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板橋跟台北人「一樣光榮」?不提新北門牌,桃園網友揭心裡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PTT鄉民發現台北住戶自我介紹時,一半會報備住哪一區,一半只提台北,外地人則只說縣市,疑跟光榮感有關

作者:城市學編輯部

在台灣,住哪會讓你感到驕傲呢?日前一名PTT網友察覺,許多新北市板橋人自報家門時,喜歡講自己住「板橋」而不說「新北」,且無一例外,有趣現象讓他不禁好奇,是不是「板橋人都以居住在板橋為榮?」引發網友熱議。

PTT該文內容指出,原PO遇到好幾個來自板橋的同事,大家在自我介紹時,常不約而同說自己住板橋,直接省略「新北」,反觀台北市住戶,一半會加碼報備自己住哪一區,一半只提台北,比例較為均衡。

由於許多台北以外的人,幾乎只報自己住哪一個縣市,因此面對上述鮮明的口吻特性,原PO合理推測,板橋人有這樣的意識,是否因為「住在板橋的確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延伸閱讀

raw-image

此文一出,不少網友深感認同,紛紛表示「因為講板橋沒人不知道吧」「這是一種認同感,板橋也是好聽的地名之一」。

但也有網友認為原PO腦補,這跟光榮感壓根無關,純粹是新北幅員廣大,所以「新北太大了一般都不會說是新北啊」「新北包台北一圈,不講區誰知道在哪裡」「要看發問地點在哪,在雙北他答板橋沒問題啊」「從來沒有人說自己住新北的,都嘛講地區、新店中永和板橋新莊三蘆,只是剛好住板橋人最多而已」。

延伸閱讀

另也有外縣市的網友出面,補充這現象並非板橋獨有,交代不清楚可能跟交情有關係,直言「講新北的一定是不想讓你知道他住哪而已」「住中壢也不會說桃園啊!看跟什麼人說吧?」

