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孝順勝過於死後祭拜一桌滿漢全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每一年的農歷七月,生前孝順勝過於死後祭拜一桌滿漢全席這個想法會不斷的浮現在我腦海中。星期五就是農歷七月十五,中元普渡。相信每一個華人家庭在這幾天都會忙著準備祭祖的用品。
圖片來源:GOOGLE
每一年的農歷七月,生前孝順勝過於死後祭拜一桌滿漢全席這個想法會不斷的浮現在我腦海中。星期五就是農歷七月十五,中元普渡。相信每一個華人家庭在這幾天都會忙著準備祭祖的用品。
我是個佛教徒,但也會尊敬道教甚至其他宗教。對我而言每一個宗教的教育理念都是教導人們要歸於正道,做好事,存好心,說好話。在道教的說法七月就是鬼節。民間習俗也會迷信這一個月盡量少出夜街。因為在這個鬼月是孤魂野鬼在慶祝新年的日子。其實鬼不可怕,人才可怕。
我們害怕的每一只鬼都是人們思念的某位親屬,家人。在佛教理念,農歷七月被稱為報恩月。這我特別贊同。每一個農歷七月寺廟都會誦經念佛,舉辦超渡法會。而我對於我唯一能為我往生的父親盡的孝道就是替他在農歷七月辦超渡,他往生的兩年裏我都會到寺廟幫他立個牌位,希望這些小小的功德可以讓他離苦得樂,往生凈土。
如果他還在世的話,我當然希望可以好好孝順他而不是等他死後才做這一些。畢竟我不確定他是否收得到,這也許是在生者給予自己的心理安慰。祭拜祖先是必須的,是我們身為子孫的責任。祭祖的道德價值觀就是要教育子孫不可以忘本,忘了自己的祖宗。沒有他們,哪裏可能會有今天的我們呢?
也許是家裏從事殯葬業,也許是過往的經歷讓我對祭拜儀式看得很開。(我的想法未必老一輩可以接受)我看得很開的意思是指對於祭拜供品的執著。我遇過某一些家族規定一定要親自下廚烹煮往生者生前喜愛的食物,不可以購買。而通常準備祭拜供品的責任就會落在媳婦,媽媽身上。那我的想法是,準備的媽媽也是會有老去的一天,也會感到疲憊因為準備過程真的不簡單。那唯一可以減輕她們的負擔就是用購買取代下廚。
我在這方面身受我爸的影響,雖然他是從事殯葬業,但他對這些祭拜習俗重來不會執著尤其是對於經濟能力比較差的家庭,我爸的想法是能節省就節省。打個比方,有錢人家可以拜一整只燒豬,而經濟能力不符合的家庭難道也要勉強跟風嗎?不是嘛,生活費才重要吧。我爸常說要就生前孝順吧,別等到死了才演龍鳳劇吧。
我奶奶生前就是最好的例子。她生前沒有一個孩子,孫子要照顧她。是我爸把奶奶接過來照顧雖然我爸是奶奶最不看重的孩子。當我奶奶去世時,在最後一刻她才吵著要見我爸,而我爸卻因為心中的那一根刺無法釋懷。奶奶的喪禮由我們家全權負責。還記得當時我就看到很多孝子,孝女,哭天喊地,只有我們這一家是最冷靜。我奶奶過世時,我爸一滴眼淚都沒流但我不會責怪我爸,我可以體會他的委屈。因為他從小就被父母遺棄,自己自力更生。但他還是盡好做兒子的責任,把我奶奶照顧到她人生最後一刻。
還記得喪禮期間,我的那些姑姑們就一直指示我們要拜這個,拜那個因為奶奶喜歡吃。當時我忍不住又翻了白眼。平時奶奶有在時,連問候都沒有的人,在她老人家百年歸老時才記得她喜歡吃什麼會不會太諷刺了啊?我相信很多家庭裏都會有這種死後才冒出來的孝子孝女。我爸不會設定我們祭拜的規則,他的宗旨是不要執著。有心就好。
