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隨記55_避開補充保費與所得稅最好的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不想繳補充保費以及所得稅,希望能夠避開它,在除權息前賣掉,再於除權息當天買回會不會比較好呢?」

每當開始有朋友問我這個問題時

我就知道

台股差不多要準備進入除權息旺季了…


對於這個問題,身為小小奈米股東的我,只有一個建議:

「避開補充保費與所得稅最好的方法,

就是不要避開它!!」


之所以有這個建議,有兩個原因…


原因一,我很懶,存股存久了,會懶。

我要的是「長期且穩定的現金流入」,如果帶來的現金流入可以滿足我的需求,那些不足為道的費用(甚至不是費用,後述),我真的不想花時間研究買賣點與冒風險避開它…


原因二,買賣所花的成本,比我繳補充保費的成本還高…

下面舉個簡單的例子:

我們拿100萬元,投資在現金殖利率4%的標的上來看

並以會填息的前提,來看看以下三種做法所帶來的費用:

(數學不好,如有錯漏還請鞭小力些…)


--方案一,參與4萬配息

100萬,配4萬,補充保費(2.11%)為844元,退稅後金額為1400元(小資族如我,以5%來計算需繳2000元所得稅,再以8.5%列計退稅額3400,共計退稅1400元)

可獲得股利收入40000元,加上退稅收入與扣除補充保費支出後,合計收入計40000+1400-844=40556元

整體算起來,除了股利以外,竟然繳完費用後還有一筆收入


--方案二,於除息前一日賣出,並於除息當日用除息後價格買回

100萬,賣出後再買回來,交易成本約為5793元(1000000*0.1425%+960000*0.1425%+1000000*0.3%=5793)

一來一往,價差收入40000,交易成本5793元

合計收入計40000-5793=34207元


--方案三,為了將股利收入單筆降到2萬元以內,分散在不同標的下

我認為存股,就是為了單純的可以獲得長期且穩定的現金流,而買進並長期持有好公司的股票

如果單純為了避開補充保費,而買了一堆自己功課沒做足的公司…這種做法,我覺得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這種做法我不會做,所以也不試算金額了


小結:

基於我懶,以及可以領到更多錢的二大原因

所以,我不會去想辦法避開補充保費與所得稅

選擇不預測股價走向

單純傻傻等股利進帳過日子

繳該繳的,領該領的囉


希望上面的想法,能夠對有同樣問題的朋友們,有些幫助啦~~



----------------------------------------


既然選擇了存股這條路

基本上

我就是選擇了放棄對股價未來的預測

以及價差交易的做法

至於對這些補充保費與所得稅費用,是否要規避這件事

我的建議就是這句:


