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先生喜歡古琴,偶爾也彈一曲自娛。惟因多年前左手曾受傷,無法使力,對彈琴多少有影響。他自認琴藝不及昔日向邵元復老師學琴之際。琴藝多年不進反退,總是遺憾。

某日他欣賞古琴,我順便聽了一會,忍不住說:「這一曲古琴滿像流行音樂。」先生點頭稱是,突然大有感慨,表示近年古琴的發展走向通俗單調,他的師門梅庵琴派似乎也有一部分責任。梅庵琴派儘管如今聲名不顯,但因其表現特色如強調節奏等被學院吸收,早已在正規的高等音樂教育發揚光大。

梅庵琴派的祖師爺爺王燕卿,本籍山東諸城,自幼愛琴習琴,長年流落民間,後來幸得康有為引荐,受聘在南京大學教授古琴。王燕卿聲名大噪,始於參加晨風廬琴會,據說一曲震動,曲未終,部份琴人甚至上前觀看王操琴的手法。惟王在兩天的琴會彈奏《長門怨》、《平沙落雁》,到底是那一曲震動諸人,各有說法。當時沒錄音留存,後人無從得知王的琴藝如何了得,猜想,王因吸收民間音樂的表現手法,節奏快而熱烈,與古琴其他流派的精微細緻大異其趣。王燕卿確實建立了古琴另一種表現風格,但未必優於當代知名琴家。不過,落拓江湖的王燕卿,暮年獲得其他琴人青眼,想必安慰。

王燕卿的演奏風格,在當時或為重要的嘗試。節奏固定,可多人共彈一曲,而指法簡化,入門相對容易,但也有人批評梅庵俗氣。誰知,一曲震動才半年,王燕卿病逝。徐立孫、邵大蘇等學生不捨老師琴藝失傳,成立琴派發揚光大,因梅庵為王燕卿授課之地,便以梅庵為名,梅庵琴派是中國第一個不以地域為名的琴派。門人又整理編印《梅庵琴譜》,《梅庵琴譜》廣為流傳,又有多種外語譯本,至今仍是最常見的琴譜。

民國初年陸續辦過幾場全國琴會,目的是救亡圖存。曾有人調查,全國琴人不到三百人。尤其當時知名的留洋新派知識份子,如胡適等人,對古琴不感興趣,許多琴人擔憂古琴未來或有傳承危機,他們孤臣孽子的心境,後人如我們恐怕無從體會。

邵老師尊翁大蘇先生,因故未參與某次琴會,卻致函幾位琴人,談及琴人交流固然是美事,但各琴派應堅持自家特色。古琴進入學院後,有了「標準」,惟若過份著重標準,容易流於千人一面。以往同一首曲子,各家琴派各有不同的呈現方式,多種風格並存,百花齊放,相互激盪,古琴才會更有生命力。

之前觀賞台灣琴家袁中平演奏的《長亭怨慢》,邊彈邊吟唱,頗有韻味。惟我較喜歡袁的《梅花三弄》,輕靈活潑。但《長亭怨慢》大有來頭,來自南宋文人兼音樂家的姜夔。姜《白石道人歌曲》紀錄多首自度曲(自己創作的曲子),《長亭怨慢》便是其中之一。《白石道人歌曲》的工尺譜,是少數年代、作者明確的古代樂曲,相當珍貴。經多人研究整理,袁中平再打成琴譜,才得以重現古曲。