我對祭拜有某程度的壓力和陰影是因為我前任婆婆。她每一次祭拜我前公公就會規定一定要親自下廚。前一天的半夜兩點就會開始起來準備。剛為人媳婦我不懂我可以幫些什麼。她三個孩子也沒有幫她,全部是睡到時間到,等她一個人忙完才催他們醒。由於疲憊,她每一次準備都會發脾氣,偶爾我會覺得她把氣都發在我身上。我通常都不敢睡,會起來問她要幫忙些什麼嗎,她都會沒有反應不然就是說沒有。這對我來說就是兒媳婦的困擾。幫也不對,不幫也不對。而忙完後的她,就會跟她姐姐們抱怨家裏沒有人幫她分擔。那時的我就會被熱心人士圍攻,你們做媳婦的要自動自發啊。兩個字:無奈。我常會想如果拜到那麼辛苦,那別拜吧。那已經失去祭拜的意義。
我的父母真的從來對我有這一方面的要求。而我的口頭禪也是:現在不帶父母去吃,等死了才來拜啊?你今天所祭拜的大魚大肉,燒的金銀財寶,能確定往生者都能夠順利照單全收嗎?還記得有一次到香料店看到一對年輕夫婦在『瘋狂購物』是不是都買,買到香料點老板娘都傻眼。我心裏也是有疑問,燒這些紙紮往生者真的收得到嗎?還是這些是在生者在彌補自己心裏的缺憾。有時我會覺得很遺憾,如果把這些買紙紮的錢拿來孝敬生前有在的父母,買好吃的,給他們穿好一些會不會更有意義呢?
還記得上個星期,我老男人家提早在家祭祖由於七月十五是工作日,所以他媽媽就決定提早在星期六拜就好。(如果是前任家,婆婆就會規定一定要拜正日,如果是工作日你們就必須請假)當時老男人的母親就在準備豬肚湯,這是這裏祭祖的必備湯品。他母親就開始跟我講述她年輕時時準備祭祖供品的辛酸疲憊。然後她也提到現在年紀大了,不會再執著,能買的菜肴都選擇購買,最多自己煮個湯品就好畢竟家人也很愛喝。上了年紀真的沒有力氣從頭到尾一手包辦。
我的頭腦又會冒出另一個問號,接下來的80/90後媳婦真的煮得出這些祭拜佳肴嗎?其實現在祭祖也蠻方便的。一些餐廳都會推出祭祖套餐。有提供白飯,茶水,米酒,就購買整套回家祭拜就好。但確實需要思想開明的老人家才能接受。祭祖的風俗確實必須流傳下去。但也別因為祭祖的要求而導致上一輩與下一輩之間因為觀念不一致而產生摩擦。
終結來說,生前孝順比死後的任何儀式還來得更有意義。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兒親不待
閱讀後的你是否贊同我的說法?歡迎留言。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6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八哥小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時間能夠重來,我很想再有機會跟我已往生的父親好好說再見。
相信打工族努力奮鬥後都希望有朝一日自己會被提拔成為上司或主管。那自問你自己是位合格的上司嗎?你懂得尊敬你的下屬嗎?
今天八哥小栗要讓書友們'參觀'我們馬來西亞的大眾書局。
為愛奔波,毛小孩們教我的生死課。 我是透過這一本《為愛奔波》認識陳文茜這位作家。這是一本我誤打誤撞巧遇的書籍。一開始只是被它的封面吸引住。當我得知這本書的版稅全數都會贈於臺大動物醫院的街狗醫療團就讓我毫不猶豫地把它給買下。我想位毛小孩們出一份力。
肥胖者就應該遭受社會歧視語言暴力嗎? 我真的想不明白為何肥胖者尤其是女性就要理所當然的遭受社會的歧視,要遭受語言霸淩。
如果時間能夠重來,我很想再有機會跟我已往生的父親好好說再見。
相信打工族努力奮鬥後都希望有朝一日自己會被提拔成為上司或主管。那自問你自己是位合格的上司嗎?你懂得尊敬你的下屬嗎?
