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梯舖成環保基地 香港尋根又揼又梳露兜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黃師傅點子多多,即場示範製作茶杯夾。
在熙來攘往的廣福道,沿路仍有不少樓梯舖,有的丟空,有的營業,黃師傅的小店便是其一。現在開業半年,依舊沒有招牌,低調踏實。
第一次遇上黃師傅的印象非常深刻,當時他才剛新開業幾天不到。當晚和朋友在餐廳外等候時,看到旁邊的樓梯舖。放眼一看,掛滿大大小小的天然刷,還有一些行山仗、木槌及長掃等,素材取之天然。
黃師傅戴着用回收皮造成的帽子和工作圍裙,非常醒目。他拿着木鎚在粗樹榦工作枱上揼揼揼,我們駐足看個究竟,發現不是木不是竹,材料是甚麼呢。「我鄉下叫佢做『lu su』(音譯)根,廣東話點叫我不知道呢。」黃師傅解釋道。後來發現,原來這植物叫露兜樹,又名海菠蘿,台灣稱作「林投」,是近海的常綠灌木,果實外表看來像菠蘿。

重拾傳統智慧 向百潔布說拜拜

黃師傅小時候已認識露兜樹,當時住的地方近海,附近很容易找到露兜樹,「好細個就識,以前長輩叫小朋友執露兜根返去。他們不用削皮,製成油掃,沾上米漿貼門神。」後來在東坪洲重遇露兜根,便嘗試製作。
原料會到西貢和沙頭角海邊一帶收集,取其氣根使用。收集回來後,三天內要盡快處理,露兜根要削走表皮避免發霉,風乾後可開始製作刷子。露兜根要怎樣的條件才適合加工?是否越老越粗就是越好?黃師傅說:「憑肉眼看表面紋路,看表皮顏色大概看得到,樹皮下看到一點點就是氣根。要選最少五年以上的根才夠硬淨和韌度,五年以下通常都太軟身。露兜根很有趣,越老不一定越粗,有些較幼都夠韌度。」他發現香港的露兜根比以前內地收集得來得粗壯,很難找粗身的,而海邊的又比山上收集的粗大,估計地理位置都會影響形態。
已削皮的露兜根,原來顏色像松木色,仍需風乾幾天,才可開始製作。
現時有數間綠色小店向黃師傅入貨,和黃師傅有著相同環保理念。
去年十月,黃師傅開始在上水擺「走鬼檔」,大家都對露兜刷感新奇,很多人圍觀,試過多達二、三十人,人路擠湧,但也不時被街坊投訴。後來經同學介紹下,租下樓梯舖,今年四月底移師這裡。不用擔心朝行晚拆,租金也能負擔,這樣已很好。他笑言有些人會說,細細個掃買廿幾蚊,實好易發達。
「有些人則欣賞,反而覺得你值得,真真正正嘅值得。心態不用太過執著,賺錢與否不重要,最緊要是欣賞,你買這產品應該是你認同才會買。我只係有個心,以環保嘅角度去想。」黃師傅說。
削皮後的露兜根仍可看見一點點的斑點,是氣根生長的位置。
這樹榦就是黃師傅的工作枱,每天在這裡製作大大小小的產品。
黃師傅的常用工具。右一、二、三是三種不同大小的銳針,右四呈「L」型的梳針,手柄位都是用露兜根加工而成。

