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美國女孩》裡何處為家的失根焦慮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金馬亞觀團 #美國女孩
入圍金馬7項大獎的《美國女孩》,作為阮鳳儀導演的首部劇情長片,絕對是一部來勢洶洶,可能橫掃獎項的傑出作品。《美國女孩》一氣呵成地將美國華人的認同問題搬回台灣,用導演銳利的眼光和一流的技術,展現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華人無處生根的徬徨與何處為家的迷惘。而在談及《美國女孩》以前,必須先理解的是,台灣人「美國夢」的原初,以及2003年的台灣景況。
圖片來源:《美國女孩》劇照

台灣人的美國夢

台灣人的「美國夢」,大致能回溯至1950年代。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後,台灣正處於亟待建設之際;1950年又逢韓戰爆發,局勢動盪不安。美國遂於1951年通過共同安全法案,開始提供台灣各項經濟、軍事援助。美援歷時15年的時間直到1965年為止,除了挹注台灣大量資金、民生及戰略物資;更在農業、工業、水利等多種基礎建設上施以幫助。美國此舉不僅體現其欲培植台灣成為亞洲地區抵抗共產勢力的政治目的,亦連帶推動了台灣的加速發展。
時至1970年代,台灣雖然啟動十大建設計畫;卻在國際形勢上迎來風雨飄搖的時刻。退出聯合國、中日斷交乃至中美斷交,都讓台灣備受孤立。尤其是1978年的美國斷交,更直接爆發移民熱潮。其實早在1960年代,許多青年便已將前往美國立為人生目標。在1960至1970年代間,「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口號,一度蔚為風尚。到了中美斷交後,更多年輕人乾脆將未來展望全數轉移美國並在美國紮根,也因此美國開始出現許多新興的華人移民社區。
圖片來源:《美國女孩》劇照

2003年的台灣

2003年的台灣,遇上SARS疫情爆發,為全台投下震撼彈。尤其是台北和平醫院無預警宣布封院的新聞,至今都還歷歷在目。當時共計1000多人突然被強制隔離院內,頓時人心惶惶。除了在封院期間,有不少民眾企圖爬窗逃走;更嚴重者甚至傳出有人於醫院裡上吊輕生的憾事。
在遇上SARS疫情肆虐前,台灣亦於當年1月底至2月初,實現了「台商春節包機」的首航任務;這是自1949年以來,首架民航飛機降落在中國的土地上;而此次飛行也替未來的兩岸直航邁出歷史性的一步。此外,同年裡「台灣投資中國受害者協會」的正式成立,更實時反映出台商在中國的嚴峻處境。
圖片來源:《美國女孩》劇照

是很台灣還是很美國

美國華人回台灣,是《美國女孩》故事的起點。母親王莉莉(林嘉欣 飾)為治療癌症,帶著女兒芳儀(方郁婷 飾)與芳安(林品彤 飾)返台。住在台灣的父親宗輝(莊凱勛 飾)則負責安排女兒們在台入學的事宜。緊隨其後的,是從大女兒芳儀的視角,看見了她對台灣教育體制的不適應、價值觀的衝撞、被貼上「美國女孩」的標籤,以及對自我身分認同的混淆等,種種困窘的接連發生。
雖然,周杰倫的《安靜》、《爺爺泡的茶》在網咖裡輪番放送;書店內也播著蔡依林的《說愛你》;芳儀和同學們更是一邊挑著各式明星小卡,一邊訕笑說著5566裡孫協志的禿頭問題;加上「撥接網路」、「無名小站」、「MSN」、「《玩偶遊戲》漫畫」等,各種2000年代的流行符號,自然地在影像中現身,漂亮地先撐起整部電影的時空背景設定。
但是在細微處,仍能嗅出藏在「很台灣」的符號縫隙裡,那些衝突與差異。光是莉莉決定在放有「觀音像」的電視櫃後方的牆面掛上「十字架」的那一幕,就足夠耐人尋味。不同的宗教信仰,雖被符號化地簡單帶過,卻也從符號裡投射出共容共存的想望。彷彿暗示著,宗輝和莉莉一家四口亦正在找尋家人間,彼此融洽相處的辦法。
芳儀與母親的衝突則是愈演愈烈,就算和母親去一趟「很美國」的美式餐廳吃過冰淇淋,卻依舊難以排解芳儀渴望回美國的心意。因為在學校裡,老師的打罵教育還有成績至上、升學主義掛帥的現實情形,都讓芳儀厭惡至極。所以,她開始恨將她帶回台灣的母親。
圖片來源:《美國女孩》劇照