今天八哥小栗要讓書友們'參觀'我們馬來西亞的大眾書局。
為愛奔波,毛小孩們教我的生死課。 我是透過這一本《為愛奔波》認識陳文茜這位作家。這是一本我誤打誤撞巧遇的書籍。一開始只是被它的封面吸引住。當我得知這本書的版稅全數都會贈於臺大動物醫院的街狗醫療團就讓我毫不猶豫地把它給買下。我想位毛小孩們出一份力。
肥胖者就應該遭受社會歧視語言暴力嗎? 我真的想不明白為何肥胖者尤其是女性就要理所當然的遭受社會的歧視,要遭受語言霸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農曆七月即將到來,除了鬼門開之外,農曆七月的另一件大事就是中元普渡,中元普渡從過去到現在都被長輩視為重要的日子,究竟中元普渡的習俗是怎麼來的?該準備哪些東西?拜拜時要說什麼? 中元節是什麼時候?由來與起源? 中元節是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也就是說,今年(2024年)的中元節在國曆8月18日。
喪禮的由來? 台灣傳統喪禮的源由主要是受到儒家和孝道思想的影響,以「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觀念透過種種傳統的儀式表達對往生者的重視與孝道。另外一種說法是,舉辦喪禮除了是要表達孝思之外,最重要還是在協助亡魂度過不安定的狀態,最終回歸祖先的行列。 除此之外,根據民俗說法也起到超渡亡魂
Thumbnail
中元普度是中華民族道教傳承下來的祭祀習俗。「中元」是地官赦罪,民間說「地府鬼門大開」,很多的鬼道眾生放出來,裡面可能有我們的先亡祖先,所以家家戶戶就會備香案供品,做普度跟鬼道眾生,臺灣俗稱叫「好兄弟」,又尊稱「老大公媽」,以虔誠心祭拜,希望得到合境平安。
清明節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對於家族來說承載著深厚的意義。戰後嬰兒潮的30年世代和60世代對傳統儀式的思潮有著十分不同的見解。祖先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承古禮及敬天地的意涵給未受教育洗禮的母親,父母親充滿敬畏的承接祭祖儀式,60世代卻因現代思潮漸漸轉變了傳統儀式的樣貌。
全世界的華人幾千年來一直維繫至今不變的傳統,除了大年除夕的團圓飯之外,就是每年清明的返鄉掃墓祭祖。     團圓飯通常只限於個別家庭的直系血親碰面,但是掃墓祭祖往往就是整個家族的事,包括三等親、四等親……到叫不太出名字的族人在祭祖時齊聚一堂。
Thumbnail
清明節、除夕、中元節與重陽節並稱為四大祭祖節日,家家戶戶在這天會準備豐盛的供品「祭祖」。超渡祖先是不能中斷的,每年還是要請出家眾為他們做超渡及布施,即使他們都已轉世,投生各道,都能因你的超渡獲得利益;相對的你們現世者也能得到事業順利、閤家平安。
Thumbnail
百善,孝為先。好吧,老玄我有點不肖,我老母一天到晚在為我擔心,畢竟道士這工作實在是有點危險又不穩定,而且還一天到晚把沒處理的鬼往家裡塞。今天要說的故事比較神奇,說穿了,其實就是一場家庭悲劇。 隨著時代進步,會拜拜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如果是順著時代的消逝還無話可說,但如果一些不肖子孫因為一些破爛原因將
Thumbnail
清明時節許多人會返鄉祭祖,為什麼清明節要拜祖先? 祖先又有哪幾種?拜祖先的真實意涵為何?本篇文章你可以看到清明節為什麼要拜祖先,祖先有哪幾種?什麼是倒房祖先?清明節拜祖先的真實意涵。為什麼不用三牲拜祖先? 清明節為什麼要拜祖先? 清明節、除夕、中元節與重陽節並稱為四大祭祖節日
Thumbnail