「避開補充保費與所得稅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避開它!!」


希望上面這不一定賺最多,但可以賺的最開心的小小想法

能夠幫助到,有同樣問題的朋友們囉~~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老杯杯的沙龍
441會員
338內容數
你好,我是一位39歲成功達成財務自由離開職場的老杯杯; 這裡,是我把成功心法匯整而成的筆記。 前半部從建立金錢的觀念,講到創造被動收入達成財務自由的方法, 後半部用自己的經驗,介紹用投資方式達成財務自由的步驟。 希望在這裡的一切 能夠給予有心向財務自由方向努力的朋友,一些有用的建議與協助。
2025/05/02
想了想,從那從少到多、再從多到少、最終歸於無的過程 不也是一個被稱為存股的極長期投資人 所必經的一段成長之路嗎?
Thumbnail
2025/05/02
想了想,從那從少到多、再從多到少、最終歸於無的過程 不也是一個被稱為存股的極長期投資人 所必經的一段成長之路嗎?
Thumbnail
2025/04/10
將會持續關注,但應該不會太擔心。
Thumbnail
2025/04/10
將會持續關注,但應該不會太擔心。
Thumbnail
2025/04/09
如果說有策略的朋友,面對的是不想停損的痛 那麼沒有策略的朋友,所面臨的就是不知所措的焦慮
Thumbnail
2025/04/09
如果說有策略的朋友,面對的是不想停損的痛 那麼沒有策略的朋友,所面臨的就是不知所措的焦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六七八月是台股的除權息旺季,所以不少人開始計算自己可以領到多少股利,但是有些人是不喜歡参加除息的,你知道為什麼嗎?   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就是淨所得高的人,為什麼呢?因為所得稅法規定股息是算入綜合所得計算的,而其利息可以抵減8.5%那稅額,所以如果你的淨所得不高,只要繳5
Thumbnail
六七八月是台股的除權息旺季,所以不少人開始計算自己可以領到多少股利,但是有些人是不喜歡参加除息的,你知道為什麼嗎?   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個就是淨所得高的人,為什麼呢?因為所得稅法規定股息是算入綜合所得計算的,而其利息可以抵減8.5%那稅額,所以如果你的淨所得不高,只要繳5
Thumbnail
文摘:在級距上限出現時,我們可以採取多種方法來處理存股的情況。首先,可以考慮將資金投資在具有成長潛力的標的上,例如高股息ETF或個股,以超過所得級距20%的利率。然而,股息有時多有時少,因此在設計時需要預留一些緩衝空間。另外,如果不需要那麼多現金流,可以降低股息的金額,並將其轉投資到其他標的,同時不
Thumbnail
文摘:在級距上限出現時,我們可以採取多種方法來處理存股的情況。首先,可以考慮將資金投資在具有成長潛力的標的上,例如高股息ETF或個股,以超過所得級距20%的利率。然而,股息有時多有時少,因此在設計時需要預留一些緩衝空間。另外,如果不需要那麼多現金流,可以降低股息的金額,並將其轉投資到其他標的,同時不
Thumbnail
對於這樣的長期投資者來說,配息可能不是好事,因為股息是自己的錢,配息只是一種左手換右手的概念。如果你真的需要將股息提領,那麼你需要扣稅和二代健保費用,而這也會影響你的長期複利效應。因此,不配息是省錢且長期賺更多的做法。呼籲發行商推出不配息的產品,以滿足長期投資者的需求。
Thumbnail
對於這樣的長期投資者來說,配息可能不是好事,因為股息是自己的錢,配息只是一種左手換右手的概念。如果你真的需要將股息提領,那麼你需要扣稅和二代健保費用,而這也會影響你的長期複利效應。因此,不配息是省錢且長期賺更多的做法。呼籲發行商推出不配息的產品,以滿足長期投資者的需求。
Thumbnail
高股息投資 根據報導,近期台灣高股息ETF的受益人數正式突破200萬大關,你走在路上隨便問一個人,很可能都有買高股息,如果有,請務必要把我這篇文章給他看,謝謝~但是先說,如果被打不干我的事XD。 「存股」一詞是台灣散戶、財經老師和投資網紅獨自發明,口耳相傳且非常具有特色的專有名詞,同時也是台灣投資人
Thumbnail
高股息投資 根據報導,近期台灣高股息ETF的受益人數正式突破200萬大關,你走在路上隨便問一個人,很可能都有買高股息,如果有,請務必要把我這篇文章給他看,謝謝~但是先說,如果被打不干我的事XD。 「存股」一詞是台灣散戶、財經老師和投資網紅獨自發明,口耳相傳且非常具有特色的專有名詞,同時也是台灣投資人
Thumbnail
究竟該參與除權息或不參與呢? 每年到了接近除權息的旺季的這時候,總會有人問這個問題,我來簡單說明一下吧!
Thumbnail
究竟該參與除權息或不參與呢? 每年到了接近除權息的旺季的這時候,總會有人問這個問題,我來簡單說明一下吧!
Thumbnail
下個禮拜有很多檔股票都會除權息 如果用我的除權息策略的話 基本上,配息超過五塊錢的,比較會有上漲的情況 換句話說,配息比較少的,或許更容易填息 但是要玩除權息策略的這種,就不要去管基本面 籌碼面、消息面、技術面都不用,只看數據 當然其他的部分你看的話,勝率會提高,風險會降低 端看你自己
Thumbnail
下個禮拜有很多檔股票都會除權息 如果用我的除權息策略的話 基本上,配息超過五塊錢的,比較會有上漲的情況 換句話說,配息比較少的,或許更容易填息 但是要玩除權息策略的這種,就不要去管基本面 籌碼面、消息面、技術面都不用,只看數據 當然其他的部分你看的話,勝率會提高,風險會降低 端看你自己
Thumbnail
「我不想繳補充保費以及所得稅,希望能夠避開它,在除權息前賣掉,再於除權息當天買回會不會比較好呢?」 每當開始有朋友問我這個問題時 我就知道 台股差不多要準備進入除權息旺季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只有一個建議 那就是: 「避開補充保費與所得稅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避開它!!」 下面舉個例子: 小結:
Thumbnail
「我不想繳補充保費以及所得稅,希望能夠避開它,在除權息前賣掉,再於除權息當天買回會不會比較好呢?」 每當開始有朋友問我這個問題時 我就知道 台股差不多要準備進入除權息旺季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只有一個建議 那就是: 「避開補充保費與所得稅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避開它!!」 下面舉個例子: 小結:
Thumbnail
先說結論,「現階段的我」不愛配息。 這個觀念可能跟很多人不同,因為台灣投資人超愛配息,任何金融商品只要加上「高股息」,總是特別誘人。例如這兩個台灣投資人最喜歡的商品,我一一來破解,你就知道哪裡怪怪...
Thumbnail
先說結論,「現階段的我」不愛配息。 這個觀念可能跟很多人不同,因為台灣投資人超愛配息,任何金融商品只要加上「高股息」,總是特別誘人。例如這兩個台灣投資人最喜歡的商品,我一一來破解,你就知道哪裡怪怪...
Thumbnail
0056將在10月23日除息,持有者可配發1.8元現金股息。要趁最後兩天買進,來參加除息嗎?   
Thumbnail
0056將在10月23日除息,持有者可配發1.8元現金股息。要趁最後兩天買進,來參加除息嗎?   
Thumbnail
  最近很多人都會想,今年貼息的情況好像比較多!那我要不要棄息?可是這檔我是長期投資應該沒差吧?回頭檢視當初買進的理由還存不存在你心中就有答案了!目前空手或是股市新手的投資人,要不要參...
Thumbnail
  最近很多人都會想,今年貼息的情況好像比較多!那我要不要棄息?可是這檔我是長期投資應該沒差吧?回頭檢視當初買進的理由還存不存在你心中就有答案了!目前空手或是股市新手的投資人,要不要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