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國外業務 - 給代理商的產品簡報的編排順序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在B2B的業界,一間有規模的大公司,通常會有專門的行銷部門或是PM來製作標準版的產品介紹資料,而業務就只能使用這些標準的介紹資料,不能隨意的編修。這樣有個好處,就是我們可以確保全球代理商收到的資訊是一致且正確的。且代理商的目標會與品牌廠的目標一致。

這樣的公司,多半本身的品牌在全球已經有一定的知名度。

B2C業界不一樣,做B2C生意的公司不論規模大小,多半會有專門的行銷團隊做這件事情。

身為中小企業,通常公司不會有獨立的行銷部門,就算有獨立的行銷部門,所做的事情多半與引領公司走向無關,而是偏向支援業務的性質。通常處於這個階段的公司,領導公司前進方向的會是兩個部門,業務部或者是研發部。

  • 非常產品導向的公司,通常會是研發部主導公司前進的方向。
  • 而已經開始在市場上銷售一段時間的公司,會逐漸轉向業務部領導公司的方向。
  • 更多時候會是兩個部門間彼此的角力。

端看公司老闆究竟是比較業務導向或者是比較產品導向。

但不論是研發導向或是業務導向的企業,在這樣的公司中做一個業務,我們都會自己製作產品的簡介,也就是簡報。只是簡報的呈現內容重點方向會會根據主導的部門而有所不同。研發部,多偏向講述產品的功能,業務部,多偏向講述產品的特色。

通常做簡報資料,有一句話是:文不如表,表不如圖,圖不如影片。

工程類別背景的人,在做簡報時會有一個壞習慣,想要想盡辦法塞進去很多的資料,深怕漏講別人就不懂我的好。這樣的情況在不太了解產業或產品的新人身上也會見到,深怕自己忘記要講什麼,只好把資訊都打在簡報上,當作自我提醒。

但這樣的簡報,聽起來很無聊。

行銷背景的人,多半會使用大大的圖片搭配一點點的文字。這樣的方式看起來生動有趣,講述的過程對方也會比較認真聽,但有一個明顯的缺點,因為我們的是專業設備,簡報的資訊量如果太少,聽過的人過一陣子回頭參閱簡報,會看不懂。

這樣的簡報,很難有被二次利用的機會,通常適合品牌商的業務直接對END USER時候使用,要介紹產品給代理商,這樣的方式反而不合適。


那怎樣的簡報適合B2B機械設備業? 尤其是介紹給代理商使用?基本上可以把簡報分為以下五個部分:

  1. 第一部分:介紹選擇自家公司產品的主要理由。
  2. 第二部分:介紹產品最具優勢的特色。
  3. 第三部分:實績。
  4. 第四部分:介紹主項與配件,搭配照片。
  5. 第五部份:介紹規格。

其中,前三部分是簡報最主要的主軸,約莫10~15頁完成。其餘部分則看產品的大小與複雜度,少則十幾頁,多則達到上百頁都有可能。

為何前三部分最重要? 因為客戶選擇我們的理由,絕大部份時候不會是因為配件或規格,而是品牌、業務、實績、非常明顯吸引人的產品或公司優勢。因此重心主力要放在前面。至於後面的產品介紹與規格介紹,是給代理商業務了解我們產品的,讓終端買家有問題的時候,可以從這邊找到資料回答。

當我們製作給代理商使用的簡報時,針對產品介紹的部分,最重要的就是要詳細,詳細但不囉嗦,其中的拿捏就要看各自的經驗了。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還請按下右邊欄位〔訂閱〕、〔追蹤〕或〔贊助〕。

業務可頌 杭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2B Sales&Business Development
128會員
222內容數
B2B業務行銷 筆者是專職於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者,以旅行國家或城市來說,在台灣應該是PR99的等級,數十個國家,數百個城市。在2024年末改任職於一間德國公司,也是擔任國際B2B業務行銷的工作。本專欄主要分享B2B工作中的案例、觀念、經驗,與在德國公司的工作日常。
2025/04/29
本文寫在川普關稅大刀時~ 關稅對企業外銷來說真的很重要的議題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不是非常片面的不好。像美國這次幾乎重要產地全面加關稅的狀況,其實最終結果好或壞其實未定。 如果主力市場是美國 狀況一 如果我是一間台灣的製造商,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日本製造商,我原本出口到美國被課5%的關稅,但
Thumbnail
2025/04/29
本文寫在川普關稅大刀時~ 關稅對企業外銷來說真的很重要的議題嗎? 答案是肯定的。但不是非常片面的不好。像美國這次幾乎重要產地全面加關稅的狀況,其實最終結果好或壞其實未定。 如果主力市場是美國 狀況一 如果我是一間台灣的製造商,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日本製造商,我原本出口到美國被課5%的關稅,但
Thumbnail
2025/04/15
一板一眼把產品做好,這是普羅大眾對日本與德國人的認知。在日本,我們常聽說要款待客戶,意思是要把服務做好讓客戶很滿意。在德國有類似的概念,我們要把產品做好,要替客戶想怎樣的產品功能可以讓客戶使用起來更方便,更滿意。但我目前只感受到產品面這塊。 對於工作,德國人分工非常的清楚,明確,該我做的就是我做,
Thumbnail
2025/04/15
一板一眼把產品做好,這是普羅大眾對日本與德國人的認知。在日本,我們常聽說要款待客戶,意思是要把服務做好讓客戶很滿意。在德國有類似的概念,我們要把產品做好,要替客戶想怎樣的產品功能可以讓客戶使用起來更方便,更滿意。但我目前只感受到產品面這塊。 對於工作,德國人分工非常的清楚,明確,該我做的就是我做,
Thumbnail
2025/04/01
應該有些人看過我去年寫的,把想法講出來不等於溝通這篇文章 把想法講出來不懂於溝通 我覺得不要拐彎抹角直白的溝通很棒,省的浪費時間。但是直白卻沒有結論更浪費時間與精神。 我覺得身為亞洲人,在職場上有一點歷練,我們基本上都瞭解拐彎抹角的溝通文化(不論喜不喜歡),我發現這種亞洲人的人格特質在德國的公
Thumbnail
2025/04/01
應該有些人看過我去年寫的,把想法講出來不等於溝通這篇文章 把想法講出來不懂於溝通 我覺得不要拐彎抹角直白的溝通很棒,省的浪費時間。但是直白卻沒有結論更浪費時間與精神。 我覺得身為亞洲人,在職場上有一點歷練,我們基本上都瞭解拐彎抹角的溝通文化(不論喜不喜歡),我發現這種亞洲人的人格特質在德國的公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