百鎚成小露兜刷

露兜刷看似易做,實在是少點心思也不能。露兜根先削皮和風乾,再用火槍燒根部表面,才可開始製作清潔刷。現時已做了過千個露兜刷,全都是黃師傅一手一腳的心血,他會根據露兜根的形態而製作不同用具。做一個洗碗的小露兜刷,最少揼一百至一百五十鎚才成形,還未計梳理部份。
「工序光是揼是不夠,一定要梳理才能做好刷形。做的過程其實很重覆,亦不能急,人手造的絕對不會馬虎。」
開好尺寸先用銅線綑好刷頭部份,才開始造型,看著露兜刷逐漸成形,刷頭由原條氣根慢慢分裂成粗絲纖維,再拿起特製的「針梳」梳理。要再幼細一點,便拿木槌再次揼呀揼。直至刷頭的纖維變成適當的粗幼度,梳理一下,在刷柄鑽兩個小洞,穿上露兜纖維編成的掛繩,露兜刷便製成。
做好了的露兜刷還要清洗和做防霉的工作,黃師傅將整好的帶回家清洗,用咖啡、鹽水、油浸二十四小時,這方法可將露兜根容發霉的情況減至最低。客人反映意見指效果不錯,而每個露兜刷可用大概半年至一年,視乎其使用頻密程度。「客人通常問兩個問題:會不會發霉?可以用幾耐?現在最難的問題解決了。雖然時間、花費、工夫比以前更多,加上現在疫情關係亦賣平了,但產品效果好也值得。」

點子多多 身體力行推環保

訪談期間,他在試做新產品茶夾,「泡茶不是有個工具叫茶夾,用來夾茶杯?我打算一邊做成夾,另一邊做成刷頭,可用來清洗茶漬,茶夾一物二用,飲茶的人便可以解決了幾件事」。他興奮地分享。
當有街坊行經問道「這是甚麼來的?」或是停下來觀看製作過程,黃師傅總是和街坊詳細介紹露兜刷的用途、方法、保養等等。「這是露兜樹的根,是天然物料,可代替百潔布洗碗、洗鑊、杯等多樣食器,洗海鮮都可以!可用少好多洗潔精,濕水後會變軟身,不怕刮花。你家中是生鐵鑊還是易潔鑊?生鐵鑊可以幫你揀個硬身少少都不怕,易潔鑊就要個軟身一點的。」原來在上水擺街檔時已提供長者優惠,甚至以前經營其他行業都有,黃師傅希望作為對長者的少少回報。
黃師傅即場製作茶夾模具,可夾茶杯清洗,另一邊是刷頭,可以洗擦茶漬。
店內掛著紙牌,列出不同年紀長者可享用的優惠,也關顧低收入家庭。
言談間聽出黃師傅環保意識也不低,他希望這個產品,讓大家盡量減少使用化學物料,除了露兜根刷,也曾回收棄置的梳化皮,清潔消毒好,做成帽子、圍裙、皮帶和工具袋等,「梳化皮反正用得到,不要浪費,這些皮帶也是用回收皮人手編織而成。之前在上水擺檔也有賣,但現在不夠時間做。」平日他也身體力行,自備盒買外賣。
木槌手柄用露兜根製,槌頭則用上收集得來的木材製成,有番石榴、龍眼等,木紋獨一無二。
黃師傅花了不少心思製作這套筆,暫時列為非賣品。

