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喫茶】2023/08/24 | 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貝多芬遠甚於莫札特!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身為一位大提琴演奏者與愛好者,我二十多年來收集了許多大提琴相關樂曲的樂譜、錄音專輯,發現了一件令人感嘆的事情,就是我跟莫札特很不熟。

莫札特的音樂要說難理解,倒也不至於。以古典時期來說,沒有什麼作品會比後浪漫時期或二十世紀音樂還複雜的,但莫札特的作品,我就是沒有辦法如數家珍那般地信手挑部作品來說說。

這都是因為莫札特並沒有專門為了大提琴而寫的作品。就算曾應大提琴手的邀約而創作,也都停留在弦樂四重奏等室內樂合奏型態,要像大提琴奏鳴曲或協奏曲那樣專門為了大提琴而寫的作品,可說是沒有。

這很奇怪,莫札特的忘年之交海頓老爺爺早已寫了幾首成功的大提琴協奏曲(卻沒有奏鳴曲),而身為晚輩的貝多芬就扛下了寫作大提琴奏鳴曲的責任。

因此我們在談論到古典時期的大提琴作品時,莫札特處於被架空的狀態。

Beethoven: The 5 Cello Sonatas, Cello: Rostropovich, Piano: Richter, Philips, 1963

Beethoven: The 5 Cello Sonatas, Cello: Rostropovich, Piano: Richter, Philips, 1963

貝多芬所作的這五首大提琴奏鳴曲,正確來說應該是「為鋼琴與大提琴所作」的奏鳴曲。這表示鋼琴的份量比大提琴還要重,就像布拉姆斯的大提琴奏鳴曲那樣。

不過貝多芬在處理聲響上比布拉姆斯技高一籌,沒有發生大提琴聲響被鋼琴完全淹沒的狀態。雖然布拉姆斯把貝多芬當作崇拜對象,但對於大提琴奏鳴曲這樣的室內樂作品,可能還有很多該學習的地方。

有人認為,貝多芬所作的這五首大提琴奏鳴曲,重要性高於他所作的十首小提琴奏鳴曲。原因如下:

1.這是第一套密集地、充滿實驗性聲響與創新結構的大提琴奏鳴曲作品。

2.貝多芬的十首小提琴奏鳴曲,前九首集中在早期,風格變化不大,皆屬於古典時期風格;只有最後一首在晚期。而五首大提琴奏鳴曲,前兩首在早期,第三首在中期,最後兩首在晚期。因此我們可以藉由這五首作品來了解貝多芬對於聲響的掌握和進步,同時也揭示了音樂史上風格的演進。

不僅如此,貝多芬還額外創作了幾首大提琴奏鳴曲,雖然未收錄在今天我所聽的這套Philips唱片版本,不過可以在麥斯基與馬友友的全套錄音中聽到。

要說貝多芬比莫札特還要愛大提琴,或許不見得有說服力,但他的確比莫札特勇敢,突破了大提琴與鋼琴在演奏形式上和聲響上的束縛。

另外,雖然貝多芬沒有寫大提琴協奏曲,但破天荒地寫了一首「三重協奏曲」,也就是寫給「鋼琴+小提琴+大提琴」的協奏曲,非常地成功。在這首協奏曲中,大提琴竟然屢屢挑戰小提琴的高音域,身兼吟詠歌唱和活潑炫技,令人驚豔!

之前在樂團演奏的經驗中,我發現,只要能掌握低音的變化,就能掌握樂曲的流動。舉凡浪漫時期之後的重要作品,其低音聲部都有豐富且充滿突破與挑釁的表現。也就是說,一位作曲家能不能在聲響和配器上大刀闊斧,就要看他敢不敢對一陳不變的低音表現手法作出重大變革。

這時候就會覺得,莫札特實在是活得太短了,如果再多幾十年,受到貝多芬作品的刺激,或許他也會開始進行更激進的聲響實驗呢!就像布拉姆斯聽到德弗乍克寫出成功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之後,曾經感嘆:

