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想開一個部落格,記錄自己的生活,包含電影和閱讀觀後感,絕對不是什麼中看的影評、書評文章,對我而言,這裡,只是一個自剖和紀錄的地方。
很神奇地是,我以為在看這部電影時會為那個小女孩痛哭,會因為在她的身上看見自己而心疼,結果卻不盡然。
這部電影描繪的家庭,從父母親的角色、青少女的自我認同、家庭成員間如何面對死亡分離的恐懼等等,一切都太真實,真實到無助,卻也真實到充滿愛與力量,很高興至少結尾收在一個還算幸福的地方,讓我感覺只要家人之間有愛,即使那樣的愛是用多麼殘酷無情的樣貌顯化,或許都還是有希望的吧?
以問號為結尾,只是因為我也還在探索,也害怕賦予未知愛和希望。
如果你真的覺得美國比較好,我窮到脫褲子都會把你送回去。
但如果你是在逃避的話,到哪裡都是一樣。
《美國女孩》
切入正題,分享深刻擊中內心的句子,上述是芳儀的父親在看了演講稿後,對芳儀說的話,喚起我心中那個愛逃避的內在小孩。我在芳儀身上也看到好多的自己。
最近著迷於心理學書籍,透過耳熟能詳的《小王子》及《彼得潘》的故事,描述那個長不大的內在小孩原型—永恆少年原型。
前陣子透過一對一的教練課,我深刻體認「母親」的角色及我所賦予她的意義,原來比一直困擾我的「父親」影響更為深遠。
心中的那個永恆少女,其實一直渴求母親能夠成為我理想的樣子,賦予母親一個重大的任務,那就是成為那個可以引導我探索一切未知的領航者、可以支撐我一切的無助並給予陪伴,但母親並沒有成為我理想中的模樣,我內心是很怨懟母親的。
而我對於「父親」所賦予的角色,相較之下,簡單且傳統許多,我認為父親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那就是給予家庭經濟上的支持,足夠衣食無虞。在我心中,我認為父親很努力也付出許多,足夠成為一位父親,雖然在我年少時,常處處控制我,但我深知我無法討厭他。因為他已經扮演好我心中父親的角色了。
但母親,她不是的,她從來都沒有扮演好,甚至她身上有好多我所不恥的特質,所以我是會討厭她的,卻又是喜歡她的,矛盾的心情更加劇烈。
後來,我發現那種感覺是失落、失望,因為母親沒有給予我想要的,所以內在小孩感到失望、失落,但無從發洩和被自己接納,所以只好在心中隱隱地生氣不滿,表達對母親的抗議,像個嬰兒一樣,表達著妳怎麼沒有餵我喝奶一樣,我和母親,仍然有很深的連結,此時的我無法獨立,也在逃避、恐懼獨立。
因此,面對母親,我心中住著一個希望付出可以得到回報的小孩,母親沒有給予我想要的,她也不配得到我的愛,透過這樣的方式懲罰著自己。
教練請我嘗試去接納和陪伴內心的失落,我也相信慢慢地去陪伴心中的永恆少女,去面對現實生活的樣貌,嘗試承擔責任,並把握自己的選擇權,為自己的人生、每段關係負責,那時候我才可以和母親保持一個適當的關係,不再害怕負責任這件事,不必再把承擔責任這件事轉移到母親身上,我才感到安心。
我相信芳儀也可以。
畢竟在最後芳儀終於向母親坦誠,她不希望她死掉,她害怕她死掉,而母親也跟她坦誠:我好愛好愛妳。
家人間如果可以更加坦誠,自己如果可以對自己所有的感覺、行為坦誠負責,去陪伴受傷的內在小孩,那該有多好。
《美國女孩》再次喚起我內心那個渴望被看見、被愛的小女孩,我沒辦法在一瞬間長大,但我願意陪伴她慢慢長大,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好好對待內在那個不論現在看起來多麼不堪的小孩,好好陪伴、接納,有一天會一起長大成人,可以好好愛自己,再好好愛身邊的人。
願我們能成為完人,一個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