古琴的特色是枯,與一般音樂的甜美悅耳大異其趣,那是另一種美學標準,是否接受純屬個人喜好,但古琴因娛樂性較低,或許不易成為音樂主流。中國知名琴家成公亮的《如是寧靜》古琴獨奏專輯,曾得過台灣的金曲獎,為近來較出名的古琴專輯。近來,大馬多地也有人提倡古琴,若對古琴有興趣,但暫無機緣學習者無須遺憾,可多多利用網絡,欣賞許多知名琴家的作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I Ping Chen的沙龍
21會員
384內容數
YI Ping Ch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日前,和先生參加在雞場街舉辦的「鄉音考古」有聲書推介禮。兩位民間藝人拿汀河水娘(福建南音)、呂秀鸞(閩南童謠)的現場表演十分精彩。如有資源,應該為兩位長輩分別錄製專輯,讓她們的演出呈現較為完整的面貌,也便於流傳推廣,同時留下紀錄,畢竟熟悉民間口傳藝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乍聽福建南音,我覺得很熟
Thumbnail
2025/04/28
日前,和先生參加在雞場街舉辦的「鄉音考古」有聲書推介禮。兩位民間藝人拿汀河水娘(福建南音)、呂秀鸞(閩南童謠)的現場表演十分精彩。如有資源,應該為兩位長輩分別錄製專輯,讓她們的演出呈現較為完整的面貌,也便於流傳推廣,同時留下紀錄,畢竟熟悉民間口傳藝術的人已經越來越少。 乍聽福建南音,我覺得很熟
Thumbnail
2025/04/24
詩詞中屢屢出現的蘋、蘋花、綠蘋、白蘋、靑蘋等等,理論上都是同一種植物。南北朝以後的文人,常將「蘋花」或「白蘋」用在詩中以寄寓情思。如南朝鮑照《送別王宣城》詩:「既逢青春獻,復值白蘋生」、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秦臺悲白首,楚澤怨青蘋」、唐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詩:「淑氣催黃鳥,晴
Thumbnail
2025/04/24
詩詞中屢屢出現的蘋、蘋花、綠蘋、白蘋、靑蘋等等,理論上都是同一種植物。南北朝以後的文人,常將「蘋花」或「白蘋」用在詩中以寄寓情思。如南朝鮑照《送別王宣城》詩:「既逢青春獻,復值白蘋生」、唐劉長卿《負謫後登干越亭作》詩:「秦臺悲白首,楚澤怨青蘋」、唐杜審言《和晉陵路丞早春遊望》詩:「淑氣催黃鳥,晴
Thumbnail
2025/04/18
熟悉三國故事的讀者,或許記得的盧。的盧為白額馬,從額頭到牙齒,有白毛或白斑,古人均名為的盧,《相馬經》等書多有紀錄,但想必白馬例外。可見的盧為統稱,並非個別馬匹的名字。的盧為烈性快馬,堪稱名駒,然而向有妨主(對主人不利)之名,歷代有不少相關故事。 的盧故事最有名的,首推躍馬檀溪。話說劉備初至荊
Thumbnail
2025/04/18
熟悉三國故事的讀者,或許記得的盧。的盧為白額馬,從額頭到牙齒,有白毛或白斑,古人均名為的盧,《相馬經》等書多有紀錄,但想必白馬例外。可見的盧為統稱,並非個別馬匹的名字。的盧為烈性快馬,堪稱名駒,然而向有妨主(對主人不利)之名,歷代有不少相關故事。 的盧故事最有名的,首推躍馬檀溪。話說劉備初至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原文 【唐 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解讀 《彈琴》是唐代詩人劉長卿聽琴有感之作。前兩句寫琴聲:七弦琴上那清脆激越的聲音,靜靜聽來,好像是寒風撼動松林的聲音。這古時傳承下來的曲調,我很喜愛,但是,現今人們大都不再彈奏了。 這琴所彈奏的這曲應該是詩人所
Thumbnail
原文 【唐 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解讀 《彈琴》是唐代詩人劉長卿聽琴有感之作。前兩句寫琴聲:七弦琴上那清脆激越的聲音,靜靜聽來,好像是寒風撼動松林的聲音。這古時傳承下來的曲調,我很喜愛,但是,現今人們大都不再彈奏了。 這琴所彈奏的這曲應該是詩人所
