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十年展覽 梳理千年佛教史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在早年的日記裡,曾經談到以文化弘揚佛法的心願,想建造一座媲美故宮博物院的佛教文化藝術館,當時許多人覺得大師異想天開,這是一個不可能成真的夢。

大師從來不做夢,只要有理想,一定堅持。二○一一年,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落成了,大師朝向媲美故宮而努力。二○一六年與北京故宮合作,推出「紫禁佛光──明清宮廷佛教藝術展」;二○一八年與英國杜倫大學合作「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二○一九年與台灣故宮合作「動物藝想──故宮新媒體藝術展」;二○二一年的「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新媒體藝術特展」,則是與美國、香港、瑞士、澳洲的共同策展。

十年來,佛館與海內外的文化部、國家圖書館、博物館、大學等合作,展出世界級的藝品、故宮級的文物,大師的心願已在質疑中完成。


【國寶大展,架構千年藝術】

佛陀紀念館以「佛陀」為名,因此最初對展覽的規劃即以「佛教藝術」與「佛教文化」為主。二○一一年,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簽署五年合作協議後,每年都推出中國佛教藝術與一、二級出土文物的跨國展覽。

作為開館首發大展的是,二○一二年的「千年重光──山東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展」,五十件具有一千五百年歷史的魏晉南北朝佛像,首度來台展出。

以往珍貴文物多在台北故宮,很少遠及南台灣,感恩大師多年投入兩岸文化交流,才促成一系列深具學術與欣賞價值的展覽。諸如:

「光照大千──絲綢之路佛教藝術特展」,匯集十六家博物館珍貴藏品,可謂台灣多年來最完整的一次絲路文物大展。

「七寶瑞光──中國南方佛教藝術」,是全球首次從漢至明代、橫跨一千五百年的經典。

「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展品呈現北方水陸法會的發展,以及水陸畫的歷史流變。

「紫禁佛光──明清宮廷佛教藝術展」,以九十五組件藏品完整呈現明清佛教藝術的最高成就。

在中國大陸的相對方位上,從「千年重光──山東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展」到「光照大千──絲綢之路佛教藝術特展」,是由東向西的涵蓋。從「七寶瑞光──中國南方佛教藝術」到「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 明、清代水陸畫展」,是由南向北的貫通。而「紫禁佛光──明清宮廷佛教藝術展」,在相對方向上則是居於中位。

東、西、南、北、中五項國寶大展,正好涵蓋了整個佛教藝術的文物。文物代表著歷史,歷史訴說著故事,而故事裡又有無限的想像空間,這就是文物展出的迷人之處。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多元連結 拓展議題能量】

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簽署的第二階段「五年合作計畫」,佛館有系統地展出石窟與地宮佛教藝術。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龍門佛光──河南佛教藝術展」展出多達六十七件,以及在二○二○年推出「海上佛影──上海博物館藏佛教藝術展」。

