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thoven: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6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有首作品讓我一輩子難忘。

開頭的第一樂章很特別的是由定音鼓啟奏,在連續輕細的5聲敲擊之後,開啟整首作品的運行一路往終點奔去,然而,走完這一趟至少需時45分鐘。而這僅是一首協奏曲。(註: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定音鼓則是開天劈地的跟著樂團連敲了52下,大概是曲子開演後使用最多敲擊聲的定音鼓了=3=)
45分鐘是多久的概念?以現代音樂會90分鐘演出時間規畫而言,也就是半場音樂會時長的。而且,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首協奏曲能夠超越它的紀錄。
這首作品是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 61

✔曲目開演,獨奏家得先靜聽3分鐘的音樂

這大概是我記憶中聽過最長的等候了!若沒事先了解收聽的是一首協奏曲,或許還會以為是聽到交響樂。不過這首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本來就具備交響曲性格,更是一首具備王者風範的作品。 @嵐音社 補充道:德弗札克大提琴協奏曲一開頭也很長。說得沒錯,也3分鐘起跳甚至更久,只是大提琴不用罰站。
先來聽聽兩個版本,你也可以先存起來慢慢欣賞。或許,也可以將之視為一場完整的古典音樂會,分為上、下半場收聽,只不過曲目相同就是。
這是我滿欣賞的一位女小提琴演奏家_伊莎貝拉.佛斯特,目前手上存有她的巴哈無伴奏
這位是特茲拉夫,我手上也有幾張他的錄音
第一份視頻是在2018年演出實況,第二份顯而易見則是今年的演出,因為在第二場實況中可以看出團員座位之間的間隔有所加大,加上特茲拉夫上台時還戴著口罩由此看出。
提起貝多芬這部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他從第一樂章就向世人宣告,請大家請仔細聽來,這將會是一部巨作,我要前無古人的先讓獨奏家罰站三分鐘後再展技。然後各聲部之間的對話、回應、創造、和鳴,穩定地向前,極有層次的向上堆疊,音樂即便時長45分鐘,聽完也不覺老套或者重複性過高,反而覺得高度新鮮感依然存在,每次聽都有不同的感受。然而,熟知貝多芬作品的朋友應該不難發現,他常常這樣做!
這首小提琴協奏曲也是我在聽過這麼多協奏曲中感受最為耐聽、平衡、和諧的一部作品!這首曲子有如一位武林高手,但卻不輕易顯露他的厲害之處,反而是厚積而薄發,將每一波的聲波逐漸加強力道、情緒、波折,拳拳紮實而深入內裡的,就算只是一顆休止符的屏息,少了便不夠好。

✔第一樂章最後的華彩段(Cadenza)

華彩段(Cadenza)是協奏曲中特有的部分,主要是讓獨奏家能夠盡情的展技!裝飾樂段或華彩樂段指獨奏部分的裝飾性樂段,既可以預先創作亦可以即興演奏,形式自由,並時常有炫技意味。此樂段以所有聲部的延音作標記,並常常出現在樂曲的尾聲前。而在第一份視頻中的小提琴家伊莎貝拉.佛斯特在第一樂章後面的華彩樂段,盡顯女性演奏家之細膩、柔軟,琴音不僅華美,甚至還帶點古樂風,仿佛可以聞見松香特有的質地,散發在空氣中琴弦與弓之摩擦後的微微的焦香。
相較於第二份視頻的華彩段,第一份視頻顯得較為溫和。第二份視頻由於演奏家是男性,因此面對首樂章最後的華彩段,表現出果斷、不拖泥帶水的風格,相當陽剛!雖也有情感細膩處,但還是稍稍遜色於佛斯特,技巧上也稍微粗曠些,但整體而言則是比較不無聊。我總覺得第二份視頻,所有演奏家都很投入,不管3721就是要演奏。似乎是因為疫情或者因為貝多芬250周年冥誕導致他們如此努力,因此相比下來,這個版本比較熱鬧有趣。
而在收音上,第二份視頻殘響明顯較長,這其實可以想見,因為台下空無一人。

✔協奏曲的第二樂章-慢板

一開始進入古典音樂領域時,協奏曲我總是跳著聽第一、三樂章,為何呢?主要是因為我喜歡曲子有速度、節奏、激情,這兩個樂章讓我聽起來總是覺得熱情澎湃、爽朗不拖拉!至於第二樂章卻都是毫不掩飾地跳過、略過,完全不給耳朵機會。但,有一次的偶然,讓我改觀了!
某次寒流來襲的週末,不想出門的我便窩在家裡播放新買的CD,我印象十分深刻,是馬友友的《美麗藝術巴洛克》專輯。播著播著到最後聽見一首音樂,大提琴唱著、樂團伴奏著,節奏運行著,神奇的是音樂似乎可以讓我聞見一種氣味,但,這氣味太奇妙,我未有任何印象,很舒服且暖暖的。那時,我真的覺得是這段旋律實現了滿室生香,實在太美好了,於是我立刻起身去查了。

