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餓死的科學家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尼古拉·瓦維洛夫(Nikolai Vavilov)是蘇聯農業專家,他的弟弟謝爾蓋·瓦維洛夫(Sergey Vavilov)是物理學家,所以歷史上會看到兩個叫瓦維洛夫的科學家。

raw-image

在他的一生中,尼古拉·瓦維洛夫走訪世界,去蒐集農作物的野生種源。
他蒐集的種源都收藏在列寧格勒種子庫裡。他是第一個有保存農作物種源觀念的科學家,後世的種子銀行、種子方舟都是源自他的觀念。這是為了預防將來,如果農作物因為災害、病害等原因消失,還有一個備份,可以把那些消失的品系重新培育出來。
我們現在吃到的農作物,有些也是源自列寧格勒種子庫的後代。

瓦維洛夫的門徒當中,其中一位就是惡名昭彰的李森科(Lysenko)。
李森科受到瓦維洛夫的提拔,成功的成名,晉身當時蘇聯的上流社會,和史達林的關係十分良好。李森科發現了春化作用:把小麥種子冷凍處理後,小麥就能在冬天發芽。這在當時被認為可以解決蘇聯的糧食問題。
然而,李森科成名之後,拒絕接受孟德爾遺傳學,反而提倡另一種「符合社會主義」的遺傳學。李森科提倡的遺傳學,和拉馬克認為的一樣,認為後天獲得的特徵可以遺傳給下一代,只要努力人人都有機會。

例如,若要解決「長頸鹿為何脖子很長」這個問題,依照孟德爾的遺傳學,長頸鹿脖子有長有短,長脖子的長頸鹿生下後代脖子的平均比較長,短脖子生下的平均比較短,有長有短之下,再由達爾文提出的天擇篩選:長脖子的長頸鹿生存下來,生下更多長脖子的長頸鹿,許多代過後,長頸鹿的脖子就越來越長。
如果是依照拉馬克和李森科的想法,長頸鹿的脖子之所以很長,是因為他們努力把脖子伸長,然後生下來的後代脖子也就比較長。
李森科認為這樣的遺傳學比較符合社會主義。
然而,事實是後天獲得的特徵(例如伸長的脖子)是無法遺傳給下一代的。

由於李森科的得勢,當時反對他的蘇聯遺傳學家,紛紛入獄、被殺、被流放,要不然就逃出鐵幕了。這使得蘇聯的遺傳學落後其他國家20年。
瓦維洛夫對於這位昔日的得意門生批評不遺餘力,於是也遭到被逮捕的下場。1943年,瓦維洛夫在獄中被活活餓死,只活到55歲。
一位致力於解決糧食問題的科學家,最後卻是被餓死的。

