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又到了, 但掃墓這一件事可以外判嗎? — 英雄的寫作鍊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在網上討論區看到有人發文說朋友因移民外國, 清明時節不能回港拜祭親人, 故委托樓主代為上山拜祭. 樓主因此在討論區發文訢苦.

華人傳統重孝,清明時節理應親力親為上山憑弔親人才可刻盡孝道。

是的,找人拜祭好像不行。但如果我們身在他鄉,如果一兩年都回不了來,找個可信的朋友幫忙,雖然是緩兵之計,但又好像無可厚非,總比什麼也不做也好吧?

說到這裏, 我們不如先看一看網民的回應.


討論區網民的回應

~反對聲音

有網民說拜山是要思念親人,而思念親人則無需拘泥於地域,可以自己在家拜祭無需找人幫忙:

"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思念親人, 思念親人不須著重儀式,不受地域限制。 咁有孝心,對住個海對住個天拜咪得,你估先人真係住嗰個龕位咩。”

也有人認為拜山一定要親自去,以表誠意,絕不能假手於人:

“拜山這些邊有得幫咖!”

~支持聲音

有人指樓主本來也要掃墓,代友人買花上香也只是舉手之勞:

"順路放低支花走人,男人之家咪斤斤計較"

也有人習慣會順手拜祭生前認識的人,認為小小心意無所謂。所以,如果當時人本身也要去拜山的話,其實順個便幫朋友忙是無所謂的:

“ 去拜山知道有誰生前認識的,或者是兩重關係,在同一個墳場,都會順手去拜拜,這個小習慣所費無幾,無所謂,只是小小心意,當然不是同一個場就不會專程去了。”

以上所看, 大家對找朋友幫忙拜祭都有不同意見。

但如果你找不到朋友幫忙, 你只要上個網還可以找到外判的拜山服務.


代客拜山

大家一定有聽過代客泊車,但有否聽過代客掃墓呢?

我在網上找了些資料, 今時今日已經有代客掃墓這一件事,甚至有視頻直播, 為清明節太忙未能抽空去掃墓的人提供付費的拜祭服務.

推出「代客掃墓」的公司為民眾上墳除草、打掃、燃香,甚至還幫忙代家屬向先人祭拜默禱,說明家屬無法親至墳前的原因.

再看一下淘寶網, 你可以找到有提供「代客哭墳」,包括掃墓、哭墳及叩頭的服務。

我們來看一看他們的服務套餐:

~基本拜祭。: (包括:清掃墓地,敬鮮花和香燭,三鞠躬,朗讀悼詞,墓地裝飾等) 500元人民幣

~升級拜祭: 多加200元人民幣可享有痛哭環節,再配上《大悲咒》音樂

~追加服務: 多加100元人民幣有專人代叩頭3個

雖然客戶的反應未算踴躍, 但這些「代客掃墓」的公司亦有獲得買家的好評, 他們認為這個服務解决了客戶的燃眉之急, 幫忙表達了對先人的心意, 是一種功德.

無論親力親為, 找朋友幫忙, 還是找外判公司代辦掃墓拜祭, 其實我們都是想向先人表達心意, 證明我們還記得先人的 “存在”.

沒錯, 其實我們的先人還 “存在”, 因為他們還沒迎來「真正的死亡」.

你沒聽錯呀! 如果你是還記得你的先人, 那麼他們就還沒迎來 「真正的死亡」,因為人有三次死亡, 而第三次的死亡才是真正的死亡.

你現在一定感到很困惑吧!不打緊,我立即給你解說。


人的一生有三次死亡

美國神經科學家大衛.伊葛門在他的著作《死後四十種生活》一書中提到過人的一生有三次的死亡:

「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當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當你下葬,人們穿著黑衣出席你的葬禮,他們宣告,你在這個社會上不復存在,你從人際關係網裡消逝,你悄然離去。
而第三次死亡,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於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個宇宙都將不再和你有關。」


對於應否找人幫忙拜祭掃墓這件事, 大家可以先看一看這部電影- 《玩轉極樂園》/《可可夜總會》/《Coco》 .

這是一部由迪士尼發行的3D電腦動畫電影。故事是講述一個12歲男孩意外穿越到亡靈世界,尋找他已故曾外曾外祖父幫忙的故事,裏面也有提到以上的一個概念, 就是人在世界上死後並不是真正的死亡, 他們會變為亡靈並存在於亡靈世界, 但當他們的靈魂被現世的最後一個人都忘記之後, 他們的靈魂就會真正的死亡, 也就是大衛.伊葛門曾在《死後四十種生活》中提過的第三次死亡.

以這個準則來說,如果我們還沒有忘記我們已故的親人, 那麼他們還沒有迎來第三次死亡, 即真正的死亡.

再以我們香港的已故巨星 “梅艷芳” 為例, 即使她已過身那麼多年, 世界上的人好像還沒有忘記她. 她的名字還在新聞報導上不斷地被提起,早前更有紀念她而制作的電影上畫, 而且票房大賣. 相信梅艷芳的靈魂在亡靈世界也還沒有真正的死亡。


好啦, 說了那麼多, 究竟掃墓拜祭應否外判呢?

