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動畫<天地創造設計部>與天擇的限制

【心得】動畫<天地創造設計部>與天擇的限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口氣補完了<天地創造設計部>。

這部動畫是在說,上帝創造萬物的時候,因為嫌麻煩,所以把製造動物的工作外包出去了(?!) 故事內容就是在講,這間「顧客是神」的設計公司的設計師們,是怎麼設計出各種動物的。

之前在G+聽到有人說,不知道作者是支持創造論還是演化論。我雖然不知道作者支持什麼,不過我覺得,喜歡這一部不但完全不跟相信演化論衝突,反而還對學習演化很有幫助XD

因為這部很完美的示範了「天擇的限制」是什麼。

天擇的限制

如果對演化一知半解的話,很容易產生一種誤解,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被天擇出來」,例如會飛的馬(?

然而天擇不是萬能的。最用力抨擊這個觀念的人就是Stephen Jay Gould,我想他如果還在世的話應該會很喜歡這部XD


Stephen Jay Gould。真希望他本人能看到吶(圖片取自維基)

Stephen Jay Gould。真希望他本人能看到吶(圖片取自維基)


在<天地創造設計部>中,主要可以看到兩種限制:一是祖先的限制(phylogenetic inertia);二是物理化學環境的限制(physico-chemical constraint)。

祖先的限制

先講第一個:祖先的限制(phylogenetic inertia)。

在此作中,每一種動物的設計都有一個原型,再用這個原型去修改,成為新的設計。例如將馬的脖子和腳拉長成為長頸鹿等等。


raw-image



真實的演化也是這樣的。所有生物都有祖先,天擇只能以祖先留下來的原型作為基底來修改,並不能自己創造出新東西。達爾文說,演化是一個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的過程,翻成中文大概的意思就是「稍作修改後傳下去」,在此作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這個概念。


不知道達爾文本人會作何感想呢?

不知道達爾文本人會作何感想呢?


因此,有些東西是非常非常不可能演化出來的,例如背上有翅膀的馬或人類。四足類的祖先就是只有四根附肢,任何修改都必須從這四根附肢來改,要長出新的附肢,很難很難。就算要產生會飛的四足類,也是讓現有的附肢變成翅膀,例如鳥和蝙蝠,而不是長出新的附肢。

當然啦動畫裡要產生天馬就是直接加上翅膀,動畫難免比較誇張嘛XD 不過基本精神是一樣的。

不過有一點須注意的是,動畫裡展現出來的,只是phylogenetic inertia的「概念」,並不是真正的演化歷史。比方說,奇異鳥的祖先怎麼可能是老鼠啦XD


奇異鳥的祖先最好是老鼠啦!

奇異鳥的祖先最好是老鼠啦!


物理化學的限制

再來,就是物理化學環境的限制(physico-chemical constraint)。

我們都是生活在同樣的世界,都會受到一些共同力量的影響,例如重力、氣壓、溫度等等。生物是不能超脫物理法則的限制的,因此,有些東西行不通就是行不通。

以此作中的例子來講,受到重力的影響,馬就算有了翅膀,也是不可能飛起來的,除非有了滿身肌肉、隨時排泄以減輕重量等等。除了物理的力量,也有化學的力量,例如獨角獸為了長出那~麼大的角,必定會缺鈣。


raw-image


真實世界的演化也是這樣。例如,人類為什麼部演化出更大的腦容量?因為陰道口的大小是有限的,人類已經夠容易難產了,頭部再大就生不出來啦~XD

其他限制和總結

除了這兩點之外,天擇其實還有其他限制,例如基因上的限制。

所謂基因上的限制是指:必須要有各種不同的突變,天擇才有材料可以篩選。如果沒有產生這樣的突變,就不可能出現那樣的東西。這點在天地創造設計部中比較看不出來,或許可以想成,要是沒有人有那樣的點子,環境再怎麼多變,還是不可能產生那樣的生物。

總之,天地創造設計部很好的示範了一些重要的生物學觀念,不僅僅是可愛的小動物豆知識而已。推薦大家去看。

avatar-img
許阿鳥的沙龍
0會員
10內容數
世界太新,太多事物還沒有名字,需要用手指去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許阿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接下來進入到本書的第三部分,也就是第八~十二章:人類的性擇。這個部份我花了很長的時間看,因為比起前面兩個部分,這個部分要梳理的東西更多、更複雜,因此文章的鋪排上也難免有點雜亂。我打算先從我從這本書得到最大的啟示開始講起,之後再一一回看書中的小例子。
接下來進到第二部分:三~七章,作者談的是「性自主」是如何演化出來的。
E 首先我要先吐槽一件事:性擇就性擇,扯什麼「美學演化」、「美麗會發生」啦XD 「美」是多麼複雜的概念,讓整個話題變得很難討論、很容易偏掉,也會讓一些人忽略這本書的重要性。包括我也差點錯過了一本好書,以為又是另一本似是而非的演化心理學科普讀物,沒想到作者的野心如此宏大--為演化生物學建立新的典範。
接下來進入到本書的第三部分,也就是第八~十二章:人類的性擇。這個部份我花了很長的時間看,因為比起前面兩個部分,這個部分要梳理的東西更多、更複雜,因此文章的鋪排上也難免有點雜亂。我打算先從我從這本書得到最大的啟示開始講起,之後再一一回看書中的小例子。
接下來進到第二部分:三~七章,作者談的是「性自主」是如何演化出來的。
E 首先我要先吐槽一件事:性擇就性擇,扯什麼「美學演化」、「美麗會發生」啦XD 「美」是多麼複雜的概念,讓整個話題變得很難討論、很容易偏掉,也會讓一些人忽略這本書的重要性。包括我也差點錯過了一本好書,以為又是另一本似是而非的演化心理學科普讀物,沒想到作者的野心如此宏大--為演化生物學建立新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