等巴士客人匆匆付鈔

新產品的出現,很多時源於客人用後意見,啟發他嘗試設計其他產品,如扒類的煎夾,不怕刮花鑊面,想不到頗受街坊歡迎。又或者是幼身的平刮,可剷走煮食時燶掉的污漬。除了清洗食具,黃師傅也用露兜根做出經絡拍打捧,適合拍打身體刺激穴位。「這枝拍打棒是一個英國回來的中醫教我整的,當時他無提及用途,我跟著他的方法嘗試做了一枝。後來發現用削的方法較好,削走中間的纖維,留低外圍部份,一開八或十六份。」
他又取出一套露兜根毛筆,原來還可做成畫筆,原來之前有客人提議可以試整筆寫字,他也了解到並吸水特性,便試做了幾枝,筆尖只要再改良,用作寫字效果不錯。「這套是非賣品,遲下再整一些出來。有時自己未必知道所有,靠街坊客人分享返,再試整。做手作事,賺錢與否好其次,可能這是我最後一份工作,哈哈!其實我好鐘意做手作嘢。」
黃師傅的舖對面是巴士和小巴站,不時出現有趣情境:等車的人被吸引過來看個究竟,了解過後合心水會買下露兜刷,黃師傅從容不迫地稍作整理一下刷子才給他們,而他們總是焦急地請黃師傅快快收錢,「班車仲有一分鐘便到了!」甚至來不及找錢,第二天才回來取。
藝揚創作
地址:香港 新界 大埔廣福道125號地下
【2020年12月採訪】
avatar-img
1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木屑飛揚,揮灑女力!小游大學念的是財稅,畢業後到紐澳打工度假3年,加上4年房仲經歷,過去在木工產業可說是毫無基礎。然而她從小就對工藝、手作特別感興趣,做房仲時經常有機會遇到木作工班,便開啟了對木工的濃厚興趣
Thumbnail
被譽為「台灣LV包」的編織「茄芷袋」,但你知道在苗栗海線的苑裡,還有一項傳承三百餘年的「藺草編織技藝」嗎?由「苑裡三角藺草」編織出的每一頂草帽,不只獨一無二,更有著清新的藺草香,這次傑森就帶大家造訪台灣藺草學會的「臺灣手藺」品牌,認識藺草、體驗藺編文化,串連周邊景點還能輕鬆規劃苑裡景點一日遊
Thumbnail
今天早上6.起床 快八點到蓮音學苑 開始做今天的功德(打掃) 師父:請幫忙拔藤蔓 我:好的(心裡慌的一匹,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我拿著大剪刀、鐮刀站在樹與圍欄前面 看著樹與藤蔓互相交雜的生長著 不知道的以為相親相愛 我看著卻非常難過😭 因為要把藤蔓移除有三大步驟 一拉全下來(這是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有人可以把黃金葛用得這麼美,蓬鬆感加上點綴的黃葉,像是一叢美麗的果樹,加上門口可愛樸實的手寫字,看到這種店面,完全無法不進去阿阿阿。 結帳時,忍不住問了老闆娘,店面的植物究竟是如何打造的。 老闆娘說他們沒有刻意打造,那片美麗的黃金葛屋簷,是之前二樓房客種的,他們只是幫忙維護
Thumbnail
在土地上收集到的青草,包含月桃、艾草、廣藿香...等等,還有一些有特殊香氣植物:肉桂、樟樹、七葉埔姜...等等,曬乾備用,然後綜合所有植物包裹進布行的樣品布裡面,綁在去皮的樹枝上,就成了好用又療癒的「青草鎚」!✨️
Thumbnail
湖口的木工作坊裡每天會有好幾位夥伴,包括退休教授.台鐵維修員.山林嚮導.排球隊教練,甚至是擁有200甲山林地的地主,都來到這裡一起討論與學習創作「樹種下後,修枝料源該怎麼來透過雙手,再製作成作品重新為它找到生命!」
Thumbnail
  在陽光灑落的後花園路上,有著新海城班因為課程討論而種植的綠豆, 這天~孩子們在帶著紙、筆紀錄的同時, 觀察到了走道上有著附近榕樹掉落的葉片...... 孩子:「老師,妳看~」 老師:「哇~好可愛耶!」 孩子:「對呀!我是撿地上的樹葉畫的。」   在孩子樂於分享、帶點被誇獎
Thumbnail
早凉出邑 宋末元初 · 舒岳祥 暑濁難爲酒,秋清易得詩si。 出門殘月在,騎馬曉風吹tshui。 山厂藤蘿構,荒園枳棘籬li5。(註解:厂為廠的簡寫) 新條聞快活,歸路不妨遲ti5。 有的版本寫:山「石」藤蘿構。 社團有一貼文,探討這個詞:【牆階】(tshiunn5-kue
Thumbnail
