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想要說的不是「冒險犯難」,而是「人一出生後,便開始奔向死亡」的概念。
第一次面對親人死亡,是在小學四年級,有一天晚上祖母離開了我們,只見大人忙成一團,男人們都一臉哀傷的表情,女人們各個嚎啕大哭,當時我對死亡這件事仍沒什麼概念,只知道祖母去逝了,看到這麼多人都在哭,我的眼淚也跟著決堤,簡直是狂哭。
死亡的恐懼
也不知是何原因,到了高中時,我突然開始思考起「人會死亡」這件事,想起自己有一天也會死亡,對現在這個世界毫無知悉,看不到家人、看不到同學,這該怎麼辦啊?我對著老天吶喊,既然人會死亡,你為何要讓我出生呢?既然讓我出生,為何又要讓我死亡呢?好害怕!好無助!經常莫名的就一直想、一直想,直到自己精疲力竭為止。
翻開高中畢業紀念冊,同學給我的留言是「老莊思想的擁護者」,因此我的綽號叫「郭子」,可是老子、莊子對生命的哲學思想,哪是一個高中生能理解的呢?看來當時只是一個假文青罷了!
人生至此,已無遺憾
踏入社會工作之後,已沒時間去想「生死大事」,就一路傻傻的過日子,直到五十知天命之年,「死亡」這念頭才又復活過來,不過這時已不再是擔心、恐懼,而是已能平靜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尤其愛看花開花落,似乎可以從這「一開一落」之間悟出一點道理,但又無法解釋清楚,或許這就是老子所謂的「道可道,非常道」,「說出來」就不是原來那回事了,懂的人,一個眼神、一抹微笑,足已!
道可道,非常道
「貪」是人生最大的敵人
人生該追求的至高目標,應該是健康和智慧、美好的心靈與道德,好的生活品質不是「永無止境的追求」,而是「掌控自己的慾望」。
「慾望」這東西若不能好好掌控,它便是無止境的「貪」,當我們擁有越多,想要的就越多,它就像海水,會令我們越喝越渴,最後完全被它控制,我們應當學會「剛好就好」的概念,千萬別被「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好,還要更好!」這樣的口號給牽著鼻子走,「名、利」只是過眼雲煙,適當的擁有即可,別忘了「出生、入死」是人的最初和最終歸宿。
avatar-img
13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郭樵先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重讀「老子」,其中三十章正好符合目前的時事。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懂得天道的領導者,絕對不會窮兵黷武想要以武力稱霸天下。 「其事好還」 發動戰爭者一定會嘗到惡果。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戰場發生之處,必定荊棘叢生、遍地荒蕪呀!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趕快停止戰爭吧! 近悅遠來
當年其實是帶著心不甘、情不願,又有點羞愧及懊惱的心態來到這裡,但沒想到,之後她卻成了我學生階段回憶最多的地方,她就是我的高中母校~竹東高中。 我是二等生 宛如森林公園的校園 火車生活的開始 青春無敵 陣陣離愁
「笨女人」這個綽號不是我說的,是她的同事給她取的。 大概結婚五、六年左右,我們打算買房子,當時的房貸利率非常的高,而我老婆是公務員,可以有一定金額的公務員貸款,利率相對低很多,對我們這種還沒有很多資金的薪水族而言,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福利,我老婆當然趕快去申貸。 家是講愛的地方
種下一顆夢想的種子 小時候,國文老師常常出的作文題目是「我的志願」,我每次都寫「我未來要當老師」,可是說來可笑,一個腦袋不靈光又不愛讀書的小孩,竟然志願是當老師! 功課一直都很慘 似乎找到自己較強的地方 走入就業市場 夢想的種子竟然開始發芽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要節儉,當然,我相信節儉是應該的,但是若過度節儉還會是一種美德嗎? 我老媽今年87歲,若說她是「節儉第二名」,相信沒有人敢稱第一。 絕對不吃新鮮食物 絕對不要浪費電 絕對不要只用一次就丟 絕對不要把水倒掉 現在,還有人敢說「你很節儉嗎?」
我沒有特別的宗教信仰,但我相信,冥冥之中總有一股無形的能量在牽引著。 這件事要從三十年前談起 我結婚六年了,仍然膝下無子女,雖然雙方父母早就開始擔心,但我們夫妻倆倒是樂得悠閒自在,假日總是到處遊走。 貴人出現 這把脈功夫也太神了 一張籤詩,指引一個生命 籤詩真的靈驗了
最近重讀「老子」,其中三十章正好符合目前的時事。 「以道作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懂得天道的領導者,絕對不會窮兵黷武想要以武力稱霸天下。 「其事好還」 發動戰爭者一定會嘗到惡果。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 戰場發生之處,必定荊棘叢生、遍地荒蕪呀! 「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趕快停止戰爭吧! 近悅遠來
當年其實是帶著心不甘、情不願,又有點羞愧及懊惱的心態來到這裡,但沒想到,之後她卻成了我學生階段回憶最多的地方,她就是我的高中母校~竹東高中。 我是二等生 宛如森林公園的校園 火車生活的開始 青春無敵 陣陣離愁
「笨女人」這個綽號不是我說的,是她的同事給她取的。 大概結婚五、六年左右,我們打算買房子,當時的房貸利率非常的高,而我老婆是公務員,可以有一定金額的公務員貸款,利率相對低很多,對我們這種還沒有很多資金的薪水族而言,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福利,我老婆當然趕快去申貸。 家是講愛的地方
