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片局】愛奇藝陸劇《心居》開箱:所謂的「家」,是你住的那棟房子?還是你心所嚮往的地方?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年開年到目前為止,要說哪部陸劇最火,應該就是《人世間》了。這部改編自作家梁曉聲同名小說的時代史詩,原作在2019年拿下中國文壇最高地位獎項之一的「茅盾文學獎」,導演是《老大的幸福》、《人民的名義》的李路,編劇是《大校的女兒》、《新結婚時代》的王海鴒,卡司一字排開有雷佳音、辛柏青、宋佳、殷桃、陳道明、丁勇岱……這樣的主創和演出組合,又是央視直接製作,不火簡直沒道理。
當然,《人世間》的故事原本就屬於現實主義題材,時代背景、三觀價值、滿滿正能量……都符合主旋律,實力派資深作家的功力,遠超過一般網路小說那種買弄文青的無病呻吟,也難怪能過得了央視這道天梯門檻。今天要開箱介紹的《心居》,也是改編自著名小說、屬於現實類型的都市生活劇
《心居》首發預告
《心居》原著作者滕肖瀾,是七零後這一批「新海派文學」(指專注描繪上海都會生活的作品)中的佼佼者,曾憑《心居》拿下魯迅文學獎。導演滕華濤則是在電影、電視兩個領域都有過經典作品,電影如《失戀33天》,電視劇如《蝸居》、《王貴與安娜》,也都屬於現實題材;《心居》也是滕導自2009年的《蝸居》之後,再度探討「買房置產」這個主題。
卡司部分,掛上「主演」的三位有:海清、童瑤、張頌文,外加一位「特邀主演」馮紹峰。這樣的陣容和題材,開播第一週就獲得口碑、收視雙豐收,可見這種妯娌相爭得茶壺風暴戲碼,依舊是電視劇主力TA的最愛。十二年的歲月,從《蝸居》到《心居》,滕華濤加上海清這個組合,故事聚焦的依然是房子,再度證明他們仍有贏的實力。
※以下內容包含劇透及個人主觀陳述,請斟酌閱覽
《心居》小說約廿七萬字,敘述世代居住上海的顧家三兄妹、以及他們的下一代,特別是大姑顧清俞和媳婦馮曉琴之間,為了買房而引起的連續矛盾衝突。而扛下這對負擔全劇主線的兩位女主角,就是海清、童瑤這兩位先後拿過金鷹最佳女演員的影后。
海清塑造的上海媳婦曉琴,幾乎全程素顏演出──全家老小還沒起床,她已經殂市場買完菜回家,還燒好了一整桌早餐;老公出門該配的衣服手錶、兒子上學要用的書包課本、公公愛吃的配菜、太婆婆該吃的藥……全都靠她一手掌握。短短不到十分鐘的戲,從場景到表演再到對白,完全生活化,讓觀眾很快就代入這一家人是個什麼關係怎麼生活;同時也觀眾理解曉琴名義上是顧家媳婦,可看上去更像是這家請的無償保姆。
另一頭對跳的,則是童瑤扮演的清俞,一位菁英級的職場粉領。早上可以優閒的做著皮拉提斯,一邊用電話和同居男友分手,同時還不忘指揮幫傭做家務。開車上班的途中順便談好了房產買賣,公司同事表面集合幫她慶生,私下卻在洗手間議論她唯利是圖,下個鏡頭其實她都聽見了,卻微笑以對毫不在乎,甚至是蔑視這些只會八卦不事生產的廢物。
曉琴和清俞的第一場正式交鋒是當晚的家宴──清俞、顧磊這對雙胞胎姊弟的生日宴。飯桌上都是高來高去的恭維話,私底下則是曉琴費盡心機的安排,指使顧磊向清俞借錢,當作買房獨立的頭期。當然,要是一次就成,後面豈不沒戲?雖然猝不及防,但是清俞還是輕鬆回絕,之後還拉著父親和弟弟開了場閉門會,從父女三人的言談間,觀眾可以清楚明白顧家上下對曉琴這個「外地媳婦」雖然依賴有加,不過信賴度卻沒有多少;這部分也將會是接下來的重頭戲,跟隨著曉琴的買房攻防戰持續下去。
