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騎虎難下,俄烏戰爭將使中國的野心破碎

2022/04/19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轉載自金門日報
發布日期:2022/04/19
作者: 鍾秀
自俄烏開戰以來,中國於官方和民間都帶著一股詭異的氛圍,既非完全地站在俄國那邊亦非譴責俄國、為烏克蘭發聲,中共是否一開始錯估情勢,以為助俄是「順水推舟」卻成了「赴湯蹈火、在所不惜」?而「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中共在其野心的驅使下是否早已成為世界各國的「拒絕往來戶」?在歐美與俄羅斯兩強之間,身為常任理事國之一、世界陸地面積第三大的中國又該如何為自己國家的未來做出抉擇?本篇以四點分析如下:
  一、「坐山觀虎鬥」反而變成「躺著也中槍」,各國更加嚴密防範中國擴張的野心:在中俄友好的默契下使得中國即便知道俄羅斯打算入侵烏克蘭,仍然希望俄國能等待中方地主國舉辦的冬奧結束後再進行對烏之軍事行動,這種隱瞞全球各國「知情不報」的謠傳甚囂塵上於國際之間,加上中方過去對新疆問題、新冠肺炎和香港事件等,所採取的激烈手段皆大大地影響了中國在國際上的誠信和聲望,使得西方國家對中國的任何擴張行為皆採取了謹慎應對的態度。中國政府本以為聯合俄羅斯普丁可以打破美國自川普時期對中國的貿易戰之經濟封鎖政策,形成對抗西方世界的「中」、「俄」倚角之勢,結果此舉反而即將演變成一場被國際圍堵的悲劇。因此中國勢必得更加小心的處理國際事務,若仍仿照過去大張旗鼓地拓展其「一帶一路」的經濟發展和「戰狼外交」模式,這類行為都將牽動西方國家的敏感神經並且遭到極大的阻撓,並迫使中國在東南半島、非洲、南美洲、甚至東歐等其他地區的經貿與外交關係都陷於不利之地。而對台灣人而言,這種情勢恰使台灣獲得了更多國際友善的聲援,台灣政府可以趁這段時期與世界各國建立起友好的溝通機制和貿易夥伴關係,並且審慎評估烏克蘭和西方各國的需求予以必要的人道、醫療和經濟援助,藉此增加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和聲量。
  二、歐美國家開始要求中國表態:由於俄烏戰爭的俄羅斯,並沒有如大家預期般的迅速佔領烏克蘭首都基輔並且壓制住烏克蘭軍隊,其失敗的軍事行動鼓舞了北約組織、歐盟等歐美國家,並且藉由俄烏戰爭開始團結一心,還聯合美國對俄羅斯祭出強力的經濟制裁。同時,歐美國家也開始要求中國必須選邊站,條件包括禁止對俄羅斯提供任何的軍事援助。這使得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處於尷尬的處境--一是若中國不提供俄羅斯任何的軍事援助,那麼勢必會影響到中俄之間友好關係的發展,如此中國於未來將可能得不到任何來自俄羅斯先進的軍事裝備,包括戰機、軍艦、防空飛彈、航太技術等高科技軍備,並且日後在中美對抗上除了得不到俄羅斯的表態支持之外,中國軍隊亦將因缺乏足以抗衡美軍的武裝而毫無招架之力。另一是若中國持續向俄羅斯提供任何軍事援助,那麼勢必會遭受到歐美國家嚴厲的制裁,其被制裁的程度絕對不亞於俄羅斯,那麼對因疫情和中美貿易戰影響下的中國之經濟必然會雪上加霜,並且直接動搖到領導人習近平和中國共產黨的統治威信,使得內部反對派推翻習近平政權的機率大增。此外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也並不如其表面上的如此友好,包括俄國於19世紀後半葉以《璦琿條約》、《北京條約》從中國取得的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土地,以及烏蘇里江以東至海之地的遠東地區,都是當今中國政府極欲解放和光復的地方。