✔發現,竟是韋瓦第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我知道我扯遠了,但是,這個經驗始終讓我無法忘懷。然而我所聞見的氣味(其實應該是心理作用使然),後來想起,是暖暖包的味道。這首作品正是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中的《冬》裡面的第二樂章,一段極不起眼,但卻讓我印象深刻的樂段。
再把話題回歸貝多芬。韋瓦第《四季》再容我下次抽空聊聊。
記得上次分享布拉姆斯的小提琴協奏曲時,我極力推薦第二樂章,老實說自從馬友友的《美麗藝術巴洛克》事件之後,我每次收聽任何一首協奏曲時,我都嚴陣以待他們的慢板。因為,這些慢板往往會讓我聽見音樂的呢喃絮語、親密情話。這首貝多芬的慢板也不例外,在我所聽到的慢板樂章中,都是少數能讓我記憶深刻的案例。

✔第三樂章,輪旋曲

如王者登場,堂皇氣魄!如 @嵐音社 曾跟我分享說:貝多芬的小提琴協奏曲給他一種義薄雲天之感!我相當認同,甚至我聽完又覺得這曲目還有種不可一世之威!這也是在我聆聽古典音樂這麼多年來,只有在貝多芬的音樂中能有這樣的體會,因為這種氣氛在其他作品中極為少見。貝多芬很擅長營造"氣氛"讓聆聽者一直往遠方的理想奔去,而且層層疊疊,越聽越發覺得遭到貝多芬設計!但,卻心甘情願啊!
本文所提供的兩段視頻連結,我個人都非常喜歡,位各有各得千秋。例如:佛斯特有著特茲拉夫所沒有的細膩、柔美,但特茲拉夫演出卻有著佛斯特所沒有的高度戲劇張力,因此如果喜歡細膩的朋友,就聽第一段;喜歡張力大的就聽第二段。
以上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也是我所珍視的作品,更是古典樂迷口袋中的常備曲目,您不妨也試試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四季,一位喜歡做菜給家人享用的一介煮夫,靠聲音就能接案配音的穩重男聲,卻在料理中誤打誤撞領悟出人生的另番哲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收藏的第一張錄音-韋瓦第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錄音地點在柏林聖十字教堂(Berlin, Evangelisch-Lutherische Gemeinde "Zum Heiligen Kreuz")在此演奏巴哈,效果十分不錯!
莫札特一生創作超過600首作品,歌劇、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器樂、宗教作品是一位全能的作曲大師!K.525更是許多人心目中知名度不亞於小星星變奏曲的名曲!
一個是手機播放APP (Mconnect Player Lite) 一個是手機控制APP+音樂伺服器Core (Roon)
能被優美的樂音喚醒⋯⋯之後一路準備早餐、晾掛衣服、帶孩子出門上學⋯互相擁抱⋯順著下來,沒有遇到任何阻礙的開啟一週工作,如此豈不樂哉?
我收藏的第一張錄音-韋瓦第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錄音地點在柏林聖十字教堂(Berlin, Evangelisch-Lutherische Gemeinde "Zum Heiligen Kreuz")在此演奏巴哈,效果十分不錯!
莫札特一生創作超過600首作品,歌劇、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器樂、宗教作品是一位全能的作曲大師!K.525更是許多人心目中知名度不亞於小星星變奏曲的名曲!
一個是手機播放APP (Mconnect Player Lite) 一個是手機控制APP+音樂伺服器Core (Roon)
能被優美的樂音喚醒⋯⋯之後一路準備早餐、晾掛衣服、帶孩子出門上學⋯互相擁抱⋯順著下來,沒有遇到任何阻礙的開啟一週工作,如此豈不樂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器樂曲」就是「以樂器演奏出來的樂曲」,本文將介紹:序曲、前奏曲、間奏曲、觸技曲、小夜曲、練習曲、隨想曲、幻想曲、狂想曲、詼諧曲、交響詩、嘉禾舞曲、小步舞曲、馬厝卡舞曲、圓舞曲等15種型態的器樂曲與樂曲欣賞。
Thumbnail
著名音樂Youtuber—Seacow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貝多芬創作的《田園交響曲》的趣聞,並且推廣了即將舉行的音樂會。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曲子的創作手法,吸引了更多人對貝多芬的作品產生興趣。
Thumbnail
近幾年很喜歡魯賓斯坦70多歲時錄的貝多芬熱情奏鳴曲,今天聽到他在1940年代彈同一首曲子,簡直完全不同人!完全不同的演奏!
艾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完成於1918年一戰結束後,是最經典的大提琴曲目之一。
Thumbnail
