,年長的人要控制住自己,不要去剝奪屬於他們這世代的失敗機會,Fail fast,下一次才有更大躍起的機會。
我們能做的該做的,確實就是陪伴和給予機會和資源,並且從他們的認真中學習下一世代的機會之窗,進而想辦法與他們共創和合作才有機會做出點與過去不一樣的成果。
這是我自己相信並且也身體力行的!!共勉之
    朱宜振
    朱宜振
    人稱「朱拉面」或是”Lman”,三個孩子的爸,第一代的互聯網人,卻走上嵌入式硬體產業,具有十五年以上軟硬體經驗。住在台北十多年後,決定回南部重新發展,試著用自己的方法來打造南部的創新生態系,堅持有核心技術的創新,搞得自己的生活比還在台北時更忙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