Thumbnail
寫在前面: 上一篇寫了女孩加入合唱團和樂隊時,對兩種不同風格的指揮老師有著不同的情緒糾葛,接下來,這篇主要來聊聊這位女孩上了大學後莫名其妙、陰錯陽差地加入了中國的雅樂團(不是國樂社喔),原本看似親切溫柔的學姊,突然變成惡魔的故事。 至於跑去別人大學熱血地加入西方的弦樂團的故事下篇再和你們說說。(發現
Thumbnail
寫在前面: 上一篇寫了女孩加入合唱團和樂隊時,對兩種不同風格的指揮老師有著不同的情緒糾葛,接下來,這篇主要來聊聊這位女孩上了大學後莫名其妙、陰錯陽差地加入了中國的雅樂團(不是國樂社喔),原本看似親切溫柔的學姊,突然變成惡魔的故事。 至於跑去別人大學熱血地加入西方的弦樂團的故事下篇再和你們說說。(發現
Thumbnail
先生學過三年古琴,可惜後來左手受傷,留下無力的後遺症。左手按弦吃力,對處理琴音略有影響,他自認琴藝不及昔日師門學藝之時。彈得不夠好亦無妨,自娛最重要,先生閒時依然持續練琴。 陪我回台灣娘家前,先生早已由網路打聽清楚,這一趟返台除了探親旅遊,他要添購琴書琴弦,還想參加台北的古琴展。
Thumbnail
先生學過三年古琴,可惜後來左手受傷,留下無力的後遺症。左手按弦吃力,對處理琴音略有影響,他自認琴藝不及昔日師門學藝之時。彈得不夠好亦無妨,自娛最重要,先生閒時依然持續練琴。 陪我回台灣娘家前,先生早已由網路打聽清楚,這一趟返台除了探親旅遊,他要添購琴書琴弦,還想參加台北的古琴展。
Thumbnail
先生喜歡古琴,偶爾也彈一曲自娛。惟因多年前左手曾受傷,無法使力,對彈琴多少有影響。他自認琴藝不及昔日向邵元復老師學琴之際。琴藝多年不進反退,總是遺憾。
Thumbnail
先生喜歡古琴,偶爾也彈一曲自娛。惟因多年前左手曾受傷,無法使力,對彈琴多少有影響。他自認琴藝不及昔日向邵元復老師學琴之際。琴藝多年不進反退,總是遺憾。
Thumbnail
林生祥這個美濃客家庄的孩子,已經做出了拿到全世界都足以讓台灣人抬頭挺胸的音樂。以他四十出頭的歲數,保守估計,大概還可以在舞台上唱三十到四十年。我們應當好好把握這三、四十年—─你我這輩人親歷的見證,注定將令沒趕上的後人追想、緬懷,並且妒嫉不已。
Thumbnail
林生祥這個美濃客家庄的孩子,已經做出了拿到全世界都足以讓台灣人抬頭挺胸的音樂。以他四十出頭的歲數,保守估計,大概還可以在舞台上唱三十到四十年。我們應當好好把握這三、四十年—─你我這輩人親歷的見證,注定將令沒趕上的後人追想、緬懷,並且妒嫉不已。
Thumbnail
突然想到要錄音這首前奏曲的靈感,是從探友「王禹日青」分享的文章波哥雷里奇,瑀哥那邊分享的是某首夜曲。 我這邊彈的也是蕭邦Chopin,但是前奏曲裡面的其中一小首。 這我娘家的大鋼琴,Yamaha,從大約六歲開始學琴,我的阿公送我們家的一台琴。就開始我音樂的不歸路阿.........所以這台鋼琴存在
Thumbnail
突然想到要錄音這首前奏曲的靈感,是從探友「王禹日青」分享的文章波哥雷里奇,瑀哥那邊分享的是某首夜曲。 我這邊彈的也是蕭邦Chopin,但是前奏曲裡面的其中一小首。 這我娘家的大鋼琴,Yamaha,從大約六歲開始學琴,我的阿公送我們家的一台琴。就開始我音樂的不歸路阿.........所以這台鋼琴存在
Thumbnail
側邊那間屋子總擺了許多籐條、工具及編織完成或未完成的藤椅,角落擺張書桌,阿爸常在這裡編織藤椅,旁邊一架收音機,聽廣播節目是阿爸的消遣。 我總喜歡在這裡做功課或看書、塗鴉;我可以一邊寫功課一邊跟著收音機裡播放的歌曲哼唱,完全一心兩用。 我喜歡唱歌,而且學歌很快,新歌聽個三、五遍就會唱了,小四時音樂
Thumbnail
側邊那間屋子總擺了許多籐條、工具及編織完成或未完成的藤椅,角落擺張書桌,阿爸常在這裡編織藤椅,旁邊一架收音機,聽廣播節目是阿爸的消遣。 我總喜歡在這裡做功課或看書、塗鴉;我可以一邊寫功課一邊跟著收音機裡播放的歌曲哼唱,完全一心兩用。 我喜歡唱歌,而且學歌很快,新歌聽個三、五遍就會唱了,小四時音樂
Thumbnail
古琴,偶爾一聲弦動,內心仍如靜聽天籟。
Thumbnail
古琴,偶爾一聲弦動,內心仍如靜聽天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