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先生喜歡古琴,偶爾也彈一曲自娛。惟因多年前左手曾受傷,無法使力,對彈琴多少有影響。他自認琴藝不及昔日向邵元復老師學琴之際。琴藝多年不進反退,總是遺憾。
某日他欣賞古琴,我順便聽了一會,忍不住說:「這一曲古琴滿像流行音樂。」先生點頭稱是,突然大有感慨,表示近年古琴的發展走向通俗單調,他的師門梅庵琴派似乎也有一部分責任。梅庵琴派儘管如今聲名不顯,但因其表現特色如強調節奏等被學院吸收,早已在正規的高等音樂教育發揚光大。
梅庵琴派的祖師爺爺王燕卿,本籍山東諸城,自幼愛琴習琴,長年流落民間,後來幸得康有為引荐,受聘在南京大學教授古琴。王燕卿聲名大噪,始於參加晨風廬琴會,據說一曲震動,曲未終,部份琴人甚至上前觀看王操琴的手法。惟王在兩天的琴會彈奏《長門怨》、《平沙落雁》,到底是那一曲震動諸人,各有說法。當時沒錄音留存,後人無從得知王的琴藝如何了得,猜想,王因吸收民間音樂的表現手法,節奏快而熱烈,與古琴其他流派的精微細緻大異其趣。王燕卿確實建立了古琴另一種表現風格,但未必優於當代知名琴家。不過,落拓江湖的王燕卿,暮年獲得其他琴人青眼,想必安慰。
王燕卿的演奏風格,在當時或為重要的嘗試。節奏固定,可多人共彈一曲,而指法簡化,入門相對容易,但也有人批評梅庵俗氣。誰知,一曲震動才半年,王燕卿病逝。徐立孫、邵大蘇等學生不捨老師琴藝失傳,成立琴派發揚光大,因梅庵為王燕卿授課之地,便以梅庵為名,梅庵琴派是中國第一個不以地域為名的琴派。門人又整理編印《梅庵琴譜》,《梅庵琴譜》廣為流傳,又有多種外語譯本,至今仍是最常見的琴譜。
民國初年陸續辦過幾場全國琴會,目的是救亡圖存。曾有人調查,全國琴人不到三百人。尤其當時知名的留洋新派知識份子,如胡適等人,對古琴不感興趣,許多琴人擔憂古琴未來或有傳承危機,他們孤臣孽子的心境,後人如我們恐怕無從體會。
邵老師尊翁大蘇先生,因故未參與某次琴會,卻致函幾位琴人,談及琴人交流固然是美事,但各琴派應堅持自家特色。古琴進入學院後,有了「標準」,惟若過份著重標準,容易流於千人一面。以往同一首曲子,各家琴派各有不同的呈現方式,多種風格並存,百花齊放,相互激盪,古琴才會更有生命力。
之前觀賞台灣琴家袁中平演奏的《長亭怨慢》,邊彈邊吟唱,頗有韻味。惟我較喜歡袁的《梅花三弄》,輕靈活潑。但《長亭怨慢》大有來頭,來自南宋文人兼音樂家的姜夔。姜《白石道人歌曲》紀錄多首自度曲(自己創作的曲子),《長亭怨慢》便是其中之一。《白石道人歌曲》的工尺譜,是少數年代、作者明確的古代樂曲,相當珍貴。經多人研究整理,袁中平再打成琴譜,才得以重現古曲。

古琴的特色是枯,與一般音樂的甜美悅耳大異其趣,那是另一種美學標準,是否接受純屬個人喜好,但古琴因娛樂性較低,或許不易成為音樂主流。中國知名琴家成公亮的《如是寧靜》古琴獨奏專輯,曾得過台灣的金曲獎,為近來較出名的古琴專輯。近來,大馬多地也有人提倡古琴,若對古琴有興趣,但暫無機緣學習者無須遺憾,可多多利用網絡,欣賞許多知名琴家的作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YI Ping Chen的沙龍
21會員
35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I Ping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書友提及年節來臨,適齡未婚的她,難免面對親友寒暄似的催婚,讓她有點困擾。我忍不住留言,催婚喔,我可能會說,沒打算娶我的,就不必問了。
八常用於日本傳統祭典、戲劇的配樂,與三味線、太鼓並列,為日本的民族樂器。在日本的封建時代,因許多知名僧侶擅長演奏尺八,甚至將尺八融入修禪,尺八因而沾染了濃厚的宗教色彩。現代由於吸收西洋音樂元素,尺八音樂家大量創作現代曲目,如今傳統、創新皆而有之,尺八成為古老又時新的樂器。古典樂器能在新時代展現不同的
幼時在台灣某報副刊讀過一篇長文,前清大校長沈君山,記敘和旅日圍棋國手吳清源某次會面的點滴。吳清源表示喜歡白居易詩「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沈君山卻說,那就不好下棋了。不如改為「石火光中已寄此生,蝸牛角上且爭一著」。吳清源聽了只是笑笑,你還年輕。