自兼劇本統籌的滕肖瀾,設計了密度很高的對白,藉由對白間那些看似再普通不過的口語,娓娓道破上海這個大都市中根深蒂固的城鄉階級歧視。這部分就很像台北的「天龍人」看待中南部北漂上來的外地人,而且上海這種一線等級的大城,在購房資格上還有更多的限制,透過曉琴在買房這件事上的奮鬥,凸顯了在貧富、學歷、關係以外,還多了一重出生地/戶籍的階級差異。
本來如果只有「買不買/借不借」的小矛盾,解決了錢的問題後也就沒啥好吵了,劇情也真的在曉琴當著全家老小的面一次大爆發,打動了顧爸爸願意拿出老本,暫時獲得解決;但故事總不能演沒三集就打上「全劇終」收工回家,於是下一個矛盾點隨之浮現。曉琴偷聽到顧家父女又一次閉門會把她批評得一文不值,氣憤之下提了皮箱就離家,出來攔阻的顧磊在樓道間失足滑倒,被鄰居堆放在轉角的玻璃瓶扎進要害就這麼掛了。顧家人當然會把這錯往曉琴身上怪,曉琴則是透過提告鄰居、照常照顧一家老小,同時證明她對這個家的用心和存在價值。
如果單單只有曉琴買房這條線,這劇情再怎麼落地寫實,怕也是沒多少吸引力,於是清俞這邊當然也得有自己的故事。現在的她身邊有個窮追不捨的展翔,是個靠投資房產致富的「土大款」(內地對暴發戶的稱呼),但她只當成好使的工具人。對工作、生活都精明無比的清俞,唯獨對愛情有著單純到近乎天真的期待──她期待著施源,那個少女時期認識的白馬王子,能按照約定回來上海找她。施源果真回來了,卻不是她期待的那個場景、那個模樣,清俞的愛情夢也碎了,與曉琴的買房夢異曲同工,都碎得一塌糊塗。
《心居》目前已經釋出九集,海外觀眾可以透過愛奇藝國際站收看。除了上述的妯娌鬥爭,還有不少支線,也全都是圍繞上海這座大城市中的現實生活。很多習慣追陸劇的觀眾,對時裝陸劇、特別是城市生活劇最大的詬病,就是演來演去總是飄渺不落地,不過遇上滕華濤導演,這個問題根本不用擔心。前面提過他的《蝸居》和《王貴與安娜》,前者開播四天創下收視歷史記錄,後者則勇奪北京衛視當年度最高收視率,甚至單集達到10.95%的驚人二位數。
《心居》海外版預告
《心居》的原著是透過家庭倫理的架構,探討一個嚴肅的社會議題;改編後加入了滕導關注的主題:華人對「有土斯有財/有房斯有家」的執著,以及東方社會父家長一體制的優劣。電視劇比原著多了不少因應影視化的設計,依舊保有小說中的生活感。雖然為了體貼非「北上廣」地區觀眾的接受度,在某些細節上刻意失真──比方曉琴心心念念的那套學區房只要兩百五十萬,這絕對不現實。但劇本整體還是有著濃濃的真實生活感,也就是某些觀眾最在意的「煙火氣」。主角們的人生際遇,幾乎就像是觀眾身邊隨處可見的真實。而除了人物和故事上的寫實,他們與命運抗爭的努力,更讓大多數觀眾感同身受。藝術本該源自生活,但表現形式又必須高於生活,就像《心居》海報上的父標語:
「生活便是如此,每個人都在艱難而又孜孜不倦地活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4會員
    55內容數
    根據個人喜好,隨機推薦經典老電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潘德氏骨鳞鱼(Osteolepis panderi)Osteolepis panderi  Dipnotetrapodomorpha 肺魚四足綱     Tetrapodomorpha 四足形亞綱         Osteolepiformes 骨鱗魚目             Osteolepidae 骨鳞鱼科              
    Thumbnail
    avatar
    Shao Mau
    2024-02-12