因此,若中國能從歐美國家獲得優渥的條件和保證,例如與歐美國家重啟具建設性的貿易談判與簽訂貿易協議等,那麼只要未來俄羅斯仍在對烏戰爭上沒有獲得實質進展,例如無法完全佔領烏克蘭首都基輔、擒殺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或是殲滅烏克蘭的主力部隊等,到最後中國在綜合利益考量下勢必會背棄俄國並且從背後捅俄羅斯一刀。如此我們可以得知,當前中國最有可能的做法是:表面上與俄羅斯持續維持良好的友善關係,但私底下卻悄悄的準備與美國商討對自己有利的條件,並且在最終的關鍵時刻義正嚴辭地數落俄羅斯、與俄羅斯切割。然而截至目前為止,中國政府仍是處於旁觀者的角色,以及積極的欲介入歐美與俄國的對抗之中,企圖以調解者之姿為兩方調停進而爭取中國在國際舞台的利益和穩固地位。
  三、習近平政權的內部動盪:經濟繁榮仍然是維持習近平政權的重要支撐力量,然而在Covid-19和中美貿易戰帶來的經濟成長遲緩將一定程度影響中國人民對習之支持,又高科技零組件如晶片等因貿易戰而造成的短缺,無法持續供應科技與創新產業的需求,將嚴重地影響中國的產業轉型,阻礙其走向高附加價值的精密電子產品、航太、半導體產業或重工業。每一次中國對西方勢力和美國霸權的挑戰,都有可能點起境內敵對勢力對習政權的火花,進行反習的活動和鬥爭,至於頻繁的黨內鬥爭勢必會造成中共高幹的人事異動,並且直接影響了國家政策的制訂與實行。因此,事實上習近平並沒有足夠的本錢支持俄羅斯對烏之全面戰爭,也沒有立即翻臉背叛普丁、對歐美國家完全輸誠的本領,習近平勢必得在兩方的壓力下不斷地周旋、試圖取得對中有利的支點。
  四、中南海的情勢將更加嚴峻: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軍部署包括美、印、日、澳、德、加拿大、法、英等國的多次海上聯合演習,以及因俄烏戰爭使得西方各國大舉增加其軍事預算,都影響到中國在一帶一路政策的執行和國際之間的影響力。中國在缺乏友善和值得信任的西方盟友下,可能會試圖在中南海地區爭取優勢,並尋求與俄羅斯的長期合作,成為對抗西方霸權、同甘共苦或相互齟齬的難兄難弟,亦也可能在中東、非洲以及南美洲國家中致力尋求合作。然而這些作法猶如緣木求魚,長期下終究因其於世界舞台上的競爭力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和其盟友而失去國際發展的空間。反之,台灣因俄烏戰爭下將得到更多西方國家的關注與聲援,擁有更多的機會於國際舞台上展現自己和為國人發聲。  
中國的解藥:重視人權議題、多元價值觀點與改善國內政治。
  即便日後中國恢復與歐美國家的貿易,然而因歐美國家握有過去中國許多在「人權」處理上的問題和相關證據,隨時都能以正義之師之名重新制裁中國。因此,唯有中國能痛定思痛,與其強調其國家人口、市場、資源和其產業的豐富,不如思考著如何維護和改進其國內之人權和法治以符合國際之要求、接受多元價值觀點和改善其國內政治,才有可能在歐美與俄羅斯兩大勢力的夾擊下脫穎而出,成為在聯合國中舉足輕重、領導世界的大國。
鐘秀
鐘秀
自2018年從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搬至宜蘭礁溪鄉,開始以一部自行車遊山玩水、接觸宗教聖地和感受另一份安寧自適的生活空間。喜愛探索各種觸動靈感的事物,包括有形與無形的文化價值、新穎的科學和國際趨勢等。曾從事App的製作、電競與兼職廣告臨演等工作,目前以寫作維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