書友在本地某閱讀社團,貼文介紹史景遷的《王氏之死》。經由史料蒐集、研究,史景遷重構明末清初,山東剡城、淄川農村人民的生活狀況。主要材料是《郯城縣志》和幾個地方志,並以《聊齋誌異》想像地方民眾的所思所想。作品融合歷史文獻與文學作品,為史景遷的創舉。文末書友還說該重溫《聊齋誌異》。
晃盪社交媒體,偶爾遇到眾人熱烈討論某話題,我多半只聽不說,未必熱烈加入討論。並非不願交流,而是明白很多議題自己所知不多,傾聽學習更適合我。倘若當下網友問起我的看法,我往往直接回覆不知道。
日前,聽說某連鎖書局特價,家人和我忍不住去看一下。圖書館已關閉,不知何時才會重開。素來將書籍視為「維持生命所必須」的家人,此時偶爾去書店走一走,是必要的,情緒穩定對他的健康很重要。 中年之後逐漸體悟,沒有什麼書是非看不可的,與書的錯過與相遇都是緣份。珍惜尚能掌握的緣份(買了就要讀),其他無須強求。
書友提及年節來臨,適齡未婚的她,難免面對親友寒暄似的催婚,讓她有點困擾。我忍不住留言,催婚喔,我可能會說,沒打算娶我的,就不必問了。
八常用於日本傳統祭典、戲劇的配樂,與三味線、太鼓並列,為日本的民族樂器。在日本的封建時代,因許多知名僧侶擅長演奏尺八,甚至將尺八融入修禪,尺八因而沾染了濃厚的宗教色彩。現代由於吸收西洋音樂元素,尺八音樂家大量創作現代曲目,如今傳統、創新皆而有之,尺八成為古老又時新的樂器。古典樂器能在新時代展現不同的
幼時在台灣某報副刊讀過一篇長文,前清大校長沈君山,記敘和旅日圍棋國手吳清源某次會面的點滴。吳清源表示喜歡白居易詩「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沈君山卻說,那就不好下棋了。不如改為「石火光中已寄此生,蝸牛角上且爭一著」。吳清源聽了只是笑笑,你還年輕。
書友在本地某閱讀社團,貼文介紹史景遷的《王氏之死》。經由史料蒐集、研究,史景遷重構明末清初,山東剡城、淄川農村人民的生活狀況。主要材料是《郯城縣志》和幾個地方志,並以《聊齋誌異》想像地方民眾的所思所想。作品融合歷史文獻與文學作品,為史景遷的創舉。文末書友還說該重溫《聊齋誌異》。
晃盪社交媒體,偶爾遇到眾人熱烈討論某話題,我多半只聽不說,未必熱烈加入討論。並非不願交流,而是明白很多議題自己所知不多,傾聽學習更適合我。倘若當下網友問起我的看法,我往往直接回覆不知道。
日前,聽說某連鎖書局特價,家人和我忍不住去看一下。圖書館已關閉,不知何時才會重開。素來將書籍視為「維持生命所必須」的家人,此時偶爾去書店走一走,是必要的,情緒穩定對他的健康很重要。 中年之後逐漸體悟,沒有什麼書是非看不可的,與書的錯過與相遇都是緣份。珍惜尚能掌握的緣份(買了就要讀),其他無須強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我是個古典音樂發燒友,雖然西樂器一竅不通,就是愛聽古典音樂演奏,也狂熱鑽研相關知識。在室內樂方面,雖然任何樂器的搭配我都喜歡,還是比較偏愛鋼琴三重奏(Piano Trio)。也曾搜集若干演奏版本,反覆聆聽。往昔還在大學教書,深夜燒腦寫論文,或在生活中最艱難的時期,這些音樂都曾陪伴著我。
Thumbnail
陳奕迅-單車🚴 聽到這首歌,彷彿整個世界都變得安靜了。 微風輕拂,帶著樹葉的低語,模糊了過去的回憶。
Thumbnail
旅行日期:113.7.18~7.25 今日行程:柴又_亀有_谷中銀座商店街_東京上野之家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為古典音樂引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文章分享了與早逝的傳奇鋼琴家李帕第的故事,表達了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和理解。古典音樂的多樣版本和風貌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和欣賞音樂。透過這些音樂風景,人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懂得更好地和自己相處。
