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帶走的新莊 參 - 毀城的狂風災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鯤橋故事站邀請你以文字做橋,從身處的臺灣走向充滿故事的鯤島,看見更多屬於我們的故事。

從漢人進入新莊之後,

有許多事物出現、消失。

第一個百年過去,

曾令人驕傲的新莊港消失了。

第二個百年過去,

遺忘新莊港的人們蓋起提防。

此後大河帶不走新莊,

新莊人也訣別了大河。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習慣河畔有堤防的生活。需要水的時候,打開水龍頭;需要洗衣服的時候,開啟洗衣機;想游泳有游泳池、想吃魚就去市場買,人與河之間的關係幾乎完全分離了,這樣的生活方式是現在的常態。


然而人和河流這麼疏離的狀態也不過是近幾十年的事情,以新莊為例,大漢溪堤防是1990年動工蓋起的,人河疏離的情形只發生在這三、四十年之間。把時間拉長來看,三十年大約是新莊三百年歷史的十分之一,臺灣歷史的一萬分之一,在絕大多數的時間裡,河流與人的關係是很密切的,河流甚至是活的:虎尾溪如老虎的尾巴擺動,兇猛容易改道;大漢溪的主流曾經是浮洲旁的湳仔溝,促使林本源宅第利用河道商運逐步崛起。也因為人與河流如此接近,天災造成損害的情形層出不窮,颱風、乾旱、地震在歷史上造成極大的損害,而靠河的新莊也不例外。

板橋的湳仔溝曾經是大漢溪的主河道

板橋的湳仔溝曾經是大漢溪的主河道


據說過往的新莊街範圍,約到現在大漢溪中央為止,但隨著河流侵蝕以及洪水沖失,逐漸變成現在的地貌。之前談到,橫後街有一整排街屋被洪水沖走,據說那一年是1898年,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嚴重的洪水事件嗎?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沖走新莊的大量房舍的三次颱風事件。



1898年8/4~8/8 B003號颱風

日本官方報告:「臺島五十年來未曾有」

濁水溪一帶:「戊戌大水災」

鯤橋:「橫後街街屋毀滅者」


日本人統治臺灣後,第一個帶來重大災害的颱風就是B003號颱風,這是一個從臺灣東南方朝西北方前進,並引進西北風造成嚴重災害的西北颱。雖然颱風中心沒有登陸,但時逢大潮,上漲的海水倒灌進北部淡水河以及中部濁水溪,加上外圍環流帶來的狂風暴雨,讓上游山林樹木沖入河中,大量泥沙夾帶漂流木沖毀沿岸田園、農舍、房屋、村落,造成慘重傷亡。濁水溪畔的居民以當年的歲次,替這場毀滅家園的災害取名為:「戊戌大水災」。

這場颱風摧毀了近8000戶的房屋,並帶走將近500人的生命,日本官方的報告中甚至出現了「臺島五十年來未曾有」的敘述,代表災害之嚴重。大難之後,許多人開始反思:為什麼這次罹難者這麼多呢?正在推行禁止纏足的日本政府,趁勢在《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陸續刊登幾篇文章,纏足讓本來有機會存活的婦女,因為纏足而逃生不及。從這時候開始,放足運動逐漸動了起來,讓臺灣女性的腳漸漸離開束縛。

橫後街上的一整排街屋,就是被這場狂風暴雨沖進大漢溪中,與其相對的另一排街屋,現在依然佇立於後街上,成為失去另一半的不對稱景象。這個事件實在太過衝擊,因此被老新莊人記住,成為在地流傳的災害記憶。

剩下一邊街屋的後街,靠河的一側被1898年的大水帶走了

剩下一邊街屋的後街,靠河的一側被1898年的大水帶走了



1911年 08/25~08/28 B051號颱風

1911年 08/30~09/02 B052號颱風

日本官方報告:「臺北全滅」

日日新報:「澤國」、「新莊半滅慘狀」

鯤橋:「全臺建築毀滅者」

「鐵路鐵橋電線摧毀大師」

「市容改正最大推手」

「瘟疫公司:1911鼠疫、瘧疾關卡」

「毀滅盆地的大河嘯」


1911年,海峽的另一邊正要踏入推翻大清帝國的最後一步,而臺灣在那一年遭遇了兩個連袂而來的大颱風:席捲南部的B051以及摧毀北部的B052。

B051號颱風經過巴士海峽從東南往西北移動,幾乎沒有登陸本島,結構完整的颱風向臺灣西部灌入極端的雨量,並以12、13級的颶風大肆破壞,建築物大多無法倖免,臺南西市場倒塌、濁水溪鐵橋橋墩損毀。


好不容易撐過一個可怕的颱風,馬上又來了第二個恐怖的颱風:B052。


與B051同樣夾帶著狂風暴雨的B052以切過本島北部的姿態出現,8月31日從東北角登陸,在陸地上轉了一圈之後,繼續橫越臺北南部,9月1日清晨從西岸出海。這次風災帶來的災害,在日本官方的報告中是這樣形容的:「臺北全滅」!