「早知道我也來寫一首真正的大提琴協奏曲,而不是大、小提琴雙協奏曲!」

avatar-img
688會員
455內容數
從大提琴出發,在音樂的旅途上陪伴著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嵐音社的音樂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真不得不說,Mr. Q加上Miss D真是爵士音樂史上最無敵!
「不用加油也沒關係」,竟然就讓人想一整天聽著輕鬆搖擺的藍調,一天內不用刻意達成什麼豐功偉業,開心地活下去最重要!
雖說是馬拉松式錄音,但一口氣聽完也才大約兩個半小時。不過這短短的兩個半小時,卻令許多爵士樂迷回味再三。而這些經典錄音,對於整個爵士樂的影響,直到今日仍然持續著,也算是「馬拉松」式效應。
原本咬著牙演奏完後,最大的犒賞就是回到舒服的房間,什麼也不管地做自己喜歡的事,但這份舒適感最後竟然凌駕於外出接受喧鬧工作的動力,在某一年,我毅然決然地向所有朋友與同事宣布不再接婚禮或商業演出。
這就是不同文化有趣的地方,在平地生活慣了,難以理解那些在特殊地形上生活的民族,他們對於「美」的認知,是如何地影響到音樂。
在燈火通明的深夜,獨自在家播放著,再來杯加上冰塊的威士忌,非常適合作為一天的結束。
真不得不說,Mr. Q加上Miss D真是爵士音樂史上最無敵!
「不用加油也沒關係」,竟然就讓人想一整天聽著輕鬆搖擺的藍調,一天內不用刻意達成什麼豐功偉業,開心地活下去最重要!
雖說是馬拉松式錄音,但一口氣聽完也才大約兩個半小時。不過這短短的兩個半小時,卻令許多爵士樂迷回味再三。而這些經典錄音,對於整個爵士樂的影響,直到今日仍然持續著,也算是「馬拉松」式效應。
原本咬著牙演奏完後,最大的犒賞就是回到舒服的房間,什麼也不管地做自己喜歡的事,但這份舒適感最後竟然凌駕於外出接受喧鬧工作的動力,在某一年,我毅然決然地向所有朋友與同事宣布不再接婚禮或商業演出。
這就是不同文化有趣的地方,在平地生活慣了,難以理解那些在特殊地形上生活的民族,他們對於「美」的認知,是如何地影響到音樂。
在燈火通明的深夜,獨自在家播放著,再來杯加上冰塊的威士忌,非常適合作為一天的結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要了解原創不會太困難,要了解二創難度就會增加,但很多二創本來就馬虎,詞不達意。然而遇到一些二創配對出適合內容時,不期然會好奇為甚麼用這樣的歌曲,配上那樣電影的畫面,此時就會驚嘆,這些人真的是高手,甚至稱得上天才橫溢,毫不為過。 電影《手札情緣 The Notebook》被眾人列入經典中的經典,
Thumbnail
一個女作家寫了一本獲得空前讚譽的連載小說,寫的是她親姐,一個千金小姐,以及一個寄居她家的僕人之子,他們相愛了,愛得激烈。女作家在小說裡也出現,她看錯了事情始末,但當時並不自知,她指證僕人之子犯了嚴重罪行,這年青人即時入獄。 由於時藉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罪犯可以到前線作戰,換取自由,年青人與千金最
Thumbnail
Richard Marx《Right here waiting》,1989年的白金唱片,街知巷聞,無需解釋。 不論你去了哪裡?不管你做了什麼? 我都會在此為你等候,不管未來如何, 或我有多麼傷心,我都會在此為你等候。 二創加入了電影「第六感生死緣」的畫面,亦頗為貼題。 根據原曲及二創內
Thumbnail
有關創作,君子與娼妓總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在所謂文青的藝文界,可能會嫌這個題目不道德、骯髒,與純情、高尚情操格格不入,然而古代公認的文人中,白居易、杜牧、柳永、較近的托爾斯泰、莫泊桑、小仲馬都跟妓女扯上關係,兩極的分化,好像無甚中間的著墨點。 寂寞的男人找一個年齡相近的女性談話,如果雙方都是單身的,
Thumbnail
「Looking for the Summer」是英國歌手兼作曲家 C​​hris Rea 於 1991 年發行的一首歌曲,其中一位歌評家頗為貼切地形容:「在他沙啞的嗓音下,有一種踏著腳步的喜悅,粗獷而慵懶。」 有藝術家進行二創加入雜而有章的畫面,筆者三創只是訴說畫面的內容,卻出現了彷似新詩的
Thumbnail
口是心非絕對是一個負面的成語,但在愛情裡面可不一定。很多的戲劇劇情,不但向情人下狠手、還補加兇悍無情,背後的目的卻原來是愛得更深,傷痛的會更重,只好毅然痛下決心,為的是想讓對方好。 這種愁情苦緒,自古皆然。古賢司馬光的「相見爭如不見,多情何似無情」,千古傳頌,其中的悵然與含意,不解自明。 司馬光的《
Thumbnail
《Caruso》 維基百科這樣介紹 Enrico Caruso卡魯索(1873-1921): 卡魯索是一位備受讚譽的義大利歌劇歌手,也是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最偉大、最受歡迎的歌手之一。不幸的是,他的生活非常困難和不幸福,在意大利