有人認為清明掃墓是慎終追遠, 若連一年只有一次的清明祭拜都要請人代行, 找人「代客掃墓」的話,是否有違本意 ?

但也有人認為如果不能親身拜祭, 找人整理先人墳墓, 幫助解决他們的燃眉之急,代為表達對先人的心意, 雖是緩急之計, 但並不為過.

清明掃墓的文化固然需要保留, 但重點應該是我們是否還記得這位親人, 記憶中還是否存在與那位親人的對話和回憶 ? 我們那位親人是否會迎來第三次的死亡- 真正的死亡?

好了, 雖然清明節我和家人還未去拜山, 但說到這裏我又想再翻看《玩轉極樂園》這部電影了. 還有, 這部電影的主題曲真的超好聽,還很配合今日的主題。那麼, 現在大家就來一齊聽下這首歌吧 — Remember Me !


#英雄的寫作鍊成 #清明節又到了但掃墓這一件事可以外判嗎 #RememberM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英雄的寫作鍊成的沙龍
10會員
23內容數
2022/04/28
小時候有個親戚成日有教我要有自信心什麼的... 他知道你考試成積不好,就會說 "給點信心自己,下次就會考得更好!" 我很感謝他的安慰,但是他從來沒有說過自信心從何而來? 缺憾自信心,不是說一下就有!以下給你一個建立自信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Thumbnail
2022/04/28
小時候有個親戚成日有教我要有自信心什麼的... 他知道你考試成積不好,就會說 "給點信心自己,下次就會考得更好!" 我很感謝他的安慰,但是他從來沒有說過自信心從何而來? 缺憾自信心,不是說一下就有!以下給你一個建立自信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Thumbnail
2022/04/26
最近,在網上討論區看到有人發問情侶關係如何保鮮的問題。 其實,不只是男女關係,無論在對人對事對生活各方面,不知怎樣,我們都會不時發現有人突然感到厭惡,需要尋求 "保鮮"的問題出現。 然而,我的作風一向是從根源裏入手。以下先來說一說對人生突然感到厭惡的原因......
Thumbnail
2022/04/26
最近,在網上討論區看到有人發問情侶關係如何保鮮的問題。 其實,不只是男女關係,無論在對人對事對生活各方面,不知怎樣,我們都會不時發現有人突然感到厭惡,需要尋求 "保鮮"的問題出現。 然而,我的作風一向是從根源裏入手。以下先來說一說對人生突然感到厭惡的原因......
Thumbnail
2022/04/21
有人說天賦凌駕後天的努力。 那些站在頂尖的精英,是我們平常人怎去努力也達不到的境界。 一個人的才能,究竟是天賦還是後天的努力發揮關鍵作用呢? 其實這是一個有雞先同有蛋先既問題.....
Thumbnail
2022/04/21
有人說天賦凌駕後天的努力。 那些站在頂尖的精英,是我們平常人怎去努力也達不到的境界。 一個人的才能,究竟是天賦還是後天的努力發揮關鍵作用呢? 其實這是一個有雞先同有蛋先既問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您祭祖,我掃墓, 掃墓祭祖的第一品牌:牧草草。 讓我們來延續您的愛與思念  
Thumbnail
您祭祖,我掃墓, 掃墓祭祖的第一品牌:牧草草。 讓我們來延續您的愛與思念  
Thumbnail
時間過得很快,又到了清明時節。 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在大陸雲南省,靠近緬甸的一個小城市的茶山上寫下一篇「連接祖先的感恩祝禱」,並錄成音頻。一轉眼又一年了。 清明掃墓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每到清明,許多人有回家鄉故居的掃墓經驗驗⋯⋯
Thumbnail
時間過得很快,又到了清明時節。 記得去年的這個時候我在大陸雲南省,靠近緬甸的一個小城市的茶山上寫下一篇「連接祖先的感恩祝禱」,並錄成音頻。一轉眼又一年了。 清明掃墓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每到清明,許多人有回家鄉故居的掃墓經驗驗⋯⋯
Thumbnail
因為清明節,不少同學請假一天,好提早跟著父母一起回祖家拜祖祭先。接放學時家長之間短談幾句,問香港也有清明節嗎?當然有,怎麼可能沒有。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超過九成的人在香港不過是三、四代。近數十年土葬已經極少,即使是在永遠墳場土葬,也只有七至十年期限,年期一到就要幫先人起身,改以例如靈塔等等其他方式保
Thumbnail
因為清明節,不少同學請假一天,好提早跟著父母一起回祖家拜祖祭先。接放學時家長之間短談幾句,問香港也有清明節嗎?當然有,怎麼可能沒有。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超過九成的人在香港不過是三、四代。近數十年土葬已經極少,即使是在永遠墳場土葬,也只有七至十年期限,年期一到就要幫先人起身,改以例如靈塔等等其他方式保