近期有一本新書《一九一一,台北全滅:台灣百年治水事業的起點及你不可不知的重大水利故事》專門介紹當年的風災,書中提到:

明治辛亥年台北大洪災的淡水河水位,和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的海嘯是同等級的!等於是由台北盆地三條河川匯流,再加上大潮回灌關渡門因而產生了「河嘯」!這就是辛亥大洪災最恐怖的地方。
之所以會如此嚴重,除了兩個強烈颱風所帶來的暴雨,關渡門回灌的大潮,也和當時淡水河與台灣的河川多為「無定河」,緊密連結,全然脫不了關係。
而且,當時造成「台北全滅」的暴洪,並不是普通的洪水,而是飽含泥沙的「泥流」,這些泥流倒入台北盆地內的台北市、枋橋(板橋)、新店等各個街庄時,大水褪去後形成一整片黃色的「泥海」,覆蓋了整個台北盆地,幾乎沒有一處倖免。如果從當時留下文獻的形容詞,形容台北盆地內的台北市和台北廳部分,變成一整片「泥海之地」,這就是郁永河筆下的「康熙台北湖」的樣貌。


遭到B052肆虐的臺北盆地,一時之間成為了臺北湖,大量泥水沖入盆地,沖毀許多土埆厝。這些大量湧入盆地的水,並不單單是雨水、河水,還包含了大量泥沙和城市汙水,這汙染了城內的環境,引發衛生問題與傳染病的流行,霍亂、瘧疾、鼠疫大規模傳染,讓臺灣成為一座瘟疫之島。為了控制疫情,日本政府推動消毒洗手等衛生觀念,同時在各市鎮增設下水道與自來水管線,避免人民飲用汙水而造成疾病傳染擴大。

由於臺北的土埆厝近乎全滅,日本政府藉此機會進行市區改正,將街道重劃拓寬,用磚瓦、水泥將建築結構進行改造:以歐式風格讓市容美化,產生許多優秀的建築作:與此同時大力推行可以阻擋風雨的亭仔腳,取代傳統的大空間前庭,這些規劃,如今已成為臺灣常見的街景。

為了防範河川沖毀鐵橋、道路等情形,1912年第一屆臺灣河川調查委員會成立,調查臺灣主要的九條河川,掌控這些河川的地理與地質條件、水文資訊,進行詳細的調查與記錄,整理成《臺灣治水計畫說明書》。1913年,臺灣河川取締規則頒布,國家正式介入河川的利用、開發與保全,並從淡水河開始進行河岸護岸工程。


將視角拉回新莊,究竟新莊在這一年遭遇到什麼情形呢?我們首先從報導來看:

raw-image

(明治44) 1911-09-08 新莊被害

暴風雨至三十一日夜半不止。洪水浸漲。全街及附近鄉村皆成澤國。翌朝水始稍退。全街家屋倒者相望。海山頭公館口全街計倒二百六十餘戶。中庄仔。田心仔。西盛。柏仔林。諸處家屋。皆全倒無遺。而中港厝三角仔。亦十倒八九。附近各庄。倒者十之五六。聞新庄街中之慈善家。盡力救護。施粥以濟。人眾嗷嗷。鞭長難及。其慘狀殆令人酸鼻也。


raw-image

(明治44) 1911-09-12 新莊支廳下慘狀

者番暴風雨為災。臺北廳下被害者。新店支廳而外。以新莊支廳下為最。家屋全潰者二百餘戶。半潰者亦甚多。幾無一完全者。是夜洪水暴漲之時。該支廳員及役場員沿街呼民人避難。奮力拯救。為收容於關帝廟。及天后宮竝恆茂館等。故壓死者僅有六名。亦不幸中之幸。翌日難民無家可歸。饑腸轤轆。該區長因率人煮粥以食之。
現在該被難人風餐露宿。觸目傷心。該地富戶當踵有而行之者。又聞柏仔林莊六七十戶。存者僅五六戶。餘悉全潰。而去七日再遭洪水。近岸田園崩潰者闊丈餘。長臺灣里三里餘。現尚斷絕往來其被害不能詳知。真慘上加慘也。