祭拜祖先,是孝道及飲水思源的體現。 對於佛弟子來說,恪盡孝道是修行第一要事。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拜祖先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用佛法超渡祖先。」 超渡祖先的意義 超渡祖先的好處 超渡祖先好處的案例 怎樣超渡祖先 如何用佛法超渡祖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農曆七月即將到來,除了鬼門開之外,農曆七月的另一件大事就是中元普渡,中元普渡從過去到現在都被長輩視為重要的日子,究竟中元普渡的習俗是怎麼來的?該準備哪些東西?拜拜時要說什麼? 中元節是什麼時候?由來與起源? 中元節是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也就是說,今年(2024年)的中元節在國曆8月18日。
喪禮的由來? 台灣傳統喪禮的源由主要是受到儒家和孝道思想的影響,以「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觀念透過種種傳統的儀式表達對往生者的重視與孝道。另外一種說法是,舉辦喪禮除了是要表達孝思之外,最重要還是在協助亡魂度過不安定的狀態,最終回歸祖先的行列。 除此之外,根據民俗說法也起到超渡亡魂
Thumbnail
中元普度是中華民族道教傳承下來的祭祀習俗。「中元」是地官赦罪,民間說「地府鬼門大開」,很多的鬼道眾生放出來,裡面可能有我們的先亡祖先,所以家家戶戶就會備香案供品,做普度跟鬼道眾生,臺灣俗稱叫「好兄弟」,又尊稱「老大公媽」,以虔誠心祭拜,希望得到合境平安。
清明節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對於家族來說承載著深厚的意義。戰後嬰兒潮的30年世代和60世代對傳統儀式的思潮有著十分不同的見解。祖先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承古禮及敬天地的意涵給未受教育洗禮的母親,父母親充滿敬畏的承接祭祖儀式,60世代卻因現代思潮漸漸轉變了傳統儀式的樣貌。
全世界的華人幾千年來一直維繫至今不變的傳統,除了大年除夕的團圓飯之外,就是每年清明的返鄉掃墓祭祖。     團圓飯通常只限於個別家庭的直系血親碰面,但是掃墓祭祖往往就是整個家族的事,包括三等親、四等親……到叫不太出名字的族人在祭祖時齊聚一堂。
Thumbnail
清明節、除夕、中元節與重陽節並稱為四大祭祖節日,家家戶戶在這天會準備豐盛的供品「祭祖」。超渡祖先是不能中斷的,每年還是要請出家眾為他們做超渡及布施,即使他們都已轉世,投生各道,都能因你的超渡獲得利益;相對的你們現世者也能得到事業順利、閤家平安。
Thumbnail
百善,孝為先。好吧,老玄我有點不肖,我老母一天到晚在為我擔心,畢竟道士這工作實在是有點危險又不穩定,而且還一天到晚把沒處理的鬼往家裡塞。今天要說的故事比較神奇,說穿了,其實就是一場家庭悲劇。 隨著時代進步,會拜拜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如果是順著時代的消逝還無話可說,但如果一些不肖子孫因為一些破爛原因將
Thumbnail
清明時節許多人會返鄉祭祖,為什麼清明節要拜祖先? 祖先又有哪幾種?拜祖先的真實意涵為何?本篇文章你可以看到清明節為什麼要拜祖先,祖先有哪幾種?什麼是倒房祖先?清明節拜祖先的真實意涵。為什麼不用三牲拜祖先? 清明節為什麼要拜祖先? 清明節、除夕、中元節與重陽節並稱為四大祭祖節日
Thumbnail
祭拜祖先,是孝道及飲水思源的體現。 對於佛弟子來說,恪盡孝道是修行第一要事。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拜祖先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用佛法超渡祖先。」 超渡祖先的意義 超渡祖先的好處 超渡祖先好處的案例 怎樣超渡祖先 如何用佛法超渡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