Thumbnail
人往生那一刻後,點香和那一盆火就成為我和先祖們溝通的方式。點香就是知會先祖們「我們來了!」,一場相見的戲碼也就這樣開始了,時間的流逝下,升起那一盆火,也就是要道別時刻了。這一年一度的緬懷,隨著年紀逐年增長,心裡總想著與他們對白!因為往後究竟還有多少次,可以再來《掃墓偶感》
Thumbnail
人往生那一刻後,點香和那一盆火就成為我和先祖們溝通的方式。點香就是知會先祖們「我們來了!」,一場相見的戲碼也就這樣開始了,時間的流逝下,升起那一盆火,也就是要道別時刻了。這一年一度的緬懷,隨著年紀逐年增長,心裡總想著與他們對白!因為往後究竟還有多少次,可以再來《掃墓偶感》
Thumbnail
這個儀式的起源在於我在前不久,接收到自己要多做儀式,我的儀式能量也會開始跟著起來,但我真的對於做儀式沒有太多的想法,也不知道怎麼開始,所以我思考了很久,決定從自身會遇到的事情開始。
Thumbnail
這個儀式的起源在於我在前不久,接收到自己要多做儀式,我的儀式能量也會開始跟著起來,但我真的對於做儀式沒有太多的想法,也不知道怎麼開始,所以我思考了很久,決定從自身會遇到的事情開始。
Thumbnail
每一年的農歷七月,生前孝順勝過於死後祭拜一桌滿漢全席這個想法會不斷的浮現在我腦海中。星期五就是農歷七月十五,中元普渡。相信每一個華人家庭在這幾天都會忙著準備祭祖的用品。 終結來說,生前孝順比死後的任何儀式還來得更有意義。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兒親不待 閱讀後的你是否贊同我的說法?歡迎留言。
Thumbnail
每一年的農歷七月,生前孝順勝過於死後祭拜一桌滿漢全席這個想法會不斷的浮現在我腦海中。星期五就是農歷七月十五,中元普渡。相信每一個華人家庭在這幾天都會忙著準備祭祖的用品。 終結來說,生前孝順比死後的任何儀式還來得更有意義。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兒親不待 閱讀後的你是否贊同我的說法?歡迎留言。
Thumbnail
在網上討論區看到有人發文說朋友因移民外國, 清明時節不能回港拜祭親人, 故委托樓主代為上山拜祭. 樓主因此在討論區發文訢苦. 華人傳統重孝,如不親力親為, 找別人幫忙拜祭好像不行。但如果我們身在他鄉,如果一兩年都回不了來,找個可信的朋友幫忙,雖然是緩兵之計,但又好像無可厚非,總比什麼也不做也好吧?
Thumbnail
在網上討論區看到有人發文說朋友因移民外國, 清明時節不能回港拜祭親人, 故委托樓主代為上山拜祭. 樓主因此在討論區發文訢苦. 華人傳統重孝,如不親力親為, 找別人幫忙拜祭好像不行。但如果我們身在他鄉,如果一兩年都回不了來,找個可信的朋友幫忙,雖然是緩兵之計,但又好像無可厚非,總比什麼也不做也好吧?
Thumbnail
記憶中過往的掃墓時間,似乎都會提前於清明連假一週,提前的好處除了能不人擠人地洗清先祖住所的舊穢,更能在連假期間好好放鬆身心,讓活著的人,也喘一口氣,一同除舊布新。有別於以往,今年在清明時節上山,還好在連假的最後一天,老天給了個滿意的微笑,炙熱且熱情的,艷陽高照。
Thumbnail
記憶中過往的掃墓時間,似乎都會提前於清明連假一週,提前的好處除了能不人擠人地洗清先祖住所的舊穢,更能在連假期間好好放鬆身心,讓活著的人,也喘一口氣,一同除舊布新。有別於以往,今年在清明時節上山,還好在連假的最後一天,老天給了個滿意的微笑,炙熱且熱情的,艷陽高照。
Thumbnail
這次要和大家分享清明節掃墓、祭拜、燒香和擲筊等相關日文,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單字因為沒有相對應的日文,有些時候會用中文發音直接音譯,但像是翻譯擲筊這種屬於民間傳統習俗時,會選擇用大多數人提到相關內容時使用的台語發音作為音譯,而有些時候則是選擇用意譯,也就是解釋單字代表的意思。
Thumbnail
這次要和大家分享清明節掃墓、祭拜、燒香和擲筊等相關日文,其中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單字因為沒有相對應的日文,有些時候會用中文發音直接音譯,但像是翻譯擲筊這種屬於民間傳統習俗時,會選擇用大多數人提到相關內容時使用的台語發音作為音譯,而有些時候則是選擇用意譯,也就是解釋單字代表的意思。
Thumbnail
清明,自己的身後事 清明是個慎終追遠的日子,而在現代緬懷祭祀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土葬、火葬、植葬,中式、西式,國樂隊、西樂隊,在未來你會怎麼選擇?
Thumbnail
清明,自己的身後事 清明是個慎終追遠的日子,而在現代緬懷祭祀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土葬、火葬、植葬,中式、西式,國樂隊、西樂隊,在未來你會怎麼選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