甚至有記者將災後的新莊拍攝下來,刊登到報紙上,名為:水害畫報。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而災後所遇到的各種問題,與日本政府的各項重建政策,也左右著新莊的歷史發展。


比如臺北盆地的瘟疫。

在傳統概念裡,瘟疫是疫鬼、瘟神施放,需要請神明做主,在夜間出巡掃蕩,才能讓大環境恢復健康,這樣的儀式稱為夜訪。新莊從1912年開始舉辦五一大拜拜,請新莊地藏庵的大眾爺於四月廿九夜訪、五月一日巡、五月二祝壽,直至今日,五一大拜拜已成為新莊的代表性慶典活動。

新莊地藏庵(新莊大眾廟)現今樣貌

新莊地藏庵(新莊大眾廟)現今樣貌


比如街區改正。

新莊街在康熙年間因為地勢高,被選為貿易內港,也因為地勢高,基本上不會淹水。1911年颱風時,新莊街民的避難場所就在街上,相較於全滅的臺北,新莊只有半滅的程度,或許因為如此,街區改正的時程較晚,被安排在1920年。街區改正後的新莊,曾一度像大稻埕的街景,有著整齊美觀的樣貌,但如今只剩保存完好的林泉成古厝,以及逐漸荒廢的謙受益古厝,然而街道與街屋的位置到現在不曾再變過。

街區改正後的新莊街

街區改正後的新莊街



比如河川調查。

繪製詳細地圖,是河川調查的其中一環,當時的新莊街也被記錄在當中。1913年的《淡水河、大嵙崁溪平面圖》裡,呈現出洪災過後的新莊,河中積累大量泥沙,形成許多沙洲,而河岸的位置已經和1990年蓋堤防時相差無幾,後街也沒有向外延伸的住家,代表那時候,橫後街已經消失了,只剩下後街仔。

1913年製圖,淡水河、大嵙崁溪平面圖

1913年製圖,淡水河、大嵙崁溪平面圖


比如護岸工程。

完成下游段工程後,1919年開始將淡水河護岸工程延伸至上游河段,西盛護岸在1919年完成,新莊護岸在1925年完成。據說鄭清文筆下的紅磚港坪,則是在1922年建造。


這年的風災極為慘烈,如今卻多遭人遺忘,但造成的影響,直到後世都還存留著。



1912年 09/04~09/08 B056號颱風

日日新報:「領臺以來二度目」

「新莊廳內相較去年更為激烈」

鯤橋:「無冕之王」


B056號颱風是一個重創臺灣的穿心颱,從16號夜晚從臺東登陸,17號清晨自臺中出海。在臺灣各個氣象站的紀錄中,B056帶來的風雨紀錄直到今日都名列前茅,例如臺中氣象站測到的最大平均風速,時至今日,排行第一的依然是B056帶來的26.6 m/s 十級狂風。

但或許是前一年帶來的衝擊太強烈,加上眾多改革措施都在實行中,導致這場颱風十足強勁、創下許多氣象記錄站的數據紀錄,還造成慘重的災情,卻沒有多少人談論這場颱風的災難記憶,以及後續對臺灣的影響。



傳說中大禹的偉業是治水,為什麼大禹要接下治水這項工作呢?因為他的父親鯀沒有成功治理水患,讓治水的任務落到大禹的肩上。鯀失敗的原因是因為他固執使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邊蓋堤防。堤防擋住水,水卻越淹越高,連續好幾年河堤每次都擋不住大水,於是宣告失敗。

回到現代人與河的疏離,儘管如今我們已切斷了人與河的距離,彷彿洪水與我們已經絕緣,但無法讓生態發展的三面光河道、大量廢水排入的汙染之河、湧上堤防的暴洪,會不會有一天反撲我們?



會不會哪次風災之後,大水依然帶走新莊?


時間依然持續的走,更多的大水帶走新莊的故事就讓我們留到下一篇再來聊吧。

鯤橋故事站,期待下次再會。


本文特別感謝鳳山高中陳國峯老師提供建議。

參考資料:

