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英國積極抗俄的背後動機與未來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是說英國首相鮑里斯.強森無預警訪問基輔,更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一起走上街頭,與當地居民寒喧,成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最為振奮人心的畫面。英國也是這場戰爭中,最積極支援烏克蘭的歐洲國家,不止第一個表態支持嚴厲制裁俄羅斯,也無懼俄羅斯的警告,提供大量武器與經濟援助給烏克蘭,跟態度游移的歐陸強權,如法國與德國,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而英國這麼做的背後動機與未來的可能發展,非常耐人尋味。

raw-image

當然,一直有種說法,認為英國孤懸於歐陸之外,因此長期的外交策略,是阻止歐陸出現一個強權,以免影響到英國的地位。這種說法雖然未經任何官方或學術界的認同,但衡諸於歐陸的歷史,的確有幾分道理,英國一向與歐陸上的每一個強權為敵。法國強盛時與法國對抗,德國興起時與美國一起聯手遏止德國,前蘇聯掌握大半個歐陸時,英國是抗蘇的最前線。現在普丁想要恢復俄羅斯帝國的往日榮光,蠻橫併吞烏克蘭,攔路的當然還是英國。

英國這一陣子的表現,儼然已成為歐洲的新領袖,這應該也是英國態度積極的重要原因之一。畢竟在歐盟成立以後,主導歐盟事務的通常是德國與法國。特別是德國,近十年在梅克爾的長期穩定執政下,幾乎已成為歐盟的領導者。連帶的也讓歐盟的外交政策,緊緊跟隨德國的綏靖主義。但歐盟這種方向,對英國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外交自主權被剝奪也成為英國退出歐盟的重要理由。在此次的烏克蘭戰爭中,英國刻意不追隨歐盟,並不令人特別意外。

英國討厭德國主導歐盟外交政策的另一個理由,在於英國長期以來,是美國的親密盟邦,兩國語言相通,文化相承,還有歷史上的淵源。美國與英國在軍事與外交政策上,往往一同進退。但德國近年來與美國的關係不佳,特別是川普上台執政與之前美國竊聽梅克爾的事件,都大大影響德國對美國的好感度,雙方在許多方面都有歧見。英國在美、德兩國的爭端中,往往支持美國,在此次的烏克蘭戰爭中,英國也是選擇與美國站在一起,採取強硬的立場。

英國近年來一直希望重返國際舞台,恢復往日帝國榮光。這從興建兩艘新型航空母艦,並在去年派遣其中一艘前往印太地區進行戰略巡弋,就可以看出英國參與國際事務的企圖心。不過印太地區畢竟離英國比較遠,著力點不多,但俄羅斯所製造的這場戰爭危機,卻近在咫尺。過去曾在美蘇冷戰中,擔任北大西洋重要門戶的英國,可望再度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美國已經將重心放在印太地區,未來勢必更加依賴英國分攤歐洲的安全工作,這極有利於英國提升自己的地位。

放眼未來,歐洲的情勢已出現急遽的變化,富裕承平已久的西歐國家,很習慣使用俄羅斯的便宜能源,又認為俄羅斯的威脅還很遙遠,態度消極。但曾經被前蘇聯併吞的東歐國家,則非常焦慮,認為歐盟做的遠遠不夠。而過去長期保持中立狀態,避免得罪俄羅斯的北歐國家,則一方面感到威脅,因一方面想趁俄羅斯陷入烏克蘭戰爭泥沼時,加入北約,好形成既定事實。

這三方在未來當然會形成矛盾,由西歐國家如德國、法國所主導的歐盟,很可能面臨東歐國家的批評與挑戰。而由美國與英國所主導的北約組織,則在北歐國家加入後,變的更有影響力,如北約秘書長已經表示,未來很有可能會在北約的東翼常態部署兵力,以反制俄羅斯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很有可能拉攏這些也在歐盟內的東歐國家,形成制衡歐盟的力量。英國此次積極協助烏克蘭,並派兵到波羅的海三國,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快速拉近英國與東歐國家的距離。

