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精選深水埗介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新深水埗介紹
半島西北部,有着悠久的歷史。但當中「埗」、「埔」及「埠」三字相通,意思是深水而無淺灘的海灣,皆解作碼頭,由此可知深水埗過去是一個深水碼頭。深水埗包括深水埗區原有臨近海傍的一部分,大致上以長沙灣道、東京街和南昌街為界,1970-80年代以通州街為海岸綫,其後因應填海工程而成為現今模樣。欽州街至東京街則為深水埗與長沙灣的過渡地帶,故此深水埗區議會的長沙灣選區大部份屬於深水埗範圍。深水埗與塘尾、石硤尾、長沙灣、荔枝角、昂船洲等地在行政區劃上同屬深水埗區,但沒有明顯分界而且互相交接,加上興建地鐵荃灣綫時,區內的車站沒有按照其所在地的地名進行命名[a],區內設施亦有類似情況[b],因此市民經常出現混淆,將深水埗區內非深水埗的地方誤作深水埗的一部分。過去數十年香港不少地區出土過新石器時代的文物,其中大埔區更發現舊石器時代文物,所以深水埗也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已經有人類定居和活動。隨着李鄭屋漢墓的出土,可以確定深水埗地區起碼於東漢時代就有人類定居。
深水埗歷史介紹
過去數十年香港不少地區出土過新石器時代的文物,其中大埔區更發現舊石器時代文物,所以深水埗也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已經有人類定居和活動。隨着李鄭屋漢墓的出土,可以確定深水埗地區起碼於東漢時代就有人類定居。
深水埗氣候介紹
本港偶然也會出現降雪、雨夾雪、凍雨及霰的冬季特殊天氣現象,如,2016年1月北半球寒流中香港廣泛地區(包括港九市區)便出現以上各種天氣情況。倘若沒有冷鋒橫過本港,日間又持續強烈日照的話,市區則普遍維持在約18℃,新界內陸地區甚至可能高達22-25℃以上。例如2014年2月便出現這現象,2月3日,市區錄得最高24.6℃,普遍地區錄得逾26℃,淺水灣更一度達31℃[3];但約一星期後,氣溫便急降至市區最低7.5℃,昂坪更低至1.8℃。(來源:維基百科深水埗)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0會員
8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h hell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新紅磡介紹 紅磡歷史介紹 1880年代紅磡區只是一個突出在海灣畔的一個尖尖的小半島西南岸的岬地,其後陸續填出來的地方作為船塢用途,那對出的海灣叫「紅磡灣」。19世紀末期該處設有九龍船塢,後來由黃埔船塢收購。 紅磡氣候介紹
最新荔枝角介紹 荔枝角歷史介紹 荔枝角氣候介紹
最新銅鑼灣介紹 銅鑼灣歷史介紹 銅鑼灣氣候介紹
最新長沙灣介紹 長沙灣歷史介紹 長沙灣氣候介紹
最新馬鞍山區介紹 馬鞍山區歷史介紹 馬鞍山區氣候介紹
最新黃大仙區介紹 黃大仙區歷史介紹 黃大仙原名「竹園」,因為在區內有一座赤松黃大仙祠,香火鼎盛、善信眾多,於1969年政府設立市區民政處而命名黃大仙。 黃大仙區氣候介紹
最新紅磡介紹 紅磡歷史介紹 1880年代紅磡區只是一個突出在海灣畔的一個尖尖的小半島西南岸的岬地,其後陸續填出來的地方作為船塢用途,那對出的海灣叫「紅磡灣」。19世紀末期該處設有九龍船塢,後來由黃埔船塢收購。 紅磡氣候介紹
最新荔枝角介紹 荔枝角歷史介紹 荔枝角氣候介紹
最新銅鑼灣介紹 銅鑼灣歷史介紹 銅鑼灣氣候介紹
最新長沙灣介紹 長沙灣歷史介紹 長沙灣氣候介紹
最新馬鞍山區介紹 馬鞍山區歷史介紹 馬鞍山區氣候介紹
