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絲夢幻般風雨 路隨人茫茫
導演:程小東
演員:張國榮、王祖賢、午馬、劉兆銘
1987年,我還是個高中生,那個年代沒有第四台、網路、手機,錄放影機了不起也才出現五年時間,生活就是在家裡、學校、補習班間來回運動,雖然不至於什麼都不懂,但和現在的高中生相比,自然沒那樣的多采多姿。對於一個只知道唸書的人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看【倩女幽魂】時,眼球完全跟不上銀幕上人物移動的速度,白紗飄飄,倩影重重,電影的剪輯方式與速度感,對當時的我來說,簡直只能用「震撼」形容。【倩女幽魂】的成功,結束了當時氾濫的黑社會電影,但是後續大量模仿【倩女幽魂】的古裝鬼片,也加速這類型電影的滅亡,多年後,再回頭看這波古裝鬼片風潮,唯一值得提起的經典,依然還是【倩女幽魂】。
八十年代的港台電影,很重要的一個脈絡,是類型電影的融合與複製。和許多賣座電影一樣,【倩女幽魂】也是舊片新拍的版本,根據清代蒲松齡所寫『聊齋誌異』的「聶小倩」一文改編,女鬼聶小倩及書生寧采臣人鬼殊途之戀情,在1959年,李翰祥在邵氏公司旗下,就已經用樂蒂與趙雷為主角,拍出經典作品;這個故事到了1987年,徐克監製、程小東導演,換成王祖賢與張國榮主演,故事其實和李翰祥版相差甚遠,這版本的功力,在於影片採取八十年代MTV語言,電影裡有鬼有怪,也有靈異片的類型混合,有恐怖、武打及喜劇橋段,將當時的愛情觀加入,浪漫化整個電影調性,不再有原著的警世意味,突顯道士、書生、女鬼間的角色性格,這些讓電影有著各式各樣樂趣,香港電影見長的快速節奏與剪接,來包裝傳統的聊齋故事,再看【倩女幽魂】,依然不膩,電影自然有其魅力存在。
【倩女幽魂】裡描寫的明末政府,是個人心惶惶、生命朝不保夕的世紀末世界,世界太混亂,人非人鬼非鬼,鬼界一如人界,充滿著欺壓的惡勢力;若不是寧采臣天真的將聶小倩當成人,執意的要救小倩出鬼界,這樣的故事無法繼續,相對於午馬飾演的燕赤霞,覺得「人的世界太複雜,與鬼在一起,反而黑白分明,清清楚楚」,張國榮飾演的寧采臣,無異代表著人純真善良的那一面,他的這份特質,讓燕赤霞不再對「人」感到失望。
張國榮的這份特質,是珍貴的。八十年代的男偶像,有許多人表現出的是青春無敵的「男孩」特質,張國榮也是如此,但是這些男偶像,往往過渡不到「男人」階段就告夭折,從男孩到男人,張國榮表現的特別明顯的一段,就出現在【倩女幽魂】中。
這回再看,電影中有個畫面讓人特別印象深刻,那就是當寧采臣在一柱香的時間,從鬼界救回聶小倩時,回到人間天已光,寧采臣死命的擋住跌落的木板,防止陽光照入,小倩會魂飛魄散,但是他的阻擋,卻無法見到小倩最後一面 — 這段情節,在當年被解讀成香港人對九七大限的隱喻,如果不能及時回到骨灰罈中,將永世不得超生;如今,九七也過了25年了,反而在重看過程,注意到背對著小倩的張國榮,不捨卻又堅毅的表情,對照片頭寧采臣遇見搶匪的驚慌,從文質彬彬傻裡傻氣,到為愛走地府的情深義重,更突顯在這段愛情裡,從男孩到男人的成長過程。
講到【倩女幽魂】,就想到二十年前自己的許多事。。。還記得那時候,這部電影並沒有發行原聲帶,第一次在電影院看完後,就約了朋友,帶著一台隨身聽,再進一次電影院,目地除了要看懂快速剪輯的故事外,主要的就是要偷錄電影裡的三首主題曲。【倩女幽魂】的成功,電影中的三首主題曲居功闕偉,分別是片頭張國榮唱的「倩女幽魂」、黃霑唱的「道道道」和葉蒨文演唱的「黎明不要來」。當時自己是喜歡「黎明不要來」,「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這是寧采臣和聶小倩的定情詩,是寫情書的最佳範本,「不許紅日教人分開,悠悠良夜不要變改…」;不過現在年紀漸長,有感觸的歌詞,反而是來自張國榮演唱的「倩女幽魂」。。。
曲︰黃霑 詞︰黃霑
人生路 美夢似路長
路裡風霜 風霜撲面乾
紅塵裡 美夢有幾多方向
找痴痴夢幻中心愛 路隨人茫茫
人生是 美夢與熱望
夢裡依稀 依稀有淚光
何從何去 去覓我心中方向
風彷彿在夢中輕嘆 路和人茫茫
人間路 快樂少年郎
路裡崎嶇 崎嶇不見陽光
泥塵裡 快樂有幾多方向
一絲絲夢幻般風雨 路隨人茫茫
絲絲夢幻般風雨 路隨人茫茫
張國榮在1988年的現場演唱版本
【倩女幽魂】裡另一首名曲葉蒨文演唱「黎明不要來」
黃霑 演唱【倩女幽魂】燕赤霞的主題曲「道」(影片字幕上的是粵語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