1911年世紀大颱風-百年風雨記憶

1911年世紀大颱風:雙颱帶來史無前例的風雨

1911年世紀大颱風:接續來襲的颱風威力

1911年世紀大颱風:風雨後的城市新氣象

1911年世紀大颱風:臺北市區災情實錄

1911年世紀大颱風:災後臺灣河川的命運轉折點

1911年,被遺忘的超級大颱風

1898年西北颱重創臺島:淡水河與濁水溪受衝擊

1898年B003強颱 部分纏足女性逃生不及 鬆開纏足裹腳布的催化劑

每週六晚間更新,讓我們聊聊傳說、故事以及一些有趣的書 傳說,臺灣島是一隻大鯨魚, 在一片波濤中如如不動,孕育萬千生靈 現代,我們的生活中需要一些餘裕, 重新看見自己所在的地方,用新的視角認識土地,認識自己 鯤橋,是將鯤島上的故事,渡到更多人的心中的橋 讓我們的心中都能再重新見到,承載我們的大鯨魚。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那盆從大湖帶回的草莓,重生這個給你! 某孩那天回來抱了一盆這玩意,說他跟同學去採草莓,想自己種草莓也不錯,就抱了一盆回家。一盆150,還好吧,他說。 我實在難以想像會有人千里迢迢從大湖買一盆草莓,然後抱著這玩意搭車回台北,又搭捷運回家,那畫面讓我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可笑。 #好像某個電影場景見過 為何你會幹這種怪事?我問
Thumbnail
avatar
Claralk C.
2024-05-25
「大禾」TUAHOU六大價值大禾(TUAHOU)以六大價值「感恩、溝通、思維、利他、精進、共好」見家,堅持這些價值推動企業成長。此外,大禾的核心價值「好,還要共好」之餘追求卓越,亦積極實現與社會的共好。
Thumbnail
avatar
大禾邸家
2024-02-16
大禾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TUA HOU大禾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成立於2023年,專營房地產租賃管理,以提供安全、安心、舒適、幸福、愉悅、穩定的居住環境為承諾。公司以包租、代管、代租為核心業務,努力改善臺灣租賃環境,實現房東安居租客居安的願景。
Thumbnail
avatar
大禾邸家
2024-02-15
(捷運文湖線大湖公園站)「大湖公園落羽松美景」 2-2 --- 錦帶橋畔與涼亭旁落羽松景色好迷人!續上文,上一篇介紹了落羽松分佈在大湖公園的第一區域,坐落在陽光草坪的左手邊,這一篇接著介紹第二區與第三區,首先是第二區,順著右邊環湖的林蔭大道旁的體健區,可以看到兩棵白梅,以及沿著湖畔種植的一排落羽松。
Thumbnail
avatar
輕煙飄過
2024-01-25
OTT產業新聞|EP26 HBO MAX大合併時代目前訂閱方案是每月5.99美元或是每年59.99美元,但是有些人就推測CNN+未來很有可能被整合在HBO MAX,畢竟CNN與HBO同樣都屬於華納媒體旗下的品牌,未來很有可能就像Disney+整合了旗下所有的電視節目品牌,打造成整合性的OTT平台。
Thumbnail
avatar
電影不好看 一定是我難搞
2022-03-24
帶著毛孩採莓去:苗栗大湖依虹高架草莓園,寵物友善的無毒草莓園每到冬天最喜歡帶著毛孩到苗栗旅遊,因為不僅可以泡暖呼呼的溫泉,還可以來大湖採草莓。在台灣很多鄉鎮採過草莓,還是覺得大湖的草莓最香甜可口。 採草莓前,老闆娘會先拿工具給我們,並且帶我們到草莓園示範如何採草莓,還會跟我們說哪一區草莓最多,看看連Q寶都迫不及待想吃草莓了,不過不能邊採邊吃喔!
Thumbnail
avatar
joylovepigo
2021-12-21
大河內山莊-時代劇明星,大河內傳次郎追求的永恆之美時代劇明星大河內傳次郎為追求永恆不變之美,1931年(昭和6年)34歲時購入土地,64歲離世前,耗費半生三十餘年打造的低調奢華回遊式庭。
Thumbnail
avatar
路人
2021-10-31
(北捷大湖公園站)「大湖公園」--- 依山傍水波光粼粼,水鳥、落羽松與錦帶橋相映成畫! 這篇是今年一月下旬,造訪台北大湖公園的回憶紀錄,當時已經到了冬末,搭乘北捷文湖線從大湖公園站出站後,一進園區是一片翠綠的草地...
Thumbnail
avatar
輕煙飄過
2021-06-03
大河故事之城為造而造,那是創造者有意為之,當我們留意觀察,陸陸續續發現其中的秩序。比如,有一條筆直的大河流過故事之城,將整座城市分為遙遙相望的兩岸,我們後來發現,大河正好對齊了肉眼看不見的本初子午線。在地圖上,我們可以將大河延伸到地極,並說那就是本初子午線。相差瞬息,東岸先西岸破曉。
avatar
行星上的曠野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