縱觀這十年來,佛館展覽包括佛教藝術文化、傳統工藝美術、中華歷史文化、臺灣歷史文化、現代藝術等各種類型。以近年最大型的「匠心具足──親近台灣傳統工藝特展」而言,涵蓋全台灣的編織、刺繡、緙絲、漆器、木雕、石雕、粧佛、彩繪、竹工藝、交趾陶的國寶工藝,首次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整合及帶領之下,於佛館展出,讓國內外民眾一次看足台灣傳統的美術實力,以及多元連結的展覽議題能量。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6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2022/08/08
【永續之道 化現新未來】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曾經告訴我,佛館要永續經營必須具足三個條件:第一是服務,第二是文創,第三是滴水坊 蔬食餐廳。我想,不論是放眼今後五十年或更長遠的期程,這三大重點,都是架構佛館未來之路的黃金要則。
Thumbnail
2022/08/08
【永續之道 化現新未來】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曾經告訴我,佛館要永續經營必須具足三個條件:第一是服務,第二是文創,第三是滴水坊 蔬食餐廳。我想,不論是放眼今後五十年或更長遠的期程,這三大重點,都是架構佛館未來之路的黃金要則。
Thumbnail
2022/08/01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2022/08/01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2022/07/18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Thumbnail
2022/07/18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星雲大師紀念學術論壇─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暨佛陀紀念館十周年新書發布會」
Thumbnail
「星雲大師紀念學術論壇─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暨佛陀紀念館十周年新書發布會」
Thumbnail
星雲大師於佛光山開山之初,即已提出「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四大宗旨。
Thumbnail
星雲大師於佛光山開山之初,即已提出「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四大宗旨。
Thumbnail
「文藝化、電影化、人間化、國際化」佛陀紀念館四大發展目標
Thumbnail
「文藝化、電影化、人間化、國際化」佛陀紀念館四大發展目標
Thumbnail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佛館「十大展出鎮館之寶」系列2-佛陀真身舍利】 圖/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全世界只有三顆釋迦牟尼佛佛牙真身舍利 ✅佛陀舍利千年來過境路線:印度→西藏→印度→尼泊爾→泰國→臺灣 ✅有佛牙舍利才有佛陀紀念館 有空光臨佛館時別忘了走進殿內與佛接心,感受佛陀的威德與智慧。
Thumbnail
【佛館「十大展出鎮館之寶」系列2-佛陀真身舍利】 圖/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全世界只有三顆釋迦牟尼佛佛牙真身舍利 ✅佛陀舍利千年來過境路線:印度→西藏→印度→尼泊爾→泰國→臺灣 ✅有佛牙舍利才有佛陀紀念館 有空光臨佛館時別忘了走進殿內與佛接心,感受佛陀的威德與智慧。
Thumbnail
全球受疫情影響,人們要能遊覽各國短期內恐怕是無法進行,但好在有著日新月異的現代科技,能在無遠弗屆的網路上到訪各地,也同時可從寫者的旅遊心得中拓展知識,沉澱自身、反思自我。
Thumbnail
全球受疫情影響,人們要能遊覽各國短期內恐怕是無法進行,但好在有著日新月異的現代科技,能在無遠弗屆的網路上到訪各地,也同時可從寫者的旅遊心得中拓展知識,沉澱自身、反思自我。
Thumbnail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在早年的日記裡,曾經談到以文化弘揚佛法的心願,想建造一座媲美故宮博物院的佛教文化藝術館,當時許多人覺得大師異想天開,這是一個不可能成真的夢。 【國寶大展,架構千年藝術】 【多元連結 拓展議題能量】
Thumbnail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在早年的日記裡,曾經談到以文化弘揚佛法的心願,想建造一座媲美故宮博物院的佛教文化藝術館,當時許多人覺得大師異想天開,這是一個不可能成真的夢。 【國寶大展,架構千年藝術】 【多元連結 拓展議題能量】
Thumbnail
在供奉佛陀真身舍利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星雲大師特別設計四十八座地宮,將人類具有知識性、歷史性、當代性及紀念性的各種物件,珍藏、定格在地宮的時空膠囊中。
Thumbnail
在供奉佛陀真身舍利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星雲大師特別設計四十八座地宮,將人類具有知識性、歷史性、當代性及紀念性的各種物件,珍藏、定格在地宮的時空膠囊中。
Thumbnail
文/圖 編輯部、佛館國際組 佛館自2011年落成,至今已走過十個年頭。十年來,佛館蒐藏了大量珍貴文物典藏作品。藉由這些佛教文物,透過美術與文化,佛館致力於引領大眾趨向自我覺悟與昇華。適逢建館十周年之際,在2022年新春佳節期間,希望透過大眾視角遴選出現場展出之十大鎮館之寶。 佛陀真身舍利 佛光大佛
Thumbnail
文/圖 編輯部、佛館國際組 佛館自2011年落成,至今已走過十個年頭。十年來,佛館蒐藏了大量珍貴文物典藏作品。藉由這些佛教文物,透過美術與文化,佛館致力於引領大眾趨向自我覺悟與昇華。適逢建館十周年之際,在2022年新春佳節期間,希望透過大眾視角遴選出現場展出之十大鎮館之寶。 佛陀真身舍利 佛光大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