    潘氏北票鱘 (Peiapiaosteus pani)潘氏北票鱘 (Peiapiaosteus pani) Osteichthyes 硬骨魚綱    Actinopterygii  輻鰭魚亞綱     Acipenseriformes 鱘形目       Peipiaosteidae 北票鱘科         Peipiaosteus  北票
    Thumbnail
    avatar
    Shao Mau
    2024-01-30
    藝術家不妨以藝術專業面對社會爭議:從美感角度看潘柏霖散文事件此篇探討文學創作中的敍事視角、政治正確與倫理議題。我藉由藤原新也的作品,談及如何將社會議題融入藝術中。對於散文是否能虛構,我認為以閱讀效果角度看這問題,重要的是讓讀者有帶入感。此外,我也引述攝影與流行歌曲的案例討論倫理標準的多變性,認為藝術家應以藝術專業面對創作爭議。
    Thumbnail
    avatar
    洪七
    2023-11-30
    佛說,攀緣心愈重,生死業力就愈重?什麼是攀緣心呢?《楞嚴經》中說,即使阿難是佛陀的堂弟,也是佛陀的重要弟子,因沒有滅盡攀緣心,也會被摩登伽女色誘,差點破戒。 佛又說,攀緣心愈重者,生死業力就愈重。 到底什麼是攀緣心呢?
    Thumbnail
    avatar
    吳九箴
    2023-09-03
    共享攀樹師視野 臺北典藏植物園開課樹藝交流【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立秋甫過,天候變化迅速,宛若秋老虎發威。趁著陽光普照,臺北典藏植物園把握盛夏時光,邀請到臺灣第一位攀樹師翁恒斌老師到園區跟志工同仁們分享樹上世界的美麗與辛苦。老師除了介紹樹木的修枝技巧和過往攀樹案例,也實際帶夥伴們觀察園區樹木,分享從攀樹師視角出發的修枝觀察與植物知識,
    Thumbnail
    avatar
    許家源記者
    2023-08-25
    脆弱畫室小潘:原來會有人想了解我,也願意給我時間練習(下)小潘來到夢想城鄉2年多,最一開始在畫室,後來也到了木工班,疫情期間,我們對彼此,都有了更多新發現。在木工班,小潘慢慢發現原來工作可以是發揮想像的場域:木工老師教了一個基本原則後,就會放手讓大家嘗試,雖然身體疲憊,小潘卻有了一點成就感,也漸漸對工作夥伴有更多的信任,生出學習的動力。
    Thumbnail
    avatar
    夢想城鄉
    2022-10-16
    脆弱畫室小潘:原來會有人想了解我,也願意給我時間練習(上)以前沒人問過小潘,為什麼要逃,發放物資的人看他年輕,總是跳過他;剛來到夢想城鄉時,聊天常常只有「嗯」、「不知道」、「蛤」的回答,或者只是搔搔鼻子、抓抓頭,沈默以對,這兩年來,我們慢慢在創作中,感到放鬆,想起自由。
    Thumbnail
    avatar
    夢想城鄉
    2022-10-16
    從蔡進國山難事件,看「獨攀」的意義與條件30日上午,登山失聯4天的和碩前副總裁蔡進國,在座標「24.8354262 121.437127」被尋獲,由於失溫多時,發現當下已成一具冰冷遺體。隨後,蔡進國女兒將懸賞的100萬捐予新北市政府,並在IG限時動態發文感謝搜救人員,同時呼籲山友不要獨攀。 究竟,獨攀應該被譴責嗎?應該考慮哪些條件?
    Thumbnail
    avatar
    Drizzle
    20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