提到「大溪」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聯想到大溪老街、豆干與木器產業。每每一進到大溪的市區,光是賣豆干相關產品的店家到處林立,但在這些店家之中總是脫離不了「黃家」的影子,同為「艸頭黃這一家」雖然沒有親戚關係,卻也激起我對大溪黃家豆單豆干的好奇心。
Thumbnail
早上,許久不見的葉大哥來訪,我們一起巡視院子,看著他為我們建立的房子和草木。我指著還有明顯斷枝痕跡的小葉欖仁樹,對著葉大哥述說著颱風後的那一週,我如何拿著一把小小電鋸,每天用兩三個小時,連續七天,才把斷枝處理乾淨。   我:「經過那一週的訓練,我慢慢發現使用電鋸的一些訣竅,特別鋸大樹枝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木屑飛揚,揮灑女力!小游大學念的是財稅,畢業後到紐澳打工度假3年,加上4年房仲經歷,過去在木工產業可說是毫無基礎。然而她從小就對工藝、手作特別感興趣,做房仲時經常有機會遇到木作工班,便開啟了對木工的濃厚興趣
Thumbnail
被譽為「台灣LV包」的編織「茄芷袋」,但你知道在苗栗海線的苑裡,還有一項傳承三百餘年的「藺草編織技藝」嗎?由「苑裡三角藺草」編織出的每一頂草帽,不只獨一無二,更有著清新的藺草香,這次傑森就帶大家造訪台灣藺草學會的「臺灣手藺」品牌,認識藺草、體驗藺編文化,串連周邊景點還能輕鬆規劃苑裡景點一日遊
Thumbnail
今天早上6.起床 快八點到蓮音學苑 開始做今天的功德(打掃) 師父:請幫忙拔藤蔓 我:好的(心裡慌的一匹,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我拿著大剪刀、鐮刀站在樹與圍欄前面 看著樹與藤蔓互相交雜的生長著 不知道的以為相親相愛 我看著卻非常難過😭 因為要把藤蔓移除有三大步驟 一拉全下來(這是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有人可以把黃金葛用得這麼美,蓬鬆感加上點綴的黃葉,像是一叢美麗的果樹,加上門口可愛樸實的手寫字,看到這種店面,完全無法不進去阿阿阿。 結帳時,忍不住問了老闆娘,店面的植物究竟是如何打造的。 老闆娘說他們沒有刻意打造,那片美麗的黃金葛屋簷,是之前二樓房客種的,他們只是幫忙維護
Thumbnail
在土地上收集到的青草,包含月桃、艾草、廣藿香...等等,還有一些有特殊香氣植物:肉桂、樟樹、七葉埔姜...等等,曬乾備用,然後綜合所有植物包裹進布行的樣品布裡面,綁在去皮的樹枝上,就成了好用又療癒的「青草鎚」!✨️
Thumbnail
湖口的木工作坊裡每天會有好幾位夥伴,包括退休教授.台鐵維修員.山林嚮導.排球隊教練,甚至是擁有200甲山林地的地主,都來到這裡一起討論與學習創作「樹種下後,修枝料源該怎麼來透過雙手,再製作成作品重新為它找到生命!」
Thumbnail
  在陽光灑落的後花園路上,有著新海城班因為課程討論而種植的綠豆, 這天~孩子們在帶著紙、筆紀錄的同時, 觀察到了走道上有著附近榕樹掉落的葉片...... 孩子:「老師,妳看~」 老師:「哇~好可愛耶!」 孩子:「對呀!我是撿地上的樹葉畫的。」   在孩子樂於分享、帶點被誇獎
Thumbnail
早凉出邑 宋末元初 · 舒岳祥 暑濁難爲酒,秋清易得詩si。 出門殘月在,騎馬曉風吹tshui。 山厂藤蘿構,荒園枳棘籬li5。(註解:厂為廠的簡寫) 新條聞快活,歸路不妨遲ti5。 有的版本寫:山「石」藤蘿構。 社團有一貼文,探討這個詞:【牆階】(tshiunn5-kue
Thumbnail
提到「大溪」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聯想到大溪老街、豆干與木器產業。每每一進到大溪的市區,光是賣豆干相關產品的店家到處林立,但在這些店家之中總是脫離不了「黃家」的影子,同為「艸頭黃這一家」雖然沒有親戚關係,卻也激起我對大溪黃家豆單豆干的好奇心。
Thumbnail
早上,許久不見的葉大哥來訪,我們一起巡視院子,看著他為我們建立的房子和草木。我指著還有明顯斷枝痕跡的小葉欖仁樹,對著葉大哥述說著颱風後的那一週,我如何拿著一把小小電鋸,每天用兩三個小時,連續七天,才把斷枝處理乾淨。   我:「經過那一週的訓練,我慢慢發現使用電鋸的一些訣竅,特別鋸大樹枝