Thumbnail
作者描述自己情緒容易受環境影響,也容易把其他人的問題拱到自己身上。作者藉着在茶餐廳的遭遇,分享了如何用音樂幫助自己抽離負面的思想,避免鑽牛角尖,從而拯救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中和景平站旁有一間特別的歐洲二手提琴專門店叫「舊琴人」,老闆原本在貿易公司工作,經營義大利工作室琴,因此認識歐洲琴商,現在半退休狀態專心投入二手歐洲老琴的懷抱,進歐洲30、40年以上的老琴來賣。 十
Thumbnail
大一始教吉他。當吉他是古琴 十六年多未彈吉他佈滿塵埃蜘蛛絲。 大一開始教吉他。吉他是平放彈琴的。大一方開始彈吉他。 當吉他是古琴。演奏所有和弦。焚香操琴。 後來才學人抱起吉他彈琴。同學皆知我平放彈琴。奇怪?為何有人抱立彈琴? 大二開始到音樂系旁聽課程。本想聽一二堂課就好。 誰知?第一堂課被
Thumbnail
當他人感到無助時,我總是陪伴他們一起面對黑暗,但這樣的關係也有時無法長久。逐漸放下不需難過的經歷,讓關係建立的更堅固。我們的時光永遠向過去生長,看到他無助的一面同時也看見他信念的光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我是個古典音樂發燒友,雖然西樂器一竅不通,就是愛聽古典音樂演奏,也狂熱鑽研相關知識。在室內樂方面,雖然任何樂器的搭配我都喜歡,還是比較偏愛鋼琴三重奏(Piano Trio)。也曾搜集若干演奏版本,反覆聆聽。往昔還在大學教書,深夜燒腦寫論文,或在生活中最艱難的時期,這些音樂都曾陪伴著我。
Thumbnail
陳奕迅-單車🚴 聽到這首歌,彷彿整個世界都變得安靜了。 微風輕拂,帶著樹葉的低語,模糊了過去的回憶。
Thumbnail
旅行日期:113.7.18~7.25 今日行程:柴又_亀有_谷中銀座商店街_東京上野之家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為古典音樂引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文章分享了與早逝的傳奇鋼琴家李帕第的故事,表達了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和理解。古典音樂的多樣版本和風貌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和欣賞音樂。透過這些音樂風景,人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懂得更好地和自己相處。
Thumbnail
作者描述自己情緒容易受環境影響,也容易把其他人的問題拱到自己身上。作者藉着在茶餐廳的遭遇,分享了如何用音樂幫助自己抽離負面的思想,避免鑽牛角尖,從而拯救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中和景平站旁有一間特別的歐洲二手提琴專門店叫「舊琴人」,老闆原本在貿易公司工作,經營義大利工作室琴,因此認識歐洲琴商,現在半退休狀態專心投入二手歐洲老琴的懷抱,進歐洲30、40年以上的老琴來賣。 十
Thumbnail
大一始教吉他。當吉他是古琴 十六年多未彈吉他佈滿塵埃蜘蛛絲。 大一開始教吉他。吉他是平放彈琴的。大一方開始彈吉他。 當吉他是古琴。演奏所有和弦。焚香操琴。 後來才學人抱起吉他彈琴。同學皆知我平放彈琴。奇怪?為何有人抱立彈琴? 大二開始到音樂系旁聽課程。本想聽一二堂課就好。 誰知?第一堂課被
Thumbnail
當他人感到無助時,我總是陪伴他們一起面對黑暗,但這樣的關係也有時無法長久。逐漸放下不需難過的經歷,讓關係建立的更堅固。我們的時光永遠向過去生長,看到他無助的一面同時也看見他信念的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