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

含有「外交」共 12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國立故宮博物院將攜百餘件文物,包括翠玉白菜與清明上河圖,赴捷克展出,捷克並通過司法免扣押法條。 文物出展不僅象徵文化外交的進展,更展示臺灣的國際文化影響力。從歷史角度看,文物出借需平衡文化推廣、國際政治與司法風險,如何利用文化交流增進國際認同,是故宮文化外交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張騫(?-公元前114年)是中國漢朝時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險家與政治家。他的事蹟和偉業主要集中在他出使西域的過程及其對於漢朝與中亞地區的交流促進。以下是張騫的主要事蹟與歷史貢獻: 1. 首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26年) 漢武帝為了聯合西域的大月氏對抗匈奴,派遣張騫出使西域。
Thumbnail
這本書《Genesis》,由亨利·基辛格(Henry A. Kissinger)與兩位科技界大師共同撰寫,探索了人工智慧(AI)時代的挑戰與潛力,並且思索人類如何在一個被機器智慧重新定義的世界中尋找自己的定位。 書籍背景與簡介: 基辛格的這本遺作不僅是一個關於人工智慧技術進步的總結,更是
Thumbnail
《戰爭》(《War》) Bob Woodward 的《戰爭》深入探討了美國近代的地緣政治與軍事決策,特別聚焦在唐納·川普和喬·拜登的領導時期,並涵蓋與俄羅斯及烏克蘭有關的事件。以下是主要內容摘要: 川普的個性與領導方式: 川普的個性中表現出強烈的本能決策風格,偏好以直覺和強硬的方式應對挑戰。
Thumbnail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結果,讓川普成功重返白宮,這一政治事件不僅重塑了美國內政和外交的方向,也對全球格局帶來深遠影響。在其“美國優先”的旗幟下,美國可能面臨內部撕裂加劇和國際孤立風險,同時也可能重塑全球經濟與安全格局。
Thumbnail
雙橡園Twin Oaks Estate,這座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的百年莊園,自1937年成為中華民國駐美大使官邸起,這片靜謐見證了歷史的跌宕起伏,如同一位默然守護的見證者,承載了台美之間多年的情誼。園中的每一棵古樹、每一片草皮,都蘊藏著無數次對話和試探的餘韻,歲月風雨在樹影間流轉,歷史與未來在此交織。
Thumbnail
弱魚去美國多次,從來沒去過雙橡園,想不到竟是如此美麗。 謝謝跳鼠兄的完整介紹,帶給我們美好的視覺饗宴,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去瞧瞧。
本書由國中歷史科教師吳宜蓉撰寫,以通俗的口吻,引導讀者一窺臺灣史背後的人性與現實。以古鑑今的意義,或許就在於從歷史之中發掘普世的人性。人性之中本來就有黑暗的成分,重要的是如何接納完整的自己,更對他人培養同理心。
Thumbnail
4/5開箱臺灣史一本制霸中小學108課綱臺灣史學習內容!
對於美國民主黨在2024年大選中從州長參眾議員到總統都輸到脫褲的局面,我想用幾個跟一般人不同的角度來回答這問題: ●拜登「外交專家建制派」的核心人設崩壞 ●「反共抗俄民主價值同盟」不能當飯吃 ●「哈哈哈里斯」無法包裝成「賀錦麗」
Thumbnail
前總統蔡英文受邀出席Forum 2000 論壇。其演說講稿,於風格與布局,令人驚嘆、嫉妒萬分。對於那些有志磨練英文寫作的學習者,這份演講的內容不可不深入分析、鑽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