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星雲大師學管理】回到佛陀時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佛陀時代的樹

在佛教歷史上,許多高僧大德於建寺的同時,也植樹成林造福人群。佛光山文化價值不斷在深化,延伸歷史上「佛陀時代的樹」,擴展為一座植物園,這樣的精神傳承,正是大師期許佛館的未來價值之一。

raw-image

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在開館前即被大師賦予統籌整體園藝的任務,以及執行雙閣樓、樟樹林滴水坊的建築規劃。對於佛館的植樹之道,慈惠法師秉持大師所指導「找樹不買樹,有十方結緣的樹就種植」的原則,徹底實踐。佛館中軸及環館道路上各色各品的九重葛,正是慈惠法師在大師指定下,所創造出來的大地盛景。


如今,佛館猶如森林般茂密, 生態的多樣性豐富可觀,這都源自於大師的指導,與慈惠法師的執行典範。慈惠法師與屏東大學農業系合作,培養館內法師及義工對園藝管理的新知,更是為佛館的綠色動能,儲備了延伸至未來的力量。

raw-image


每一棵樹,都在訴說佛陀的故事

回想開館之初,大師就把象徵佛陀成道的菩提樹,一整排種在成佛大道上。近年還植下一棵來自印度那爛陀大學的菩提樹。這棵意義殊勝的菩提樹,最初因於副館長依潤法師的促成,才來到了佛館,在法務處執行長覺霖法師及佛館園藝組妙育主任的照顧下,菩提樹主幹挺拔、新葉茂密, 似乎正在訴說著佛法傳布的故事。

raw-image


正如繁茂的綠意,目前擔任佛館法務處執行長的覺霖法師,不只在法務工作上扮演很好的溝通角色,他自未開館前就在佛館工作,對於協助依潤副館長在活動帶領上,以及佛館園藝的管理上,也都發揮了很高的執行力。

經典中菩提樹名為「畢缽羅樹」,十年來在佛館隨處可見,有的來自印度分株,有的是國小捐贈,不同的原生地,各有背景故事,而相同的是與佛接心的象徵,隨時在給予體悟佛法的因緣。


種在佛館「雙閣樓外藍毘尼園」附近的二棵無憂樹,歷史上尊為佛教聖樹。《過去現在因果經》記載,摩耶夫人於藍毘尼園產下悉達多太子的地方,就是在無憂樹下。因此每年佛誕節,這二棵無憂樹下都布置成悉達多太子降生的情景。大師藉著樹,給予人們很大的鼓勵,那就是佛陀做為「人」降生在「人間」,解脫貪瞋癡而成佛,以此告訴大家證悟的道路並不遙遠,人人都可以成佛。

raw-image


從佛館經萬壽園到佛光山,沿路那一長排黑板樹,其實就是佛教的「七葉樹」。佛經記載,歷史上第一次經典結集在王舍城郊外的「七葉窟」,相傳就是窟前有巨大而茂密的七葉樹而得名。


《長阿含經》中有記載的梔子花,佛館的本館前種了很多,梔子花雪白高潔,香氣襲人,每年佛誕節用來布置慶典會場,非常賞心悅目。


《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的「那羅雞羅果」,就是大家熟悉的椰子樹;《一切經音義》裡的「菴婆羅樹」,事實上就是「芒果」;《大般涅槃經》記載的大喬木「阿勃勒」,有著大眾喜愛的浪漫黃金雨;還有《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裡的「佛手柑」,這些佛教之樹,在佛館及周邊都可以看到。


悉達多的燦爛花園

二○二○年,在佛館的國際書展上,我看到《悉達多的花園》這本書,作者收錄了八十種源自佛經與佛教傳說的花草與聖樹,我細讀之後發現,佛館裡就有許多佛教植物,其中,十分奇特而尊貴的就是「地湧金蓮」。


生長在雙閣樓西側園區的地湧金蓮,可說是佛教聖花,相傳佛陀誕生時,每走一步就生出金光閃閃的蓮花,此花即是「地湧金蓮」。花開時從地湧生,層層疊疊的金光,燦然華貴、氣度不凡。而在佛館池塘盛開的各色蓮花,經典中稱為「鉢頭摩華」或「奔茶利迦華」,大師以蓮花比喻人心的清淨,鼓舞修行者要長保心地的芬芳。


佛館花草植物的多樣性,讓我對未來的生態環境與公眾教育充滿想像,因此在二○二一年佛館的十周年,在趙辜懷箴女士的協助下拜訪了張安平董事長,我們與「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簽署合作計畫,在佛館建置「佛教植物園區」。