歐盟是個涵蓋各個層面的國際政治組織,但北約是個軍事同盟,兩者的功能完全不同,原本應該各司其職。不過在冷戰結束後的承平時代,歐盟快速取代北約的許多角色,也導致北約不受重視。許多北約成員國拖欠會款,或是國防預算長期達不到北約的要求,這也讓主導北約的美國極為不滿,在川普主政時就曾經揚言要退出北約。這其實顯示出歐盟與北約在檯面下的競爭關係,在北約變的更有影響力以後,歐盟的角色很有可能會被弱化。

就目前來看,這場新冷戰已現雛形,北約在歐洲對抗俄羅斯,而美日韓在亞洲對抗中國。已經因烏克蘭戰事而動起來的北約,將負擔更多的防衛工作,反而有可能讓美國能抽出更多的資源與兵力,回防印太地區。有不少人擔心烏克蘭戰爭會讓美國將焦點轉移到歐洲,而影響到圍堵中國的戰略部署,就目前來看這樣的情況還沒有出現。美國之前宣誓不會出兵烏克蘭,全力防止自己陷入另一場戰爭泥沼,就說明美國將中國視為頭號威脅的態度已經很難改變。

英國現在做的,是在搶占新冷戰時代,歐洲領導者的位置,首相強森這一陣子的言行,都在強化這一點,這次突然訪問基輔,更是奠定了這種印象。相較於被批評到滿頭包的德國,在戰前被普丁耍的團團轉的法國,英國堅定抗俄的態度已獲得了國際輿論的正面支持。可以想見,如果烏克蘭的戰事走向長期化,那英國將成為重要的幕後參與者。並隨著烏克蘭戰爭成為歐洲重大的安全議題,讓英國脫歐後,重新在歐洲事務上,取得一定程度的發言權。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結果,已徹底改變了冷戰結束後的國際架構,未來會如何發展,現在來說其實還太早。但察覺到這個趨勢的國家,已經開始布局。在亞洲就以日本的動作最積極,除了對北方四島的主權聲索轉趨強硬,更可能會大幅增加國防預算,以扼止中國的威脅。澳洲也不落人後,屢屢與中國舌槍脣戰,更對中國與索羅門群島的安全協議強力反彈。台灣不應該再用過去的思維,來看待未來的國際關係,人類的歷史已經又翻過了一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32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英國前、後任的首相,皆明確支持烏克蘭並提供軍事訓練計畫或重型武器,研判其軍事戰略目的,是除了希望提振烏國軍隊作戰士氣外,也向國際社會傳遞一個重要訊息,俄烏戰爭可能持續多年,但英國會堅定與烏克蘭並肩作戰;同時亦提醒美國及北約擴大軍援烏克蘭的行動,絕不能中斷,直到戰爭勝利為止。
Thumbnail
英國前、後任的首相,皆明確支持烏克蘭並提供軍事訓練計畫或重型武器,研判其軍事戰略目的,是除了希望提振烏國軍隊作戰士氣外,也向國際社會傳遞一個重要訊息,俄烏戰爭可能持續多年,但英國會堅定與烏克蘭並肩作戰;同時亦提醒美國及北約擴大軍援烏克蘭的行動,絕不能中斷,直到戰爭勝利為止。
Thumbnail
以下分成三個篇來簡要說明並推估未來可能的烏俄戰爭走向,此為第二篇: 1.戰事簡述 2.外交面博弈 3.幾種可能的走向與應對
Thumbnail
以下分成三個篇來簡要說明並推估未來可能的烏俄戰爭走向,此為第二篇: 1.戰事簡述 2.外交面博弈 3.幾種可能的走向與應對
Thumbnail
是說自從美國重拾大國競爭的戰略,將俄羅斯與中國視為對手以來,整個世界格局已出現非常顯著的改變。俄羅斯揮軍入侵烏克蘭,不只加速了這樣的變局,戰事出乎意料的膠著,使歐美國家有時間達成共識,展開制裁,更讓歐陸的情勢出現大幅度的變化。德國與法國成為眾矢之的,不少輿論批評這兩國自私軟弱,未能積極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是說自從美國重拾大國競爭的戰略,將俄羅斯與中國視為對手以來,整個世界格局已出現非常顯著的改變。俄羅斯揮軍入侵烏克蘭,不只加速了這樣的變局,戰事出乎意料的膠著,使歐美國家有時間達成共識,展開制裁,更讓歐陸的情勢出現大幅度的變化。德國與法國成為眾矢之的,不少輿論批評這兩國自私軟弱,未能積極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發動軍隊攻擊烏克蘭,普丁已然讓其戰略目標背道而馳,開啟了政局重新洗牌:芬蘭與瑞典將因此申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Thumbnail