最新黃大仙區介紹 黃大仙區歷史介紹 黃大仙原名「竹園」,因為在區內有一座赤松黃大仙祠,香火鼎盛、善信眾多,於1969年政府設立市區民政處而命名黃大仙。 黃大仙區氣候介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想到澎湖,你會想到什麼呢?海上花火節?雙心石滬?好吃的海產?仙人掌冰?但你有發現嗎,這些印象,全都來自「觀光客之眼」──什麼好玩,什麼好吃。但作為一個比台灣還早數百年開發的地區──在1171年,南宋樓鑰所著的《攻瑰集》中,曾有紀載「有沙洲數萬畝,號平湖。」據考證,是澎湖首次在文獻中出現──澎湖本身其
Thumbnail
去年為了替好友慶生,我特意安排了一趟香港旅遊。每次去到香港,都會看見不同的風情,所以雖然去了很多次,但還是覺得能看到新景色。這座城市的多樣性與變化,總是能讓人發現不一樣的驚喜,無論是新開的餐廳、翻新的街道,還是變化中的城市景觀,都讓每次的旅程充滿了新鮮感。香港這座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自開埠以來
Thumbnail
居住在頭份的我其實並不知道家鄉的歷史脈絡與竹南的淵源甚是深遠,今年初有更深更多的機會來認識認識這昔日被稱為「中港」的竹南故事。
Thumbnail
西元十九世紀的清朝飽受西方列強入侵,清朝在台灣港口及河口重要沿岸設立許多西方礮臺,學仿西方列強各國的船堅炮利在台灣鞏固下設立許多礮臺以利於戰爭及鞏地。尤其台灣北部基隆更是重兵之地;也造就基隆港周邊留下許多礮臺遺跡存在,在當今新北市淡水區舊稱滬尾就有兩座礮臺。歷經清法戰爭後的滬尾礮臺也是一個例子。
Thumbnail
據說過往的新莊街範圍,約到現在大漢溪中央為止,但隨著河流侵蝕以及洪水沖失,逐漸變成現在的地貌。之前談到,橫後街有一整排街屋被洪水沖走,據說那一年是1898年,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嚴重的洪水事件嗎?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沖走新莊的大量房舍的三次颱風事件。
Thumbnail
台灣知名老街很多,假日一到總是滿滿人潮。若您跟我一樣愛逛老街卻不喜歡人擠人,那麼三坑老街便值得您一訪了。
Thumbnail
新莊有一個港口,曾經一度繁華,在那段繁華的時間裡,他是北臺灣最熱鬧的商港。 新莊是臺北盆地的第一個內港,說那時有成千上百的船隻停泊在新莊港,一度被稱作「一府二鹿三新莊」。 這些往來新莊的人們,在港口附近居住、貿易,逐漸形成一條長長的街道,那是距今三百年前的事情。
Thumbnail
從國道3號深坑交流道開始,有兩條路沿著蜿蜒的景美溪幾乎是平行的逆流往東,一直到國道3的石碇服務區附近才又結合一起。溪北(右岸)是106市道,溪南是106乙市道。106市道是老路,靠著這路可以連接深坑、石碇兩座老街。這兩座老街是雙北市人假日的老街休閒和飽腹的路線,車流量相當大。這條路大部分都叫「北深路
Thumbnail
提起新北市的三峽,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風光旖旎的三峽老街。但除了古色古香的街道,三峽還擁有豐富的茶文化歷史,是台灣最悠久的茶產區之一。這個群山環繞的古老鄉鎮,在茶產業上已有超過200年的發展史。特別是日治時期成立的三峽大豹製茶廠,曾是當時東亞最大的製茶廠,對台灣紅茶出口產生重大影響。到了民國80年代,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中新社地區的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的歷史,以及其在甘蔗種植和灌溉方面的重要性。透過深入的歷史和地理探訪,探索了白冷圳灌溉工事的重要地點,包括水橋、倒虹吸管等設施,提供了具有文化價值的旅遊資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想到澎湖,你會想到什麼呢?海上花火節?雙心石滬?好吃的海產?仙人掌冰?但你有發現嗎,這些印象,全都來自「觀光客之眼」──什麼好玩,什麼好吃。但作為一個比台灣還早數百年開發的地區──在1171年,南宋樓鑰所著的《攻瑰集》中,曾有紀載「有沙洲數萬畝,號平湖。」據考證,是澎湖首次在文獻中出現──澎湖本身其