延伸閱讀

👉 追蹤+按讚城市學 FB 官方帳號,加入 IG 粉絲,最新城市議題不漏接!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遠見雜誌的沙龍
30會員
195內容數
創刊於1986年的《遠見雜誌》,一直以「傳播進步觀念」,「社會進步的動力」自許。為了要在網路時代,一面要減少資訊氾濫,一面要用新的平台擴大影響,2013起,我們十分慎重地邀請了五十餘位(累積迄今超過百位)來自台灣、大陸、美國、香港、新加坡等海內外有成就、有見解、有理想的人士,各在其專業領域發表其獨立意見。
遠見雜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14
桃園921強震因台地土質堅硬,如「天選之市」房屋完好,45年來僅2次規模4以上地震 作者:城市學編輯部 花東地區地牛翻身不斷,自3月23日凌晨開始,已發生超過62起以上餘震。 延伸閱讀 2022地震防災警報6大APP必載!iOS、Android國家級邊緣人激推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humbnail
2022/04/14
桃園921強震因台地土質堅硬,如「天選之市」房屋完好,45年來僅2次規模4以上地震 作者:城市學編輯部 花東地區地牛翻身不斷,自3月23日凌晨開始,已發生超過62起以上餘震。 延伸閱讀 2022地震防災警報6大APP必載!iOS、Android國家級邊緣人激推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humbnail
2022/03/03
有PTT網友發現臉書、Instagram、抖音等社群年齡層升高,落伍跟不上2000年後青年族群愛用的小紅書 作者:城市學編輯部 話鋒一轉,原PO還進一步推測,直指「IG是老阿姨在玩的」,最明顯的線索,就是台灣年輕人的穿著打扮與「小紅書」裡大陸的女生很像。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humbnail
2022/03/03
有PTT網友發現臉書、Instagram、抖音等社群年齡層升高,落伍跟不上2000年後青年族群愛用的小紅書 作者:城市學編輯部 話鋒一轉,原PO還進一步推測,直指「IG是老阿姨在玩的」,最明顯的線索,就是台灣年輕人的穿著打扮與「小紅書」裡大陸的女生很像。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humbnail
2022/02/23
跳槽換跑道如何找好工作?願與員工共享獲利的公司人才最愛;上班族感覺低薪被虧待,與主管關係差最想離職 作者:城市學編輯部 企業釋職缺搶人才創歷史同期新高 其中工作數最多的5大產業類型,分別為: 1. 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業(連摘三金,單月工作數、年增數、月增數獨占鰲頭) 2. 住宿、餐飲服務業
Thumbnail
2022/02/23
跳槽換跑道如何找好工作?願與員工共享獲利的公司人才最愛;上班族感覺低薪被虧待,與主管關係差最想離職 作者:城市學編輯部 企業釋職缺搶人才創歷史同期新高 其中工作數最多的5大產業類型,分別為: 1. 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業(連摘三金,單月工作數、年增數、月增數獨占鰲頭) 2. 住宿、餐飲服務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新北市板橋區是全台灣所有鄉鎮市區中人口最多、人口密度第五高的行政區。板橋區底下又有六十七個公園。位於新北市板橋區深丘區域的東秋里內的民生公園,緊鄰新北市板橋區民生路 一段、興建至今超過四十年時間。在新北市板橋區域內算是一個資深公園。 民生公園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民生路一段30號
Thumbnail
新北市板橋區是全台灣所有鄉鎮市區中人口最多、人口密度第五高的行政區。板橋區底下又有六十七個公園。位於新北市板橋區深丘區域的東秋里內的民生公園,緊鄰新北市板橋區民生路 一段、興建至今超過四十年時間。在新北市板橋區域內算是一個資深公園。 民生公園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板橋區民生路一段30號
Thumbnail
板橋住宿推薦 | 板橋旅遊住哪裡?本篇推薦高CP值的板橋飯店、板橋車站住宿、板橋府中站住宿。板橋區為新北市政府的所在地,是新北市的重要經濟地區,同時也是新北市人口最多的區域。在近年開始,政府對於板橋區的觀光規劃也越做越好,從清朝時代開始,板橋已開始是商業重心地區,有許多的商業型態在此發展,至現在依舊
Thumbnail
板橋住宿推薦 | 板橋旅遊住哪裡?本篇推薦高CP值的板橋飯店、板橋車站住宿、板橋府中站住宿。板橋區為新北市政府的所在地,是新北市的重要經濟地區,同時也是新北市人口最多的區域。在近年開始,政府對於板橋區的觀光規劃也越做越好,從清朝時代開始,板橋已開始是商業重心地區,有許多的商業型態在此發展,至現在依舊
Thumbnail
這一次傑比小心情要跟大家分享我是台北人??
Thumbnail
這一次傑比小心情要跟大家分享我是台北人??
Thumbnail
豪宅就如神木,必須落在「天選之地」…… 前兩篇發文就鋪墊,就是準備解釋「天選之地」~你會了解新北市有都心兩個【精華重劃區】,新莊重劃區及板橋板新特區;也有市郊兩個【新市鎮】,林口新市鎮及淡海新市鎮~解釋為什麼只有「板新特區」是「天選之地」。 整個新北市,只有「板新特區」有豪宅立地條件。
Thumbnail
豪宅就如神木,必須落在「天選之地」…… 前兩篇發文就鋪墊,就是準備解釋「天選之地」~你會了解新北市有都心兩個【精華重劃區】,新莊重劃區及板橋板新特區;也有市郊兩個【新市鎮】,林口新市鎮及淡海新市鎮~解釋為什麼只有「板新特區」是「天選之地」。 整個新北市,只有「板新特區」有豪宅立地條件。
Thumbnail
經典臺語歌曲〈愛情恰恰〉陳小雲開頭第一句唱出「繁華的夜都市,燈光閃閃爍」,年輕一點的你也許有聽過陳綺貞在〈臺北某個地方〉唱的「你最愛的角落,便利商店的霓虹」,這些歌詞是否喚起每當說到臺灣街景映入眼簾各式爭奇鬥豔的霓虹招牌奇觀?幾年前日本雜誌以臺南國華街作為封面,掀起一波大家心中對於臺灣街景代表的討論
Thumbnail
經典臺語歌曲〈愛情恰恰〉陳小雲開頭第一句唱出「繁華的夜都市,燈光閃閃爍」,年輕一點的你也許有聽過陳綺貞在〈臺北某個地方〉唱的「你最愛的角落,便利商店的霓虹」,這些歌詞是否喚起每當說到臺灣街景映入眼簾各式爭奇鬥豔的霓虹招牌奇觀?幾年前日本雜誌以臺南國華街作為封面,掀起一波大家心中對於臺灣街景代表的討論
Thumbnail
PTT鄉民發現台北住戶自我介紹時,一半會報備住哪一區,一半只提台北,外地人則只說縣市,疑跟光榮感有關 作者:城市學編輯部 由於許多台北以外的人,幾乎只報自己住哪一個縣市,因此面對上述鮮明的口吻特性,原PO合理推測,板橋人有這樣的意識,是否因為「住在板橋的確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humbnail
PTT鄉民發現台北住戶自我介紹時,一半會報備住哪一區,一半只提台北,外地人則只說縣市,疑跟光榮感有關 作者:城市學編輯部 由於許多台北以外的人,幾乎只報自己住哪一個縣市,因此面對上述鮮明的口吻特性,原PO合理推測,板橋人有這樣的意識,是否因為「住在板橋的確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Thumbnail
五年前因工作關係,開始定居台南,成為一位南漂青年。 我是新北市人,成長的過程幾乎每天與捷運、公車為友;穿梭在三鐵共構複雜的北車地下道裡,每個人都以高倍速的腳步前往目的地。 學生時期就習慣了這種節奏,工作之後來到了台南;台南的氣息確實迥然不同!是一種愜意步調。
Thumbnail
五年前因工作關係,開始定居台南,成為一位南漂青年。 我是新北市人,成長的過程幾乎每天與捷運、公車為友;穿梭在三鐵共構複雜的北車地下道裡,每個人都以高倍速的腳步前往目的地。 學生時期就習慣了這種節奏,工作之後來到了台南;台南的氣息確實迥然不同!是一種愜意步調。
Thumbnail
西元2009年春天,幾位台灣官員一起到日本東京地區考察,但台北縣官員的作文能力較弱,想不出寫考察報告的點子......
Thumbnail
西元2009年春天,幾位台灣官員一起到日本東京地區考察,但台北縣官員的作文能力較弱,想不出寫考察報告的點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