發動軍隊攻擊烏克蘭,普丁已然讓其戰略目標背道而馳,開啟了政局重新洗牌:芬蘭與瑞典將因此申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Thumbnail
是說英國首相鮑里斯.強森無預警訪問基輔,更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一起走在基輔街頭,與當地居民寒喧,成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最振奮人心的畫面。英國也是這場戰爭中,最積極支援烏克蘭的歐洲國家,不止第一個表態支持嚴厲制裁俄羅斯,也無懼俄羅斯的警告,提供大量武器與經濟援助給烏克蘭,與態度游移的歐陸強權....
Thumbnail
是說英國首相鮑里斯.強森無預警訪問基輔,更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一起走在基輔街頭,與當地居民寒喧,成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最振奮人心的畫面。英國也是這場戰爭中,最積極支援烏克蘭的歐洲國家,不止第一個表態支持嚴厲制裁俄羅斯,也無懼俄羅斯的警告,提供大量武器與經濟援助給烏克蘭,與態度游移的歐陸強權....
Thumbnail
是說這原本這會是一場悲劇,俄羅斯部隊快速入侵烏克蘭,奪下基輔並成立魁儡政權。白俄羅斯同時通過公投,允許俄羅斯駐軍並部署核武器。普丁不止完成與白俄羅斯的結盟,並完全控制烏克蘭,成就他的俄羅斯帝國偉大復興。拜登在副總統任內,主導歐巴馬政府的多數外交政策,卻讓克里米亞半島被併吞...........
Thumbnail
是說這原本這會是一場悲劇,俄羅斯部隊快速入侵烏克蘭,奪下基輔並成立魁儡政權。白俄羅斯同時通過公投,允許俄羅斯駐軍並部署核武器。普丁不止完成與白俄羅斯的結盟,並完全控制烏克蘭,成就他的俄羅斯帝國偉大復興。拜登在副總統任內,主導歐巴馬政府的多數外交政策,卻讓克里米亞半島被併吞...........
Thumbnail
講重點,美國介入這場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如我前幾篇關於美元霸權的貼文說的,美國甚至很期待發生這場戰爭。歷史上,美國發家致富成為世界霸權的的第一桶金,不就是因為歐陸在兩次世界大戰打成廢墟來的嗎?
Thumbnail
講重點,美國介入這場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如我前幾篇關於美元霸權的貼文說的,美國甚至很期待發生這場戰爭。歷史上,美國發家致富成為世界霸權的的第一桶金,不就是因為歐陸在兩次世界大戰打成廢墟來的嗎?
Thumbnail
忽然聽見窗外隆隆聲響,走到陽台上一望,頭頂上一架直升機停在半空中,我想是在觀測市區某處的示威遊行吧!頭頂還有一架疑似戰機的飛行物在高空劃下一道白色的煙,只希望戰爭的威脅不要越演越烈啊。
Thumbnail
忽然聽見窗外隆隆聲響,走到陽台上一望,頭頂上一架直升機停在半空中,我想是在觀測市區某處的示威遊行吧!頭頂還有一架疑似戰機的飛行物在高空劃下一道白色的煙,只希望戰爭的威脅不要越演越烈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