Thumbnail
The Car《Drive》 我們慣用邏輯思考,認為事物的出現,總有前因後果,原來很多事實的真相卻非如此,更怪誕的,有些事實表明一切只是偶然,邏輯只是人的幻覺。 上世紀 80 年代的電子樂方興未艾,仍是摸索階段,很多名歌名曲的誕生,都源於樂曲創
Thumbnail
每天早上,妳看孤單舞者的頻道,中午,妳聽哀怨的寂寞之歌,每夜,妳寫疏離淒清的文章。可能妳還彈奏悲愴哀傷的琴聲,但原來妳卻不知道失意落寞的心酸。 因為妳孤芳自賞,不屑平凡人的疾苦,妳無從感受過心痛的等別,妳只曾淺嘗過惘然若有所失的淡淡愁緒,卻不知道苦難般級數的極限,讓我告訴妳,甚麼是「心痛」。 原來是
Thumbnail
這是一首很浪漫的音樂,這是一首很淒美的新詩。 筆者自知沒有甚麼寫新詩的天份,只有平庸、又或者只有抄襲,所以刻意在網上找來一篇佳作,歡迎任何新詩文筆高手再創,願再創文化的美,引來更多的共嗚。 新詩來源於:隨意窩 The Brook of My Mood Sing a Song's Blog 2010-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要了解原創不會太困難,要了解二創難度就會增加,但很多二創本來就馬虎,詞不達意。然而遇到一些二創配對出適合內容時,不期然會好奇為甚麼用這樣的歌曲,配上那樣電影的畫面,此時就會驚嘆,這些人真的是高手,甚至稱得上天才橫溢,毫不為過。 電影《手札情緣 The Notebook》被眾人列入經典中的經典,
Thumbnail
一個女作家寫了一本獲得空前讚譽的連載小說,寫的是她親姐,一個千金小姐,以及一個寄居她家的僕人之子,他們相愛了,愛得激烈。女作家在小說裡也出現,她看錯了事情始末,但當時並不自知,她指證僕人之子犯了嚴重罪行,這年青人即時入獄。 由於時藉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罪犯可以到前線作戰,換取自由,年青人與千金最
Thumbnail
Richard Marx《Right here waiting》,1989年的白金唱片,街知巷聞,無需解釋。 不論你去了哪裡?不管你做了什麼? 我都會在此為你等候,不管未來如何, 或我有多麼傷心,我都會在此為你等候。 二創加入了電影「第六感生死緣」的畫面,亦頗為貼題。 根據原曲及二創內
Thumbnail
有關創作,君子與娼妓總是一個很好的題材。在所謂文青的藝文界,可能會嫌這個題目不道德、骯髒,與純情、高尚情操格格不入,然而古代公認的文人中,白居易、杜牧、柳永、較近的托爾斯泰、莫泊桑、小仲馬都跟妓女扯上關係,兩極的分化,好像無甚中間的著墨點。 寂寞的男人找一個年齡相近的女性談話,如果雙方都是單身的,
Thumbnail
「Looking for the Summer」是英國歌手兼作曲家 C​​hris Rea 於 1991 年發行的一首歌曲,其中一位歌評家頗為貼切地形容:「在他沙啞的嗓音下,有一種踏著腳步的喜悅,粗獷而慵懶。」 有藝術家進行二創加入雜而有章的畫面,筆者三創只是訴說畫面的內容,卻出現了彷似新詩的
Thumbnail
口是心非絕對是一個負面的成語,但在愛情裡面可不一定。很多的戲劇劇情,不但向情人下狠手、還補加兇悍無情,背後的目的卻原來是愛得更深,傷痛的會更重,只好毅然痛下決心,為的是想讓對方好。 這種愁情苦緒,自古皆然。古賢司馬光的「相見爭如不見,多情何似無情」,千古傳頌,其中的悵然與含意,不解自明。 司馬光的《
Thumbnail
《Caruso》 維基百科這樣介紹 Enrico Caruso卡魯索(1873-1921): 卡魯索是一位備受讚譽的義大利歌劇歌手,也是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最偉大、最受歡迎的歌手之一。不幸的是,他的生活非常困難和不幸福,在意大利
Thumbnail
The Car《Drive》 我們慣用邏輯思考,認為事物的出現,總有前因後果,原來很多事實的真相卻非如此,更怪誕的,有些事實表明一切只是偶然,邏輯只是人的幻覺。 上世紀 80 年代的電子樂方興未艾,仍是摸索階段,很多名歌名曲的誕生,都源於樂曲創
Thumbnail
每天早上,妳看孤單舞者的頻道,中午,妳聽哀怨的寂寞之歌,每夜,妳寫疏離淒清的文章。可能妳還彈奏悲愴哀傷的琴聲,但原來妳卻不知道失意落寞的心酸。 因為妳孤芳自賞,不屑平凡人的疾苦,妳無從感受過心痛的等別,妳只曾淺嘗過惘然若有所失的淡淡愁緒,卻不知道苦難般級數的極限,讓我告訴妳,甚麼是「心痛」。 原來是
Thumbnail
這是一首很浪漫的音樂,這是一首很淒美的新詩。 筆者自知沒有甚麼寫新詩的天份,只有平庸、又或者只有抄襲,所以刻意在網上找來一篇佳作,歡迎任何新詩文筆高手再創,願再創文化的美,引來更多的共嗚。 新詩來源於:隨意窩 The Brook of My Mood Sing a Song's Blog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