Thumbnail
去年為了替好友慶生,我特意安排了一趟香港旅遊。每次去到香港,都會看見不同的風情,所以雖然去了很多次,但還是覺得能看到新景色。這座城市的多樣性與變化,總是能讓人發現不一樣的驚喜,無論是新開的餐廳、翻新的街道,還是變化中的城市景觀,都讓每次的旅程充滿了新鮮感。香港這座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自開埠以來
Thumbnail
居住在頭份的我其實並不知道家鄉的歷史脈絡與竹南的淵源甚是深遠,今年初有更深更多的機會來認識認識這昔日被稱為「中港」的竹南故事。
Thumbnail
西元十九世紀的清朝飽受西方列強入侵,清朝在台灣港口及河口重要沿岸設立許多西方礮臺,學仿西方列強各國的船堅炮利在台灣鞏固下設立許多礮臺以利於戰爭及鞏地。尤其台灣北部基隆更是重兵之地;也造就基隆港周邊留下許多礮臺遺跡存在,在當今新北市淡水區舊稱滬尾就有兩座礮臺。歷經清法戰爭後的滬尾礮臺也是一個例子。
Thumbnail
據說過往的新莊街範圍,約到現在大漢溪中央為止,但隨著河流侵蝕以及洪水沖失,逐漸變成現在的地貌。之前談到,橫後街有一整排街屋被洪水沖走,據說那一年是1898年,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嚴重的洪水事件嗎?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沖走新莊的大量房舍的三次颱風事件。
Thumbnail
台灣知名老街很多,假日一到總是滿滿人潮。若您跟我一樣愛逛老街卻不喜歡人擠人,那麼三坑老街便值得您一訪了。
Thumbnail
新莊有一個港口,曾經一度繁華,在那段繁華的時間裡,他是北臺灣最熱鬧的商港。 新莊是臺北盆地的第一個內港,說那時有成千上百的船隻停泊在新莊港,一度被稱作「一府二鹿三新莊」。 這些往來新莊的人們,在港口附近居住、貿易,逐漸形成一條長長的街道,那是距今三百年前的事情。
Thumbnail
從國道3號深坑交流道開始,有兩條路沿著蜿蜒的景美溪幾乎是平行的逆流往東,一直到國道3的石碇服務區附近才又結合一起。溪北(右岸)是106市道,溪南是106乙市道。106市道是老路,靠著這路可以連接深坑、石碇兩座老街。這兩座老街是雙北市人假日的老街休閒和飽腹的路線,車流量相當大。這條路大部分都叫「北深路
Thumbnail
提起新北市的三峽,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風光旖旎的三峽老街。但除了古色古香的街道,三峽還擁有豐富的茶文化歷史,是台灣最悠久的茶產區之一。這個群山環繞的古老鄉鎮,在茶產業上已有超過200年的發展史。特別是日治時期成立的三峽大豹製茶廠,曾是當時東亞最大的製茶廠,對台灣紅茶出口產生重大影響。到了民國80年代,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中新社地區的大南庄蔗苗養成所的歷史,以及其在甘蔗種植和灌溉方面的重要性。透過深入的歷史和地理探訪,探索了白冷圳灌溉工事的重要地點,包括水橋、倒虹吸管等設施,提供了具有文化價值的旅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