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化北港來回_單車之旅2022/0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剛開始上班第一週,緣分就是如此奇妙,同好的學長跑來約騎,「要不要騎去北港?」,「好呀(我完全不知道在哪裡)」

下午偷閒查了一下......天啊!在雲林邊邊!從善化騎到北港要66km耶來回120(12K已經省略不計了),我上次騎120k是五年前,而且我騎的是單避震超重登山車,會出事啦......雖然它陪我跟一個在捷安特上班騎美利達車的兄弟一起跑過好幾次花東,但沒帶他跑過公路車的領域,只好避震鎖一鎖硬幹。

最後還是要當男人,一言既出五馬難追!馬上把單車運到宿舍,一切就緒,隔天5:20起床,6:00善化麥當當集合。

raw-image

此時BASSO紅色超人已就位出發,6:40第一站麻豆碗粿助!超級好吃,還配肉羹,早早餐吃這個絕配,旁邊還有菜市場,賣超划算好神拖,下次買爆。

raw-image

接下來就是完整的海放與刷卡行程,這張照片是最後的背影,只差橘子了...

raw-image

終於阿,最後還是要休息一下,來到便利超商爆能一波。補充糖分繼續出發

raw-image

接下來超人看我弱腳,放慢速度陪我,整路用滑的,聽到花鼓喀拉喀拉,其實還蠻美妙的,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沿路上鄉間小徑,粉紅花花盛開,路上連WIFI,還偷偷在朴(ㄆㄨˊ)子吃了排隊手工蛋餅。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終於,11:30AM,沿路累到沒拍照,終於抵達星期日熱鬧的北港,北港朝天宮擠滿遊客跟信徒,一堆商家爆棚,尤其是鵝肉飯跟賣金紙的,依照慣例,不拍母湯了。

raw-image
raw-image

隨後吃一家米糕麵線糊,可惜沒有米糕,但是麵線糊加蛋真的手法一絕,先看土砲蛋白蛋黃分離法,然後生機蛋直接加入熱騰騰麵線糊,超級酷,吃的津津有味蘆筍汁!而在烈日下的我們,只剩一個小空間能夠躲太陽的熱情,擠在一起吃熱騰騰麵線糊,超棒!!

raw-image
raw-image

北港香火太超旺,雙手合十拜個拜,下次再進去領平安符~

直接回程去鹽水啦,吃一波意麵,看一波月津港(以前是港口,現在淤積成陸地~)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總之今晚的晚餐就以大青炒飯(善化夜市)做一個完結!

丟上139km的照片,一切都值得了,開心的行程跟膝蓋,紅色超人晚上還要擦車+跑訓練台,那我就打打網誌好了。

raw-image

紅色超人:「甚麼是效率?做一件事情有兩件好處就是效率。」

「做一件事情只要有兩個動機,就能夠一直前進,相輔相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游董的沙龍
1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終於,等到踏上腳踏車,繞行台灣一圈的日子啦,今天預計從板橋出發,沿著大漢溪一路到龍潭,進入新竹縣後,再從關西一路往西南,竹北回到自行車道,最後達到香山,預計的里程是92公里,想說第一天先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幫整趟旅程暖暖身即可。
Thumbnail
終於,等到踏上腳踏車,繞行台灣一圈的日子啦,今天預計從板橋出發,沿著大漢溪一路到龍潭,進入新竹縣後,再從關西一路往西南,竹北回到自行車道,最後達到香山,預計的里程是92公里,想說第一天先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幫整趟旅程暖暖身即可。
Thumbnail
第一次小站旅行的拍照記錄,沒拍到什麼站體。 體驗這種在小鎮裡散步閒逛的感覺,就像平時阿伯在社區公園散步,只是換到一個自己生活圈以外的地方,增添一點新意。
Thumbnail
第一次小站旅行的拍照記錄,沒拍到什麼站體。 體驗這種在小鎮裡散步閒逛的感覺,就像平時阿伯在社區公園散步,只是換到一個自己生活圈以外的地方,增添一點新意。
Thumbnail
早早自然醒,收拾行李 check out,出門前遇到鄰居打聲招呼 小聊才知道原來是一對腳踏車環島的父子,真是熱血~ 想到這兩天騎 ubike 就快沒力了,覺得腳踏車環島真的需要決心耶XDD 從員林車站坐火車離開,第一站是永靖車站 我滿喜歡這種冷門又小小的招呼站 (沒有售票大廳,只有月台) 這種車站都
Thumbnail
早早自然醒,收拾行李 check out,出門前遇到鄰居打聲招呼 小聊才知道原來是一對腳踏車環島的父子,真是熱血~ 想到這兩天騎 ubike 就快沒力了,覺得腳踏車環島真的需要決心耶XDD 從員林車站坐火車離開,第一站是永靖車站 我滿喜歡這種冷門又小小的招呼站 (沒有售票大廳,只有月台) 這種車站都
Thumbnail
時間: 2022/8/6(六) 路線:墾丁→台南(台鐵) 騎乘距離: 0公里
Thumbnail
時間: 2022/8/6(六) 路線:墾丁→台南(台鐵) 騎乘距離: 0公里
Thumbnail
路線:由台南出發→大甲(坐火車) 騎乘距離: 0KM 景點: 大甲鎮瀾宮媽祖廟
Thumbnail
路線:由台南出發→大甲(坐火車) 騎乘距離: 0KM 景點: 大甲鎮瀾宮媽祖廟
Thumbnail
「老闆,給我一台vivo125,今天晚上還。」 在花東最爽的事情之一,是騎著在公路上狂奔。 台11線的每個彎道的體驗方法,很像在做離心力對抗。 不過每個人訓練的極限真的不太一樣 盤著頭髮的女孩自己騎一台車,在我以為我似乎車速過快時,看了後照鏡 停在便利商店的休息站,我隨口問了一句 他跟自己說
Thumbnail
「老闆,給我一台vivo125,今天晚上還。」 在花東最爽的事情之一,是騎著在公路上狂奔。 台11線的每個彎道的體驗方法,很像在做離心力對抗。 不過每個人訓練的極限真的不太一樣 盤著頭髮的女孩自己騎一台車,在我以為我似乎車速過快時,看了後照鏡 停在便利商店的休息站,我隨口問了一句 他跟自己說
Thumbnail
剛開始上班第一週,緣分就是如此奇妙,同好的學長跑來約騎,「要不要騎去北港?」,「好呀(我完全不知道在哪裡)」 最後還是要當男人,一言既出五馬難追!馬上把單車運到宿舍,一切就緒,隔天5:20起床,6:00善化麥當當集合。 接下來就是完整的海放與刷卡行程,這張照片是最後的背影,只差橘子了...
Thumbnail
剛開始上班第一週,緣分就是如此奇妙,同好的學長跑來約騎,「要不要騎去北港?」,「好呀(我完全不知道在哪裡)」 最後還是要當男人,一言既出五馬難追!馬上把單車運到宿舍,一切就緒,隔天5:20起床,6:00善化麥當當集合。 接下來就是完整的海放與刷卡行程,這張照片是最後的背影,只差橘子了...
Thumbnail
2020年的年度訓練總驗收,會比上次進步嗎?請進來看看
Thumbnail
2020年的年度訓練總驗收,會比上次進步嗎?請進來看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