何處為家的失根焦慮

「這個世界上我最不想成為的人就是我的母親,因為她的恐懼會成為我的恐懼,而她的軟弱會使我軟弱。」芳儀在即將參加校內演講比賽的稿子上寫下了這段文字,試圖表達想法,期望與母親對話。可是這場對話,卻在妹妹因疑似感染SARS被隔離在醫院的恐慌情形下,全數化為烏有,縱然最後不過是虛驚一場。
芳儀無時無刻都想念在美國的好友,還有豢養在好友家中的那匹白馬「水花」。她始終懷念再次騎上水花,自由奔馳在土地上的喜悅;即便父親已為她買了一輛腳踏車,也於事無補。因為騎著腳踏車,還是只能原地繞圈,芳儀依舊感到束縛與受限,不知該騎向何方;所以才有了那段在馬場裡如夢境般的魔幻時刻,作為一種芳儀對自我認同的啟示。
而作為一名經常往返中國出差的父親,宗輝則成為家人裡的台灣代表(也是台商代表)。他對女兒崇拜美國文化的不理解,對妻子行事作風的不認同,不善溝通的性格,以及帶有傳統東方價值觀的展現,成為了一家四口裡最重要的對照。使整部電影的探討面向愈加深廣;同時浮現出台灣人長久以來藏而不顯的思想內蘊,強化了美國/海外華人共同的失根焦慮。
圖片來源:《美國女孩》劇照