Beethoven: Symphony No. 9 - Mvt. 4 想要跟著唱的,就是貝多芬家喻戶曉的第9號交響曲創作-別名"合唱"的作品,第四樂章的快樂頌更是膾炙人口的段落~ 這是德國席勒原作,由貝多芬作曲入詞的作品,在西元1824 年 5 月 7 日在維也納進行首演,當時貝多芬已趨近全聾,
Thumbnail
Beethoven, violin sonata No.9 in A major, Kreutzer 但其實這是一首和克羅采沒什麼關係的小提琴奏鳴曲~ 說來有趣,的確這首本來是貝多芬要寫給另一位本來相交甚好的小提琴家Bridgetower,但後來因為感情糾紛/吵架??所以貝多芬改把這曲獻給當時另
近日樂友在群組分享了古典樂曲單挑戰,玩了2天,覺得有趣,也可以藉此檢視自己喜愛的音樂曲單,也貼上來分享給大家。 也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自己的古典樂曲單喔~
一晃眼,很多年沒有認真地彈琴了。上一次認真彈琴有找老師學,一整年都在彈很難的貝多芬奏鳴曲 (我猜是因為貝多芬是所有主修鋼琴的音樂系學生必修,老師對貝多芬比較熟的關係 ) 。昨天看到格友清月在彈小奏鳴曲,感覺實在是太懷念了 ! 因為被敲碗分享,就試著分享一下我彈的第10首第二樂章。 其實鋼琴很多年沒
Thumbnail
小提琴家Puppo還形容包凱里尼是「海頓的夫人」。因為在同時期,他的弦樂作品時常被認為與海頓有同等的份量。雖然他們倆人熟識,但包凱里尼在海頓的風格影響之下,作品仍能保有強烈個性,並且朝向更加大膽的方向邁進,更是不容易!
Thumbnail
您知道貝多芬寫了九首交響曲,那您知道貝多芬一生寫了幾齣歌劇嗎?答案是只有一齣,名字叫《費黛里歐》,而它的命運很坎坷。 貝多芬在1803年開始撰寫《費黛里歐》,終於在1805年首演,貝多芬原本信心滿滿,卻因拿破崙進攻維也納,導致台下觀眾幾乎都是法國軍人,出師不利,首演成了災難。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器樂曲」就是「以樂器演奏出來的樂曲」,本文將介紹:序曲、前奏曲、間奏曲、觸技曲、小夜曲、練習曲、隨想曲、幻想曲、狂想曲、詼諧曲、交響詩、嘉禾舞曲、小步舞曲、馬厝卡舞曲、圓舞曲等15種型態的器樂曲與樂曲欣賞。
Thumbnail
著名音樂Youtuber—Seacow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貝多芬創作的《田園交響曲》的趣聞,並且推廣了即將舉行的音樂會。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曲子的創作手法,吸引了更多人對貝多芬的作品產生興趣。
Thumbnail
近幾年很喜歡魯賓斯坦70多歲時錄的貝多芬熱情奏鳴曲,今天聽到他在1940年代彈同一首曲子,簡直完全不同人!完全不同的演奏!
艾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完成於1918年一戰結束後,是最經典的大提琴曲目之一。
Thumbnail
Beethoven: Symphony No. 9 - Mvt. 4 想要跟著唱的,就是貝多芬家喻戶曉的第9號交響曲創作-別名"合唱"的作品,第四樂章的快樂頌更是膾炙人口的段落~ 這是德國席勒原作,由貝多芬作曲入詞的作品,在西元1824 年 5 月 7 日在維也納進行首演,當時貝多芬已趨近全聾,
Thumbnail
Beethoven, violin sonata No.9 in A major, Kreutzer 但其實這是一首和克羅采沒什麼關係的小提琴奏鳴曲~ 說來有趣,的確這首本來是貝多芬要寫給另一位本來相交甚好的小提琴家Bridgetower,但後來因為感情糾紛/吵架??所以貝多芬改把這曲獻給當時另
近日樂友在群組分享了古典樂曲單挑戰,玩了2天,覺得有趣,也可以藉此檢視自己喜愛的音樂曲單,也貼上來分享給大家。 也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自己的古典樂曲單喔~
一晃眼,很多年沒有認真地彈琴了。上一次認真彈琴有找老師學,一整年都在彈很難的貝多芬奏鳴曲 (我猜是因為貝多芬是所有主修鋼琴的音樂系學生必修,老師對貝多芬比較熟的關係 ) 。昨天看到格友清月在彈小奏鳴曲,感覺實在是太懷念了 ! 因為被敲碗分享,就試著分享一下我彈的第10首第二樂章。 其實鋼琴很多年沒
Thumbnail
小提琴家Puppo還形容包凱里尼是「海頓的夫人」。因為在同時期,他的弦樂作品時常被認為與海頓有同等的份量。雖然他們倆人熟識,但包凱里尼在海頓的風格影響之下,作品仍能保有強烈個性,並且朝向更加大膽的方向邁進,更是不容易!
Thumbnail
您知道貝多芬寫了九首交響曲,那您知道貝多芬一生寫了幾齣歌劇嗎?答案是只有一齣,名字叫《費黛里歐》,而它的命運很坎坷。 貝多芬在1803年開始撰寫《費黛里歐》,終於在1805年首演,貝多芬原本信心滿滿,卻因拿破崙進攻維也納,導致台下觀眾幾乎都是法國軍人,出師不利,首演成了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