放眼全台各地,台北有植物園,高雄有壽山公園,但還沒有佛教植物園區,我想由佛館邁出第一步。與我們合作的「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 是全球最豐富的熱帶植物保種中心,目前已在佛館雙閣樓、樟樹林及祇園這三個區塊,種下百餘種佛教植物。二○二二年三月十二日「佛教植物園區」正式揭碑之後,透過保種中心強大的理論基礎跟實務經驗,一起合作教育推廣,這片悉達多的燦爛花園,已成為一個引導大眾融入生態探索極佳的教育環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5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2022/08/08
【永續之道 化現新未來】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曾經告訴我,佛館要永續經營必須具足三個條件:第一是服務,第二是文創,第三是滴水坊 蔬食餐廳。我想,不論是放眼今後五十年或更長遠的期程,這三大重點,都是架構佛館未來之路的黃金要則。
Thumbnail
2022/08/08
【永續之道 化現新未來】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曾經告訴我,佛館要永續經營必須具足三個條件:第一是服務,第二是文創,第三是滴水坊 蔬食餐廳。我想,不論是放眼今後五十年或更長遠的期程,這三大重點,都是架構佛館未來之路的黃金要則。
Thumbnail
2022/08/01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2022/08/01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2022/07/11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二○一一年佛陀紀念館館開幕,不到十天裡,就有來自全球三十多個國家的人們,隨著三○○個道場寺院法師的腳步,專程飛回台灣參訪佛館。這個全球步履絡繹回山的意義,是歷史性的顯像,是家師星雲大師四十餘年海內外弘法所累積的能量,在此刻完全展現。
Thumbnail
2022/07/11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二○一一年佛陀紀念館館開幕,不到十天裡,就有來自全球三十多個國家的人們,隨著三○○個道場寺院法師的腳步,專程飛回台灣參訪佛館。這個全球步履絡繹回山的意義,是歷史性的顯像,是家師星雲大師四十餘年海內外弘法所累積的能量,在此刻完全展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菩提樹,原產於印度也是印度的國樹,別名神聖之樹,是佛教三大聖樹之一。
Thumbnail
菩提樹,原產於印度也是印度的國樹,別名神聖之樹,是佛教三大聖樹之一。
Thumbnail
前言: 高雄的佛陀紀念館由[星雲]法師所擘畫興建,實為他一生眾多偉大成就當中之一項。十年前,筆者曾偕牽手慕名去遊覽。本文為當時寫的遊記,願藉此處將所見所想分享文友,並穿插現場拍攝的景觀照片。遺憾的是,文末說改天再來,一晃眼十載疾逝,卻遲遲尚未實現。 正文: 佛陀紀念館在2011年尾開幕,受媒體熱烈報
Thumbnail
前言: 高雄的佛陀紀念館由[星雲]法師所擘畫興建,實為他一生眾多偉大成就當中之一項。十年前,筆者曾偕牽手慕名去遊覽。本文為當時寫的遊記,願藉此處將所見所想分享文友,並穿插現場拍攝的景觀照片。遺憾的是,文末說改天再來,一晃眼十載疾逝,卻遲遲尚未實現。 正文: 佛陀紀念館在2011年尾開幕,受媒體熱烈報
Thumbnail
【永續之道 化現新未來】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曾經告訴我,佛館要永續經營必須具足三個條件:第一是服務,第二是文創,第三是滴水坊 蔬食餐廳。我想,不論是放眼今後五十年或更長遠的期程,這三大重點,都是架構佛館未來之路的黃金要則。
Thumbnail
【永續之道 化現新未來】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曾經告訴我,佛館要永續經營必須具足三個條件:第一是服務,第二是文創,第三是滴水坊 蔬食餐廳。我想,不論是放眼今後五十年或更長遠的期程,這三大重點,都是架構佛館未來之路的黃金要則。
Thumbnail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Thumbnail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Thumbnail
文/《星雲禪話》 星雲大師  圖/佛陀紀念館 佛陀紀念館在建設過程中,為了增添環境的綠化和美感,栽種許多樹木花草,尤以長老慈惠法師相當投入,經常指導負責園藝工作的學僧如何照顧這些植物。 慈惠長老聽了即刻說:「當然會成佛!」接著又說:「所謂『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難道你沒有聽說過嗎?」 養心法語
Thumbnail
文/《星雲禪話》 星雲大師  圖/佛陀紀念館 佛陀紀念館在建設過程中,為了增添環境的綠化和美感,栽種許多樹木花草,尤以長老慈惠法師相當投入,經常指導負責園藝工作的學僧如何照顧這些植物。 慈惠長老聽了即刻說:「當然會成佛!」接著又說:「所謂『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難道你沒有聽說過嗎?」 養心法語
Thumbnail
「信徒來到佛陀紀念館,我們應該給信徒什麼?」星雲大師的這個思考,讓當年正在設計中的佛陀紀念館,產生一個很大的結構改變。
Thumbnail
「信徒來到佛陀紀念館,我們應該給信徒什麼?」星雲大師的這個思考,讓當年正在設計中的佛陀紀念館,產生一個很大的結構改變。
Thumbnail
作者:如常法師 佛陀紀念館館長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就像一本攤開的佛法概論,回想最初階段,我們遇到了設計上的困難,因此雖在多年間發展了近一百個建築提案,卻一直沒能達到共識。二○○八年底,佛光山弟子們只好把大師請出來,主掌建館大局。
Thumbnail
作者:如常法師 佛陀紀念館館長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就像一本攤開的佛法概論,回想最初階段,我們遇到了設計上的困難,因此雖在多年間發展了近一百個建築提案,卻一直沒能達到共識。二○○八年底,佛光山弟子們只好把大師請出來,主掌建館大局。
Thumbnail
星雲大師指導建造佛光大佛,就是要讓大眾藉著對佛的禮拜,提昇自我、開發自我,以覺性面對每一天的生活。
Thumbnail
星雲大師指導建造佛光大佛,就是要讓大眾藉著對佛的禮拜,提昇自我、開發自我,以覺性面對每一天的生活。
Thumbnail
在今年邁入十周年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是當今國際間宗教、藝術、文化上重要的交流平台。 十年來,成功的營運模式,創下許多令人驚豔的獲獎紀錄,這都來自於星雲大師「以人為本」的管理哲學。
Thumbnail
在今年邁入十周年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是當今國際間宗教、藝術、文化上重要的交流平台。 十年來,成功的營運模式,創下許多令人驚豔的獲獎紀錄,這都來自於星雲大師「以人為本」的管理哲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