媽媽幫我掏耳朵

說完嚴肅的議題,電影最動人的時刻終於從片尾那一場芳儀要媽媽幫她掏耳朵的互動裡悄然而至。當芳儀伏在母親膝上聽著母親在耳畔說著最私密的愛的告白時,她也許就能明白,自己的家究竟在何處了。至於《美國女孩》本身,我想則是阮鳳儀導演要給這群不安、失措的華人,予以最溫柔的關懷和撫慰了吧。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長到了一定歲數後,好像關心的事情也會有些改變。也許是因為,遇到的人和事情多了,所以看待這個世界的方法也不一樣了。就拿看電影會哭這件事來說,我年少的時候也許還會因為電影裡的愛情故事而流淚;但是長大成熟以後,反倒是對親情題材特別有感覺,只要一碰上故事裡處理親子關係的部分,我肯定守不住眼淚。​
羅馬尼亞導演哈都・裘德的《倒楣性愛和瘋狂A片》,實在是過分精彩!電影的內容是以一名女教師艾咪,因為性愛影片被上傳網路,造成學生間瘋狂傳閱,驚動了家長和學校,作為整體的敘事背景。
套一句嘉玲爸說的話:「人生很長也很短。你有什麼事想做,或是什麼地方想去,或是什麼人你想要在一起,你儘管去,沒關係。」這是說給嘉明聽的,也是說給全天下所有正在為了生活而努力的人聽的。謝謝《俗女養成記2》,曾在我們生命裡留下感動和力量,謝謝《俗女養成記2》讓我們再次相信,我們都能成為閃閃發亮的大人!
《失格教育》土耳其|2021|片長85分; 《廢柴萬物論》匈牙利|2021|片長80分
《戚風男孩》​法國|2020|片長110分​; 《由宇子的天秤》日本|2020|片長153分; 《妖姬莎塔》巴西、法國|2002|片長105分
爭吵爆發問題浮現了,女人們的公路旅行也暫告段落,《俗女養成記2》第九帖,要和我們談談該如何「回家」。在嘉玲和嘉玲媽都選擇回家,回到心愛之人身邊時,記憶裡的嘉玲嬷卻曾經一度選擇離開了家⋯⋯。
人長到了一定歲數後,好像關心的事情也會有些改變。也許是因為,遇到的人和事情多了,所以看待這個世界的方法也不一樣了。就拿看電影會哭這件事來說,我年少的時候也許還會因為電影裡的愛情故事而流淚;但是長大成熟以後,反倒是對親情題材特別有感覺,只要一碰上故事裡處理親子關係的部分,我肯定守不住眼淚。​
羅馬尼亞導演哈都・裘德的《倒楣性愛和瘋狂A片》,實在是過分精彩!電影的內容是以一名女教師艾咪,因為性愛影片被上傳網路,造成學生間瘋狂傳閱,驚動了家長和學校,作為整體的敘事背景。
套一句嘉玲爸說的話:「人生很長也很短。你有什麼事想做,或是什麼地方想去,或是什麼人你想要在一起,你儘管去,沒關係。」這是說給嘉明聽的,也是說給全天下所有正在為了生活而努力的人聽的。謝謝《俗女養成記2》,曾在我們生命裡留下感動和力量,謝謝《俗女養成記2》讓我們再次相信,我們都能成為閃閃發亮的大人!
《失格教育》土耳其|2021|片長85分; 《廢柴萬物論》匈牙利|2021|片長80分
《戚風男孩》​法國|2020|片長110分​; 《由宇子的天秤》日本|2020|片長153分; 《妖姬莎塔》巴西、法國|2002|片長105分
爭吵爆發問題浮現了,女人們的公路旅行也暫告段落,《俗女養成記2》第九帖,要和我們談談該如何「回家」。在嘉玲和嘉玲媽都選擇回家,回到心愛之人身邊時,記憶裡的嘉玲嬷卻曾經一度選擇離開了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在《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裡,克拉考爾提到電影強調的「偶然性」。而在《美國女孩》短暫的校園鏡頭中,強烈感受到鏡頭的「獨斷性」帶出的零星畫面,所呈現的校園生活也勾勒出我心裡油然生出的強烈質疑:『在校園生活真的沒有一絲的有趣可言嗎?』『學生都是考試機器嗎?』或許我們知道這是導演要呈現台灣教育氣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一、 影音為主的社群網站對美國的兒童、青少年、年輕成年人(或稱Z世代)影響深遠,而年輕女孩陷入抖音(TikTok)的程度又最為嚴重 二、 2021年時的統計,Z世代佔全世界32%人口,一年1420億美元的消費力。這些人是「影音社群網站」原生代,從懂事就習慣滑手機、看影音。
Thumbnail
想要5分鐘快速完妝?想要有水嫩好膚質?歲末年終派對想讓整體造型更耀眼?好友劉婕蕙是揚名國際的世界級彩妝師Naomi,自創的朵烈美妝將品牌升級,亞韻子日前在順益台灣美術館舉辦了2024朵烈美妝新品發表會,把朵烈美妝融合遮瑕、提亮、唇頰蜜的彩妝精緻三件組、包含新品龍血凍齡緊緻蠶翼面膜的朵烈美妝面膜、
Thumbnail
美國女孩所呈現的是一種「狀態」。 它呈現出一個家庭中所有的角色該如何面對死亡、改變、與自身的不合時宜。 芳儀看著媽媽的病情、生活環境劇變卻無力改變的迷茫; 莉莉不知道該怎麼和芳儀相處、該如何處理對於自己的失望感, 美國女孩忠實且克制的呈現出了這種「狀態」在一個家庭裡如何影響所有成員。
Thumbnail
《我的骨頭知曉一切》是一本激動人心的書,讓讀者心情隨之迭盪,也是一本伶俐聰明的書,因為作者Stephanie Foo不憚繁瑣底爬梳腦科學論文,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 更進一步說《我的骨頭知曉一切》是一個馬來西亞華裔的美國女孩自傳書,也是一段療癒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回憶錄。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在《電影的本性-物質現實的復原》裡,克拉考爾提到電影強調的「偶然性」。而在《美國女孩》短暫的校園鏡頭中,強烈感受到鏡頭的「獨斷性」帶出的零星畫面,所呈現的校園生活也勾勒出我心裡油然生出的強烈質疑:『在校園生活真的沒有一絲的有趣可言嗎?』『學生都是考試機器嗎?』或許我們知道這是導演要呈現台灣教育氣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一、 影音為主的社群網站對美國的兒童、青少年、年輕成年人(或稱Z世代)影響深遠,而年輕女孩陷入抖音(TikTok)的程度又最為嚴重 二、 2021年時的統計,Z世代佔全世界32%人口,一年1420億美元的消費力。這些人是「影音社群網站」原生代,從懂事就習慣滑手機、看影音。
Thumbnail
想要5分鐘快速完妝?想要有水嫩好膚質?歲末年終派對想讓整體造型更耀眼?好友劉婕蕙是揚名國際的世界級彩妝師Naomi,自創的朵烈美妝將品牌升級,亞韻子日前在順益台灣美術館舉辦了2024朵烈美妝新品發表會,把朵烈美妝融合遮瑕、提亮、唇頰蜜的彩妝精緻三件組、包含新品龍血凍齡緊緻蠶翼面膜的朵烈美妝面膜、
Thumbnail
美國女孩所呈現的是一種「狀態」。 它呈現出一個家庭中所有的角色該如何面對死亡、改變、與自身的不合時宜。 芳儀看著媽媽的病情、生活環境劇變卻無力改變的迷茫; 莉莉不知道該怎麼和芳儀相處、該如何處理對於自己的失望感, 美國女孩忠實且克制的呈現出了這種「狀態」在一個家庭裡如何影響所有成員。
Thumbnail
《我的骨頭知曉一切》是一本激動人心的書,讓讀者心情隨之迭盪,也是一本伶俐聰明的書,因為作者Stephanie Foo不憚繁瑣底爬梳腦科學論文,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呈現。 更進一步說《我的骨頭知曉一切》是一個馬來西亞華裔的美國女孩自傳書,也是一段療癒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