種下一顆夢想的種子 小時候,國文老師常常出的作文題目是「我的志願」,我每次都寫「我未來要當老師」,可是說來可笑,一個腦袋不靈光又不愛讀書的小孩,竟然志願是當老師! 功課一直都很慘 似乎找到自己較強的地方 走入就業市場 夢想的種子竟然開始發芽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要節儉,當然,我相信節儉是應該的,但是若過度節儉還會是一種美德嗎? 我老媽今年87歲,若說她是「節儉第二名」,相信沒有人敢稱第一。 絕對不吃新鮮食物 絕對不要浪費電 絕對不要只用一次就丟 絕對不要把水倒掉 現在,還有人敢說「你很節儉嗎?」
我沒有特別的宗教信仰,但我相信,冥冥之中總有一股無形的能量在牽引著。 這件事要從三十年前談起 我結婚六年了,仍然膝下無子女,雖然雙方父母早就開始擔心,但我們夫妻倆倒是樂得悠閒自在,假日總是到處遊走。 貴人出現 這把脈功夫也太神了 一張籤詩,指引一個生命 籤詩真的靈驗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生與死,這兩個詞彙,總是引發我們最深的思考和情感波動。從生命的初始,到最終的離別,這一條漫長而又短暫的道路上,充滿了喜悅與悲傷、得到與失去的矛盾與拉扯。人類是情緒的動物,我們擁有理性,但在面對生死時,我們的脆弱顯得格外明顯。這種對生命的重視,使得我們的生活被深深地影響著。 生命的開始,往往從一個母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小時候,看廟會巡街,最怕走在前面的黑白無常,總是會閉上眼睛,直到天神出現,才敢張開雙眼。 好像一直到小學三年級吧,我知道了人一定會死,我的親人朋友一定會離開我,或者是我離開他們,那個時候我才開始不怕看到七爺八爺!因為如果有黃泉路,我很高興有他們帶領我的親友安全的走完那條路,親友們不會沒人陪伴也不會
Thumbnail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Thumbnail
在人的一生當中這是必經之路,何時到來何時結束,都是未知數,時時感恩每一天的到來⋯ 人生八苦 佛經說「人身是一大苦聚」。生而為人,除了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八苦以外,我與境、我與事、我與心,甚至我與人的不協調,都會產生身心的各種苦。 1.生苦:胎兒在母腹時,處溷穢中,頭下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就如同生命的形成,是「從無到有」,在自然的變化中形成了形體;那麼死亡不就是形體的消逝,「從有到無」,恢復原本的樣子而已嗎?
Thumbnail
莊子在妻子死後鼓盆而歌,即使在今日也是相當挑戰傳統禮俗,但這並不代表莊子不愛其妻,是個無血無淚的人。莊子尊崇自然之道,因此認為生死不過是天地規律的一環,如春夏秋冬一樣巡迴。陰雲聚集多了便會下雨,雨下完天空當然乾淨,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莊子把死亡這件事超脫世俗的窠臼,重新導回世界運行的自然法則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生與死,這兩個詞彙,總是引發我們最深的思考和情感波動。從生命的初始,到最終的離別,這一條漫長而又短暫的道路上,充滿了喜悅與悲傷、得到與失去的矛盾與拉扯。人類是情緒的動物,我們擁有理性,但在面對生死時,我們的脆弱顯得格外明顯。這種對生命的重視,使得我們的生活被深深地影響著。 生命的開始,往往從一個母
Thumbnail
我們的生命從來不是憑空而生的,從出生到死亡,我們都與許許多多的人生命交織,相互依存。 有句俗諺說:「在這世界上,我們唯一能確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納稅。」 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終點。 當人生驟然陷落時,椎心刺骨的傷痛襲來,對我們而言,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會是什麼呢?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又
小時候,看廟會巡街,最怕走在前面的黑白無常,總是會閉上眼睛,直到天神出現,才敢張開雙眼。 好像一直到小學三年級吧,我知道了人一定會死,我的親人朋友一定會離開我,或者是我離開他們,那個時候我才開始不怕看到七爺八爺!因為如果有黃泉路,我很高興有他們帶領我的親友安全的走完那條路,親友們不會沒人陪伴也不會
Thumbnail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Thumbnail
在人的一生當中這是必經之路,何時到來何時結束,都是未知數,時時感恩每一天的到來⋯ 人生八苦 佛經說「人身是一大苦聚」。生而為人,除了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八苦以外,我與境、我與事、我與心,甚至我與人的不協調,都會產生身心的各種苦。 1.生苦:胎兒在母腹時,處溷穢中,頭下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就如同生命的形成,是「從無到有」,在自然的變化中形成了形體;那麼死亡不就是形體的消逝,「從有到無」,恢復原本的樣子而已嗎?
Thumbnail
莊子在妻子死後鼓盆而歌,即使在今日也是相當挑戰傳統禮俗,但這並不代表莊子不愛其妻,是個無血無淚的人。莊子尊崇自然之道,因此認為生死不過是天地規律的一環,如春夏秋冬一樣巡迴。陰雲聚集多了便會下雨,雨下完天空當然乾淨,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莊子把死亡這件事超脫世俗的窠臼,重新導回世界運行的自然法則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