raw-image


在此同時,列寧格勒種子庫遭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包圍列寧格勒,物資無法進來,許多民眾都餓死了。
瓦維洛夫的團隊守在列寧格勒種子庫中,明明有一大堆糧食,但這些糧食都是珍貴的種源,因此他們忍著不吃、互相監視彼此不可以吃、還要防範飢餓的民眾衝進來搶。
最後,團隊中大部分的科學家,都在一大堆糧食中活活餓死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許阿鳥的沙龍
0會員
10內容數
世界太新,太多事物還沒有名字,需要用手指去指。
許阿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16
Lewontin(比較常看到的中譯是路翁亭?以下沿用)是演化生物學家,他和演化生物學家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是好朋友。除了和古爾德一起提出重要的「Spandrel」這個概念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是第一個把現今的人類族群遺傳學界對種族的主流看法說清楚的人。眾所周知,科學是和政治、社
Thumbnail
2021/07/16
Lewontin(比較常看到的中譯是路翁亭?以下沿用)是演化生物學家,他和演化生物學家古爾德(Stephen Jay Gould)是好朋友。除了和古爾德一起提出重要的「Spandrel」這個概念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是第一個把現今的人類族群遺傳學界對種族的主流看法說清楚的人。眾所周知,科學是和政治、社
Thumbnail
2021/06/09
接下來進入到本書的第三部分,也就是第八~十二章:人類的性擇。這個部份我花了很長的時間看,因為比起前面兩個部分,這個部分要梳理的東西更多、更複雜,因此文章的鋪排上也難免有點雜亂。我打算先從我從這本書得到最大的啟示開始講起,之後再一一回看書中的小例子。
Thumbnail
2021/06/09
接下來進入到本書的第三部分,也就是第八~十二章:人類的性擇。這個部份我花了很長的時間看,因為比起前面兩個部分,這個部分要梳理的東西更多、更複雜,因此文章的鋪排上也難免有點雜亂。我打算先從我從這本書得到最大的啟示開始講起,之後再一一回看書中的小例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明天要跟孩子分享《李斯與趙高》的故事。伴隨兩個動物寓言故事:「廁中鼠與倉中鼠」、「指鹿為馬」---分別發生在李斯與趙高身上。 經過了趙高的「指鹿為馬」,胡搞亂搞之後,最後,我們看到了---強大的秦國走向滅亡之路。 . 一)李斯 李斯,早年是一位某個小地方的小吏,負責掌管文書業務,後和韓非跟隨
Thumbnail
明天要跟孩子分享《李斯與趙高》的故事。伴隨兩個動物寓言故事:「廁中鼠與倉中鼠」、「指鹿為馬」---分別發生在李斯與趙高身上。 經過了趙高的「指鹿為馬」,胡搞亂搞之後,最後,我們看到了---強大的秦國走向滅亡之路。 . 一)李斯 李斯,早年是一位某個小地方的小吏,負責掌管文書業務,後和韓非跟隨
Thumbnail
菲達克森林的北方,是一處高等精靈以及木精靈都極為唾棄的土地。那裏有一片山谷,被精靈們戲稱為「回音山谷」,因為山谷的樹木都被砍伐殆盡,就連草根或者小動物也不放過,在什麼都沒有的狀態下,光禿禿地只剩下個回音。
Thumbnail
菲達克森林的北方,是一處高等精靈以及木精靈都極為唾棄的土地。那裏有一片山谷,被精靈們戲稱為「回音山谷」,因為山谷的樹木都被砍伐殆盡,就連草根或者小動物也不放過,在什麼都沒有的狀態下,光禿禿地只剩下個回音。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植療師德維克和麥諾兒在森林中意外相遇,並一同探討機械蟬的問題。同時探討了森林復育和汙染的議題,充滿了懸疑、動作和戲劇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植療師德維克和麥諾兒在森林中意外相遇,並一同探討機械蟬的問題。同時探討了森林復育和汙染的議題,充滿了懸疑、動作和戲劇性。
Thumbnail
「森林中即使只是消失一個物種,大自然的平衡也會受到破壞,甚至有一天會導致我們所有人都消失。」這是所羅姆一直惦記奶奶的一段話。這是一本了解「生態平衡、生物多樣性」的繪本!當農作物被小動物危害,除了撲殺,有沒有其他可以一起共生的做法? 所羅姆是個快樂農夫,在位於大洋中的巴布亞紐幾內亞擁有好幾百顆酪梨樹,
Thumbnail
「森林中即使只是消失一個物種,大自然的平衡也會受到破壞,甚至有一天會導致我們所有人都消失。」這是所羅姆一直惦記奶奶的一段話。這是一本了解「生態平衡、生物多樣性」的繪本!當農作物被小動物危害,除了撲殺,有沒有其他可以一起共生的做法? 所羅姆是個快樂農夫,在位於大洋中的巴布亞紐幾內亞擁有好幾百顆酪梨樹,
Thumbnail
剛果卡胡茲-畢卡國家公園是特瓦人祖傳土地,國家公園巡警卻對他們展開攻擊。國際少數群體權利組織以「恐怖活動」形容國家公園巡警的作為,並引述近 600 起消息來源共 550 多名目擊者證詞,指稱 2019-2021 年間國家公園警衛與軍方合作,至少殺死 20 人,15 人遭強暴,數百人流離失所。
Thumbnail
剛果卡胡茲-畢卡國家公園是特瓦人祖傳土地,國家公園巡警卻對他們展開攻擊。國際少數群體權利組織以「恐怖活動」形容國家公園巡警的作為,並引述近 600 起消息來源共 550 多名目擊者證詞,指稱 2019-2021 年間國家公園警衛與軍方合作,至少殺死 20 人,15 人遭強暴,數百人流離失所。
Thumbnail
#小獸吃書 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以一年時間觀察 #曼荼羅地-一處位於美國田納西州,作者隨意圈選的小塊林地,書中充滿科學探索與人文省思,從一片樹葉、一根枝枒、物種的播遷,乃至動物間的軍備競賽,作者代替大家走入林間,細緻的描繪森林各個角落在四季時發生的轉變。 《森林祕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
Thumbnail
#小獸吃書 作者大衛.喬治.哈思克以一年時間觀察 #曼荼羅地-一處位於美國田納西州,作者隨意圈選的小塊林地,書中充滿科學探索與人文省思,從一片樹葉、一根枝枒、物種的播遷,乃至動物間的軍備競賽,作者代替大家走入林間,細緻的描繪森林各個角落在四季時發生的轉變。 《森林祕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